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类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分类介绍.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抗生素分类介绍.精品文档.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例如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小剂量时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强力的杀灭或抑制作用。临床上多数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某些抗生素具有抗肿瘤活性,用于肿瘤的化疗(见抗肿瘤药章)。 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其它类。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两种。-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属于前一种;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属于后一种。-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分子中含有-
2、内酰胺环的抗生素。根据-内酰胺环是否连接其它杂环以及所连接杂环的化学结构,-内酰胺类抗生素又可被分为: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及非典型的-内酰胺类抗生素。非典型的-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有碳青霉烯类 (Carbapenems)、单环内酰胺类 (Monobactams) 。一、 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 (一)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又名苄青霉素,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
3、养液中提炼得到,天然的青霉素有7种,其中青霉素G含量最高,疗效最好。化学结构中母核是由氢化噻唑环与 -内酰胺环稠合而成 性质: 1青霉素结构中2位有羧基,具有酸性(pKa2.652.70),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临床以其钾盐或钠盐供药用,称为青霉素钠(Benzylpenicillin Sodium) 、青霉素钾( Benzylpenicillin Potassium),青霉素的钠盐或钾盐均易溶于水,但是其钠盐或钾盐的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易被水解失效,因此注射用青霉素为其钠盐或钾盐的灭菌粉末, 2-内酰胺环是-内酰胺类抗生素活性必须的基团,在与细菌作用时,-内酰胺环开环与细菌发生酰化反应,
4、抑制细菌的生长。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3-内酰胺环为四元环,张力较大,化学性质不稳定,以致易被裂环导致失去活性。这是因为青霉素结构中的母核是由四元的-内酰胺环及五元的氢化噻唑环稠合而成,两个环不在一个平面上,致使-内酰胺环中的羰基与氮原子的孤电子对不能共轭,羰基的碳原子易受亲核性或亲电性试剂进攻,使-内酰胺环裂环,裂环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或在-内酰胺酶作用下,以及在酸性条件下,均可发生。 4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或在-内酰胺酶作用下,-内酰胺环裂环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在加热时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二氯化汞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 5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分解反应比较
5、复杂。 在稀酸性溶液中(pH4.0)室温下,经分子内重排反应,生成青霉二酸,在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醛和青霉胺。 在强酸性条件下或在二氯化汞作用下,先生成青霉酸和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青霉醛。用途: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阳性球菌例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等的感染。青霉素不耐酸,胃酸能导致-内酰胺环裂环失去活性,口服无效,需注射给药。对一些人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应予注意。(二)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对酸不稳定,需注射给药;抗菌谱较窄;在使用过程中一些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对青霉素的结构进行修饰,发展了耐酸、耐酶和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1耐酸的半合成青霉素青
6、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在发酵液中加入N-(2-羟乙基苯氧基)乙酰胺为生物前体,可得到青霉素V(Penicillin V),临床用其钾盐。青霉素V抗菌活性较低,但是不易被胃酸破坏,可以口服。青霉素V耐酸的原因,与其结构中6位侧链酰胺基的碳原子上有吸电子基团有关系。据此结构特点发展了耐酸的半合成青霉素,例如非奈西林(Phenethicillin)等,但现已少用。 2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广泛使用后,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能产生-内酰胺酶,例如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青霉素分解失去活性。对青霉素进行结构改造,在6位侧链酰胺基上引入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基团,阻止药物与酶的活性中心作用,保护药
7、物分子中的-内酰胺环。用于临床的药物例如苯唑西林(oxacilline)、氯唑西林(Cloxacillin)等。 3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抗菌谱窄。由于发现从头胞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青霉素N(Penicillin N)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比青霉素弱,但是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于青霉素。青霉素N结构中6位有D-氨基己二酸单酰胺侧链,侧链上的氨基是产生对革兰阴性菌活性的重要基团。根据这一结构特点,在酰基 位上引入极性亲水性基团NH2、COOH、SO3H等,发展了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例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羧苄
8、西林(Carbenicillin)、磺苄西林(Sulbenicillin)、哌拉西林(Piperacilline)等。 4半合成青霉素的一般合成方法 半合成青霉素的合成是以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 6-APA)为原料,采用酰氯法或酸酐法等方法接上各种酰胺侧链得到。例如氨苄西林的合成可以6-APA与D(-)-氨基苯乙酰氯盐酸盐反应进行合成。 5 氨苄西林钠(Ampicillin Sodium)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又名氨苄青霉素
9、。 性质: (1)母核中有三个手性碳原子(2S,5R,6R),侧链上有一个手性碳原子(R), 临床上以其右旋体供药用。(2)氨苄西林钠水溶液不稳定,可发生与青霉素类似的分解反应。 氨苄西林在室温放置时,可生成聚合物失去抗菌活性。6位侧链含有游离氨基的-内酰胺类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等)均可发生类似的聚合反应。将氨苄西林与丙酮缩合,制成氨苄西林的前药,称为海他西林(Hetacilline)可防止发生聚合反应,在体内经代谢水解生成氨苄西林发挥抗菌作用。用途:为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用于敏感菌感染所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肠道、心内膜炎、脑膜炎等。7 阿莫西林(Amoxicillin)化学名:(2S,5
