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doc(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精品文档.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国环评证甲字第1812号2010年1月1 工程概况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中近期实施改善梅梁湖及太湖西北湖湾水环境的重要引排工程,是提高流域和区域防洪除涝能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防洪、水资源各相关规划所确定实施的工程项目,工程建设十分必要。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开和拓浚河道总长97.138km,新建江边枢纽(节制闸、泵站、船闸)、西直湖港北枢纽(穿京杭运河立交地涵)、西直湖港闸站枢纽(泵
2、站、节制闸)、西直湖港南枢纽(穿锡溧漕河立交地涵)、遥观南枢纽(泵站、节制闸、船闸)、遥观北枢纽(泵站、节制闸)等,新(拆)建跨河桥梁101座,新(拆)建沟通新沟河两岸的立交地涵、支河控制建筑物及水系调整工程等配套建筑物工程128处。工程需永久征地6414.61亩,影响居民1991户计7570人,拆迁各类居民房屋1.29万间共计46.55万m2,规划搬迁2013户、7662人。工程总投资48.81亿元。2 工程分析2.1 规划相符性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提出的扩大“引江济太”规模、提高流域水环境容量的骨干引排工程
3、之一,江苏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也将其纳入规划近期实施的流域调水引流工程之一,也是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及太湖流域水资源规划确定的流域防洪和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相关规划要求。2.2 工程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2.2.1 工程线路及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工程总体线路布局是充分利用现有河道,尽量减少工程征占地和挖压拆迁,节约工程投资。从长江沿着现有新沟河拓浚至石堰后分成东、西两支,东支接漕河五牧河,通过地涵穿越京杭运河后,在直湖港北段西侧平地开河,通过地涵穿锡溧漕河与直湖港南段相接,疏浚直湖港南段与太湖相连;西支接三山港,平交穿越京杭运河,疏浚武进港至太湖。工程线路布
4、局选择具有较好的环境合理性。2.2.2 河道及枢纽工程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分析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根据工程需要同时承担的总体方案要求的改善太湖水环境、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的任务以及防洪规划确定的流域洪水北排长江目标的双重任务综合论证确定工程规模。京杭运河以北工程布局和规模按流域洪水北排长江要求确定,京杭运河以南工程布局和规模在流域洪水北排长江要求的基础上依据提高太湖水环境容量的要求,按照新沟河外排梅梁湖水以及将直武地区5年一遇及其以下降雨径流由南排改为北排等要求综合确定。工程确定的河道及枢纽工程规模具有一定的环境合理性。2.2.3 利用新沟河工程外排梅梁湖水的流量规模合理性分析可研报告综合考虑排水对梅
5、梁湖水质改善效率和流域对于梅梁湖年外排水量不超过6.0亿m3的水资源配置要求,通过模型计算确定梅梁湖外排流量不宜超过150m3/s。考虑新沟河工程与已建的梅梁湖泵站联合调度的需要及直湖港太湖至泵站段河道工程过水规模的限制,工程确定常规排水流量与梅梁湖泵站一致,为50m3/s;与梅梁湖泵站交替联合排水,同时考虑应急引水时新沟河引、梅梁湖排水。因此,工程排水规模具有一定的环境合理性。可研报告综合考虑排水对梅梁湖水质改善效率和流域对于梅梁湖年外排水量不超过6.0亿m3的水资源配置要求,通过模型计算确定梅梁湖外排流量不宜超过150m3/s。考虑新沟河工程与已建的梅梁湖泵站联合调度的需要及直湖港太湖至泵
6、站段河道工程过水规模的限制,工程确定常规排水流量与梅梁湖泵站一致,为50m3/s;应急情况下,与梅梁湖泵站共同排水,合计流量达到100m3/s。在设计枯水年型下,年总外排水量按6.0亿m3和应急引水入湖水量综合考虑。因此,工程排水规模具有一定的环境合理性。2.2.4 利用新沟河工程引江入湖的流量规模合理性分析工程从水质改善效果和时效要求的角度进行比选论证,考虑水质改善时效和水资源量的平衡,确定采用梅梁湖西、东侧一引一排的调度方案,应急引水时新沟河与梅梁湖泵站各以50m3/s引水、排水, 确定新沟河排水工程规模为50m3/s。综合考虑送水效率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工程布局考虑直接利用新沟河江边枢纽泵
