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方案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池方案全.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沉淀池方案全.精品文档.1、概述 1.1 沉淀池工程简介: 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为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是该污水处理厂内重要的构筑物之一。 本工程南北二个系统共有圆形沉淀池6座,编号分别为A、B、C、D、E、F。六座沉淀池位于污水处理厂北侧东部,每个池内直径R=57.1m,池底由四周向池底中心有5%纵坡,基础厚0.55m(上面另做50mm豆石混凝土找平层),墙宽0.35m。每个池侧墙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侧墙除锚肋处宽650mm,其余宽350mm。 每座沉淀池中心设出水筒一个,出水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5.66m,外径2.8m。沉淀池
2、底设1100mm进水管、800mm出泥管、300mm放空管各一道,除放空管直接埋置于基础混凝土以外,其余各管外包250mm300mm钢筋混凝土。每座沉淀池沿侧墙内壁周圈设现浇混凝土出水槽,出水槽净宽800mm,高1224mm。 为解决沉淀池池体抗浮问题,每座沉淀池基础以下设计有702根抗浮锚杆;每根锚杆长18m,其上部与基础混凝土锚在一起。 1.2 沉淀池主要工程量: 编号名 称单 位数 量1钢 筋t17892垫层混凝土m319443结构混凝土m3147194开挖土方m3794715回填土方m33456006模 板m2164767预 埋 管m6608锚杆m762009级配砂石结构层m31159
3、52、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工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此处地质情况,其施工重点有施工降水、地基锚杆处理、基础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浇筑、侧墙池体混凝土浇筑、无粘结予应力施工等。施工难点为:大体积大面积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1580m3)、侧墙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点为:混凝土浇筑及抗裂、防渗。施工接缝处理。混凝土池壁穿墙螺栓的防水。混凝土浇筑接茬控制。 2.1 施工测量: 沉淀池是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主要的构筑物之一,工程量大,要求施工精度高。故工程测量控制工作很重要。首先在项目部总工程师指导下,依据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及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提供的设计交桩,制定严密科学的测量定位控制方案,按照测量规程认真地
4、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2.1.1 人员组织 我公司一旦中标,沉淀池测量工作由市政四公司酒仙桥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部质测科所属测量组负责,测量组在项目总工程师指导下按要求放线定点,并严格依据污水厂站验收程序进行各道工序的测量复核。 2.1.2 施工时根据交桩图钉出沉淀池圆心控制点、工艺管线轴线控制点等。各控制点、栓桩点距沟槽上口外侧2.5m采用浇筑0.6m0.6m1m(埋深1m)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并设红色警示牌,用以提醒车辆及行人小心保护。 2.1.3 核对永久水准点并在沉淀池基坑内及基坑外建立临时水准点(不少于4处)。各临时水准点依据闭合水准线测量法进行复核,其精度达到12 Km mm,临时水
5、准点也应设置0.6m0.6m1m(埋深1m)混凝土墩加以保护。 2.1.4 复核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复核记录认真、清晰、规范,签字齐全,并由测量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有关检查情况报项目总工程师。 2.1.5 对于各控制桩,临时水准点每月进行核测一次。雨施或冬施开始或结束前后各加测一次。核测工作由测量组长组织。 2.2 施工降水: 沉淀池现况地面标高28.00m至32.75m不等,现况地面以下土质状况依次为:人工堆积土层,粘质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砂质粉土层,粉砂、细砂土层,粉质粘土、粉质粉土夹杂层;渗透系数由0.01m/d至8m/d依土层情况而变化。现况地下水有两层,一层位于标高30.00m至31.53
6、m处,属上层滞水,第二层位于标高27.66m至29.68m 处,属地下潜水,部分可与上层滞水发生水力联系。 由于沉淀池进水管线坐落于标高23.70m处,池底基础坐落于标高27.04m处,均在地下水位以下,需采取可靠的施工降水措施。经分析比较后确定采用管井降水方案。 管井沿沉淀池基坑开槽上口线外1m布置,井距16m,井深13m,基坑内管井根据结构特点布设,井深13m,井内设1台10寸,扬程20m潜水泵抽水。 施工降水出路:基坑周围上沿距槽边1.6m处布置排水管,采用F300钢管,汇流后排入厂区东北角地表水明沟,每隔30m做砖砌汇水井一座。 沉淀池降水布置见沉淀池降水管井布置图(附图1)。 2.3
