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抗规框架部分对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抗规框架部分对照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旧抗规框架部分对照分析.精品文档.框架结构部分新旧规范对照分析一、一般规定1、79度时,框架的最大适用高度较2001版规范有所降低。(6.1.1)2、房屋抗震等级划分最低高度改为24米,较2001版规范有所降低。此外7度区丙类建筑小于24米的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抗震等级为四级。7度区丙类建筑小于24米的全剪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也为四级。(6.1.2)3、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弯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框支抗震墙结构同样适用6.1.9-4)。
2、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6.1.3-1)4、防震缝的宽度从原来最小的70mm上调为100mm。(6.1.4-1)5、单跨的框架结构、地震时缺少多道防线对抗震不利,本次抗规修订增加了控制单跨框架结构使用范围的要求。对甲、乙类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某个主轴方向均为单跨,也属于单框架结构;某个主轴方向仅有局部的单跨框架,可不作为单跨框架结构对待)。(6.1.5)6、新抗规对楼梯间提出
3、了明确的要求:1、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2、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勾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3、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6.1.15)二、计算要点框架结构的抗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试验研究表面,梁端区复兴框架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柱端屈服型框架容易形成倒塌机制。所谓的“强柱弱梁”指的是:节点处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a by 和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a cy 之间满足下列不等式:
4、Ma cy Ma by 1、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及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Mc =ncMb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Mc =1.2Mbuanc -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1.7、1.5、1.3、1.2;其他结构类型中的框架,一级可取1.4,二级可取1.2,三、四级可取1.1。(6.2.2)2、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7、1.5、1.3和1.2。(6.2.3)3、一、二、三、四级的框
5、架柱和框支柱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公式中nc 剪力增大系数;对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1.5、1.3、1.2、1.1;对于其它结构类型的框架,一级可取1.4,二级可取1.2,三、四级可取1.1。(6.2.5)4、四级框架的角柱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0的增大系数。(6.2.6)5、本次修订增加了三级框架的节点核芯区进行抗震验算的规定。(6.2.14)三、框架的基本抗震措施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6.3.4-1)此条原为强制性条文。2、提高了“框架结构”中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节点的握裹要求,即对框架结构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应小于
6、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6.3.4-2)3、对于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间距,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当箍筋直径大于12mm、肢数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框架梁的最大箍筋间距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6.3.3)4、本次修订提高了柱截面最小尺寸的要求。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6.3.5-1)5、本次修订加严了框架结构柱轴压比的要求。增加了四级框架的柱的轴压比限值(0.9),其余限值均降低0.05。(6.3.6)6、本次修订对框架柱纵向钢筋总配筋率增加了0.1%。(原来使用HRB400钢筋时候可减少0.1%)当钢筋级别低于HRB400时,表中数值还要增加0.1%。(6.3.7-1)7、本次修订补充规定: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6.3.7-2)8、补充四级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率特征值与三级框架柱要求相同。(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