7、站向梅梁湖送水,工程应急引水规模具有一定的环境合理性。2.3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3.1 施工布置及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施工噪声和施工弃土、弃渣等固体废物,其中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排泥场尾水(约产生2946.7万m3)、施工废水(约产生14.672万m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高峰期产生量约为135 m3/d;主要施工设施噪声源强在7388dB(A)之间。本工程为水利工程,运行期本身不产生污染物。运行期主要污染源为河道管理机构运行时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承载航运功能时沿线航行的船舶产生一定量的交通噪声,以及闸站运行噪声。闸站管理所运行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1.1
8、65m3/d,生活垃圾排放量为189.5kg/d;船舶航行暴露声级范围基本在70100 dB(A)之间;枢纽闸站运行设备噪声源强在7098 dB(A)之间。2.3.2 生态影响分析工程影响区域内主要为城镇次生植被、城镇绿化植被、农作物、防护林,为人工植被及次生植被,工程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来自施工造成的直接影响。工程施工,如新开挖河道、旧河道拓浚、护岸修砌、排泥场等会直接破坏地表植被,使得施工区的人工栽培植被及灌草丛受到破坏。工程建设期间的河道开挖、拓浚、堆土场将对生物量、分布格局及生物多样性均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工程临时占地共9739.51亩,其中弃土区占地7830.99亩、施工临时用地
9、1908.52亩。由于工程施工,必然改变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以及相应的用地类型。但是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工程完工后可以进行复垦,恢复原有的植被;或根据区域发展建设规划,进行有效的植被建设。工程区域内无珍稀植物,保护级植物均为人工栽培,工程建设对其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无明显不利影响。不同工程内容因其工程的特点对于陆生生态的影响方式各有不同。3 环境现状评价3.1 污染源现状区域水体污染源主要包括城镇污染源和农村面源。对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统计,新沟河沿岸评价区域每年约接纳各类水体污染源中CODCr40322.5t/a、NH3-N3108.62t/a、TP433.76t/a。从各类污染负荷贡献比例分
10、析,CODCr负荷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农村面源城镇生活,NH3-N和TP负荷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农村面源工业城镇生活。根据工作方案,近期江苏省太湖地区CODCr排放总量将下降29.8%,NH3-N排放量将下降46.2%。工程评价区域上述规划措施实施后,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比例将不低于上述幅度。3.2 水文情势3.2.1 区域河网水文情势根据工程区域附近青阳站、常州站、洛社站以及直武地区的水位分析,四站多年平均水位分别为3.16m、3.38m、3.22m、3.26m,取3.20m作为区域河网正常水位。通过直武地区水位与无锡(南门)水位之间关系的分析,当无锡水位为3.60m时,相应直武地区的水
11、位为3.80m;当无锡水位4.20m时,相应直武地区的水位为4.50m。直武地区河网地区水文情况较为复杂,河道水流流向主要受闸控制。在现状水利调度工况下,直武地区外围来水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京杭运河上游来水经过永安河、武进港、直湖港、锡溧漕河等进入直武地区;二是直武地区以西的湖西区来水通过武南河等也进入直武地区。两部分来水汇合地区产水后,一部分通过直湖港、武进港进入梅梁湖,一部分通过永安河、锡溧漕河等进入湖西区的太滆运河入竺山湖等,其余通过洋溪河等再入京杭运河。3.2.2 太湖水文情势太湖湖流主要为吞吐流(重力流)和风生流。太湖湖流主要来自西部入湖溇港,在重力作用下由西向东出流。由于太湖为大
12、型碟型浅水湖泊,出入湖河道流量相对较小,除河口局部区外吞吐流形成的湖区流速均较小。太湖湖面开阔,风速大,风生流是太湖水流运动的主要形式。不同风向的风场形成流场差异较大。3.2.3 长江水文情势新沟河及附近口门闸外长江每年的510月份为洪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1.7%,11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期。大通站19502004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120108m3、多年平均流量28600m3/s、多年平均洪水流量56800m3/s、多年平均枯水流量16500m3/s。最大流量一般出现在7、8月份,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1、2月份。径流在年内分配不均匀,510月为汛期,其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70.76%。新沟河入江