7、 土方工程: 2.3.1 沉淀池土方施工分两次完成,先进行大面积土方施工,即先开挖至28.40m处,然后,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完成工艺管线和各个单池漏斗状基坑土方的施工。土方大部分外弃,小部分暂存。 2.3.1.1 第一次土方施工基坑形状呈三角形,上口线长210m,边坡按1:0.33放坡,采用斗容1.6m3液压挖铲开挖,并随挖槽随由人工削坡,削坡完毕用1:4水泥土抹面40mm。沿基坑顶周围2m处用F48管做栏杆,栏杆高1.2m,立柱间距3m,立柱入土0.6m以上。沉淀池基坑开槽见沉淀池基坑平面图(附图2)、沉淀池基坑剖面图(附图3)。 为防止雨后泥水汇集沉淀池基础漏斗凹点,造成清除困难,在第一次土
8、方施工完成后,沿距基坑下口边线0.5m处砌挡水砖墙,砖墙厚度240mm,高度500mm,内侧1:2.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挡水墙与基坑下口线间设一条排水明沟,排水明沟上口宽0.4m,下口宽0.3m,深0.3m。排水明沟坡向基坑排水井。 2.3.1.2 第二次土方施工 A工艺管线开挖 a.进水管 以图纸给定轴线作为开槽中心线,沟槽下口宽2.6m,边坡按10:1放坡,采用人工开挖。 b.出泥管 出泥管土方开挖方法同进水管,槽下口宽2.0m,边坡按10:1放坡。 c.放空管 放空管开挖由人工进行,以图纸给定中线作为开槽中心线,下口宽820mm,上口宽900mm。挖槽完毕,沟槽两侧壁用塑料布护
9、坡。边坡按10:1放坡。 B单池基底成形 单池基底为四周高中心低的漏斗形,施工时以池中心为圆心,半径29.4m放线,考虑到每个池体基底有5%的坡度,要测量人员随时排尺测量,防止超挖或亏挖。 为防止土壤的扰动,基坑机械开挖到设计基底以上0.2m后,余下的0.2m由人工清挖。如开挖过程中发现地基土质严重不均或与地质报告出入较大,及时约请设计,地质勘察,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处理方案,并严格按照处理方案施工。 2.3.2 对开挖出的地基及时布点进行钎探,钎探梅花状布点,布点间距1.5m2.5m,由质检人员做好钎探编号,按点分层记录锤击数,作好钎探记录,约请设计、地质勘察、监理单位审核后方可进
10、行下一步工序。 2.3.3 根据现场环境及临时路布置情况,在基坑西侧及东侧各设马道口一处,马道宽5m,坡度不大于12,为保证车辆顺利能行,马道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为12%灰土厚300mm,C15混凝土200mm。 2.3.4 土方回填:沉淀池结构满水试验结束,经过验收后方可回填。回填前将基坑四周杂物清除干净,回填土要符合标准,不得含有碎砖、石块及大于100mm的硬土块。 结构周边1.5m范围内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虚铺厚度200mm250mm,层层夯实,夯夯相连,不得漏夯。大面积还土采用压路机压实,碾轮重叠宽度大于200mm。还土时按密实度要求逐层进行检查,设专人检测,密实度达到95%。 池区范围
11、内需做路及管线的部分用3:7灰土进行处理,处理范围为道路结构层以下1m以内区段,管线为基坑底及管中心。 2.4 基坑地基处理: D、E、F沉淀池所在区域大部分为废弃多年的鱼塘,塘底标高约28.50m,淤泥层厚约1.80m。施工前必须放水清淤泥。清淤泥采取人工挖除淤泥,清到坚实土层后,及时布点进行钎探,并约请设计、地质勘察、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协商方案后依方案做地基处理。 2.5 基础下500mm级配砂石结构层施工: 2.5.1 选择厂家,确定压实密度(或容重);在级配石上料前,由供应科选定级配砂石供料厂家,将有关资料上报监理、设计及勘察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合理的密实度(或容重)。 2.5.2 级
12、配砂石分两层碾压成活 级配砂石层分两次碾压成活;第一层铺300mm,摊铺完毕先用8t碾子碾压两遍,再用10t12t碾子碾压至要求密实度;第二层铺200mm,摊铺完毕用10t12t碾子碾压至要求密实度(或容重)。为保证级配石碾压成活质量,随碾压随用水车适量洒水。 2.6 锚杆施工: 锚杆施工在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进行,锚杆张拉施工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张拉要求强度后进行。 2.6.1 在锚杆施工之前,组建专门施工队组,由项目部组织施工队组有关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及施工操作知识培训。 2.6.2 根据锚杆长度、孔径及地质土层情况,选择经济合理、质量可靠的钻孔机械。 2.6.3 锚杆钻孔前,在沉淀
13、池垫层混凝土上画出每个锚杆位置,用钻机去除该处垫层混凝土,掏出下部级配砂石。锚杆注浆时,该空洞部分加注水泥砂浆。 2.6.4 锚筋采用锥螺纹接头,锚筋顶部事先套出连接锚固螺母的丝扣。 2.6.5 锚筋入孔及注浆严格按有关锚杆施工规范操作。 2.6.6 锚杆张拉沿外圈逐次向内层进行,严格控制张拉应力。 2.6.7 锚杆锁定后,对锚头认真进行除锈清理,依设计要求涂防腐涂料,并做灌填找平处理。 2.7 钢筋工程: 2.7.1 钢筋采购及进场检验:钢筋选购时择优选定厂家进货,并签定供货技术合同。进入本工程钢筋有出厂试验证明书,进厂后做物理性能试验。 钢筋按级别、直径大小分类堆放,并保持钢筋洁净。 2.
