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一地理目标2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高一地理目标2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课程高一地理目标2答案.精品文档.高一地理必修2目标参考答案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选择题1D 2 D 3B 4B 5B 6B 7A 8D 9C二、综合题1(1)0.2 (2)韩国 (3)传统型 (4)图略 (5)A 国是老年型人口结构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 选择题1D 2C 3D 4B 5A 6B 7A 8B 9C 10A 二、综合题(1)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和户籍管理制度放开(2)农村 城市 内地 沿海城市和工矿(3)自发流动 务工和经商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衽计划经济体
2、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迁移受国家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对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国家是放开的(4)不相同。 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主要是战乱,其次是开拓疆土,流放、戍边等,属于被迫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属于自发迁移。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 选择题1C 2B 3B 4A 5B 6A 二、综合题1(1)下降 水土流失 荒漠化 (2)上升 (3)2000 2030 20602(1)314% (2)严重减产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副高位置和强度异常 (3)占用耕地 人口增长第一章 检测题一、 选择题1C 2C 3A
3、 4D 5C 6A 7 B 8D 9C 10 D 11C 12D 13D 14D 15A二、综合题1(1)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高 低 较高 传统(3)1960 三年自然灾害 (4)图略2(1)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河南为正。其原因是北京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河南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北京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河南,其原因是迁入人口较高;两个地区迁入人口不同反映了两个区域吸纳劳动力的差异。3(1)资源 科技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2)AC (3)C (4)可耕地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 选择题1B 2B 3A 4C 5D 6B 7C 8B 9D 二、综合
4、题1(1)距市中心的距离 (2)土地租金(地租) (3)a c b (4)OA AD DF (5)C (6)B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 选择题1C 2D 3D 4C 5D 6D 7D 8A二、综合题(1)合肥 高 安徽全省(2)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3)安庆市、黄山市、六安市、阜阳市、淮北市、淮南市等(4)县城 少 低 小 少 多 高 大第三节 城市化一、 选择题1C 2C 3B 4C 5D 6D 7D 8C 9B 10B 11C 12D第二章 检测题一、 选择题1B 2C 3B 4A 5D 6D 7C 8B 9C 10A 11C
5、 12A 13A 14C 15B二、综合题1(1)A;地处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交通的通达度高,有利于商业活动。 (2)B;位于城市边缘,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可减少对城市的污染;交通干线经过,有利于工业生产。 (3)C;地处城市外缘,位于湖旁,环境优美。2(1)2 城镇级别高,数目少;城镇级别低,数目多 (2)城镇级别高,彼此距离远;城镇级别低,彼此距离近 (3)上海 我国最大商业中心、最大工业城市3(1)城市的用地面积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3)占用耕地良田 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农
6、业的区位选择一、选择题1A 2A 3C 4C 5C二、综合题1 .A地 合理 水库具有综合效益,适宜发展养鱼业 B地 不合理 小麦单位面积产值低,麦田所需土地面积大,而B地离城近地价高,且土地面积小 C地 不合理 广阔的平地宜发展耕作业,为了不占耕地,且有利于山区水土保持,苹果树可种植在丘陵山区D地 合理 养鸡业单位面积产值高,能支付近郊较高的地价,且紧靠主要公路,利于产品及时供给消费市场 E地 不合理 蔬菜生产要求土地平坦,且水源充足,而丘陵区不具此条件 F地 合理 奶牛业单位面积产值高,能支付近郊较高的地价,且紧靠主要公路,利于产品及时供给消费市场2B地调整为蔬菜种植,C地调整为小麦种植,
7、E地调整为苹果园。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选择题1A 2B 3A 4C 5B 6B 7B二、综合题(1)AC B (2)面向市场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自然条件优越 交通运输便利 地广人稀 工业高度发达 科技先进 (4)东北 西北 国营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选择题1B 2D 3C 4C 5D二、综合题(1)大牧场放牧业 (2)租金 相对温和湿润 茂盛 海港 (3)略第三章 检测题一、 选择题1D 2B 3B 4A 5D 6D 7D 8B 9D 10C 11A 12A 13D 14D 15A二、 综合题1甲 林业 位于丘陵区,利于水土保持 乙 副业 位于城
8、郊,可为城市提供蔬菜、肉、乳、禽蛋产品 丙 渔业 湖泊可发展水产养殖2(1)位于北京近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有水源 (2)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改进 (3)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丰富;四季可生产,突出反季节和品种优势; 期中检测题:一、 选择题1C 2A 3D 4D 5B 6C 7D 8A 9B 10C 11B 12B 13C 14A 15B 二、 综合题1(1)A I (2)平坦开阔 (3)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改善道路网(4)在城市东郊环行公路与放射状公路交汇处 该处交通便利,卫星城数目多,服务人口(市场)大2 (1)纺织工业 微电子工业 化学工业 食品工业(2)见右图(
9、3)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活动才可以得到这块土地。)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单选题1C 2A 3A 4B 5D 6B 7B 8A 9C 10C 11A二、综合题1(1)E 位于郊区并接近铁路,便于运入煤炭 ;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2)C 处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 (3)B 处在河流下游,污水不会影响市区的水源 (4)A 位于居民区,便于就近销售产品和职工上班2(1)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
10、沿线,交通运输方便。(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仅次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单选题1C 2C 3B 4C 5C 6A 7C 8D 9B 10D 二、综合题1(1)A B (2)2(1)B DFG (2)煤炭 铁矿(3)甲: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乙:接近消费市场 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4)市场 原料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单选题1C 2A 3C 4B 5C 6B 7A 8C 9B 10D11D 12D 13C 14A 15B 16C 17C 二、综
