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作用.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究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DPN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0例健康受检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上、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组间比照其F波相关指标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离散度、F波出现率。结果研究组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的F波离散度、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F波出现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可导致远端、近端周围神经受累,通过检测F波相关指标能够实现对DPN的准确诊断。【关
2、键词】F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价值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特征是血糖增高,其病因较为复杂,所引发的并发症也多种多样,而DPN便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可到达60%90%1。DPN可使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受累,患者肢体功能多因受此影响出现功能障碍,为生活带来了不便。本文选择2011年12月至2016年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DPN者与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0例健康受检者,均实行神经生理电检查,比照二者在F波相关指标上的不同。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DPN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
3、医院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0例健康受检者,设其为对照组。比照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5岁,平均60.1811.3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1年,平均6.021.36年;有神经损害表现者21例,无神经损害表现者19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4岁,平均60.2311.1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0年,平均6.111.27年。两组研究对象就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而言均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统计学比照。1.2方法:使用肌电图仪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检测范围包括:上肢正中神经
4、、下肢颈后神经,除了对上述神经采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常规检测,还需要加测神经F波。检测时,对上肢腕部和下肢踝部进行脑梗刺激,在拇短展肌、足拇展肌放置记录电极。1.3观察指标:比照两组研究对象的F波相关指标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离散度、F波出现率。1.4统计学方法:介入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临床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给予检验。所涉及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值检验。假若两组研究对象的实验所数据经过统计计算结果为P0.05,那么表明分组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1上肢正中神经:研究组上肢正中神经的F波离散度、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F波出现率则低于对照
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下肢胫后神经:研究组下肢胫后神经的F波离散度、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F波出现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波的本质是一种电位,周围神经在遭到超强的刺激后,神经冲动逆行会从近端运动纤维传导至脊髓,前角细胞兴奋后将会返回F波电位,若是F波出现异常,则代表周围神经发生病变2。国外一些研究者便是基于F波的上述特点,将其作为DPN的电生理诊断指标。而从本文结果能够发现,发生DPN的患者其上、下肢神经的F波离散度、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均高于健康受检者,F波出现率则低于健康受检者P0.05,可见F波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于DPN的临床诊断。其中,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能够体现出最快纤维的传导特性;而F波离散度能够记录下一定数量的连续的F波,给予统计学处理后可获得潜伏期的离散程度,进而反映出神经纤维传导功能;F波出现率高低则与患者运动、感觉神经能否正常传导电位信号有着正相关联络,这一点正与结果的组间比照数据相符3-4。通过给予DPN患者以肌电图的神经生理电检查,观察其F波指标高低能够实现对DPN的准确诊断,可见F波在DPN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