13、口位于长江江阴段,该段潮型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处于长江潮区界与潮流界之间,河段内的水位在潮汐的作用下,每日两涨两落。全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潮区界范围,汛期多呈单向流,只有小水年的汛期为双向流;枯季上游流量小,潮流作用明显,多为双向流。经线性插值,新沟河入江口历史最高潮位为7.32m,历史最低潮位0.89m,多年平均高潮位4.15m,多年平均低潮位2.53m,多年平均潮位为3.34m。新沟河入江口门位于长江扬中河段下段江阴水道右岸。由于江阴水道进口、出口端有天生港人工节点和鹅鼻咀天然节点控制,在近几十年来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两岸岸线、深槽位置总体变化不大,受径流及潮流的双重作用,在局部滩漕交接区域
14、有一些变化,河床基本保持冲淤平衡状态。新沟河入江口位于江阴水道弯道凹岸,该段江面宽约4km,0m等深线宽约3.5km,-5m等深线宽约2.7km。该江段为落潮优势流,落急流速约1.1m/s,涨急流速约0.8m/s,边滩流速较小。3.3 水环境现状现状区域河网水体污染严重,基本常年为劣类,不能达到水体功能要求,主要污染因子为NH3-N和TP,属有机类污染。区域河网超标严重现象主要出现在104月的非汛期,汛期水质一般优于非汛期。现状竺山湖、梅梁湖污染严重,总体评价类别为劣V类,不能满足水功能区要求,主要超标指标为CODMn、NH3-N、TP和TN,水体呈轻度中富营养化水平。长江新沟河入江段上下游水
15、体现状除石油类、硫化物等个别指标外基本维持在类水平,可以满足新沟河入江段区域类功能区要求,但不能满足常州西石桥水厂取水口及江阴小湾水厂取水口附近区域类功能区要求,全年主要超标因子有BOD5、NH3-N、TP、Hg和Pb。总体来看,评价区长江段水质随潮汐变化不大。2006年112月新沟河入江口上游西石桥水厂取水口水质各月综合评价为类,不能满足类功能区要求,主要污染指标有TP、NH3-N、粪大肠菌群等,其中以TP超标最为突出。2008年112月新沟河入江口下游小湾水厂取水口水质各月综合评价为III类,不能完全满足类功能区要求,主要污染指标有TP和NH3-N。3.4 生态环境现状3.4.1 工程河道
16、沿线生态现状评价区内耕种历史悠久,自然生态类型单一,大面积自然土壤和原生植被不复存在,残存的自然植被多系草本植物。在植被的制约下,自然动物群的原来面貌也已大为改观,区域内没有大型野生动物,以小型啮齿动物鼠类为主。工程涉及区域的典型生态系统主要由河流水域生态系统及村落农田生态系统组成,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系统的生态功能组分差异性较低,自然系统的阻抗稳定性不高,恢复稳定性较弱。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较为简单,耕地和居民点为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所占面积景观比例为70.86;居民地景观比例为24.43。区域内景观割裂较为厉害,人为干扰较严重,耕地斑块面积大,斑块数量少,为景观生态系
17、统中的基质,水域起到廊道作用,居住地、草地、林地为斑块。区域河网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受损明显,挺水植物稀少,基本无沉水植物,调查期间,共记录挺水植物3种,沉水植物1种。区域河网水生生态系统受损已严重制约水体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多为耐污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底质情况较差,部分水底淤积严重。3.4.2 长江新沟河入江口段生态现状新沟河长江入江口段水生生态现状情况较好。区段内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门16属18种,浮游植物个体数均值为40.67106 indm-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相对较高,种间分布比较均匀。浮游动物栖息密度处于较低水平,区段内采集到浮游动物10种,总平均栖
18、息密度仅有1.23 ind./L,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但物种种间数量分布较均匀。调查共采集到长江江段内有大型底栖动物3种,其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纽形动物各1种,平均栖息密度为13 ind./m2。河口潮间带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4种,其中甲壳动物2种、环节动物和纽形动物各1种,平均栖息密度为17 ind./m2。3.4.3 太湖水生生态现状近40多年来太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种群数不断减少,部分优势种类数量剧增。长期的监测数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浮游植物夏季生物量高,以微囊藻和直链硅藻为优势,冬季总生物量很低,没有绝对的优势种,夏季和冬季差异显著。
