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医儿科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中医儿科教育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中医儿科教育论文有关中医儿科教育论文近年来,随着中医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当代化以及和当代医学教育形式的穿插碰撞,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已经初步构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形式。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儿科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中医儿科教育论文范文一:中医儿科教育现状的考虑与对策【摘要】目前中医儿科教育以院校式教育为主,所培养出来的中医儿科医生临床能力缺乏。传统师承式教育在这方面有其优势,但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知足不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遭到老师个人学识与经历的束缚,使学生在系统把握整套中医基础理论方面逊色于院校式教育等。当前中医儿科教育工作应通过下面途径解决此问题:(1)采用协同
2、介入教学形式;(2)创造研究性学习环境;(3)有效应用当代教学媒体技术;(4)本科教育阶段熟读中医经典;(5)院校式教育与传统师承式教育相结合,扬长避短,发挥两个优势。【关键词】中医教育学;中医儿科学;院校式教育;师承式教育回首30余年的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实践,深深地感到当前中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大好机遇并存的局面。所谓挑战是指目前随着整个中医事业处于萎缩状态,中医儿科的生存面临着严峻挑战。当然中医儿科教育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不能不引起同行们的深深反思。1中医儿科教育现状的考虑建国至今,中医儿科教育与整个中医教育基本上是一致的,以院校式教育为主。培养了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大
3、批中医人才,涌现出许很多多的知名专家教授,能够讲是成绩斐然。但是,现行的中医儿科教育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乏。中医院校式教育的50年中没有培养出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的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中医儿科院校式教育也没有培养出人们等待已久的如钱乙、万全等儿科名医;所培养出来的中医儿科临床医生在临床能力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人民在呼唤名医,呼唤中医儿科名医;人们在质疑当今的中医教育,当然同样也在质疑当今现行的中医儿科教育。前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否认中医、取消中医的逆流。这股逆流的出现有很多因素,但是中医院校式教育所显现的缺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人们思念中医传统师承
4、式教育。2传统师承式教育的探析传统的中医教育主要是师承式教育。师承式教育以师带徒的形式为主,是历史上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数千年来,传统的师承式教育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中医各科人才。其中著名的如春秋时期的扁鹊,汉代的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唐代的孙思邈,宋代钱乙,明代的万全、张景岳,清代的吴瑭、吴谦、叶天士等,能够讲历朝历代名医辈出,不胜枚举。这些名医名家不但中医理论造诣精深,著述颇丰;而且,临床能力与临床经历特别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以他们为代表的大批历代中医人才,数千年来为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立下了汗马功绩,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做出了伟大的奉献。历史不应忘记他们,当代的中医更不应忘记他
5、们。那么,传统师承式教育就那么完美?那样理想?实践证实传统师承式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师承式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知足不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更知足不了中医走向世界的需要;其次师带徒也遭到教师个人学识与经历的束缚,各承家技、知识面较窄;传统师承式教育形式使学生在系统把握整套中医基础理论方面逊色于中医院校式教育等。另外传统师承式教育遭到了西方院校式教育的宏大冲击,数十年来传统师承式教育已经极度萎缩,不但在培养规模上竞争不过中医院校式教育而且,作为传统师承式教育的对象质量也大幅度下降,根本无法与古代中医传统师承式教育的对象相提并论。故建国以后传统的师承式与当代的院校式两种中医教育所培养出
6、的人才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尽管如此,建国以后的传统师承式中医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当代院校式中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仍然各有优劣,讲明传统师承式教育生命力是顽强的。所以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文,开展高层次的继承教育,以拯救中医,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振兴中医事业。目前已有3批出师,几乎都成为全国各地的中医各科骨干。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中医师承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有限,难以成为当今中医教育,包括中医儿科教育的主流。3提高当前中医儿科教育的对策与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来搞好中医儿科教育,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造就一代名医,是当前中医儿科教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必须抓