10、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又名羟氨苄青霉素。 性质: 1)母核中有三个手性碳原子(2S,5R,6R),侧链上有一个手性碳原子(R), 临床上以其右旋体供药用。 2)结构中有碱性的氨基,弱酸性的酚羟基及酸性的羧基,5%阿莫西林水溶液的pH为3.55.5。3)与氨苄西林相似,可发生与青霉素类似的分解反应;阿莫西林为6位侧链含有游离氨基的 -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发生类似氨苄西林的聚合反应。 用途:为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同。 二、 头孢菌素及半合成头孢菌素类
11、 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 C)是由与青霉菌近缘的头孢菌属真菌产生的抗生素之一。抗菌活性比较低;但对酸比较稳定,可以口服,毒性较小,与青霉素很少或无交叉过敏反应。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对头孢菌素C进行结构改造,增强抗菌活性,扩大抗菌谱,发展了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C的化学结构中母核是由氢化噻嗪环与 -内酰胺环稠合而成,7位上有D-氨基己二单酰胺基侧链。 头孢菌素可进行结构改造的部位有以下四处:()7位酰胺侧链。是决定抗菌谱的基团,可扩大抗菌谱,提高活性。 ()7-氢原子。以甲氧基取代可以增加 -内酰胺环的稳定性。 ()氢化噻唑环中的硫原子。对抗菌活性有
12、影响。 ()3位上的取代基。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活性。 部位是7位酰胺基取代基R: 7位侧链上引入亲脂性基团,如苯环 、噻吩、含氮杂环,并在3位引入杂环,可扩大抗菌谱,并增强抗菌活性,如:头孢噻吩(Cefalothin)、头孢噻啶(Cefaloridine)和头孢唑林(Cefazolin)等。7位酰胺基的 位引入亲水性基团SO3H,NH2,COOH,可扩大抗菌谱,得到广谱头孢菌素。如果同时改变3位上的取代基,用-CH3、-Cl或含氮杂环取代,除改进口服吸收外还扩大了抗菌谱。如:头孢氨苄(Cefalexin)、头孢羟氨苄(Cefadoxil)、头孢拉定(Cefradine)、头孢克洛(
13、Cefaclor)、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头孢磺啶(Cefsulodin)等。 具有7位顺式甲氧亚氨基2氨基噻唑侧链,可提高药物对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增强对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渗透,从而扩大了抗菌谱。许多第三代头孢菌素都具有氨基噻唑侧链,如: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甲肟(Cefmenoxime)等。 部位:引入7-甲氧基,增加了药物对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头孢西丁(Cefoxitin)等一系列头霉素对 内酰胺酶非常稳定。 部位: 如有-CH3、-Cl、杂环等基团时可增强抗菌活性,并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如头孢曲松(Ceftriaxone)、
14、头孢克肟(Cefixime)、头孢他啶(Ceftazidime)。第四代头孢菌素特点是3 位含有带正电荷季铵,增加了药物对细胞膜的穿透力,如头孢匹罗(Cefpirome)、头孢吡肟(Cefepime)、头孢克定(Cefclidin)等。 部位S: 氢化噻唑环中的硫原子用生物电子等排体-O-取代,称为氧头孢菌素(Oxacefalosprin);用生物电子等排体-CH2- 取代时,称为碳头孢烯(Carbacephem)类。碳头孢烯是一类新的 -内酰胺抗生素,不但活性强,而且有广谱、耐酶、长效作用。氯碳头孢(Loracarbef, Lorabid )是用碳取代头孢克罗中硫原子的化合物。拉他头孢(La
15、tamoxef)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氧头孢烯。1半合成头孢霉素的一般合成方法 与半合成青霉素类似,半合成头孢霉素的合成是以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 7-ACA)为原料,在3位和7位接上相应的取代基得到。 1.头孢氨苄(Cefalexin)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化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又名先锋霉素,头孢力新。 性质: (1) 头孢氨苄微溶于水,水溶液的pH为3.55.5。 (2) 头孢氨苄固态时较稳定,其水溶液在pH8.5以下较稳定,pH9以上迅速被破
16、坏。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内酰胺环裂环。 用途: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临床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等的感染。 2头孢羟氨苄(Cefadoxil)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 头孢羟氨苄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谱与头孢氨苄类似。3头孢拉定(Cefradine)化学名:(6R,7R)-7-(R)-2-氨基-2-(1,4-环己烯基)乙酰氨基-3-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又名先锋霉素。 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
17、素。抗菌谱与头孢氨苄类似。其游离酸可供口服,注射用头孢拉定为头孢拉定与适量碳酸钠的无菌粉末,或头孢拉定与适量精氨酸的无菌粉末。 4头孢呋辛钠(Cefuroxime Sodium)化学名:(6R,7R)-3-氨基甲酰氧甲基-7-2-(2-呋喃基)-2-(甲氧亚氨基)-8-氧代-5-硫杂 -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盐。 头孢呋辛钠结构中7位侧链上引入甲氧肟取代基,由于空间位阻作用,阻碍酶分子接近 -内酰胺环。头孢呋辛钠为第二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低于或接近第一代头孢菌素。有较好的耐革兰阴性菌的 -内酰胺酶性能。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等的感染。 5头孢噻肟
18、钠(Cefotaxime Sodium)性质:结构中7为侧链上的甲氧肟基呈顺式构型,顺式异构体的抗菌活性强于反式异构体。在光照下,顺式异构体向反式异构体转化,因此应避光保存。 用途: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7位侧链上引入顺式甲氧肟取代基,由于空间位阻作用,阻碍酶分子接近 -内酰胺环,保护 -内酰胺环不易被酶破坏。细菌细胞壁上存在能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相结合的蛋白分子,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而头孢噻肟7位侧链上的2-氨基噻唑基可以增强药物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性。这两个基团的存在,使头孢噻肟具有耐酶及广谱的特点。头孢噻肟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第一代近似或较弱,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较强。
19、6。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临床上常用的尚有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 Sodium)、头孢他啶(Ceftazidime)、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Sodium)等。三、 碳青霉烯类 (Carbapenems)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硫霉素(thienamycin)属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与青霉素类在结构上的差别为噻唑环中的硫原子被碳原子取代,并在2位和3位间引入双键。碳青霉烯类是很强的 -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缺点是化学不稳定,在体内易受肾脱氢肽酶(PHD-1酶)的降解,需与该酶的抑制剂合用。亚胺培南(Imipenem),是硫霉素3位侧链氨基上的亚氨甲基取代的衍生物,对硫霉
20、素3位进行结构修饰,不仅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对PDH1酶的稳定性。亚胺培南与肾脱氢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Cilastatin)组成复方用于临床。对革兰阳性菌、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具有抗菌作用。 四、 单环 -内酰胺类 诺卡霉素A(Nocardicin A)是天然的单环 -内酰胺抗生素,对 -内酰胺酶稳定,但抗菌谱窄,抗菌活性弱。说明单环 -内酰胺环结构是抗菌活性的基本药效团,这类药物例如氨曲南(Aztreonam)用于临床,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感染,耐酶性好。 五、 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又称棒酸。属氧青霉素类,是 -内酰胺酶抑制剂,它仅有微弱的抗
