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精品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摘要: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只要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才能够为大学创业提供有效的扶持,共同实现大学生的成功创业。本文从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存在的问题,并就怎样立足高校教育资源,在创业气氛营造、创业教育支持和创业实践指导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有力保障。关键词:创业扶持;创业教育;创业实践近年来,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各级政府、高校和企业都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都在努力探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举措,也
2、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创业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都与国家提出来的通过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的相去甚远。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通过构建高效、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来实现。而在这一形式的构建中,高校作为为国家建设提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的含义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的含义,国内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众多科学合理的阐述。根据创业扶持形式构建的主体划分,何云景等(2010)提出“五位一体(政府、媒体、社会、亲友和家庭)创业支持系统观点;陆地(2011)提出“四位一体(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及
3、家庭)创业支持体系观点;朱慧新(2011)提出要“强化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政府在创业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企业在创业实践中的引领作用、倡导社会大学生的创业助推作用;陈洪源(2014)的“三位一体(政府、高校、大学生群体)自主创业扶持体系观点。根据创业扶持形式构建的主要内容,徐现等(2009)以为应当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体系、促进体系和保障体系;宋之帅(2010)等以为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应当包括知识支持系统、政策支持系统和资金支持系统;西凤茹(2012)提出除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外,还应当对大学生在创业经过中碰到的问题开展多层面的专项服务和
4、提供全程的人文关心。另外,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供应角度出发,曹润林(2011)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扶持系统中财税政策乏力和融资政策缺乏及政策统筹体系的不完善。何云景等(2010)则分析了创业政策、创业支持和创业环境三者的关系,指出创业政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业支持。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是能够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支持鼓励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各种有利因素的组合。只要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实现三者互动,才能够为大学创业提供有效的扶持,共同助推大学生的成功创业。本文以为,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指的是,在大学生创业工作中,在政府主导下,充分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和企业行业资
5、源优势,在政策指导、创业教育、实践指导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帮扶,协同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有力保障。二、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存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作为有着学科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活力的双重特性,他们愈加应当成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创造者。然而,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创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创业在社会中缺少气氛与认可度,我国的创业文化仍需要进一步强化;二是大学生缺乏专业系统的创业知识与训练,创业能力与创业热情无法匹配;三是我国尚未构成完备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大学生在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阻碍与困难一方面是大学生创业本身特点决定的,但一方面也讲明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还
6、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1.创业引导流于形式,创业气氛欠佳。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扩大就业渠道和激发青年创业热情的系统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创业的引导与教育仍有所欠缺,大部分的创业教育仍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的观念是毕业后就业或者升学,很少有创业的打算。高校中的创业气氛营造只存在于创业活动比赛开展中,活动一旦结束,气氛便消失了。也有很多高校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兴趣班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但大部分也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对创业的气氛营造和引导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帮助。2.创业扶持形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当。在当今诸多高校创业扶持体
7、系中普遍存在着扶持形式单一化、平面化的问题。很多高校创业培养机制对大学生创业能够起到的帮助非常有限,扶持形式也大多局限于“竞赛鼓励拨款赞助的单向扶持,无法从源头上帮助创业学生认识创业、开展创业、成功创业。高校方面缺乏详细的扶持措施,固然成立了类似创业学院或者创业中心的机构,但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仍流于形式。一方面,存在着将原先存在的相关教学课程计入创业培训课程当中,而本质上课程内容却与创业关联甚少;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将创业竞赛作为创业培训,以纸上谈兵式的评选方式作为培训内容,以争取比赛荣誉和奖励为目的,造成导向结果与扶持初衷严重脱轨。3.创业理论研究滞后,科学体系尚未构成。大学生创业教育有