7、紧基础教育,使学生打下牢固的中医基础,将来才能成为新一代中医儿科名医。这好比盖高楼一样,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必须首先打好坚实而又牢固的基础。为此,应采用如下措施。 (1)采用协同介入教学形式。为扭转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受教育者对学科知识缺乏深化考虑的状况,徐教授注重发挥老师作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组织小组发言、班级辩论等教学形式,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学术研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考虑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介入者。通过协同介入形式构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创造研究性学习环境。改变以逻辑讲授为主的方法,吸收低年级本科生介入科研实践
8、,使学生在自主研究经过中加强知识的内化、吸收和运用,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进而建立完善的态度-技能-知识体系。同时还改革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注重结果评价与经过评价的结合,通过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究精神。 (3)有效应用当代教学媒体技术。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创立立体、开放的教材体系,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率。其次,组织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将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声像及动画编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很好地发挥了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形象、生动而直观地展现了疾
9、病的发生发展经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4)本科教育阶段,熟读中医经典,打好基础,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要解决临床研究生不临床博士不博问题。同时,搞好高层次中医儿科的师承式教育,建立能够培养新一代中医儿科名医的研修项目等。 (5)由于当代院校式中医教育和传统中医师承式教育各有优缺点,因而当代院校式中医教育应与师承式教育相结合,扬长避短,发挥两个优势,保持当代院校式中医教育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系统而又完好的优势,汲取传统师承式教育临床教学好的优势,在生产实习阶段实行导师负责制的带教方法,使学生充分学习和继承各科带教教师临床经历,兼有各家之长。要抓好高层次中医儿科的师
10、承式教育,要防止只拜师,不学艺的怪现象发生。努力促进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的发展,开展中医儿科学术争鸣,使中医儿科教育健康发展,为振兴中医儿科事业作出奉献。总之,当前中医儿科教育在面临宏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良好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指当前-和国家特别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中医发展的政策,拨款数额日渐增加,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当然也为中医儿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如今需要捉住机遇,搞好中医儿科教育,为振兴中医儿科事业奉献各自的努力。中医儿科教育论文范文二:中医儿科临床思维培养【摘要】通过中医儿科理论、临床教学方法的改良与衔接,渐进式地建立、完善、稳固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
11、的屡次反复中,认识中医的特点及规律,并学会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诊治疾病,为成为真正的中医人才打下基础。【关键词】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教育;教学方法目前很多中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很多困惑,能把中医作为毕惹事业来追求的人逐步减少,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要存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于学生来讲中医理论知识深奥、复杂,很难在头脑里构成简洁、易学、易用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感到茫然,不知怎样面对,进而丧失学好中医的自信心;其二,目前中医临床教学缺乏规范的临床指导原则,医生看病随意性较强,对于刚上临床的学生来讲很难掌控;其三,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在时间上明显脱节,可能使前期教学效果薄
12、弱化。作为儿科临床课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在学生头脑中构成明晰的理论框架,能缩短从书本知识到临床的过渡,这是笔者一直考虑和探索的问题,现将常用的对策介绍如下。1理论教学详略得当,建立认识疾病的基本思路1.1简化总论教学,突出儿科特色按教学计划的要求,总论时间安排相对充裕,很多知识点与其他科目重复,老师能够采用提问的方式一笔带过,该部分选择一些具有儿科特色的内容重点讲授。例如小儿的体质特征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的含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三常有余,四常缺乏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脏器轻灵,易趋康复的内容及意义,小儿特有诊法察指纹摸囟门,常用的望诊手段审苗窍及小儿6种基本脉象的检查等,让学生把握小儿
