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1806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精品文档.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的内生型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大型的孢子囊内可形成数量众多的孢囊孢子;小型孢子囊内只有一至几个孢子。着生孢子囊的特殊分化的菌丝称为孢囊梗(sporangiophore)。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单位的一种统称。其功能如植物的种子,但与种子不同之处在于孢子不含先期形成的胚胎,分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大类。孢子囊(spora

2、ngium):低等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胞间联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是以质膜为界线,直径为2030nm的通道,内含一个轴向的膜质器件链管(desmotubl),两个膜之间的空间大约5nm,且含有微管。胞囊(cyst):异皮线虫属某些种的成熟雌虫死后,表皮变褐变硬即为胞囊,内藏大量虫卵。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是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闭囊壳(cleistothecium):包被是完全封闭、无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避病性(avoidance):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植物

3、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后者称为“空间避病”。并发症(complex symptoms):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病毒(Virus):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又称为“病害三要素”。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

4、病的过程。病害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表示植株或器官患病的轻重程度(例如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植株)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株)数各级代表值100调查总叶(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病因:使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病原生物(pathogen):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5、藏卵器(oogonitun):是鞭毛菌的雌配子囊,通常含有一至多个卵球。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是指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来(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基部的孢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长生活史型(long 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除有双核的冬孢子外,还有一种双核孢子(锈孢子或夏孢子)的生活史类型称为长生活史型。初次侵染(Primary infection):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称作初次侵染。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n):由担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称为初生菌丝体。菌丝初期无隔多核,以后

6、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内有一个单倍体的细胞核。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是一种双核菌丝体。由两根初生菌丝间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单倍双核细胞,质配产生的双核细胞内的细胞核不立即核配,而是不断发生双核并裂,形成双核菌丝体。单分体病毒:指整个遗传信息存在于一条核酸链上,包被在一种粒体中的病毒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单游现象(rnonoplanetism):游动孢子

7、自孢子囊中释放出来后只游动一次即形成休止孢子,休止泡子萌发产生芽管的现象。单主寄生(autoecism):指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的现象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作担子的结构上。每个担子上通常着生4个担孢子,是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细胞、单核、单倍体的孢子。锈菌的担孢子一般称作小孢子。担子(basidium):担子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并产生担孢子的场所。担子果(basidiocarp):是高等担子菌的一种产生子实层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垫刃型食道(Tylenchoid oesophagi):线虫的食道可分为四部分,即靠近口孔是细

8、狭的前体部,往后是膨大的中食道球,之后是峡部,其后是膨大的食道腺。若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球附近,而腹食道腺则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为垫刃型食道冬孢子(teliospore):是一种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孢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黑粉菌的冬孢子曾习惯称作厚垣孢子。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telium)。毒素(toxin):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短生活史型(short 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只有冬孢子为惟一双核孢子的生活史类型为短生活史型。多分体病毒:是指病毒的基

9、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几种不同的粒体里。由于遗传信息分开了,单独一个粒体不能侵染,必须是一组几种粒体同时侵染寄主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组分基因组,含多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多分体病毒;遗传信息为双组分基因组包被在两种粒体里的病毒称双分体病毒,核酸包被在三种粒体中的病毒称三分体病毒。多型现象(polymorphism):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或2种以上有性孢子的现象。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多循环病

10、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发病率(incidence):是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植物外表出现病害症状的时期称为发病期。非寄主抗性(non-host-resistance):一种病原物只能侵害特定的寄主种类,而不能侵染其他种类的植物,不能与寄主以外的植物建立寄生关系,这些植物的抗性称为非寄主抗性。非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no

11、n-specifictoxin):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这类毒素无严格的寄主专化性和选择性,不仅对寄主植物而且对一些非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使之发生全部或部分症状。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非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nonspecific re-sistance):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无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非循回型(noncirul