14、7.2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采用集中加工,钢筋加工前由钢筋班长制作下料表,经工号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至钢筋加工厂进行加工。 钢筋加工前应对钢筋调直并清除污锈,加工时首先制做样筋,下料结束后,挂蓝色边框料牌,经项目部质控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使用。 2.7.3 钢筋接头处理 进场钢筋在钢筋厂下料前,应采用钢筋对焊机在钢筋厂对钢筋进行对焊,然后根据运输条件及图纸要求下料,尽可能减少焊接数量。 现场钢筋接头时,直径大于16时水平筋用闪光对焊或锥螺纹接头,竖向筋用电渣压力焊或锥螺纹接头。无论采取哪种接头形式,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 2.7.4 钢筋绑扎安装 基础钢筋绑扎前,
15、工号施工员依据设计图纸作好钢筋技术交底单并由工号负责人核查签字,向钢筋班长交底后,在质控人员监督下,在垫层混凝土上放出钢筋线。侧墙钢筋绑扎前,依据设计图纸每隔4m立起一组竖向钢筋,用粉笔点画出其它筋位置。钢筋绑扎时,严格按照标示的位置布筋,对号入位。为防止绑扎过程中及绑扎完毕后钢筋移位或变形,基础钢筋、侧墙钢筋均加设支撑梯架,梯架事先由钢筋工按照基础厚度及侧墙宽度减去相应的混凝土保护层下料加工。基础钢筋梯架间距不得大于1.6m,梯架立柱采用18螺纹钢筋,其端部与梯撑筋焊牢,其端部及中间每隔6.4m设一道三角型梯架,侧墙钢筋梯架间距不得大于2.0m。 钢筋垫块由钢筋工放置,在基础或侧墙直墙段,每
16、平方米加垫块一个,在侧墙拐角或有斜八字凸出段需另外加倍布放垫块,垫块呈梅花状放置与钢筋绑牢。 钢筋垫块由专人负责集中加工,其水泥、砂比比例与结构混凝土中水泥、砂比例相同,比例由项目部实验室给定。垫块加工完毕后经项目部质控人员验收后存入专用料库,使用时依照发放施工材料的程序进行发放。 2.8 模板工程: 2.8.1 模板施工顺序 模板施工顺序:工艺管线模板垫层模板沉淀池基础模板中心筒模板侧墙模板出水槽模板 主要部位模板施工顺序: 基础模板:(基础钢筋绑扎)周圈模板 墙体模板:内侧模板(墙体钢筋)外侧模板 2.8.2 模板体系采用方式 2.8.2.1 工艺管线 A垫层模板 垫层分条浇筑,分条模板使
17、用100mm100mm方木,方木面即为垫层顶面,按测量人员给定高程挂线找平,方木后备钢筋棍(长250mm)插入槽下150mm加固。方木使用前由木工挑拣,直顺整平的方可使用。 B出泥管、进水管混凝土模板 出泥管、进水管包封都采用砖模。 砖模宽240mm,采用M7.5砂浆砌75#机砖,砖模外侧与槽壁之间的间隙随砌砖随用M7.5砂浆填实;砖模内侧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5mm。抹面完毕其净空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进水管、出泥管包封见沉淀池池底管线包封混凝土支模图(附图4)。 2.8.2.2 中心筒底座(工艺管线顶端)模板 A底部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使用砖模,砖面高出垫层顶面,砖模紧贴槽边。 B
18、沉淀池基础以下包封混凝土模板 包封外模使用240mm厚砖模,在垫层砖模的基础上砌筑,砖模内侧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5mm。砖模要吊线找直,抹面要均匀,薄厚一致,注意留出钢筋保护层。 C沉淀池中心筒支模采用异形钢模板,异形模板由项目部工程科设计出图,经项目部总工审核后由专门加工厂加工。加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运至现场使用,其支撑体系套用SZ系列支撑体系。 2.8.2.3 主体结构模板 A沉淀池垫层模板 垫层外圈使用120mm厚砖模,砖模外侧培土压实,砖模面高出垫层顶面,垫层内部使用100mm100mm方木将垫层均分为若干部分(每7.5为一部分),方木面即为垫层顶面。方木按给定高程呈放
19、射状挂线找平,方木后备钢筋棍(长250mm)插入槽下150mm加固。方木使用前挑拣直顺整平的方可使用。 B沉淀池基础模板基础外圈使用120mm厚砖模,砖模外侧培土压实,内侧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5mm。砖模面高出基础顶面,池壁“导向墙”使用100mm高胶竹模板,模板使用前加工成要求弧度。加固时模板外侧焊设鸡爪件(鸡爪件与基础上层筋焊牢固),每隔500mm“导向墙”内外侧对应设一对鸡爪件,控制好模板净空后每对对应鸡爪件用钢筋棍焊牢固。在模板支搭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安装止水钢板。 C沉淀池池壁模板 池壁模板采用胶竹模板及SZ系列支撑体系。 模板施工前,由项目部工程科绘制拼装及加固图,经项