19、春季和秋季的差异不显著,为冬夏季的过渡季节。2009点太湖湖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1属50种,绿藻和硅藻在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中占重要地位。分区域来看,多样性指数北高南低的趋势相当明显;竺山湖的种类最为丰富。梅梁湖、竺山湖、大太湖2000年以来各湖区浮游动物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510月太湖共检测出浮游动物20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有10种。各点浮游动物中,枝角类以象鼻溞和网纹溞为主,桡足类以中华窄腹剑水蚤为主。梅梁湖、竺山湖和西部沿岸区的枝角类密度和生物量较高。 2009年太湖全湖共鉴定浮游动物21种,主要为轮虫类、枝角类及桡足类。20002008年梅梁湖、竺山湖底栖动物数量
20、逐年增加,底栖动物耐污种增多而不耐污种减少;大太湖呈逐年降低趋势。说明太湖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日益加剧。2009年11站点共发现了8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别为4种、2种、2种。与历史资料比较,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有所增加,而生物量有显著下降,表明湖区软体动物数量下降而小型多毛类数量增多,表明近20年来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所改变。太湖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太湖和太湖东部湖区,梅梁湖、竺山湖分布很少。3.4.4 渔业资源现状长江新沟河入口段地处长江河口段,是水生生态敏感区,水生野生动物、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是水生生物的产卵、索饵育肥的优良场所和洄游通道。据200
21、6-2007年张网渔获物分析结果,本评价水域共记录到61种水生生物,包括55种鱼类、4种虾类和2种蟹类。55种鱼类分属于10目,该区域鱼类绝大部分为淡水性种类。另外,此评价水域是中华鲟、刀鲚、日本鳗鲡和中华绒螯蟹等几种重要经济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太湖共有107种鱼类,录属于14目25科73属,按生态类型可分为太湖定居性鱼类、江海洄游性鱼类以及江湖洄游性鱼类三种类型,鱼类以鲤科鱼类为主,这是太湖鱼类区系组成的特点。2009年太湖鱼卵仔鱼调查共鉴定到的鱼卵仔鱼5种。仔鱼41尾,平均分布密度为23.75尾/m2,鱼卵91个,平均分布密度为53.13个/m2。主要种类为鲤、鲫、河川沙塘鳢、大小银鱼。据
22、2009年对河道5个站点的渔业资源调查,共记录14种鱼类和4种甲壳动物。在14种鱼类中,以鲤形目鱼类最多,为11种,在4种甲壳动物中,包括3种虾类和1种蟹类。其中,麦穗鱼和鲫在5个站点均有分布,表明它们是调查河道水体的常见种。3.5 土壤与底泥现状工程河道采集的底泥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控制标准值。太湖梅梁湖、竺山湖湖区底泥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控制标准值;各监测点位的底质中总氮和总磷含量均很高,特别是梅梁湖区的直湖港和武进港入湖口。长江底质中重金属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N、P及有机物含量也明显低于内河,工程河道入江口区域底质
23、本底状况良好。由监测评价结果可见,在11份土壤样品中重金属As、Hg、Pb、Cu、Cr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R6点Cd超标,超标率为418%。另外,各样点土壤中有机营养物质含量均较高。但按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对其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各采样点土壤污染物含量尚能满足农用污染污染物控制要求。3.6 声环境质量现状由声环境监测与评价结果可见,工程区域现状声环境状况总体良好,除现状南直湖港航道段陆巷昼间一定区域内存在超标现象,及庄里昼夜间略超标准值外,其它居民集中生活点均能达标。由于现状航道船流量主要集中在昼间,因此航运噪声的不利影响主要限于昼间,现状航运噪声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不大。
24、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4.1 水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有排泥场退水、河道护岸、闸室及桥梁基础灌注桩、搅拌桩、混凝土工程等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废水,主要污染物质是SS。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高峰日产生量约135m3,主要污染物质有CODCr、BOD5、NH3-N和SS等。排泥场的尾水及施工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受纳水体浑浊度增加,从而破坏景观、损害水生生物。根据预测,排泥场尾水经一定自然沉降后直接排放,影响范围可至下游几千米范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地表水体,可引起局部水域水质恶化。4.2 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行,施工机械10m处噪声值一般
