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在职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治理念在职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精品文档.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法治理念在职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一、建立健全的学生法制化管理机制1制定科学合理民主的规章制度在当代社会里,推进法治需要规则之治,详细到高职院校中亦是如此。依法治校的精华在于按规则和制度办事,因而这里的法应作扩大解释,除了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自治性规范是依法治校的关键所在,因而高校应按照依法治校的总体目的,结合民办高职院校本身特点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认真梳理学校现有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从实体和程序上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另外,高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规则意识的提高也是必须的,否则再好的制度都只是纸上谈兵。当然,还要明确一点:规则之治不是处罚之治。第一,处罚
2、学生不是目的,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必须是在穷尽其他手段时方可适用,不能轻易适用,但一旦用了就要有效果,要有威慑作用,否则就会丧失处罚手段本来该有的价值。第二,学生在校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违纪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处罚时一定要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即便罚也要罚的学生心服口服。第三,处罚要适当,不能违犯我们最终的目的教育。如今高校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处罚手段适用不当,没有做到公开公正,导致出现学校被学生诉讼至法院的现象。一种滥用途罚手段,处罚后又担忧学生和家长会闹事,将学校告上法院,因而在学生毕业前给予撤销且不记入档案。处罚手段本是校规校纪得以施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在依法治校的经过
3、中都应尽量避免。2成立专门的学生处理申述委员会在高校中能够聘请一些具有法学知识的人专兼职均可组成学生处理申述委员会,专门针对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违纪处分等行为的审查。主要审查下面两个方面:第一,适用规则能否准确、合理;第二,程序上有没有违规。以此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进而到达缓解学生和学校之间矛盾的这一目的。3建立通知送达制当学校做出一些可能会损害学生合法权益的决定时或做出奖助学金的授予决定时,或对学生进行处分时,都应将决定以书面形式送达给学生,必要时还要送达家长,送达书中还应告知学生和家长有申述的权利,并注明申述期限、申述部门等。二、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高校里的规则是指将日常思想教育中对大学
4、生的要求转化为刚性条文,对这些要求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通过制度化的管理使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本人行为的界线所在,规范和引导本人的行为,不断加强自律意识,实现自律和他律的互动,保证高校学习、生活、工作的有序和规范。三、建立一支高效、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学生管理队伍1培养管理者的规则意识管理者规则意识的培育,不仅能使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还能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在我国现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在预防和调解各类矛盾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神,这种“消防式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只要提高管理者的规则意识,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大学生行为,将管理行为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2、成为大学生权利的维护者,义务的催促者第一,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学一些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明确本人的权利义务。第二,在学校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维护学生的基本权利。在评定奖助学金的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严格依法办事,杜绝暗箱操作。自觉维护学生的隐私权、受教育权、知情权和财产权。第三,教育学生什么行为可为、什么行为不可为。加强学生的责任心,提醒学生违纪行为的后果成本,将学生的违纪行为阻止在萌芽状态。第四,当学生权利遭到损害时,帮助学生进行权利救济。对遭到处分的学生进行心理干涉,帮助他们早日走出阴影,改正缺点,早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