20、目总工程师审核后依图施工。 “导向墙”距基础面50mm处画一条通长的水平线,依此线池壁模板找平,作为支模起点。模板外侧竖向每300mm设一道钢管龙骨(按要求弧度加工的48mm钢管),横向间距每1.1m池壁里、外侧对应设竖向花梁,花梁高于模板上层顶边。每隔一道竖向花梁加一道斜向花梁,分别支设于基础、池外侧槽边。 2.8.4 模板在使用前喷砂除锈,并定期进行整平。所有模板在使用前刷脱模剂。 2.8.5 模板拆除: 遵照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冬施期间做同条件试块来确定。 墙体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4小时松动对拉螺栓外
21、拉杆,以防过早带动穿墙螺栓松动,过晚又会卸不下外拉杆。 2.9 混凝土工程: 按设计要求:混凝土中须添加混凝土收缩添加剂CEA,一般部位加水泥用量的10%,后浇带加水泥用量的15%(替代相同数量的水泥)。污水厂构筑物混凝土不仅要有抗压要求,而且有抗裂、抗渗、抗腐、抗冻及严格控制碱骨料反应等要求。混凝土所用胶结材料应是低碱含量的集料,骨料产地优选潮白河流域,禁止选用永定河流域;每立方混凝土综合含碱量小于3kg。混凝土拟采用商品混凝土及现场搅拌站相结合的供应方式。 2.9.1 混凝土浇筑实行开盘证制度,由项目部组织质测科、工程科、安保科进行有关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综合预验,预验合格报监理工程师
22、验收,合格后签发混凝土开盘证。基础、侧墙预验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并签发开盘证。进水管、出泥管、中心出水筒混凝土浇筑前由项目部质测科长组织预验并签发开盘证,其它验收由负责该工号的质检工组织预检。 2.9.2 沉淀池基础、池壁混凝土浇筑前,均制定单项浇筑方案,责任到人,振捣及成活分区挂牌施工。 2.9.3 沉淀池垫层混凝土 垫层模板将垫层均分为若干部分(每7.5为一部分),浇筑混凝土时隔单元进行。先浇筑的各部分浇筑后,拆除模板再返回浇筑未浇筑的单元。因垫层下有500mm级配砂石层,混凝土罐车可下入基槽直接放灰。混凝土振捣采用行夯振捣(行夯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固定于梯架上制成),混凝土成活用木抹压实找平
23、。 2.9.4 基础混凝土 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采取泵送辅以自卸的方式。根据现场情况选定浇筑起始点进行浇筑,基础圆周外侧以自卸方式浇筑,加工4个加长灰溜子,增加混凝土自卸量。自卸方式浇不到的部分泵车浇筑。2台地泵分别停于池一侧28m左右的两点,1台地泵负责浇筑中心筒以左部分,1台地泵负责浇筑中心筒以右部分。泵管伸至最远端将混凝土输送到位,中途安装可旋转弯头,增加浇筑面积,并随着混凝土的推进拆除泵管。 为保证各部位顺利接茬,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确定每小时摊铺面积不大于85m2,每台地泵布放混凝土不少于24m3。基础混凝土分两层布放,布放时呈阶梯状推进,根据现场实际供灰能力
24、计算决定混凝土第一层布放面积,及两层间坡台的长度。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求连续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按梅花状下棒点下棒,间距不得大于400mm,振捣棒急插入、缓拔出。同时振捣时注意避免碰撞钢筋、予留件、予埋管。 混凝土成活时,为保证基础顶面平整,设置8排圆弧状找平导轨,圆弧所组成的圆是同心圆。边导轨距池壁“导向墙”0.5m,导轨托架焊架在基础钢筋上,托架底杆底端垫设混凝土垫块。托架挂高程线找平,导轨每次使用前调直找平。相邻导轨上采用特制刮平尺对基面混凝土进行刮平,刮平导轨使用完毕随即拆除。 基础混凝土刮平后用木抹子初步压实,然后用铁抹子压实。按设计要求基础结构顶面以上有50mm二次混
25、凝土找平层,所以压实成活后等到混凝土面达到终凝,用铁丝刷及时进行拉毛,为二次混凝土浇筑提供一个好的接触面。在进行二次混凝土找平层施工前,为保证两次混凝土接茬紧密,在拉毛后的基础面上涂刷GV混凝土修补胶。二次混凝土找平层施工时,池壁混凝土已浇筑完成,因此需要8t吊车配合将混凝土吊入池内。 2.9.5 池壁混凝土浇筑 池壁混凝土浇筑之前,由有关单位联合进行钢筋、无粘结筋及其组装件验收,确认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池壁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浇筑时泵车停放于基础外侧,现场搅拌站供灰,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施工缝基面上的混凝土润湿(冬期施工除外);混凝土的木模板应加以润湿,但不允许留有