25、在7388dB(A)。根据预测,昼间距离施工机械、车辆及船舶50m外的平均A声级均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夜间距离施工设备300m外的噪声值才能符合噪声限值要求。本工程施工期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工程河道两侧的居民区,施工期噪声对环境敏感点有一定影响。4.3 施工废气和扬尘对环境影响本工程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工程开挖、填筑,建筑材料运输、堆放,混凝土拌和、浇筑等及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燃油施工机械和车辆等将产生的废气。施工工地扬尘对大气影响的范围主要在扬尘点下风向150m内,运输土方的道路扬尘影响的范围为道路两侧60m的区域。扬尘污染将对工区附近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26、及现场的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排泥场臭气对周围50以内居民区有一定影响。4.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弃土量较大,但工程弃土不会对原有土壤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排泥场区域在工程结束后可充分利用底泥中有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的用于农田覆土和肥料,促进底泥资源化利用。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虽然不大,但若随意倾倒也会造成工程区域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和景观破坏,因此,必须集中收集,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5.1 陆生生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生境尺度影响和区域景观尺度影响两个方面。生境尺度方面,工程影响区域内主要为城镇次生植被、城镇绿化植被、农作
27、物、防护林,为人工植被及次生植被,工程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来自施工造成的直接影响。工程施工,如新开挖河道、旧河道拓浚、护岸修砌、排泥场等会直接破坏地表植被,使得施工区的人工栽培植被及灌草丛受到破坏。工程建设期间的河道开挖、拓浚、堆土场将对生物量、分布格局及生物多样性均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工程临时占地共9739.51亩,其中弃土区占地7830.99亩、施工临时用地1908.52亩。由于工程施工,必然改变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以及相应的用地类型。但是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工程完工后可以进行复垦,恢复原有的植被;或根据区域发展建设规划,进行有效的植被建设。工程区域内无珍稀植物,保护级植物均为人工栽培,
28、工程建设对其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无明显不利影响。不同工程内容因其工程的特点对于陆生生态的影响方式各有不同。区域景观尺度影响方面,由于工程建设,特别是水系的拓浚,将分隔的水体连为一体,可以增加区域水体景观的整体性和连通性。而通过沿河绿化,包括林地和草地的建设,可以形成景观廊道,使分散的林地、草地彼此相连,可以增加整体景观的连通性。此外,拓浚工程及相应绿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水体、草地以及林地面积会有所增加,而其他景观类型,特别是农田面积会有所减少。4.5.2 水生生态工程河道施工将使拓浚河道中挺水植物消失;浮游植物种类减少、生产力下降;浮游动物种类减少,密度下降;拓浚河段底栖动物将消失;影响
29、周边水体鱼类的生活,造成鱼类数量的损失。但这些影响均是暂时的、局部的、可逆的,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河道水生环境的改善,将有利于河道水生生态的恢复发展。根据疏浚河道调查,底栖动物恢复进程较缓慢,应考虑采取一定的放流增殖措施加快工程河道生态建设进程。4.6 施工活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施工人员大量进入工区,增大工区流行疾病暴发的潜在风险,受影响的主要人群为施工人员,也可能对附近人群产生一定的影响。4.7 施工对区域防洪排涝、排污和交通的影响工程河道采取分段施工,相邻工程工期错开,各水系之间在施工时能通过临近的支河联通过水。具有航运功能的新沟河、直湖港、武进港采取不断流的施工方式,可保证施工期的泄洪