12、ative):病毒不需要在介体体内循环即可侵染寄主的病毒类型称为非循回型。分生孢子(conidiurn):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断裂方式产生,是一类外生无性孢子的统称。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是一种由许多短的分生孢子梗聚集形成的、垫状的产孢结构,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是由菌丝分化形成的一种分枝或不分枝的梗状物,在其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acervulus):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垫状或浅盘状的产抱结构,上面有成排的短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口四周或中央有时还有深褐色的刚毛。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13、):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球形、近球形、瓶形或不规则形的结构,有孔口和拟薄壁组织的器壁,其内壁形成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也有的分生孢子直接从内壁细胞上产生。腐生物(saprogen):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生物称腐生物。附生植物(adnascent plant):一些高等植物有自己的根、茎、叶,有足够的叶绿素制造养料,但它们常依附在一些木本植物上,从这些木本植物表面吸取一些无机盐或可溶性物质,它们对寄主无明显的损害或影响,也未建立寄生关系,这类植物称为附生植物。附属丝(appendage):在闭囊壳的外壁上产生的一种厚壁的菌丝,由壳壁上的一些表层细胞发育而成。附着胞(appressor

14、ium):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面,其下方产生浸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复制增殖(multiplication):植物病毒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无细胞结构,无真菌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器官,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裂殖生长,而是在寄主细胞内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组分冉组装成子代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增殖。刚毛(seta):是炭疽菌或其他真菌子实层中的一种不孕性的菌丝结构。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双方丛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益、害关系。共生symbiosis: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

15、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过敏性坏死反应(necrotic hypersensitivereaction):是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径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此时受浸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合子(zygote):是游动细胞配合后形成单核双倍体的接合子,简称合子。核配(karyogamy):是指经质配进人同一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的融合。核配结果形成了二倍体细胞核。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是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一种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通常呈球形或近球形,单生或多个连接在一起。滑刃型食道(Aphelen

16、choid oesophagi):与垫刃型食适相似,食道分为4部分,但其背、腹食道腺均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会阴花纹(perineal pattern):根结线虫雌虫阴门周围的角质膜形成的特征性花纹,具有分类价值。活体营养型(biotrophe):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听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获毒(取食)期(acquisition period):是指传毒介体获得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 theory):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

17、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且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寄生物(parasite):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寄生性(parasitism):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寄生性植物(p

18、araatic plaut):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即必须依赖另一种植物提供生活物质的植物。寄生专化性(specialized parasitism):有些专性寄生菌,其寄生的寄主范围很窄,即或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间,也常表现不能交互寄生的现象,对寄主品种有严格选择性。寄主(host):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或宿主(parasitifer)。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pecific toxin):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寄主专化性毒素,是一类对寄主植物和感病品种有较高致病性的毒素。假根(rhizoid):有些真菌菌体的某个部位长出分枝、外表像根的

19、根状菌丝,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假菌丝(pseudomycelium):有些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形似菌丝,称为假菌丝。假囊壳(psendoperithecium或pseudothecium):是指子囊座内只有一个子囊腔,子囊腔周围菌组织被压缩成子囊壳状。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寄生物兼具寄生与腐生能力的,称为兼性寄生物。减数分裂(meiosis):核配后的几倍体细胞发生分裂,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半,恢复为单倍休状态。检疫法规(quarantine regulations):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

20、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实施植物检疫的基本原则是在检疫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禁止和限制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传播载体的输人(或输出),以达到防止传人(或传出)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的目的。胶质(gum):胶质是由导管端壁、纹孔膜以及穿孔板的细饱壁和胞间层产牛的,其主要成分是果胶和半纤维素。接合孢子zygo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方式产生。接合孢子外有厚壁的接合孢子囊包被,接合孢子囊内包含一个接合孢子。节孢子(arthrospore):是一种菌丝分生孢子,它是由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介体传播(vector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生物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

21、,借其他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允许的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损失预测结果可用以确定发病数量是否已经接近或达到经济阈值。菌核(sclerotium):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大多为黑褐色,其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特别是表层细胞的细胞壁很厚菌核内贮存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能力都很强。菌落(colony):是指真菌的菌丝段或孢子或细菌在基物上(中)从一点