26、积水。金属模板中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塞。 在浇筑前,施工缝基面上铺与混凝土内砂浆成份相同的砂浆15mm30mm,并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浇筑混凝土时连续进行,按照层高不大于500mm布放混凝土,确保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次层混凝土将前次混凝土覆盖。 墙体混凝土布放时,保证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布放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每小时布放高度不大于0.5m,保证现场每台泵车处有一罐车混凝土暂存,以防止出现因混凝土供应中断而人为出现相邻两层接茬超时现象。 池壁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下棒点按一字式下棒,下棒间距不大于400mm。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棒急插入、缓拔出,注意避免碰撞钢筋、预留件、预埋管,
27、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密实度,但又不过振为原则,一般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明显气泡上升,顶面平坦并开始浮现水泥浆为最佳。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部要求认真振捣,严禁漏振,同时避免混凝土在此处产生离析状态,保证其密实度。 2.9.6 中心筒混凝土 中心筒混凝土浇筑采用8t吊车下灰,当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于2m时,在360置设3个下灰溜管,由溜管下灰;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每小时灌筑高度不大于1000mm;振捣方法同沉淀池侧墙。 2.9.7 进水管、出泥管、放空管混凝土浇筑 进水管、出泥管混凝土浇筑采用溜灰槽从管两侧均匀下灰,放空管混凝土浇筑时,由运输工具从管两侧直接下灰。每层灌筑厚度不大于50
28、0mm,进水管及出泥管每小时浇筑高度不大于1000mm。振捣方法同沉淀池基础混凝土。 2.9.8 在非冬施期间,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草帘,洒水进行养护,24小时后注水养护;池壁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沿池壁顶面布置一根25镀锌钢管,覆盖草帘,钢管喷水进行养护。 冬季施工开始后,将沉淀池蓄水500mm进行基础防冻养护,指派专人凿冰。 2.10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沉淀池池壁采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式。预应力筋环向布置,池壁设六道扶壁柱,沿圆周每60一根。张拉工作是在整座池体完成后进行。 2.10.1 施工工艺流程 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浇筑侧墙混凝土)清理穴槽割断外露塑料套管并清理油脂
29、安装锚夹具安装千斤顶同步加压测量回油撤泵切割无粘结筋(留100mm)锚具防腐及穴槽内钢筋绑扎封锚混凝土 2.10.2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运输、存储、切断 2.10.2.1 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减少现场存储时间。 2.10.2.2 无粘结预应力筋在装卸、吊装时,保持成盘或顺直状态,吊装和搬运时不得摔砸、踩踏,严禁使用钢丝绳或其它坚硬吊具与外包层直接接触。吊运时使用钢丝绳需要套胶管,避免破坏外包层。被损坏部分及时使用塑料胶带修补,胶带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2胶带宽度。 2.10.2.3 露天堆放时需覆盖苫布,下面垫方木,防止预应力筋的端头锈蚀,锚夹具需涂油包封在室内存放。 2.10.2.4 无粘结预