30、、沿线支河的排涝及船舶通航。本项目施工期对地区的防洪排涝、排污、航运影响不大。5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5.1 水环境影响评价5.1.1 工程实施对太湖水环境的影响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实施后,可完善太湖调水引流体系,有效改善西北湖区水动力条件;明显改善梅梁湖水质,对竺山湖等湖区水质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在直武地区排水改向,控制不入湖后,由于入梅梁湖的外源负荷大幅减少,梅梁湖湖区的水质可得到有效改善。据实测资料统计,在现状污染源状况下,入梅梁湖的CODMn、NH3-N、TP、TN污染负荷分别减少了6458t、4284t、175t和6096t;相当于入太湖的污染负荷分别减少11.0%、19.5%、9.7%和
31、14.1%。在现状污染负荷条件下,梅梁湖湖区的CODMn、TP、TN浓度较控制前分别降低36.9、38.0和51.4,竺山湖湖区分别降低7.5、7.0和19.5,太湖平均分别降低10.5、10.9和18.0。在近期污染治理条件下,梅梁湖湖区水质基本稳定(48天)后的CODMn、TP、TN浓度较排水前分别降低27.8、27.3和43.8,太湖平均分别降低4.2、0.0和10.9。利用新沟河排梅梁湖水,配合望虞河、新孟河引水,可改善梅梁湖区环流,有效改善太湖水动力条件,缩短太湖换水周期,增加长江水和湖心区水源入梅梁湖,进一步改善梅梁湖水体水质,同时不影响太湖的水资源量。在东南风情况下,梅梁湖自新沟
32、河排水时,入梅梁湖流量由117.1m3/s增加至135.0m3/s,增幅为15.3%,增加入梅梁湖水流主要来自望虞河引水。在西北风情况下,入梅梁湖流量由104.3m3/s增加至140.9m3/s,增幅为35.1%,增加入梅梁湖水流主要来自新孟河引水。在入湖控制的基础上外排梅梁湖水体,可进一步改善梅梁湖湖湾水质,降低水质浓度的时间明显少于仅控制河道排水依靠水体自净的时间,同时不影响太湖的水资源量。在现状污染负荷条件下,新沟河排水后,与现状相比,太湖、梅梁湖湖区平均TN浓度分别下降49.5%、12.6%;与入湖河道口门控制后相比,太湖、梅梁湖湖区平均TN浓度分别下降8.0%、2.2%。近期污染治理
33、条件下,新沟河排水后,与现状相比,太湖、梅梁湖湖区平均TN浓度分别下降47.2%、12.1%;与入湖口门控制后相比,太湖、梅梁湖湖区平均TN浓度分别下降8.1%、1.9%。新沟河应急引水,对提高太湖的水环境容量、改善太湖水质效果显著。工程引水50m3/s时,引水42天后梅梁湖等湖湾水质趋于稳定,每次可引长江水入太湖1.8亿m3,太湖平均水位约可抬高0.08m,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太湖水资源量,提高了太湖的水环境容量。在现状污染负荷条件下,与仅控制相比,梅梁湖湖区的CODMn浓度降低14.2%;TN浓度降低10.8%。在近期污染条件下,与仅控制相比,梅梁湖湖区的CODMn和TN浓度分别降低13.5
34、%和10.1%。TP总体变化不大。但是,引水初期对湖心区水质有一定影响,引水后期逐渐消失。据计算,与现状水质相比,新沟河应急引水初期,湖心区TN浓度升高1.1左右。5.1.2 工程实施对区域河网水环境的影响1)现状直武地区入湖口门控制后,直武地区入湖水流受阻,入太滆运河水量明显增加,直武地区水位抬高明显,直武地区和太滆运河水质恶化明显。入湖口门控制后,统计时段内,京杭运河入直武地区水量减少0.59亿m3,减少39.3%;入太滆运河水量增加0.23亿m3,增幅27.7%。直武地区最高和平均水位分别抬高0.13m和0.08m。直武地区的平均浓度CODCr升高12.6%,NH3-N升高45.8%。京
35、杭运河上游NH3-N浓度升高1.3%,下游NH3-N浓度升高33.5%,太鬲运河NH3-N升高25.1%。2)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实施后,基本可使直武地区排水入湖改向为北排。直武地区北排可以有效改善直武地区水环境,但对运河和运河以北局部地区河网有一定不利影响。工程实施直武地区水北排,地区排水由入梅梁湖、太滆运河等改为入京杭运河及太滆运河,工程通过武进港、直湖港北排水量分别为0.16亿m3和0.10亿m3。直武地区最高水位、平均水位较入湖口门控制后分别降低0.13m、0.08m。工程的实施可在缓解入湖口门控制对直武地区水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直武地区水质。现状污染条件下,与入湖口门敞开相比,直
36、武地区CODCr和NH3-N平均浓度可分别降低19.6%和8.2%;与入湖口门控制后相比,直武地区CODCr和NH3-N平均浓度可分别降低28.6%和37.1%。近期治污治理条件下,直武地区水质同样改善明显,但改善幅度小于现状污染条件下的改善幅度。工程外排直武地区水对其它相关区域河网水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工程实施后,现状污染治理条件下,与入湖口门敞开相比,太滆运河NH3-N升高14.8%;京杭运河上、下游NH3-N分别升高11.4%和53.0%,运河以北水质变化总体不大,统计时段内各代表断面平均CODCr降低 4.4%、NH3-N升高0.7%。其中部分断面水质呈较明显恶化趋势,主要为三山港和漕
