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管理的论文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银行管理的论文集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银行管理的论文集锦关于银行管理的论文集锦诗琪000年9月21日放开外币贷款利率以及300万美元以上的外币存款利率,迈出中国改革利率制度、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的时候,据了解,国内很多商业银行在确定其各自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时,手头并没有完备的成本分析资料。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本人产品的成本构成及相关信息的企业,能够制订出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在这种背景下,在商业银行中推行旨在解析过去、控制如今和规划将来的管理睬计,为提高经营效益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考虑到目前的环境和条件,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管理睬计的困难集中在哪里?能否该循序渐进,捉住重点?以及怎样捉住重点,寻找突破口呢?本文拟就这
2、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一、商业银行推行管理睬计的难点阻碍商业银行推行管理睬计的因素很多,既有诸如重经营轻管理的观念障碍,也有整个银行业管理素质和水平普遍不高的制约,还有商业银行管理睬计本身的技术性困难。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1.信息系统基础落后。会计系统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管理睬计也是如此。一方面,商业银行管理睬计系统为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等部门解释和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财务会计、信贷管理、资产管理和统计等部门提供的信息。不仅如此,在评价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评价产品、部门的经营业绩时,还需要外部的金融市场、宏观政策、行业分析和同业竞争等有关信息。而目前国内信息
3、系统基础还相当薄弱,不但很多经营管理急需的外部市场信息难以采集,还有待金字工程的展开,就连银行内部的金融电子化工作也还很不完善,亟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推行管理睬计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管理睬计工作迟迟得不到开展的一个理由。2.现有成本资料和分析手段的欠缺。管理睬计十分注重对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它以贯穿于经营管理各个活动中的成本效益分析而著称。商业银行管理睬计更有其独特的要求。从国外的资料来看,他们特别注重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的盈利能力报告,而盈利是和成本相配比的,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成本资料也要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国内的商业银行要做到这一点,面临着很多困难。从实务的
4、角度来讲,原有的银行会计工作流程没有区分上述的成本,难以归集分产品和分部门的成本和费用,也就难以与相应的收益相配比;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作为服务行业的商业银行,其本身的业务特点也造成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难以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不可能象生产企业那样,产品一出来,与之相关的生产成本信息就出来了。这也就是讲,即便现有的银行会计工作流程已经根据传统会计方法的要求去做了,所得到的成本信息也不准确。而且传统的管理睬计所运用的变动成本法对于银行业而言,也是力所难及的。3.业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固然国内流行的管理睬计教材中,对业绩评价的讲述不多,仅有的小部分内容也主要包含在责任会计等个别章节中关于责任成果
5、的阐述,但从国外的教材以及实务资料来看,国外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十分强调业绩评价体系。从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内容的设定,乃至于整个评价体系,都有很周密的考虑,象哈佛大学著名的管理睬计学者卡普兰就以平衡记分法的设计和应用而著称于世。就国内的实际而言,对于一个有效而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不仅从业人员欢迎,以为它有助于使个人或部门的努力得到成认,而且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对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的恰当管理。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实现这个评价体系在合理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这也是推行管理睬计的一大难点,由于它不仅有技术因素的作用,更多的是人的因素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仅仅依靠管理睬计一种机制来做,困难是很大的。4.内部转
6、移价格确实定。前已论及,管理睬计十分注重成本和收益的配比,因而,恰当的内部转移价格对于提高管理睬计的运行效果而言,至关重要。然而,银行内部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发生的转移行为,并不象真正的市场行为那样有一个客观的交易市场存在,导致内部转移价格确实定相当主观,有时甚至是不合理的。对银行来讲,内部转移价格确实定主要涉及内部资金转移调拨定价和间接费用的分配两大问题。当一个管理睬计系统真正运行起来的时候,每个单位和部门出于对本身业绩考核的考虑,都会关注每一项交易的收益和成本情况。显然,不管是内部资金的转移,还是间接费用的分配,都会直接影响考核单位的经济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是很难有非市场性的行为可言的。内部转
7、移价格确定的本质是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资源配置还涉及资金营运资产的分配、非盈利性资产成本的分配以及坏账准备金的分配等问题,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重要而棘手的。二、商业银行推行管理睬计的重点固然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全面推行管理睬计的困难还很大,但是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的内在要求,以及逐步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压力,都迫切要求在我国商业银行推开这项工作。时不我待,问题的关键是捉住重点、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地推行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工作。当前,在推行银行管理睬计的经过中,应注意突出这样几个重点:1.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鼓励约束机制的完善。一级法人、分级管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