30、应力筋的切断使用砂轮锯。不得使用电弧焊,以免造成对预应力筋的损伤。 2.10.2.5 预应力筋下料 A根据张拉千斤顶每端工作长度及锚具长度确定下料长度。 B无粘结筋的下料作业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定出下料长度,两端设置固定标志,每端有专人负责。每次下料将预应力筋拉直后,用砂轮锯切割。 C使用放线盘放料,以减少放料时预应力筋与地面摩擦而损坏外包层。 2.10.2.6 预应力筋的铺设与固定 A为保证预应力筋的位置准确、平顺、绑扎牢固,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绑扎钢筋托架。托架间距1m1.5m,曲线部分加密。 B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位置发生矛盾时,适当调整普通钢筋位置,以保证预应力筋的位置准确。 C保证承压板与
31、预应力筋垂直,按设计角度制造端模板。 D人工穿入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穿入后,每束预应力筋端部理齐,留出工作长度,然后从该端部开始依次用绑丝将其绑扎在钢筋托架上,绑扎时用力适度。注意预应力筋间不得相互缠绕和错位。 2.10.3 预应力张拉 2.10.3.1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张拉。 2.10.3.2 预应力张拉时,再次支搭施工所需双排脚手架。该脚手架距沉淀池张拉部位600mm,架宽1266mm,相邻立柱间距1266mm,立杆底部垫宽200mm,厚度50mm大板。在张拉部位左右各3m范围内支搭脚手架。 2.10.3.3 根据设计、监理要求进行摩阻测定。 2.11 出水槽施工: 出水槽
32、施工在沉淀池侧墙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完毕后进行,其模板及混凝土施工可沿池周围分几次进行。 2.11.1 出水槽施工前,重新支搭模板支撑架,支撑架用SZ系列脚手架支搭。支撑架立杆高2m,下加可调支座,立杆顶设顶托。支撑架距沉淀池内墙皮250mm,架宽1266mm,相邻立柱间距1266mm。 2.11.2 出水槽底板及其侧墙采用异型钢模板,异型模板由项目部工程科设计出图,经项目部总工审核后由专门加工厂加工。加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运至现场使用,其支撑体系套用SZ系列支撑体系。模板支搭一次到位,侧墙内侧模板下每隔1m加120mm120mm250mm预制混凝土块(强度及抗渗、抗冻标准与出水槽混凝土一样)一块
33、,预制块四周凿毛。 2.11.3 出水槽混凝土浇筑采用1台17m臂长泵车进行,浇筑时先布设底板混凝土,振捣结束后,停适当时间再布设槽壁混凝土。 2.12 池壁内斜八字砌砖: 2.12.1 砌砖前由测量人员定出斜八字脚处砌砖起始点的圆周。砌砖班组根据斜八字总高及倾斜角度算出每层砖错台尺寸,并每隔10画出砌砖分层线。 2.12.2 所有斜八字砌砖用砖,均使用8t吊车装砖笼吊放于池内;砌砖班组根据现场用量一次运够,除冬施期间外提前一天派专人洇砖。 2.12.3 砌砖砂浆随砌随搅拌,砂浆运至现场后由8t吊车用灰斗吊放于池内,倒在铁盘上。 2.12.4 砌砖时,施工队组严格按分层线及角度错台尺寸砌筑。
34、2.12.5 抹面时,每18设一纵向分缝,分缝处填放20mm宽15mm厚木条。 2.13 预埋件施工: 沉淀池预埋件包括工艺(污水处理工艺要求)、电工、仪器仪表三类,其形式有管、板、盒等多种。 2.13.1 预埋件加工及埋放:工艺预埋件由工号事先加工,由工号施工员负责埋放;电工预埋件由项目部电工班统一事先加工并及时埋放。 2.13.2 预埋件检验:工艺埋件由项目部质测科检验;电工埋件由项目部电器工程师检验。各种埋件均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加工,按要求位置埋放。埋放时,用钢筋焊牢(木质埋件用混凝土垫块加固稳定)。埋放完毕,小型埋件端(口)向上的用胶布缠死,大型埋件端(口)向上的用专用护盖盖住,以防浇