37、河,两断面统计时段内NH3-N分别升高了17.5%和17.0%。与入湖口门控制后相比,太滆运河NH3-N降低8.2%;新沟河运河以北区域CODCr降低2.9%,NH3-N升高5.6%,京杭运河上下游NH3-N分别升高10.0%和14.6%。近期污染治理后,直武地区北排对运河以北没有影响,而对京杭运河和太鬲运河仍稍有影响,但影响程度比现状污染源条件时明显降低。3)工程同时排梅梁湖和直武地区水体将使河网水质整体改善,但京杭运河上下游水质仍呈恶化趋势。工程实施直武地区水北排,地区排水由入梅梁湖、太滆运河等改为入京杭运河及太滆运河,工程通过武进港、直湖港北排水量分别为0.23亿m3和0.78亿m3。直
38、武地区最高水位、平均水位较入湖口门控制后分别降低0.20m、0.11m。工程在同时外排梅梁湖水体和直武地区水体时,在改善直武地区水质的同时还可改善新沟河运河以北段水质。2000年型下统计时段8.209.6号内,工程实施后,现状污染源条件下,与现状相比,直武地区CODCr和NH3-N平均浓度可分别降低14.5和20.3;太滆运河NH3-N升高23.5%;新沟河运河以北区域,CODCr、NH3-N分别降低11.1%和24.4%;京杭运河上下游CODCr没有明显变化,NH3-N分别升高14.3%和5.1%。与入湖口门控制后相比,直武地区CODCr和NH3-N平均浓度可分别降低24.1和45.3;太滆
39、运河CODCr、NH3-N分别降低6.6%和1.4%;新沟河运河以北区域,CODCr、NH3-N分别降低9.7%和20.8%;京杭运河上下游CODCr没有明显变化,上游NH3-N升高12.8%,下游降低21.2%。近期污染源治理条件下与入湖口门不控制相比,直武地区CODCr和NH3-N平均浓度可分别降低21.7和14.1;新沟河运河以北区域,CODCr、NH3-N分别降低12.6%和8.7%;京杭运河上下游CODCr浓度略有降低,NH3-N分别升高5.5%和5.6%;太滆运河CODCr浓度略有降低,NH3-N升高2.5%。与入湖口门控制后相比,直武地区CODCr和NH3-N平均浓度可分别降低2
40、5.4和37.5%;新沟河运河以北区域,CODCr、NH3-N分别降低9.5%和3.7%;京杭运河上游变化不明显,下游CODCr、NH3-N分别降低19.3%和18.5%;太滆运河NH3-N浓度升高2.9%。近期污染治理后,直武地区北排可进一步改善直武地区和运河以北河网水环境,也有效缓解对京杭运河和太鬲运河的影响,但京杭运河上游和太鬲运河水质仍没有恢复到现状治理后入湖口门敞开时的水平。4)工程实施应急引水时,在不考虑新沟河两岸支河供水情况下,京杭运河和运河以北河网水质有较明显升高;在考虑新沟河两岸补水时,京杭运河水质仍有所升高,运河以北河网水环境改善明显。新沟河两岸不考虑支河补水时,与现状相比
41、,京杭运河常州段NH3-N浓度升高33.3%,无锡段升高28.3%,运河以北河网NH3-N平均浓度升高4.2%;与入湖口门控制后相比,常州段NH3-N浓度升高31.6%,无锡段降低3.8%,运河以北河网NH3-N平均浓度升高6.4%。新沟河两岸考虑支河补水时,京杭运河常州段、无锡段NH3-N平均浓度分别升高30.5%、16.1%,运河以北河网NH3-N平均浓度降低52.4%;与入湖口门控制后相比,常州段NH3-N平均浓度升高28.8%,无锡段降低13.0%,运河以北河网NH3-N平均浓度降低51.4%。5.1.3 工程实施对新沟河长江入江口区域水环境的影响1)新增新沟河排江对入江口水域水质有一
42、定不利影响,但总体影响范围有限。正常水文条件下新沟河排江对长江水质的影响现状污染源条件下,枯水年现状新沟河排水在入江口形成的浓度场中,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7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3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8km、下游不超过0.9km,横向不超过1.5km。新沟河增排直武地区水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8km,下游不超过0.9km,横向不超过1.4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1.4km、下游不超过1.7km,横向不超过1.6km。新沟河兼排梅梁湖水的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8km,下游不超过0.9km,横
43、向不超过1.4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1.7km、下游不超过1.7km,横向不超过1.6km。新沟河增排直武地区水和兼排梅梁湖水对入江口区域的影响范围比现状排水有所增大。现状污染源条件下,平水年现状新沟河排水在入江口形成的浓度场中,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5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1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7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5km。新沟河增排直武地区水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6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2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1.2km、下游不超过0.8km,横向不
