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康-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健康-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张健康-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精品文档.张健康: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张健康 【作者简介】张健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副教授,传播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杭州,310015)摘 要本文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开展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认为生态化、交叉化、国际化是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理论路径,并根据拉思维尔模式对传播五要素的本土化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关键词中国大陆
2、,传播学,本土化,现状,趋势Development of Mainland Chinas Communication Local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Jian-kang Zhang(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s,Hangzhou Zhejiang,310015)ABSTRACTThe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Papers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to study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Chinas communica
3、tion local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As our suggested, ecological method,chiasma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re the study approaches of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Chinas communication local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The loc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five elements which is depending on the Lasiwers modl
4、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 WORDSMainland Localizatio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一、绪论传播学的本土化是指运用先进的国内外传播理论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并通过中国问题的创新研究为世界贡献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成的强势传播理论,是一个传播理论在引进之后针对中国传播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的贡献和产出的过程。本土化是中国大陆传播学自我成长直至强大的一个过程,而非跟着西方国家的传播学理论亦步亦趋,把西方传播理论的“皮”与中国传播实际的“皮”简单的贴在一起;或钻入故纸堆,在古文典籍中生拉硬扯一些古人的文字与现代的传播
5、学相对接。本土化也是与国际化同体伴随的一个过程,任何试图将本土化与国际化对立起来的狭隘理念,将会把中国大陆传播学的本土化带入一个死胡同。中国大陆传播学的本土化不仅是引进的后继而且应该是引领的前奏,必须大气开放,需要牢记: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国际的,即便是国际的有时也是本土的。1、研究动机与目的如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开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传播学研究是决定中国大陆传播学发展命运的关键。而传播学本土化的发展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基本路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有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正因为此,传播学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追捧,已经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显学”。在这种背景
6、下,为了全面地回顾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的本土化发展进程,厘清其中的优势与不足,促进传播的本土化发展,故开展本次研究。2、研究范围和限制本文是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相关论文的研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的英文全称为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是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工程在中国的实施成果。目前,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门户网站和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的整合、集散、出版和传播功能强大,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
7、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本文中所指的新世纪是指2000-2009年共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传播学本土化发展快速推进的时间,在研究的时间纵轴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意义。3、文献回顾查阅CNKI、维普等数据库,发现有20余条题名包括“传播学”、“本土化”论文,话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播学本土化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二是对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前瞻及对策,三是对传播学本土化路径选择、理论构建和基本思路等。另外,还有讨论到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关系问题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本土化是决定传播研究在中国发展命运的最根本性问题,也是中国传播学持续快
8、速发展的必然途径。参考文献:陈月明: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再认识,东南传播2009年第9期,第2页。在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前瞻及对策方面,研究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全面引入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就开始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仍存在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如果因循现在的研究思路,孜孜于传统典籍之中搜寻本土资源,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建立中国传播学或传播学中国学派的目标。传播学研究是不是必须进行本土化才能借鉴其成果?本土化的意义及目标是什么?本土化究竟应该体现在哪一个层面上? 只有理清这些才能真正彰显传播学本土化的内在意义,从而在辨识本土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西方传播
9、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真正做到将传播学理论成果为我所用。吴殿华:试论传播学两大学派“本土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9期,第29页。 在传播学本土化路径选择、理论构建和基本思路方面,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应当进行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加强对中国传播历史和古代传播思想的研究;加强对中国传播事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加强对西方传播理论及其最新发展态势的研究;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体系。李敬一:关于传播学研究本土化问题的思考,新闻与传播评论,2000年第1期,第78页。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必须进行范式转换,借鉴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资源,以传播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在现实中建立传播学的“问题意