22、上放射状长出来的菌丝体或细菌的群落,通常在固体基物表面形成一个圆形的群体。菌丝(hypha):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称作菌丝。真菌的许多菌丝称作菌丝体(mvcelium)。菌丝融合(anastomosis):是指有些真菌的两根菌丝相互靠近时可以从侧面分别产生突起或分枝,当两个突起或分枝接触后,接触点上的细胞壁消解,而将两个菌丝细胞连接起来,因此不同菌丝细胞间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就可以相互交流。菌丝型分生孢子:又称节孢子(arthrospore)。它是由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这类分生孢子的产孢细胞就是原来就已存在的营养菌丝细胞。菌索(rhizomorph):是一些高等真菌的菌组织纠缠

23、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形似高等植物的根,所以也称作根状菌索。既可以吸收营养也可抵抗不良的环境。苗网(networks loops):捕食性真菌的一种菌丝的变态,是由菌丝形成的具小环形网眼结构的网状菌丝。抗病性(resistance to disease):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抗逆性(resistance):植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变化着的环境产生了很强的适应性,对一些不良条件产生了忍耐性和抵抗性,这种适应、忍耐和抵抗性可统称为抗逆性,包括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等。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 postul

24、ates)或柯赫氏证病律,是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柯赫氏法则通常表述为4步: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类病毒(Viroid):侵染植物并具有复制能力的低分子RNA,一般为单链环状,有246-399个核苷酸,无蛋白质外壳。两游现象(diplanetism):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卵孢子(oospore):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

25、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大多球形,具厚壁,包裹在藏卵器内。卵囊(egg sac):根结线虫和异皮线虫雌虫的卵产于尾端体外的胶质的囊状物中,此胶质的囊状物称为卵囊。卵球(oosphere):在藏卵器与雄器配合前,其中原生质收缩成一个或多个圆形的配子,即为卵球。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

26、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矛型食道(Dorylaimoid oesophagi):外寄生线虫的一种食道类型。口针粗大,食道分两部分,食道管的前部较细而薄,渐向后加宽加厚,呈瓶状。木栓化(suberization):是一类常见的细胞壁保卫反应。病原菌侵染和伤害都能诱导木栓质(suberin)在细胞壁微原纤维间积累,木栓化常伴随植物细胞重新分裂和保护组织形成,以替代已受到损害的角质层和栓化周皮等原有的透性屏障。内含体(inclusions):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些产物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复合体,称为内含体。可以分为细胞核内含体和细胞质内含体两类。耐病性(to

27、lerance):一些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浸染以后,虽然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甚至相当严重,但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人称此为抗损害性或耐害性。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rna):是指菌组织的菌丝纠结十分紧密,组织中的菌丝细胞接近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与高等等植物的薄壁细胞相似,称拟薄壁组织。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management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或栽培防治(cultural control)。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28、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配子(gamete):真菌在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性细胞称为配子。有的配子具鞭毛,能游动,称游动配子。配子囊配合(gametangial copulatio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真菌的性器官称配子囊,两个配子囊相接触时胞壁消解,融合成一个新细胞,并在其中进行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如接合菌。喷菌现象(bacteria exudation, BE):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无论是维管束系统受害的,还是薄壁组织受害的,镜检时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病害与真菌、病毒病害最简便的手段之一。匍匐菌丝(stolon):连接

29、两丛假根之间的菌丝。见于毛霉目真菌的一些种类。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可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病原物的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侵染性病害(infection disease):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侵入期(penetration period):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建立起寄生

30、关系的时期称为侵入期。侵填体(tylose):侵填体是导管相邻的薄壁细胞通过纹孔膜在导管腔内形成的膨大球状体。全锈型(eu-form rust):是指锈菌生活史中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5种孢子的生活史型。缺素症(nutrition deficiencies):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缺乏,或多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失调而诱使植物表现各种病态,一般均称为缺素症。茸鞭(tinsel):游动孢子的鞭毛呈羽毛状结构,在鞭杆两侧生有短茸毛的鞭毛类型。神经环(nerve ring):线虫的中枢神经节,由神经环向前、向后各由6股神经通向线虫体其他部位。生化变种(biovar):指原核生物一个