8、行普遍采用的管理体制。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体制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主流体制。由于管理权距加长,造成普遍的代理人问题是这种体制的一大特点。详细而言,就是代理人利用其信息优势,或者隐瞒利润、虚报费用,或者账外经营、资金体外循环,或者消极管理、不负责任等等。推行管理睬计机制,既不能推翻这种分级管理体制,也不能坐视种种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行为,任其蔓延。因而,强调商业银行管理睬计中的代理人问题,完善信息的采集、报告和检查制度,将管理睬计信息与分级管理构造、鼓励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建立以管理睬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是当前推行商业银行管理睬计的重点之一。2.资产负债比
9、例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也最终会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得到广泛的施行。为了迎接这个时期的到来,建立健全目前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积累经历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因而构成推行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对利率、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风险的管理。为了配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在加强预算控制、提高预测水平、强化成本管理的同时,要十分关注有关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流动性状况的信息,做好利率决策、信贷资产分配的辅助决策工作,将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工作成绩纳入业绩评价的范畴
10、中。3.利率产品定价机制的强化。企业管理睬计对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产品价格确定一个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价位,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合理确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也成为银行管理睬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怎样确定它们的成本,也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能否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外的商业银行通常还要求管理睬计能够对客户的盈利能力给予分析和评价,以做出能否应该维持、增加或收缩与该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决策。能够看到,要使管理睬计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必须在加强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础上,完善对利率产品的定价机制,使成本管理工作切实落到
11、为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服务的目的上来。4.成本分析与控制的系统化。固然目前普遍存在着信息系统基础薄弱以及现有成本资料欠缺等因素的困扰,但是,要想真正开展管理睬计工作,就绝不能忽视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否则,管理睬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价值。在目前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观念,使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化人心,扭转重经营轻成本的不良思维形式,是使成本分析与控制思想系统化的重要工作。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现有的银行会计所提供的成本资料为管理睬计所用,构成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也是可行的步骤之一。另外,对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在推行管理睬计的经过前期,能够通过对经营收益与成本的配
12、比分析,来加以考核,以引导整个系统提高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的观念转变和系统化。5.项目投资管理的制度化。通常,人们把管理睬计的功能概括为解析过去、控制如今和规划将来,其中规划的职能主要体如今对将来销售、盈利、成本资金需求和供给等情况的预测,以及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不同于生产企业,从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管理睬计的规划职能主要体如今两个方面:一是对利率走势、成本、盈利能力、资金需求和供给以及部分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等的预测;二是对新产品开发等短期经营决策,以及大型电子设备购买、固定资产的购建、营业网点的建设等长期投资决策。十分是后
13、者,由于需要大量的成本支出,并且可能对全行的将来发展战略产生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便成为推行商业银行管理睬计的重点。为了在商业银行管理睬计中突出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暂把它统称为项目投资管理。加强项目投资管理,应完善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在这个经过中,管理睬计工作要突出项目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提倡采用现金流分析等国际通行的技术方法,切实落实项目投资的责任主体,并追踪和控制项目进展,完成项目后评估,使得项目投资能够为提高系统整体效益服务。三、商业银行推行管理睬计的突破点总结前文所述,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紧紧围绕上述的工作重点,在现时条件下,十分是以利率逐步市场化为契机,力争在下面几个方面
14、有所突破,无疑有利于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工作的渐进式发展。1.正确认识管理睬计的作用和地位。国外商业银行的实践已经提示我们,管理睬计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完善系统内部的信息沟通和沟通机制。管理睬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也不等同于成本会计,它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系统理论、行为科学、预测决策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与财务会计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管理睬计重在管理,它是对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信息进行的采集、整理、分析和报告。明确管理睬计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开展管理睬计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管理睬计工作的认识还很浅薄,还没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这项工作。由此我们看到,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宣传、培训,来