21、菌活性,但能与多数的 -内酰胺酶生成不可逆的结合物,具有广谱抑酶作用。常与青霉素类药物配伍使用,提高疗效,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舒巴坦(Sulbactam)为不可逆竞争性 -内酰胺酶抑制剂,舒他西林(Sultamicillin)是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亚甲基相连形成的双酯结构,是一个前药,在体内经代谢分解出氨苄西林和舒巴坦,具有抗菌和抑制 -内酰胺酶双重作用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中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含有-内酰胺环结构,故统称为-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好、品种多和选择面较广而现已成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物,
22、但同时也是不合理用药中最为突出的。现就如何合理应用-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作一探索。1 作用机制及影响作用因素1.1 作用机制 -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防碍细菌细胞壁黏膜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 1.2 影响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因素:(1)抗生素的浓度和所用剂量给药方案相关;(2)抗生素渗透细胞膜的能力;(3)对-内酰胺酶的抵抗力;(4)和靶蛋白(PBPs)的亲和力。 2 耐药机制 2.1 细菌细胞在反复接触抗生素作用后,会改变其外膜通透性,减少或阻止抗生素进入菌体内,同时可通过排斥反应增强抗生素外流,从而使进入菌体内
23、抗菌药物迅速外流,降低抗生素在细菌体内的积聚。 2.2 受抗菌药物攻击后的细菌,会改变细菌细胞内与抗生素作用靶点,即改变靶位蛋白,使细菌对该类抗生素不再敏感。 2.3 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产生各种水解酶和修饰酶以水解和修饰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失去抗菌活性。 3 分类及其特点 3.1 青霉素类 对多数敏感阳性菌及厌氧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绝数阴性杆菌无效。(1)青霉素G主要针对G + 菌;少数G - 球菌也有效。(2)苯唑西林,主要对产酶的金葡菌有效,但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只有万古霉素对之敏感。(3)哌拉西林对G - 杆菌、绿脓杆菌和厌氧菌有效,但对产酶的葡萄球菌无效。 3.2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
24、头孢菌素:主要针对G + 球菌,有:(1)头孢唑啉:剂量36g/d,分次静脉点滴给药,除用于G + 球菌外对有些G - 杆菌亦有一定的效果,常在术前预防用药。(2)头孢拉丁80%由肾排出,用于泌尿道感杂,剂量36g/d,亦可作为术前预防用药。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 + 球菌和G - 菌均有效,剂量36g/d,常用有头孢呋辛,其能透过血脑屏障。 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针对G - 杆菌,常用有:(1)头孢哌酮(剂量24g/d):大部分由胆道排出,故对胆道感染效果好;(2)头孢噻肟的代谢产物有第二代头孢菌素的作用,且毒副反应低,价格也较其它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低廉,因此临床应用较多;(3)头孢曲松是头孢菌
25、素中半衰期最长的,T 1/2 约为8h,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剂量12g/d,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用2g/d,一次静滴,血峰值高,透过血脑屏障亦多,常用于颅内感染;(4)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效果明显,对其它G - 杆菌亦有效。第四代头孢菌素:对G + 球菌、G - 杆菌均有效,如: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对细菌细胞壁穿透性强,较第三代头孢对G - 杆菌作用强,特别是绿脓杆菌,对内酰胺酶稳定,半衰期为1.9h,剂量12g/d静滴,按时分次使用。 3.3 头霉素类 头霉素类具有头孢菌素的母核,经半合成改造而得的一类抗菌素,抗菌特点对G + 菌作用低于第一代头孢,对G - 菌作用优异,耐G - 菌-内酰胺酶性能强
26、。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活性。代表药物头孢西丁。3.4 -内酰胺酶抑制剂 舒巴坦、他唑巴坦等可抑制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与抗生素配合使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明显下降,因此常与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组成复方制剂,从而可增效几倍至几十倍,并可使产酶菌株对药物恢复敏感。4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4.1 已确定为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内酰胺内抗生素。 4.2 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类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类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4.3 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
27、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后再用抗感染药物。 4.4 使用-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证、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性化给药。4.5 一般情况下,用药4872h疗效不佳者应考虑调整使用不同的-内酰胺类药物。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72h应及时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可适当延长,同时要防止二重感染,在使用三代头孢药物时尤要注意。 4.6 根据临床经验,有时可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的-内酰胺类抗生素,如
28、青霉素联合头孢菌素,以加强抗感染的力量,提高疗效。但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联合使用的指征是:(1)病原体未明的严重细菌感染;(2)混合感染,感染范围广,考虑可能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4)机体深部感染或抗感染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5)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6)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4.7 严密观察-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4.8 尽量不把-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局部用药和预防用药。 4.9 应用-内酰胺类
29、抗生素的同时,应注意全身营养状况,维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综合治疗以提高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疗效。 总之,如何合理应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建议临床医务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2)抗菌药物的选择和配伍;(3)正确设定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案;(4)危重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通过以上四个方面从而合理地使用,使感染得到快速有效地控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
