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方法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方法讨论.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方法讨论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方法讨论摘要:对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已经特别繁多,但对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业绩评价研究的很少。为此,以平衡计分卡(Bsc)和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建立了对财务管理工作业绩评价的框架。并以内部流程业绩为例讲明了详细评价指标设计和权利确定的程序,而且还具体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施行步骤和程序。关键词:财务管理;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1平衡计分卡设计指标的原理目前,由于针对企业职能部门的业绩评价研究成果较少,直接导致评价方法和指标设计思路是空白。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相对于传统业绩评价愈加全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因而,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和思
2、想对财务管理业绩的指标进行设计,有助于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1、1平衡计分卡的定义美国著名教授Roberts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DavidPNorton于1990年提出平衡计分卡,随后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对之特别推崇。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在于立足于企业战略规划,通过对创造企业将来良好业绩的驱动因素的分析和衡量,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综合衡量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由于它平衡兼顾了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和先行指标、内部和外部指标等众多方面进而得名平衡计分卡。根据平衡计分卡的评价的框架,既然企业最终日的是获得利润,因此反映获利水平的财务性绩效
3、指标是企业的重要方面。但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能够稳固和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确保企业长远的财务业绩。内部流程是企业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过,其对于企业财务以及顾客方面目的的实现往往起关键作用。企业的学习与成长反映企业能否具有能继续改良和创造将来价值的能力,进而成为实现上述三个方面指标的基础。能够看到,平衡计分卡在保留传统财务指标的同时,引入顾客、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四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了一个全面的绩效测量框架和推动绩效实现的科学思路。1、2企业财务管理评价中的维度确定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评价工具,它同样能够被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绩效评价之中。
4、由于财务部门本身是不盈利的,而是以服务其他部门和企业财务需求作为本人的职责,所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业绩绩效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模型、详细内容必然不同于企业组织层次。财务部门管理的业绩评价模型也应该有四个维度,分别是:一是服务对象维度。在服务对象维度。财务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谁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如何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服务对象确实定,这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的制定。从宏观来讲,财务部门的服务对象企业和全体员工。但由于员工与股东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详细财务管理服务的效果在多大程度能知足股东的利益是需要考虑的。但所有与财务管理部门有直接联络的单位或人员都必
5、须作为服务对象,由于只要详细的服务对象满意,才能讲财务管理部门在履行了本人的职责。也就是讲,企业各部门员和管理者对财务管理部门的资金保障程度、服务满意度决定了财务管理的业绩好坏。二是财务维度。财务管理部门本身固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但在市场机制逐步健全的条件下,高效率的工作和低成本的创造价值对企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也要考虑财务管理部门本身的资金消耗和效益问题。三是内部流程维度。财务管理的内部流程维度的评价指标是由服务对象维度的相关指标所驱动的,这与企业层次的由财务指标驱动不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建立诸多内部控制制度和与核算、资金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因而评价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效力也是对财
6、务管理工作业绩评价的重要维度。四是学习与成长维度。学习与成长是财务管理部门能否具有继续改良和创造将来价值的能力,主要体如今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能力、财务目的定位准确程度、内部人员创新能力等内容。以上是应用平衡计分卡思想设计的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四个主要维度。当然,平衡计分卡不只是有固定的四个维度,所有对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且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都能够在平衡计分卡上得到体现。2内部流程业绩评价指标设计范例通过对财务管理业绩衡量的平衡计分卡维度和内容分析,对怎样评价财务管理业绩有了初步认识。下面以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流程维度为例设计该维度的评价指标,并讲明了层次分析法是确定指标权重较为适