35、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流入。 2.13.3 出泥管、进水管及中心筒的加工、安装出泥管及进水管属大型预埋件,施工时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事先加工完毕,为便于运送,分为10m左右一节,放入沟槽后焊接成一体。 安装时依顺序用8t吊车配合将每节管吊入槽内,然后使用自制门形吊架辅以倒链将短管就位,并在槽内将管节焊接成设计要求的长管。依据设计高程及管中心线在整条管线调整完毕后,将管身用钢筋与预埋地锚焊牢,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漂管。依据测量人员给定的中心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桩挂线控制中心和高程,管下垫设用型钢加工成的钢支架(钢支架和埋设在槽下、垫层下的预埋钢筋焊接),测量人员现场测量复核后,用加工成的钢筋箍箍住钢管与预埋筋焊
36、接加固。 中心筒钢内衬事先加工好,安装时用12t吊车配合将其吊入槽内,为保证中心筒钢内衬及穿入其中的出泥管位置准确,用89钢管做临时支撑,支撑水平方向60一根,纵向间距1.2m。 2.13.4 放空管的安装: 放空管安装时,吊车配合将管吊入槽内,对口完毕由电焊工施焊。依据测量人员给定的中心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桩挂线控制中心和高程,管下垫设用型钢加工成的钢支架(钢支架和埋设在槽下、垫层下的预埋钢筋焊接),测量人员现场测量复核后,用加工成的钢筋箍箍住钢管与预埋筋焊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漂管。 2.14 后浇带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基础后浇带需与相邻部位混凝土一同浇筑,施工难度较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
37、14.1 按图纸要求绑扎后浇带钢筋网及钢丝网。 2.14.2 浇筑混凝土时,先布放该后浇带掺加水泥量15%CEA的混凝土然后立即布放后浇带外侧混凝土,然后进行振捣。 2.14.3 后浇带混凝土设专门搅拌机搅拌,专用运输罐车运输,采用1台托式泵将混凝土送至欲浇筑部位。 2.15 脚手架及支撑架施工: 2.15.1 沉淀池池壁施工时,在其两侧支搭脚手架。 座落于肥槽及垫层上的脚手架用48钢管支搭,采用双排架。脚手架内侧支搭距结构墙皮650mm,架宽1200mm,其立杆间距1200mm,横杆间距1500mm,脚手架底部设可调性支座,支座下垫50mm大板,大板宽不小于200mm。 座落于基础上的脚手架
38、用SZ系列脚手架系统支搭,采用双排架。脚手架内侧距结构墙皮650mm,架宽966mm,其立杆间距1666mm,横杆间距1000mm。 2.15.2 中心筒施工时在其外周圈支搭脚手架,呈圆柱状。脚手架采用SZ系列脚手架系统。脚手架内侧距结构墙皮650mm,架宽966mm,其立杆间距966mm,将中心筒围在里面。 上述三种脚手架支搭时设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成45左右放置,脚手架最下部及最上部相邻剪刀撑杆重叠,也就是说剪刀撑杆在脚手架上连续设置。脚手架上部有高度不小于1.2m的护栏,护栏上设两道水平栏杆。 脚手架上按要求铺设脚手板,铺设后不得有断板、腐朽板,不得铺探头板。随铺脚手板随用铅丝将之于脚手
39、架绑牢,按要求设挡脚板。 上下脚手架的马道或梯子与脚手架连接牢固,并设置好护栏。马道设防滑木条。 2.16 施工缝及对拉螺栓孔处理: 2.16.1 为保证墙体施工完毕无渗漏现象且外形美观,整个沉淀池不设竖向施工缝。 2.16.2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对侧墙与基础间的水平工作缝进行凿毛处理,凿毛依据“两凿两吹”的操作方法进行,即先用錾子将工作缝混凝土面通凿一遍,凿掉浆皮,露出新茬,用空压机吹清凿下的混凝土渣,然后将漏凿之处再仔细补凿,在合模板前认真吹清干净。 2.16.3 在支池壁模板前,在池壁与基础工作缝以下30mm处,粘贴海绵胶条,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现象(俗称“流泪”现象
40、)。 2.16.4 池壁混凝土浇筑前,先用空压机将模板内杂物吹干净,再用清水将工作缝与欲浇混凝土接触面用清水润湿(冬期施工不进行润湿),然后铺15mm30mm与欲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2.16.5 所有对拉螺栓孔设专人进行封堵处理,处理方法严格遵循专项工进行,按有关检验程序进行内部验收。 2.17 沉淀池满水试验: 结构的外观要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满水试验,注水时通过临时上水管直接将水导入沉淀池,然后充水至设计水位进行主体池满水试验。 2.17.1 满水试验标准 2.17.1.1 外观检查:不洇、不渗,不漏。 2.17.1.2 国家标准GBJ141-90要求的允许渗水量为2L/m2.