30、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拉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丙烯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除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注射品种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和头孢泊肟酯等,口服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常用者为头孢吡肟,它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
31、大致相仿,其中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的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仿,对金葡菌等的作用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略强。 一、适应证 1. 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亦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以及肺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口服剂的抗菌作用较头孢唑林为差,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病例。 2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
32、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中的敏感株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骨、关节感染和腹腔、盆腔感染。用于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合用。头孢呋辛尚可用于对磺胺药、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耐药的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的治疗,也用于手术前预防用药。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口服剂,主要适用于上述感染中的轻症病例。头孢呋辛酯口服尚可用于淋病奈瑟球菌(包括产青霉素酶及非产青霉素酶菌株)所致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肛门感染。 3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
33、、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盆腔炎性疾病、骨关节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治疗腹腔、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如甲硝唑合用。本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亦有效,但并非首选用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尚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转后的病例;但需注意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均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的感染。 4第四代头孢菌素:目前国内应用者为头孢吡肟。本药的抗菌谱和适应证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同,尚可用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而对其敏感
34、的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属等细菌感染,亦可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 所有头孢菌素类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抗菌作用均差,故不宜选用于治疗上述细菌所致感染。 二、注意事项 1 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2 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有青霉素类、其他内酰胺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谨慎使用本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并予以肾上腺素等相关治疗。 3 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
35、肾功能适当调整剂量。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4 氨基糖苷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合用可能加重前者的肾毒性,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5 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合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本药亦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内应避免摄入含酒精饮料。青霉素类抗生素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
36、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一、适应证 1. 青霉素: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 普鲁卡因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基本相同,供
37、肌注,对敏感细菌的有效浓度可持续24小时。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症感染。 苄星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本药为长效制剂,肌注120万单位后血中低浓度可维持4周。本药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本药亦可用于治疗梅毒。 青霉素V对酸稳定,可口服。抗菌作用较青霉素为差,适用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轻症感染。 2.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本类药物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主要适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者除外)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
38、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单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则不宜采用。 3. 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的抗菌谱较青霉素为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本类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谱较氨苄西林为广,抗菌作用也增强。除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
39、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本类药物均可为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水解失活。 二、注意事项 11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22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33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 44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5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40、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目前在国内应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和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多数厌氧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多数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抗菌作用差。 一、 适应证 1. 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包括由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粘质沙雷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细菌所致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等;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时,需注