15、提高对管理睬计工作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以成立专门的管理睬计部门为标志,是推进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工作的关键一步。2.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当前,银行业技术进步和电子化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同时,随着业务部门人员计算机知识水平的提高,对计算机技术的期望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国外掀起了所谓的流程再造技术,即通过引入计算机、通信等当代手段,以完善计算机应用流程为目的,将传统的手工工作流程加以改造,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国内,也有这样一种趋势,即期望通过金融电子化来博得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16、管理睬计工作不可避免地也必须利用这个潮流,借鉴流程再造的思想,将实现管理睬计功能作为系统需求融入正在或即将开场的计算机系统重构工作中,以突破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薄弱、原始信息极度欠缺的窘境。3.实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控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算管理,就不是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十分是对于管理睬计而言,没有预算管理的管理睬计系统是残缺不全的。实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管理,对于明确和施行企业的发展战略,协调各机构和部门的工作,控制银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考核各机构、部门和产品的盈利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目前的体制下,预算的编制,除了工作量较大以外,并没有本质性的技术障碍,而预算控制和
17、管理却有助于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和部门强化对管理睬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强化预算管理,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要把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只要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预算应有的监督和控制作用。4.有计划地推行责任会计制度。责任会计制度是当代管理睬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构成银行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在责任中心内部,由于核算范围相对缩小,便于成本资料的归集分析,也便于经济责任的区分和经营成果的考核。同时,这些相对对立而又内部统一的责任中心,也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确实定,进而有利于整个银行系统内部
18、转移价格定价机制的构成和完善。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能够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先在一家分支机构运行后,再逐步在全行推行,最终在成本分析和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的管理睬计制度。5.严格项目投资评价,施行系统化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投资、盲目铺建营业网点、以经营为幌子随意支出、忽视投资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不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银行利润流失,严重影响银行本身的盈利水平,一些不良项目甚至成为将来经营中的沉重包袱。为此,管理睬计有必要利用其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发挥其规划和控制的作用,建立起系统化的项目投资评估制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项目投资严格进行可行性
19、分析;推行这种制度,还有助于强化对管理睬计技术和基本思想的学习和把握,进而推动商业银行管理睬计的应用进程。另外,随着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强化利率定价中的成本分析,为确定合理而有竞争力的存、贷款利率提供丰富而完备的成本资料,无疑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对产品定价决策的最直接介入,对于推行商业银行管理睬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行管理论文:银行监管理论发展讨论【摘要】银行管理论文:银行监管理论发展讨论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我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摘要:银行业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但它同时又是最容易引发系统危机的部门。在怎样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方面,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都以为,银行业监管的责任特别重大。为
20、防备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制度和协议,经济学家们也对银行业监管问题进行了艰辛的研究和探索,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关键词:银行监管;监管理论;金融机构Abstract:Thebankingindustryisthemostbasicandmostimportantfinancialinstitutions,butitisalsomostlikelytotriggerasystemicrisksector.Howtoensurethestabilityofthebankingsectorintheoperat
21、ion,economistsandbankersagreethattheresponsibilityforbankingsupervisionisveryimportant.Toguardagainstanddefusefinancialrisks,toensurethestabilityofthebankingsectortorun,the20thcentury,sincethe70s,theinternationaleconomicorganizationsandgovernmentsintroducedalotofinformationonbankingsupervisionpolici
22、es,systemsandprotocols,economistsalsotheissueofbankingsupervisionpainstakingresearchandexploration,andhaveachievedfruitfulresults.Keywords:bankingsupervision;regulatorytheory;financialinstitutions前言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也日益引起中国的经济学家、金融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尤其是即将走过三年历程的中国银监会,在以勇气和智慧开启中国银行业监管新局面的经过中,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制度框架的构