44、超过1.5km。新沟河兼排梅梁湖水的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6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2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1.2km、下游不超过0.8km,横向不超过1.5km。平水年型下,新沟河排江形成的浓度场相对枯水年型范围减小。现状污染源条件下,丰水年现状新沟河排水在入江口形成的浓度场中,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5km,下游不超过0.2km,横向不超过0.9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6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3km。新沟河增排直武地区水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6km,下游不超过0.3km,横
45、向不超过1.2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7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4km。新沟河兼排梅梁湖水的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6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2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7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4km。平水年型下,新沟河排江形成的浓度场相对枯水年型范围减小。丰水年型现状新沟河排江形成的浓度场相对枯水和平水年型范围进一步减小,影响程度最小。地区污染物削减到近期排放量后,枯水年现状新沟河排水在入江口形成的浓度场中,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7km,下游不超过0.3km,横向不超过1.3k
46、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1.0km、下游不超过0.5km,横向不超过1.4km。新沟河增排直武地区水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在上游不超过0.7km,下游不超过0.4km,横向不超过1.4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1.2km、下游不超过1.3km,横向不超过1.5km。新沟河兼排梅梁湖水的情况下,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上游不超过0.7km,下游不超过0.4km,横向不超过1.4km;水质超过类的超标范围在上游不超过1.3km、下游不超过1.3km,横向不超过1.5km。近期污染源治理后,新沟河入江口门区域浓度场超过以及类水标准范围较治理前明显减小。地区排涝条件下新沟河排江对
47、长江水质的影响1975年,地区五年一遇洪水排水情况下,以NH3-N为评价因子,浓度超过类水质标准的最大范围上游不超过0.9km,下游不超过0.5km,横向不超过1.4km;以NH3-N为评价因子,浓度超过类水质标准的最大范围上游不超过1.8km、下游不超过2.3km,横向不超过1.7km。地区1975型排水情况下,NH3-N影响范围要大于现状的各种排水工况,但总体影响范围依然有限,改变长江现有水质类别的范围依然达不到上、下游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对上、下游水厂及其保护区水质的影响正常水文条件下,各种计算年型和排水工况下,位于上游的常州西石桥水厂和无锡锡澄水厂取水口及其上下游各级水源保护区的COD
48、Mn、NH3-N、TP浓度较长江本底基本未增加,各保护区水质指标均未改变其原有的水质类别。因此,新沟河排江对上游两个水厂取水水质基本没有影响。现状污染源条件下,新沟河增排直武地区水和兼排梅梁湖水对下游的小湾水厂及其上下游水源保护区各水质指标浓度增加较为明显。增排直武地区水和兼排梅梁湖水情况下,小湾水厂取水口附近及保护区范围内的CODMn、NH3-N、TP平均浓度分别较长江本底值增加约0.017mg/l、0.012mg/l、0.0014mg/l和0.028mg/l、0.014mg/l、0.0014mg/l,但各水质指标均未改变其原有水质类别。近期污染治理后,增加幅度有所降低,影响程度进一步减小。同样,现状污染源条件下,新沟河增排直武地区水和兼排梅梁湖水对下游的区域水厂及其上下游水源保护区各水质指标浓度增加影响较明显,但影响程度小于小湾水厂。增排直武地区水和兼排梅梁湖水情况下,区域水厂取水口附近及保护区范围内的CODMn、NH3-N、TP平均浓度分别较长江本底值增加约0.012mg/l、0.010mg/l、0.0008mg/l和0.016mg/l、0.010mg/l、0.0009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