41、意在疗程中某些菌株可出现耐药。 2.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3.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能引起癫痫、肌阵挛、意识障碍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故不适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则除上述适应证外,尚可用于年龄在3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二、注意事项 1. 禁用于对本类药物及其配伍成分过敏的患者。 2. 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3. 本类药物所致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多发生在原有癫痫史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及肾功能减退患者未减量用药者,因此原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
42、病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有指征应用美罗培南或帕尼培南时,仍需严密观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4. 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目前临床应用者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一、适应证 本类药物适用于因产内酰胺酶而对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但不推荐用于对复方制剂中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和非产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用于产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所致下列感染:鼻窦炎,中耳炎
43、,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败血症等。重症感染者或不能口服者应用本药的注射剂,轻症感染或经静脉给药后病情好转的患者可予口服给药。 氨苄西林/舒巴坦静脉给药及其口服制剂舒他西林的适应证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同。 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仅供静脉使用,适用于产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所致的各种严重感染。 二、注意事项 1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
44、者或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禁用。对以上合剂中任一成分有过敏史者禁用该合剂。 2有头孢菌素或舒巴坦过敏史者禁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有青霉素类过敏史的患者确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指征时,必须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但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不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3应用本类药物时如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并给予吸氧及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4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 5. 本类药物不推荐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哌拉西林/三唑巴也不推荐在儿童患者中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有:(1)对肠
45、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者,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其中链霉素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作用差,但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作用。(2)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亦有良好作用者,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小诺米星、依替米星。(3)抗菌谱与卡那霉素相似,由于毒性较大,现仅供口服或局部应用者有新霉素与巴龙霉素,后者对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有较好作用。此外尚有大观霉素,用于单纯性淋病的治疗。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均差。 一、适应证 1. 中、重度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
46、杆菌感染。 2. 中、重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此类感染常需与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内酰胺类或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 3. 严重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治疗的联合用药之一(非首选)。 4. 链霉素或庆大霉素亦可用于土拉菌病、鼠疫及布鲁菌病,后者的治疗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5. 链霉素可用于结核病联合疗法。 6. 新霉素口服可用于结肠手术前准备,或局部用药。 7. 巴龙霉素可用于肠道隐孢子虫病。 8. 大观霉素仅适用于单纯性淋病。二、注意事项 1. 对氨基糖苷类过敏的患者禁用。 2. 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的任一品种均具肾毒性、耳毒性(耳蜗、前庭)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此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尿常规、
47、血尿素氮、血肌酐),严密观察患者听力及前庭功能,注意观察神经肌肉阻滞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先兆时,须及时停药。需注意局部用药时亦有可能发生上述不良反应。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社区获得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抗菌作用差,又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因此对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不宜选用本类药物治疗。由于其毒性反应,本类药物也不宜用于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的治疗。 4. 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需根据其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给药,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实现个体化给药。 5. 新生儿、婴幼儿、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临床有明确指征需应用时,则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6. 妊娠期患者应避免使用。哺乳期患者应避免使用或用药期间停止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