23、建工作,其探索和创新更为中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构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银行监管理论与本土实践的结合,加快中国银行监管理论的建设和总结,本期(理论前沿)周刊专门邀请两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撰文对银行监管理论进行介绍。阎庆民博士曾任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出版过(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等多部专著。他以为:总体来看,当代金融理论研究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在银行监管问题研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银行监管研究的对象越来越精细,研究范围从最初的防止银行挤提,到后来的金融管制直至目前的银行风险监管。发展到如今,银行监管问题已分化为并表监管
24、、功能监管、跨境监管以及弹性监管等诸多的研究领域。但另一方面,银行监管问题并没有像其他经济学领域(如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汇率理论、利率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等)一样构成独立、完好的理论体系,大量理论性的观点、方法和思路均是分布在各类文献中,为阐述特定问题而出现。在此情况下,银行监管研究与其他经济领域出现了综合、穿插和浸透现象,社会利益论、乔治J斯蒂格勒管制理论、佩茨曼价格决定模型、波斯纳管理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凯恩的管制辩证法理论等很多新兴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被移植于银行监管问题研究,一些其他经济管制部门(如电信、铁路)的研究方法和案例也被引入到银行监管研究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风行西
25、方经济学界的博弈论、线性规划和计量经济学更是对银行业监管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正是根据上述研究方法,理论界对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原因进行了研究。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监管理论,有的是从监管的原因出发,有的是从监管的实际效果出发,有的是从监管的机制出发,不同的侧重点构成了金融市场失灵论、金融社会崩溃市场论、政府掠夺论、特殊利益论和多元利益论等理论解释。阎庆民博士通过(现代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一文为我们阐释了这些代表性理论的精华所在。潘文波博士来自银行监管一线,对中国银行监管工作探索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努力有着切实体会,他通过(中国银行监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一文展示了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
26、机构致力进行监管制度、方式和手段创新的有效尝试。新春伊始,我们推出本组文章,希望在中国银监会成立三周年前夕,有更多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能够参加银行监管理论的研究行列。相信借助国际视野与本土资源的双重优势,针对中国银行监管的理论讨论也能成为最前沿的金融学术研究。(姜欣欣)现代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是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最重要的渠道。格利和肖强调指出,银行把借款人需要的长期信贷组合转变为短期的存款组合,降低了交易费用。为此,各国政府对银行监管给予高度重视。但对于为什么要进行银行监管,监管的效果是如何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监管理论。一、金融市场失灵理论(新帕尔格雷夫经
27、济学大辞典)对管制的解释为:管制是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政府公开公布这些行动是要努力制止不充分重视社会利益的私人决策。经济学家将经济管制理论应用于金融监管,以为在不存在信息成本或者交易成本很低的前提下,政府对银行强有力的监管能够提高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使社会福利水平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一理论被称为公共利益理论,或者称为官方监管观点,其政策含义是,私人部门一般缺少相应的信息、动力和能力去监控企业和银行机构,因而,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对银行进行监管。(一)市场失灵暗含在公共利益理论背后的经济学现象是金融市场失灵。西方经济学家
28、以为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因信息缺乏而在金融制度上造成的问题可能发生在两个阶段: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分别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的是: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者,经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因此是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例如,风险企业或诈骗者往往最积极地寻求得到贷款。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可能招致信贷风险,贷款者可能决定不发听任何贷款,即便市场上有信贷风险很小的选择。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指的是:借款者可能从事从贷款者的观点来看不希望其从事的风险活动,
29、由于这些活动很可能使这些贷款不能归还。例如,由于使用的是别人的钱,借款者可能将本来用于生产的贷款投资于高风险的股票市场以获取高收益。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贷款者可能决定宁愿不做贷款。(二)银行危机的外部性银行危机的外部效应也是需要政府监管银行一个重要原因。外部效应的最主要特征是存在着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微观经济学已经证实,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不能到达最优化,影响到经济运行的效率。信息不对称可以能导致金融机构的广泛倒闭,产生金融恐慌。由于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广大储户不可能清楚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否稳健,因而,一旦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发生怀疑,就会出现传染效应和
30、羊群效应,单个银行的风险问题或者倒闭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响而导致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好的银行和坏的银行概莫能外,由此而使公众蒙受宏大损失,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在当代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财务的高杠杆特性,也使得这种外部效应更为明显。(三)法律的不完备性现实社会是变化的,而法律具有稳定性,当初制定的法律并不能完全反映后来的变化,即存在时间的不一致性。因而,法律具有不完备性,不可能到达最优。而假如人们知道法律的局限,就会钻法律的空子,法律就失去了最优的阻吓作用。由于法庭必须是中立的,不能够成为主动执法者,由于主动执法意味着执法者必须参与案件,要有本人的立场。因而,需要有一个与法庭相分离的机构,即监管者。从功能上来讲,法庭与监管者的不同在于,法庭的执法方式是被动的,执法只要在上诉后才进行,监管是一种主动的执法方式,能够在有害后果或事件发生之前监督、调查、甚至要求停止某一行为。因而,在法律不完备时引入监管机构的主动式执法就能够改良执法效果。监管是政府行为,不同于法庭。银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