7、宜的方法。其他维度的指标设计和权重确定能够参照内部流程业绩维度进行。2、1一级评价指标设计首先,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业务类型和内容,确定详细的流程种类。一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都包括预算工作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借款报销流程、成本计算流程等。然后,在各类流程框架下,细分每个流程的详细环节。如会计核算流程需要细分成会计凭证填制、传递、审核、记账、入账、编制报表、归档等,这些环节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标准。根据一样的思路,能够设计出其他类别业务流程的具体环节和评价标准。2、2明细评价指标设计在确定了预算工作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借款报销流程、成本计算流程四类一级评价指标后,就需要针对每类一级指标设计对应的二
8、级甚至三级明细指标。对于预算工作流程,要看预算编制经过中企业所属各单位和部门能否履行了相关职责,并严格根据企业单位确定的零基预算要求组织了预算编制。此外还应该考察预算编制经过中,各单位和部门能否科学合理地编制了预算。因而,能够对预算工作流程一级指标详细分为三类二级指标,分别表示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单位组织编制的程序能否严格规范,各部门、单位能否认履行了相关程序并切实根据零基预算的要求认真编制建议方案、修订部门或单位分项预算。对于所属三级明细指标要具体区分每个二级指标应该包括的内容。对于会计核算流程设计二级评价指标要根据会计核算流程的各组成环节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会计凭证填制、传递、审核、记账、
9、入账、编制报表、归档等各项工作的评价指标。对于三级评价指标应该是二级指标的具体划分或标准要求。如会计凭证填制的三级评价内容能够为要素能否完好、填制程序能否规范等内容或标准要求。对于借款报销流程能够分为借款审批、借款经过控制两大二级明细指标;而对于成本计算流程要根据不同企业或行业详细考虑设计,由于不同企业的产品种类和成本动因及发生序次有很大差异。2、3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在构成最终评价结果时的重要性不一样,为此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目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比拟多,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尽管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都是以专家打分来确定,但由于层次分析法能够为不同层次的指标赋予权重。
10、因而,比拟合适有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财务管理部门业绩评价。3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施行程序在利用BSC思想确定评价指标和利用了AHP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就需要明确施行绩效评价的施行程序。首先,应该给每个指标确定一个标准值;其次,针对详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计算出得分值;再次,把详细单位得分值与标准值作比再乘该指标的权重即得到某指标的实际得分值;最后再把所有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加总,即可得评价结果值。3、1给每个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标准值标准值往往是经历的总结。如财务部门向其他部门提供的财务保障和服务所得到各部门和人员认可的程度。究竟满意度到达多少才算标准,这需要进行经历判定;再如,财务管理人员的各层次学
11、历比例、岗位轮换频次应该是多少才算到达标准,这也需要根据单位不同和时代不同进行合理判定。也就是讲,假如是企业单位内部进行自己评价,需要对各项业绩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根据经历给出或使用行业平均值。3、2详细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各指标得分值及相对值确实定为了对某一详细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工作进行业绩评价,就需要对每个指标给出每个单位的值。能够考虑与本行业的企业进行比拟,需要用详细单位各项财务管理业绩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能够是行业平均值或中位值)作比拟,得出相对得分值。然后用得分值和权重相乘加总,即可得对应类别或维度的值。再把各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总就是某一财务管理部门的总得分,这样就能够把一个行业的财务管理部门
12、进行排序比拟。定量指标算出后,还应结合以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常用的定性分析和评价给出最终的财务管理业绩评定结果。4结语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财务管理业绩难以考核,导致财务管理本身的业绩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服务意识低、财务管理创新程度低、财务管理活动无绩效观念导致。而本文设计的财务管理工作业绩评价方法有助于改善这一局面,推动企业管理绩效的提升进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BSC思想为基础,介绍了设计评价指标的思路;以AHP法为基础,介绍了在以BSC思想指导下设计评价指标后权重怎样确定;然后讲明了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业绩的评价施行步骤
13、。当然本文并没有具体考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施行业绩评价所带来的施行成本和附带成本问题。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应该针对不同的改良方法和思路讨论改良的可行性及相对优劣程度。参考文献1龚巧莉,基于蜻效预算管理的企业业蜻评价体系设计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6):23-252王希云,对平衡计分卡理论下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J,经济研宛导刊,2020,(38);32-353韩涛,王立公,王道顺,王建华,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企业蜻效评价研究口,企业研究,2020,(1):39-404王斌,中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回首与考虑J,会计研究,2020,(11):21-285李娟娟,昊猛,陈彩勤,财会人员工作业绩评价与鼓励机制研究J,事业财会,2007,(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