31、种内的菌株,按生理生化性状的差异来划分的组群,不考虑致病性等其他特征的异同。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真菌的有性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受精作用(spermatization):指单核精子(性孢子)与受精丝或营养菌丝的配合。疏丝组织(prosenchyma):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还可以看出菌丝的长形细胞,菌丝细胞大致平行排列,这种菌组织称为疏丝组

32、织。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以无生命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是指许多担子菌的双核菌丝细胞在分裂时,在靠近隔膜处形成的一种钩状分枝的结构。同宗配合(homothallism):有些真菌单个菌株就可以完成有性生殖称为同宗配合。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 gene resistance):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遗传表现为数量性状所控制。尾鞭(whiplash):是游动孢子游动的鞭毛类型,具一根鼠尾状光滑细长的鞭杆。卫星RNA(satellite RNA, sRNA):在某些多分体病毒中存在小分子量的RNA

33、,其与病毒RNA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种核酸称为卫星RNA,其依赖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也称无隔多核菌丝体(coenmytic mycevlivum)。许多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中,无横隔膜加以分开,整个菌丝是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无性孢子(asexual spore):由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孢子。如节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指真菌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是

34、营养繁殖。无性阶段(imperfect stage):又称无性态(anamorph)。指真菌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的阶段。物理防治: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吸器(haustonum):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系统侵染(systemic infection):病原物从侵入点向植物体内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夏孢子(uredispore 或urediniospore):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成堆的双核孢子,作用与分生孢子相似,但两者

35、性质不同。夏孢子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多数胞壁上有微刺。线虫(nematodes):又称蠕虫(helminths),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为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小种(race):病原物“种”下的一个分类术语通常指病原物不同菌株间在一组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有专化性分化的类群,它们在形态、生化性状上都无明显差异。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specific resistance):对专性寄生物或部分兼性寄生物,寄主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小种,称为小种专化抗病性。性孢子(

36、pycrrospore):是由性孢子器产生的一种单细胞、单核的性细胞,其作用是与受精丝进行交配。性孢子器(pycnium):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后形成的一种有孔口、近球形的结构,其中产生性孢子和受精丝。性不亲和(sexual incompatible):雌、雄配子体不能进行交配的称为性不亲和。性亲和(sexual compatible):雌、雄配子体可以交配而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性亲和。雄器(antheridium):是真菌的雄性配子囊。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通常由两个游动配子配合所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具厚壁,萌发时发生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

37、子根肿菌纲真菌产生的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通常只释放出一个游动孢子,故它的休眠孢子囊有时也称为休眠孢子。休止孢(cystcspore):是指游动孢子游动片刻后,缩回鞭毛形成被膜而休止的孢子,休止孢萌发后再形成游动孢子或芽管。锈孢子(aecicepore):是从双核菌丝形成的锈孢子器(aecium)中产生的成串孢子,单胞、双核、黄色、球形,表面有刺或疣。锈菌中的性孢子与受精丝结合或单核菌丝结合,产生双核菌丝体,在寄主表皮细胞的上部分化出包被细胞,其下部发育为链状的锈孢子。因此锈孢子器和锈孢子一般是与性孢子器和性孢子伴随产生。循回期(circulative period):指介体从获得病毒到能传播病毒的

38、时间。循回型关系(circulative):病毒经介体生物的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人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其中的病毒叫做循回型病毒,介体叫做循回型介体。芽殖(blastic):是指单细胞营养休、孢子或丝状真菌的产抱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亚种(subspecies,简称subsp.):是指生物在“种”下类群中在形态特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某些性状有固定差异的群体。异核体(heterokaryon):在同一营养体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称为异核体。异宗配合(heterokaryon):是指单个菌株不能完成

