《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物质的应用,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蜡烛照明B用米酿成酒C蒸发海水能够得到食盐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你以为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3.区别瓶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还是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D观察颜色4.科学研究时,判定某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据是A需加热观察现象B发现气体消失C发现固体消失
2、D有其他物质生成5.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是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测设计探究实验步骤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合作进行化学实验构成总结性报告。ABCD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mL水时仰视刻度,则所量水的体积()A等于5.0mLB大于5.0mLC小于5.0mLD不能确定7.学习化学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8.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上述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9.下
3、列行为中,没有违犯实验室规则的是A进入实验室就能够随意做实验B把实验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响后的药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D实验结束时,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10.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11.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D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12.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响。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家庭烧煤取暖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C利用海洋潮汐发电D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13.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拟
4、,正确的是氧气:空气呼出气体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ABCD14.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绘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15.下列物质的哪些用处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用铝做炊具;用氧气作助燃剂;用碳作燃料;用大理石铺地面。以上讲法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16.2021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
5、其他酸有类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写出两条即可。17.将下列各仪器的名称写在其用处相应的位置1研磨块状固体的器皿是_2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3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_4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1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约1s后取出,能够看到火柴梗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点燃蜡烛后,把一
6、只干净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讲明石蜡燃烧后生成了;石蜡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19.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列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原因是_。20.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采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
7、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渐渐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写一点即可)。2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列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根据填入下表中: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物质的性质和用处,物质的用处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8、。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用蜡烛照明,是利用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反响发出的光;B.用米酿成酒,该经过发生了化学反响;C.蒸发海水能够得到食盐是利用了海水蒸发,该经过属于物理变化,答案正确;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选C。2.【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A电熨斗通电放出的热量,是电能转化为热能问题,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化;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属于电能向光能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问题;C水
9、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问题;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属于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问题,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根据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分析物质的性质解答。A.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B.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C.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呼出的气体,故选项正确;D.两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4.【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10、化,判定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根本根据需捉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与加热观察无关;有气体生成、有水生成、有沉淀生成,以及发现气体消失、发现固体消失都不能讲明产生了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判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根据,故选D。5.【答案】D【解析】根据科学探究经过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采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沟通,可知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测设计探究实验步骤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合作进行化学实验构成总结性报告都和科学探究有关。6.【答案】B【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仰视刻度,读数是偏小的,故量取水的体积是偏大的。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mL水时仰视刻度,则所量水的体积大于5
11、.0mL。所以答案应选B。7.【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能否有新物质生成。A木柴劈成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答案】C【解析】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所以答案应选C。9.【答案】C【解析】A.实验开场前,认真听教师讲解,检查仪器,药品能否齐全,避免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费事,故错误;B.实验经过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带出实验室是错误的;C.把反响后的药品倒入教师指定的废液缸,是正确的;D.
12、实验结束时,要整理好仪器再离开实验室,而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的做法是违犯实验室规则的。故答案应选C。10.【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是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经常能够帮助我们判定物质能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上述现象发生,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的经过;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也是物理变化。我们判定化学变化的根据,应捉住它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11.【答案】D【解析】A.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却是物理变化;B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光合
13、作用、钢铁生锈都不需加热,却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不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变色是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D物质燃烧时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12.【答案】D【解析】分析一种变化经过中存在哪些能量的变化形式,关键是分析该经过中存在哪些形式的能量变化,此题要明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条件。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A家庭烧煤取暖,通过煤在氧气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经过;C利用海洋潮汐发电,潮汐能,是海水在潮涨潮落时水推动发电机发电,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干电池
14、的原理是通过发生化学反响进而产生电流,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3.【答案】A【解析】呼吸作用发生时人体会吸收一定量的氧气,呼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并代谢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所以空气中的氧气多于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少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水蒸气少于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14.【答案】C【解析】橡皮塞应旋进容器口;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故A、B、D的选项都正确。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也应该旋进橡皮塞,而不能压进橡皮塞孔中,以免造成玻璃仪器的破裂。所以答案应选C。15.【答案】C【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
15、表现出的性质,如用铝做炊具讲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用大理石铺地面讲明大理石硬度大,耐磨;这些用处均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氧气作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用碳作燃料,是利用了碳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16.【答案】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写出两条即可【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该材料描绘过氧乙酸的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等均属于物理性
16、质。17.【答案】1研钵2药匙3酒精灯4坩埚钳【解析】1研磨块状固体的器皿是研钵;2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药匙;3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4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18.【答案】1小2a3水二氧化碳【解析】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讲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由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能够看到火柴梗a处最先炭化;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讲明石蜡燃烧后生成了水,而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9.【答案】1光合2左移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
17、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解析】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0.【答案】1氮气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介入呼吸作用,因而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
18、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21.【答案】A用排水法采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采集两瓶空气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D取两块枯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解析】A可用排水法采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采集两瓶空气以进行比照实验。B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能够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D取两块枯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