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779454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新沂市第三中学 【教材版本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第 1 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 规律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课程标准及分析课程标准及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而行为 条件是应运用各种图像,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等。认知程度是让学生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并运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 布规律。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节内容,把

2、它安排在前两单元之后,是对前 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有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形成和表 现并把握陆地自然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现 象是重难点,在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 疑拓展和交流展示等环节以及画图、读图、分析、练习等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的提高。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而且本节课是复习课,难度有不是 特别大,鉴于此,我设计以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自我检测为主要学 习方式开展本节教学。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的一些规律,对学生来说还是难点, 要以点拨为主。 【教学目标与策略教学

3、目标与策略】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形成和表现;通过气 候与自然带之间的联系识记世界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和分布;知道地理环境的地域 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各种自然景观图片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通 过探究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解释非地带性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不同的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差异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 在。 从观看同一时间不同的景观入手,带着好奇和疑问开始知识的复习,激发学 生的探究兴趣。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 示、教师点拨等

4、学会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知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世界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和分布; 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和解释非地带性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难点:探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解释非地带性现象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多幅不同的自然带景观图片,并设问:这些各具特色的景观分别是第 2 页哪一种我们学过的自然带?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选其中三幅图让学生 把他们分别放在中国版图相应的位置上,学生独立思考

5、后一位同学上台展示。教 师问:同观察和活动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差异呢?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但原因说不准确。 学生活动 1:快速浏览本节课本内容,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 初步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激发学生探究差异性 的成因和规律。自主构建,做到心中有数。 环节二:图示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的形成与表现环节二:图示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的形成与表现 一、地理环境差异的形成与表现 学生阅读课本后再次回答为什么自然环境会有差异,并完成填空 学生活动 2:完成自然带的形成过程填空,并描述其形成过程。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完成填空和描述不同的自然带的形成过程体会地理环

6、境 的差异性的形成。 学生活动 3:教师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让学生找到二者 联系,在两图中分别填写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的类型,填好后各小组讨论确认 答案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找到记忆自然带类型和分 布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展示, 强化团队意识。 环节三:探究发现,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环节三:探究发现,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带性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活动 4:(1)学生先通过读“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尝试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 找到典型的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布的地区,

7、并解释出现这种地域分异的原因 和递变方向。小组内交换意见,交流想法,之后分别派代表上台展示小组成果,其他组评价并补充。 (2)教师选择两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路线:一是沿大西洋东海岸,从几内亚 湾沿岸到北冰洋沿岸;一是从连云港到新疆阿拉山口。学生通过读图说出依次看 到的自然带,分析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延伸方向、递变方向、影响因素等特 点。 (3)填表归纳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描述规律图示形成基础典型地区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设计意图 让学生利用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和已经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先自己地理 位置_位置_位置气候土壤水文自然带第 3 页试着找到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表现的区域,

8、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主 动实现知识再现和调用,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增强集体感和团队意识,展示环节 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最后的表格归纳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活动 5: (1)学生自主回顾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和成因,并完成填空。并根据概 念完成“理想状态下的垂直带谱”的填空。 (2)质疑拓展:结合图示,探究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的影响因素 将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写在空格里。A _ B_ C_D_ 珠峰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何有此差异?珠峰南坡垂直自然带更丰富的 原因? 珠峰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海拔低,原因? (3)能力提升:加深对垂直地域分异的理解 (3

9、)检测练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完成“理想状态下的垂直带谱”的填图活动,能基本 理解垂直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究珠穆朗玛峰两坡垂直 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探究的同时产 生的疑问通过接下来的能力提升节的设计,加深学生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随后的及时检测能实时把握学情,为下一步教学提供 依据。 环节四:交流展示,解释非地带性现象环节四:交流展示,解释非地带性现象 (1)展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图片,问学生这里的景观与地带性规律一致吗? (2)展示非地带性的几种主要表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陆地自然带分布 图上找到非地带

10、性现象典型的地区,并讨论这些非地带性现象出现的原因 (3)各小组选代表上台全班范围内展示小组交流成果,其他组补充纠正。 (4)教师圈出几处具有代表性的非地带性现象分布地区,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并总结常见的影响非地带性现象的因素。 设计意图 先向学生展示月牙泉图片,让学生猜猜老师为什么对这里感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非地带性现象的兴趣和动力。在此基础上,展示非地带性的几种主 要表现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在团队合作 的帮助下,积极展示,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师的点拨 下学会归纳地理成因和规律的方法。 环节五:课堂测评,自我总结环节五:课堂测评,自我总结

11、 评测练习(略)后,自我总结本节收获,重新构建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一、形成与表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 二、地带性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 律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三、非地带性现象1、垂直自然带分布与 的地域分异相似,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3、一般说来,纬度越 ,山体相对高度越 ,自然带谱越复杂。 4、一般同一山地自然带, (阳或阴)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5、雪线:永久性积雪带的下线。 (1)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 向 降低。 (2)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雪线分布最高处不是在赤道而是在 地区。 (3)地貌: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 ,缓坡雪线较 ;阳坡雪线 ,阴坡雪线 ;迎风坡雪线 ,背风坡雪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