8、其本身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国外相应的教材、教学手段以及教育评估措施已经比拟完善,而我们国内还相对薄弱。当前国内零散的创业教育理论还没有构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少数高校开场进行创业教育课题的研究,但此类研究还是缺乏得以实践的良好条件与环境。由于目前高校面临宏大的就业压力,而创业教育研究与现行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异质性较大,宏大的阻力与难以操作性都导致了很多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只停留在提出目的上。从创业教育的工作队伍来看,目前高校详细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机构基本集中在教务处、团委或者学生工作处下属办公室或其他机构,普遍缺乏专业的指导和专职专任的师资气力。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
9、式的构建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构建中,高校应该定位为以全新高效的创业教育为核心己任,以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思维引导为目的,配合政府与企业做好大学生创业的前期政策宣讲和能力塑造,并提供适当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社会资源沟通平台,重点应放在创业气氛营造、创业教育支持和创业实践指导三个方面。1.高校的创业气氛营造。高校创业气氛的营造首先要以政策制定为基础。政策的制定不仅要鼓励学生,更要鼓励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教师,逐步构成师生创业的良好气氛,努力培养一批专业型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家。为了大学生创业扶持的规范、有序运营,确保公正性,高校有必要专门制定大学生业扶持制度,规定创业扶持的条件、方式,明确接受扶持的学生创
10、业者的职责及对违约情况的处理手段,并明确指导老师的责权利关系。其次,高校能够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成果展、创业教育图片展、基层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优秀校友创业论坛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展示,深度挖掘成功创业典型团队及个人,用鲜活生动的创业案例来感染学生,强化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宣传,积极发挥创新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校园的创新创业气氛。需要注意的是,营造气氛的方式方法上,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并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当然,提升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离不开财政、工商、人社、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支持与配合。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并完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11、法规,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财税、融资支持力度,施行对大学生创业补贴和奖励政策,同时要继续发挥各级就业创业管理部门、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2.高校的创业教育支持。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以教育创新带动教育改革,使教育运行机制适应创业人才的培养。要转变观念,打破常规,通过创新,使教育具备对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灵敏性。在课程设置上,在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既要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也要注重优选教育,鼓励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面向有强烈创业意向和
12、良好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公共选修课或专业定制课。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以纯粹讲授为主的传统形式,以课程任务为导向,探索高校创业教育的“体验式方法,增加创业案例分析、创业角色扮演、模拟实践、商业游戏等当代教学方式的应用,加强学生的创业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专业运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实现创业老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选派富有创业指导与服务经历并有志于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工管理干部,积极介入各类创新创业培训进修,丰富创业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技巧,组成校内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13、。另一方面,选聘成功企业家、优秀创业校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等,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通过举办创业讲堂、创业经历共享会、实地参观区等多元化手段,开拓创业教育校外课堂。3.高校的创业实践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是高校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阶段,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经阶段。因而,引导大学生介入创业实践环节,并加强实践指导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形式的关键环节。在校大学生多数时间在校学习生活,与社会接触的时机不多,社会经历严重缺乏,而创业活动本身非常复杂,创业者除了要负责经济实体的日常运营外,还要着重考虑经营成本、市场变化、销售方式、利润增长等核心问题,对大学生而言都具有极强的挑战性。因而,
14、高校对在校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予以扶持,必须坚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原则。一方面,积极打造校园精品创业类活动赛事,开掘和培养有强烈创业意向和良好创业潜能的学生,鼓励并赞助他们介入各类创业赛事、创业模拟实践活动。用形式新颖、介入度高的比赛来吸引学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以高校的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建设为依托,积极整合师资、政策、资金、场地等多方资源,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了创业孵化的场地。通过项目推介、市场论证、专家指导、市场拓展、工商注册“一站式服务,对创业团队和项目进行全程孵化,推荐并指导实践性和市场前景俱佳的优秀项目到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帮助大学生将创业想法变成创业方案,创业设想变为创业体验,积累创业经历、降低创业风险,努力把学生美妙的创业理想变成生动的创业现实。另一方面,为帮助大学生切实解决创业初期面临缺乏资金的难题,高校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学校自筹资金,校友、校企合作企业捐赠等多种途径,重点解决创业扶持基金的渠道与缺口问题。此外,强化与各地创业园的加强与联络,对于项目好、资金有支持的大学生创业者,积极推荐入驻。政府创办的创业园,一般都会提供登记注册、税务办理、专利服务、专家咨询、场地租金减免、培训服务、融资贷款等扶持措施,能够更好地为入驻的创业团队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节约资本,创业成功提供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