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89945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精品文档.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人类社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复杂的东西,最复杂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东西。狄德罗说,“人们谈论的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的最少的东西。文化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说,却都说不清,到最后大部分人便直接不说了,反倒以为都明白了,这岂不是一个错误的思维吗?文化一说古人讲文化指“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说苑 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意均不外乎文治教化,强调用伦理道德、读书礼乐、典章制度等教

2、化世人,使之达到一种与顺应自然顺应天地的状态。现代文化是从西方转意的,本意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指耕作,后引申出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19世纪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综上所述,人们的生活即形成了文化,人们不注意文化,若一代人最后给历史流下了糟粕的文化,这代人也就是历史的唾弃者。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

3、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当代大学生 是奋进的一代,努力拼搏的一代,是背负着发展中国经济大任的一代。 他们是

4、害怕,担心,以后会没有饭吃,会没有工作 整日提心吊胆,忙忙碌碌的一代。 他们没有时间思考,思考自己的思想作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他们是遭受灾难的一代,是可怜的一代,他们被现实弄得疲惫不堪,灵魂都没有时间关注一下本身,思想都没有一刻看一眼灵魂,到最后他们渐行渐远,背道而驰。 文化是一种思想,它是关于指引一个人之所以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思想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对一个国家何以发展,以及向何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是学生思想启蒙的地方。一个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的思想路线的决定,在大学时代基本定型。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思想,文化是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是国家的思想,而国家

5、又决定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思想能否继续保持其思想地位。 思想何以有了碰撞 我们的国家,自走上近代道路以来,一直以“落后就要挨打”“枪杆子里出政权”“发展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发展的思想路线。 这种思想路线不是把大学生等后一代接班人的思想作为思想,而是拿前一代人的想法来塑造当代人的思想。 当代人在接受文化即传统思想的积淀作为思想的时候,与他的前代人便有了碰撞。 前代人的思想只是文化的前身,至于他能不能作为思想积淀下来成为还有待检验,而简单的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思想后代人,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怎么个碰撞 传统思想教化人莫为利往,莫为名驱,做一明白人;现代国家却教导人民凡事利益优先,无利不筹划,却鼓励人民争取

6、好名声,无名不做作。 传统思想教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天地不鸣而万物自治之道;现代国家却指引人们改造自然,适应人类发展,天下万物皆归我人类所有。殊不知人与物在生命价值的衡量上,价值是相等的。 传统思想教人顺应本性,修身养性之道;现代人却在潮流下,身为形役,身心俱损的生活方法。 传统思想教人民为本,国为家,现在却只提国为本,民为国舍身。 传统思想教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现在却只有人怎么发展更好,生活水平更高,全然不顾自然之和谐。殊不知这种和谐是多么的短暂?! 传统思想教人何以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现在人却愁着我怎样才能找到工作。以前人懂得因材施教,现在整个大学感觉是一锅粥,以前人寒窗十

7、年,出来是个为民请命的清官,现在人“寒窗十几年”出来嘛也不知道,面试得培训,礼仪得指导,就连倒茶握手都讲究的不得了。以前人受教育,人会变得更好,现在人受教育,知识水平越高,犯罪率越高。 以前人传统文化指导封建制度,现在人引进马克思后却忘了根本 碰撞出了什么 急功近利,为虚名奔波,役役而无所成的新一代 自然界除了人类在急剧增长数量外,其他物种基本上是在走向减少。 平凡的人不再感到自己是国家的本,那种切切的爱国主义渐渐的被淡忘,而取而代之的只是一时的民族情绪罢了。 社会不再是清官为民做主,而是连贪污腐败都变得麻木。 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在一步步提高,但人们是觉得幸福吗? 大学生不再是为社会进步做应有的

8、贡献,而是渐渐的为社会所不喜欢。 碰撞后的我们 不能再做碰撞后的残碎物。 不能被强大的社会观念左右我们的思想,不能变的同样的浮躁,以及功利性。 珍惜大学这个思想启蒙的地方,不能变的固执、封闭,尽可能的与以前的思想发生碰撞,因为碰撞不是坏现象,结果的不顺应才是坏现象。 重拾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大可以不接受,但必须思考。思考它的思想。我们、文化、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文化理念来引导,需要和谐文化精神来熏陶,需要和谐文化氛围来营造,也需要和谐文化秩序来维系。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

9、题与核心精神。儒、道、法、墨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 传统文化之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是承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的一部分。 经典所承载的价值内容具有永恒性。在表现生活时,关心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批判社会黑暗势力,张扬人道正义价值;在塑造形象时,记录历史真实,揭示历史规律,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仁、义、礼、智、信;中庸)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

10、 农家(吕氏春秋) 小说家 老庄道学老子他的著作、他的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尼采曾说: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一生研究中国,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

11、著有多卷本中国科技史专著。他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李约瑟越研究中国,越认识老子、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越发相信老子学说的正确,越来越按照老子说的去做,他晚年干脆自称是“名誉道家”、“十宿道人”。李约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个世纪国际上知名的汉学家,而他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从而为上个世纪后半叶世界“老子热”的形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现时的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兴起了“老子热”,老子一书在这些国家被一版再版。2007年,在已有多种英文译本的情况下,一种新的道德经译本的出版权在美国又为8个出版商所争夺,最后

12、哈泼公司以13万美元的高价买下出版权。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美国纽约时报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老庄的思想绝不是消极遁世的,他们借隐喻之境象引导人悟“道”而具有形上精神的积极意义,那么落实到现实中庄子一书乃是追求由追求理想自由而展现的批判精神,则最为突出也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文明的发展来说,人类永远不满足的欲望是其主要的动力。但是,人类永不满足的欲望追求,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经常使人陷入种种“物”与观念束缚或奴役的异化境地。他对于人们追求权力、名节、财富等而陷入异化的揭露和批判,对照今天的世界现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感到这种批判由于直刺人类本性的弱点欲壑难填,而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道家特别是庄子,追求质朴和真理自由,在批判中把这种人之为人的本质内核揭示出来,无疑为人类和谐发展点亮一盏明灯。 吴秀宇 2009-1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