13、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及特殊的诊治手段。1.2强化各系统总纲教学,凸显其理论框架在各章节的教学中,突出各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主要的用药原则。以肺系疾病为例,强调肺的生理功能,即宣发肃降功能,为水之上源等基本概念;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十分是与大肠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病理变化,如肺气上逆,水聚为痰等;由此产生的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喘息、痰多等;治疗原则因病机而设,采用宣肺降逆,止咳平喘化痰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常用药对的用意:麻黄杏仁意在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化橘红京半夏意在行气化痰。由此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肺系疾病的基本理论框架。1.3以病机为核心阐述病证,建立认识疾病的思路采用以病证的基本病机1为
14、核心来阐述知识点的讲授法,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利于学生把握该病的主线条。以哮喘为例,由病案引出教学内容,首先明确哮喘基本病机为肺脾肾缺乏,水液代谢失调,导致伏痰流饮停滞体内,遇诱因引动,则痰气交阻气道,导致哮喘发作。由病机引申出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时以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呼吸延长为特征,未发作时表现为肺脾肾缺乏。因而家族史、诱发因素、反复发作史及典型临床表现为其诊断要点,基本治疗原则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发作时祛痰止咳平喘,平常以补肺固表、健脾化痰、补肾益气为主。2病案讨论步步深化,训练学生临床思辨能力2.1指导学生采集四诊资料的方法资料采集要有的放矢,取病所需,熟悉四诊资料采集的方法
15、和技巧。望诊以望精神状态、面色、舌质及舌苔、咽部、指纹(3岁下面)为主。问诊根据中医十问歌的内容进行,并围绕主诉展开。就哮喘而言,问诊主要询问关于咳嗽、喘息发生的时间,加重的时间及原因,以及治疗经过、相应的变化,强调主诉、现病史、家族史、过敏史、饮食及二便情况的采集;闻诊以闻呼吸声、咳嗽声、语言声;嗅气味为主;切诊主要包括切脉、按头囟(1岁半下面)、皮肤、胸腹等,根据患儿的病情而定。2.2熟悉常用辨证方法及辨证思路儿科辨证以八纲辨证为首,以脏腑辨证为纲,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按首辨表里,次辨寒热,三辨虚实、四辨脏腑为序。临床凡见水气调节失常的病变、外感疾病、鼻部疾患及部分肠道疾患均可归属肺病
16、证候;凡食物受纳、消化、吸收障碍,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缺乏、出血诸证,诸湿肿满,口唇、四肢、肌肉的病变,考虑为脾胃证候2;依次类推进行脏腑辨证。详细运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病证选用一种或多种辨证方法。2.3引导学生分析四诊资料以哮喘为例,首先根据主诉断定疾病的部位,以咳嗽、喘息为主诉的病证,病变部位首先考虑肺;其次询问发病时间及伴随症状判定新病还是久病,是外感还是内伤;再问家族史、过敏史判定能否是哮喘;结合望唇、舌、咽及问二便来判定疾病的寒、热、虚、实;望精神状态、面色,闻呼吸声、咳嗽声、语言声判定疾病的轻重及虚实。2.4确立治疗基本原则及治疗方药就哮喘而言,根据有无明显的咳嗽、喘息症状来判定是发作期
17、还是缓解期。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基本治疗原则,发作时以痰气交阻气道为基本病机,因痰为阴邪,当以温肺化饮为主,临床多运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治疗方法,常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寒哮;若饮邪化热则选用麻杏石甘汤;平常未发作时表现为肺脾肾缺乏,常用玉屏风散、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加减以培补肺脾肾。3临床教学三步曲,稳固强化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学完了中医的课程,并不意味真正懂得中医,中医的精华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去体会和领悟。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络实际的能力,是完善、稳固、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形式的关键时期。3.1实习前总温习,做好临证前理论储备针对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时间上脱节这一现象,安排实习前系统理
18、论温习,指导学生稳固已学理论知识。全面温习儿科常见疾病,重点温习诊断要点;辨证纲要及其主要内容和方法;常见病证的基本方药及适应证,以图表或提纲的形式阐述知识点,并将资料分发给学生;最后要求学生熟悉病历的书写格式,讲述病历书写的要点,病历语言规范化等内容。通过上述措施,让学生作好实习前知识储备,做到临证时心中有数。3.2正式临床实习,培养实战能力为使临床实习带教规范化,多与实习医院沟通,重点锻炼学生四诊资料采集的能力,辨证分析的能力,遣方用药的能力。门诊实习时让学生独立试诊,写出门诊病历,由带习老师复诊、审阅;住院部实习时要求学生熟悉病历,做到床边报告病历;重视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定期抽查评选;
19、同时要求学生介入病例讨论,并提早作好准备;定期参加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3.3实习结束,做好从实践到理论的回归要求学生写出实习心得,重点反映一种疾病的诊断经过,并以真实病案为例,写出完好病历,阐述本人的思辨经过。同时建议学生浏览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万全(育婴家秘)(幼科发挥),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等古代儿科医家的原文论著,进一步深化中医理论知识,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升华。通过上述理论教学及临床教学方法的改良与衔接,逐步培养、完善、稳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屡次反复中,学生才能逐步树立临床思维形式,才能逐步认识中医的特点规律,学会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诊断治疗疾病,才能热爱中医并成为真正的中医人才。作为一名儿科临床课老师,应遵循培养名中医的三字箴言:读经典,上临床,跟名师,练悟性,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多上临床,多跟名师,逐步构成中医的临床思维方式。【参考文献】 1易著文,王秀英.儿科临床思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28. 2刘小凡.中医儿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720.有关中医儿科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