11、合题1(1)主导因素:矿产资源(2)主要问题:矿产资源枯竭;空气污染严重;能耗高,成本高,效益低;就业压力大;工业用地紧张。(3)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治理环境污染;调整工业布局等。2(1) 大批廉价劳动力 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2)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资本的集中程度低 工业大多数分散于小城镇(3)我国乡镇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彼此联系的企业,而意大利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网络体系,实现了规模生产(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且和生产企业密切联系,逐步使乡镇企业形成功能齐全的联合企业,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3(
12、1)AD (2)ABD (3)传统 高 (4)ADE第四章 检测题一、单选题1B 2C 3D 4A 5C 6A 7C 8D 9C 10A11C 12D 13B 14C 15A二、综合题1(1)自然条件: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水源较丰富,地形较平坦(三项即可)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农业基础较好(二项即可) (2)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产业(生产)结构单一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各业平衡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拓展道路,完善交通网2(1)技术导向 (2)BC (3)ACD (4)分散大城市人口3以轻工业为主;中小型企业为主(或者企业规模小);生产过程
13、与布局分散;生产灵活多变,产品面向市场。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单选题1C 2B 3A 4C 5A 6D 7B 8A 9A二、综合题航空 公路 河运 铁路 海运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单选题1C 2D 3A 4A 5B 6A 7C 8A 9C 10D11D 12A二、综合题1(1)乙 甲 (2)公路或河流 公路 (3)交通 市场 (4)小2(1)扩大 增多(增长) (2)卫星 新 (3)水源充足,交通便捷,地形平坦等 (4)中心区气温较高 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第五章 检测题一、单选题1B 2C 3D 4D 5D 6D 7D 8B 9B
14、 10A11B 12B 13B 14B 15B二、综合题1(1)公路 灵活 (2)铁路 连续 (3)水运 灵活 连续 (4)空运 强 轻 高 小 (5)公路 短途2(1)泉 河流(交通) (2)泉河淤塞 交通便利(3)铁路枢纽 (4)BD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单选题1D 2B 3C 4C 5D 6 D 7B 8A 二、综合题1人类文明时期发展阶段人与环境关系状况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崇拜又依赖农业文明时期利用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工业革命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2(1)水体 大气 放射性 (
15、2)CD3(1)B (2)不可取,这样走致富路虽然钱多了,但影响了大气环境,使土壤呈碱性,肥力下降,最终影响农业生产,破坏了生态环境。(3)全球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 砍伐森林,减少了吸收CO2的数量,降低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4)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烟尘和CO2,是解决太原市大气污染的有力措施。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单选题1D 2C 3B 4C 5B 6B 7C 8C 9A10B 11C 12A 13C二、综合题1(1)-B -A - G - F -H -E -C -D (2)控制人口增长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2(1) D B A C (2)工业“三废”排放 居民生
16、活垃圾(3)不利 占用大量土地,甚至耕地; 有毒成分随地表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有害成分对土地造成破坏; 焚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环境。3(1)末端处理 原料开采 生产制造 消费使用 废弃物处理 (2)产品废弃物处理 分类回收利用第六章 检测题一、单选题1B 2C 3A 4A 5C 6D 7C 8D 9C 10D11C 12D 13D 14C 15B 二、综合题1(1)A以前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同步增长 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B以后 (2)C (3)B (4)C2(1)生态 经济社会生态经济 (2)公平性共同性 (3)C (4)公平性 (5)工业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环境资源(
17、矿产资源、水源等);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三废:废气、废水、废渣)3(1)C (2)发展问题(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生态 社会 C A 人的管理调控期末目标检测题一、单选题1A 2C 3B 4D 5C 6B 7D 8C 9A 10C 11B 12D 13C 14A 15A 16B 17D 18B 19C 20B 21D 22D 23A 24B 25B 26C 27B 28C 29D 30C二、综合题1(1)靠近黄河干、支流,有充足水源;处于河谷地带,地势较平坦;气候温暖;交通便利(资金充足);为各省省会 (2)ABC (3)A (4)片面追求经济增长2(1)商品谷物农业 交通运输便利、市
18、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任选三点)(2)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3)潘帕斯 大牧场放牧业 (4)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大规模集约化经营3(1)相同点: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不同点: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 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3)通过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扩建秦山核电站、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等措施,缓解沪宁杭工业区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等);提高能源利用率。4(1)非可再生 地质作用(或地质规律) (2)储量大,种类多,质量好,埋藏浅,易开采 交通便利,政府支持,市场广大 (3)铁路 海运 (4)大气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 (5)D5(1)偏东或偏南 (2)工业位于城市郊区 保护城市环境、郊区地租低廉;工业位于交通干线沿线(铁路、公路、河流) 便于运输原料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