41、d,沉淀池工程统一按市优标准控制允许渗水量,即国标GBJ141-90要求2L/m2.d的30%,即允许渗水量为0.6L/m2.d。 2.17.2 满水试验的实施 2.17.2.1 池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不得遗留模板、脚手架、板材等建筑料具。 2.17.2.2 在池壁内侧距水面500mm支搭观测台,放设专用测量仪器对水位的变化随时监测并作好记录。3、工艺及设备安装 沉淀池工艺及设备安装内容主要有吸泥机安装、行走桥安装、浮渣漏斗安装、浮渣挡板安装及出水堰板安装。为便于池内设备安装,施工前用1台40t吊车将1台8t吊车吊入池内。 3.1 吸泥机安装 3.1.1 支搭脚手架 吸泥机安装用脚手架沿沉淀
42、池直径方向搭置,采用SZ系列架子杆。脚手架在中心筒处宽5m,在到达R=12m以外变成2.5m。脚手架立杆间距1666mm,横杆间距1266mm。中心筒处搭置高度6m,在半径R=12m以外高4.5m,其余处高3m。 3.1.2 中心转动装置安装 中心转动装置安装前,检查中心筒顶部预埋钢板中心位置及高程,并清除各预埋钢板顶的混凝土浆皮。 中心转动装置由池内8t吊车吊上中心筒顶部,依照其设计标准要求进行找平、扶正,检查无误后将其与预埋钢板连成一体。 3.1.3 吸泥管架安装 吸泥管架各部件运入沉淀池内前,先依据机械设计图按部位及规格做好编号,运入池内后分类码放。 吸泥管架组装时,沿池底每隔2m垫一排
43、双层150m150m方木,然后由下至上对吸泥管架进行组装,组装完毕前用脚手架做支点,采用多台吊链将其整体升起至设计高程并立即加固。 3.1.4 吸泥管安装 吸泥管直接在已安装完毕的吸泥管架上安装,安装时用8t吊车将吸泥管吊装就位,为防止吸泥管架受压不均,水平方向7根吸泥管安装时,按照由中间向两边的顺序进行。 3.2 行走桥安装 3.2.1 支搭脚手架 行走桥安装脚手架沿沉淀池半径方向搭置,采用SZ系列架子杆。架宽1666mm,沿半径方向立杆间距1266mm。池中心处架高6m,池边缘处架高4.5m。 3.2.2 行走桥安装 行走桥安装时,先用8t吊车将其各分段吊装入位,然后依据由中心筒向池边缘顺
44、序组装成整体。 3.3 浮渣漏斗安装 浮渣漏斗安装时前,先搭置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位于池内,长宽均为2.5m,高3m,采用SZ系列架子杆搭置。操作平台顶满铺脚手板。 浮渣漏斗安装前,先人工将浮渣漏斗支架安装完毕,然后在池内用8t吊车将浮渣漏斗就位,并立即加固,最后依据设计角度安装浮渣管。 3.4 浮渣挡板及出水堰板安装 浮渣挡板、出水堰材料为不锈钢,按设计要求,加工长度按自由公差计算,切割不应有毛刺。 为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挡板、堰板的变形和划伤,用麻袋片满包运至现场。8t吊车将挡板、堰板吊至池顶,由专用小车将其运送到位。 不锈钢挡板、堰板安装在沉淀池出水渠侧壁上,距出水渠侧壁450mm支搭脚手
45、架。脚手架沿池内周围布置,架宽1266mm,架高3m,脚手板搭设在2m高的位置上,脚手架外侧支搭防护栏。 3.4.1 出水堰的施工 测量人员放出出水堰板底线,排出膨胀螺栓中心线。人工将堰板就位,按设计要求在堰板内侧夹放橡胶垫片。橡胶垫片要平展与混凝土接触面贴紧,中间不留缝隙。堰板下沿与堰板底线重合后,膨胀螺栓加固。 薄壁堰板安装要掌握的关键问题是堰口的绝对标高,它直接影响出水效果,因此必须精心调节。调节的方法分两步,第一步采用精确度为0.3mm的水准仪复核堰口高程,第二步清水试运行时利用清水面再进行一次微调。3.4.2 浮渣挡板安装 浮渣挡板由测量人员放出底线,人工将挡板就位。安装时用水准仪控制挡板顶的绝对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