39、有性生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生长在一起才能完成有性生殖的现象。隐症现象(masking of symptom):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的暂时现象。营养体(thallus或soma):是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游动孢子(zoospore):鞭毛菌的无性孢子,无细胞壁,呈球形、梨形或肾形,具鞭毛1根或2根,可以在水中游动。产生游动孢子的孢子囊称作游动孢子囊。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指两个具鞭毛的游动配子间的配合,或游动孢子(精子)与不动的雌配子囊结合,如低等鞭毛菌。有隔菌丝(sep

40、tate hypha):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筒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称作有隔菌丝。有性孢子(sexual spore):是指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常见的如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有性阶段(perfect state或stage):又称有性态(teleomorph),是指真菌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眠期或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转人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的阶段。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指生物通过特殊的两性细胞(配子)或两性器官(配子囊)的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诱发抗病性(inducing resistance):是

41、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acquired resistance)。诱发植物(evocator plant):有些植物在生长时根部的分泌物能诱发寄生植物的种子萌发,但萌发后的芽管不能与该诱发植物的根部建立寄主关系,这类引诱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又不被寄生的非寄主植物称为诱发植物。预测(prediction)和预报(forecasting):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原担子(probas

42、idium):即担子菌的冬孢子,又称下担子(hypobasidium),是进行核配的部位把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称为异担子(上担子),而把冬孢子叫原担子(下担子)。原核生物(Procaryotes):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微生物。它的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围,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70S),但无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原质团(plasnodium):真菌的营养体除典型的菌丝体外。有些真菌的营养体是一团多核的、无细胞壁的原生质,称为原质团。越冬和越夏:通常指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度过寄主休眠期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

43、。再次侵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称作再次侵染。黏菌(slime molds):是一类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的能活动、又能产子实体和孢子的生物。真菌(fungus):是具有细胞核、能产孢而无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或(和)无性繁殖,并常有分枝的丝状营养体,典型的具有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细胞壁。整体产果式(holocarpic):是指少数低等真菌在进行繁殖时,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症状(symptom):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特征性的异常状

44、态。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的状态。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在植物病理学发展过程中,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

45、生物的人为传播。植原体(phytoplasma):软壁菌门的成员,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引起丛枝黄化类型的一类原核生物,俗称类菌原体(MLO),现称为植原体。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质粒(plasmid):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质配(plasmogamy):是指两个可亲和性的细胞或性器官的细胞质(连同细胞核)结合在一个细胞中。质配的过程是将两个性亲和的细胞核引人同一个细胞的过程。致病变种(pathovar,简称pv.):是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

46、对细菌名称作统一整理核准后,在种下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为差异划分的组群,以暂时容纳原先公布过的“种”名。致病力(virulence):用于描述病原物的不同小种(株系)对寄主具有专化性致病力强弱的术语,可分为“毒力”和“侵袭力”两个名称。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物所具有的损害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致发根质粒(rhizogen inducing plasmid俗称Ri质粒):能引起寄主产生不定根的质粒。致瘤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俗称为Ti质粒):侵染寄主能引起肿瘤症状的质粒。种(species):生物分类学上最基础的单位。它具有遗传特征的稳定性,又具有

47、一定的变异范围,是由一个模式个体为基础,连同一些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共同组成的群体。主效基因抗病性(major gene resistance):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按孟德尔法则遗传的抗病性。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只能在活体寄主上生活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转主寄生(heteroecism):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这两种寄主植物均称为转主寄主。准性生殖(parasexuality):指异核体真菌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

48、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子囊(ascus):是子囊菌有性生殖产生在子囊果内的一种囊状结构,其内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大多呈圆筒形或棍棒形,少数为卵形或近球形,有的子囊有柄。一个典型的子囊通常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生在子囊内,每个子囊通常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着生在子囊果内。子囊果(ascocarp):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包被有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子囊壳(perithecium);无固定孔口的称为闭囊壳(cleistothecium);呈盘状的子囊果称作子囊盘(apothecium);子囊产生在子座组织内,子囊周围不另外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这种内生子囊的子座称作子囊座(ascostroma)。子实层(hymenium):子囊菌的子囊或担子菌的担子整齐地排列成层状,称为子实层。子实体(fruit body):真菌的产孢机构,真菌的孢子产生在具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