10、识”,从而推动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出困境,开创新局。朱晓军:科学发展观对传播学本土化路径选择的现实意义重申发展传播学的理念,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第141页。这些研究是对传播学本土化研究进行了综述性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策略和理念,厘清了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的基本情况和大体思路。但是这些研究有不少同质性成果,观点上比较类似,研究方法上缺乏实证。二、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总体分析1、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总体走势图1 20002009年论文发表数量走势图中国语境下的传播话题的探讨是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发展的基本特点,而“传播”是传播学最为关键的词汇,所以
11、用“传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大体了解20002009年之间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论文发表的情况(见图1)。根据检索的结果来看,20002009年传播学论文逐年递增态势明显,2004年开始出现明显的加速递增,到2007年到达高潮,之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虽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这种发展态势可以理解为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播学的介绍引进、探索发展等阶段后,进入了一个本土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呼应了中国经济和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的进程。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以“传播”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只能大体反映中国大陆传播学的走势。虽然“传播”是传播学最为基础的词汇,但是传播学的基础词汇远远溢出这一词汇
12、。2、著名传播学者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析中国大陆的传播学者无疑是勤奋的,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将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在新世纪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本研究选择中国大陆部分著名传播学者,对其进行20002009年传播学论文发表数量进行了统计,操作方法是利用CNKI,通过“作者”检索并排除同名作者论文,获得统计结果。检索发现,陈力丹教授在2000-2009年十年之间发表论文的数量竟达到482篇之巨,是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最活跃的学者。其余著名传播学者发表论文数量的情况见下图(见图2)。图2 中国大陆著名传播学者发表论文情况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除了上面提及的陈力丹教授之外,李希光、邵培仁、尹韵
13、公等学者论文发表数量相对处于领先位置,十年之内发表总数超过了80篇,展江、程曼丽、张骏德、李良荣、舒咏平、崔保国、郭镇之等学者也超过了50篇,不可谓不多才多思。总体来说,中国大陆传播学在新世纪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核心研究队伍,有力而又持续地促进了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发表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杂志之外的论文无法进行统计,以上这些教授的实际论文发表数量可能应该超越统计数据。而因为中国大陆传播学者众多,有些中国大陆传播著名学者论文发表情况由于篇幅所限没有进行统计。了解了中国大陆著名传播学者论文的发表情况,推而广之来看看中国大陆著名传播学者专著的发表情况,以便从更
14、广的角度了解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力量和进度。许欣曾在2003年许欣:论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的生态状况(19812001),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向芳在2010年分别对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核心作者群做过统计分析。从向芳的统计结果看,出版2部以上著作的专家学者共有45人,出版4部以上共15人,其中戴元光以出版18部著作位于榜首,其次是邵培仁11部,何道宽、陈力丹6部,李彬、明安香5部,郭镇之等9人4部,张国良等15人3部,余也鲁等15人2部。向芳认为,虽然这些学者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质量上具有较高的水平,对于完善传播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就这部分核心作者
15、的学科背景来看,作者大部分来自新闻学科,其它社会科学的学者很少参与其中。这可能与传播学主要通过新闻学领域获得引进、介绍和研究情况有关。向芳:中国大陆传播学著作出版现状简介(1983-2008),王怡红、胡翼青主编:中国传播学30年,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10年,第795页。表1 传播学专著核心著者统计表(1983-2008)著作量著者人数著者姓名181戴元光111邵培仁62何道宽 陈力丹52李彬 明安香49郭镇之 关世杰 陈卫星 展江 殷晓蓉 吴予敏 张咏华 卜卫 段鹏315张国良 杜骏飞 吴廷俊 居延安 朱增朴 陈崇山 黄鸣奋 尹韵公 张昆 孙宝寅 崔保国 匡文波 徐耀魁 刘京林 刘海龙21
16、5余也鲁 童兵 魏永征 段京肃 孙五三 孙旭培 袁军 胡钰 刘晓红 童之侠 胡春阳 刘燕南 胡正荣 吴信训 周月亮3、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理论路径(1)生态化生态学是中国大陆本土化发展的哲学基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态学的眼光进行传播问题的研究,是传播学中国本土化研究的哲学基础和重要策略。如同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离不开空间、物质与能量,需要特定的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条件,传播学本土化的生态学意识,使中国传播学研究更加有意识地结合中国传播活动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传统结合,真正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发
17、展之路。邵培仁教授是中国传播生态研究的开创者和领路人之一。他充分利用其主编的中国传媒报告等学术刊物和相关学术网站推动了媒介生态学研究,并以其丰富的传播生态学成果促进了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发展。邵培仁教授最早对媒介生态进行系统论述,认为生态学的人文转向,是人类学术史上“世界观转化工程”和“第三次真正的革命”;传播生态学是人类处理“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告别西方研究范式的绿色传播生态理论体系,探索和揭示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以循环式食物链代替单程式食物链,以绿色生态链和蓝色生态链替代灰色生态链和黑色生态链,以媒介生态城堡
18、取代媒介智能大楼,是中国传播生态学的使命和责任。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35页。他不仅深刻论述了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的思想、理论、趋势研究进行了历史考察,而且提出了传播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传播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并构建了内涵丰富的“媒介生态城堡”。邵培仁深刻的传播生态思想来源于其早期提出的著名的“整体互动模式”(见图3)。“整体互动模式”和传播生态学在基本理念是高度吻合和一致的。图3 邵培仁的整体互动模式邵培仁教授的整体互动模式强调传播系统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而整体性和
19、互动性又是生态学的基本内核和基础思想。传播生态理念将传播看成一个有机系统,对其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观照。传播学研究所面对的不只是支撑信息传播过程的几种要素和一些单纯的信息传播现象,而是从一定的角度和层面上所面对的整个世界,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自觉地将整体与局部、要素和因子、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在单纯的传播要素中看到全部要素,在研究局部的传播行为时关注全部的传播活动。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3页。传播生态理论不但是新的研究学科,而且是传播学研究的一种高尚高深的哲学基础。传播生态理论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传
20、播研究者的先进理念,推进了传播学者在研究传播现象的同时关注传播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系统,从而很好地使传播学研究与中国当下的现实结合,引领和促进了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之路。(2)交叉化当今中国,环保、资源、健康、人口、和平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都不可能由单一的学科来解决,而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正是适应这一现实,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也结合中国现实的需要,采用多学科嫁接交叉方法,对旧元素进行新组合,将传播学与一些社会学科相结合开展研究,不仅进行概念移植,而且开展理论渗透,成为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的亮点。这里值得一提得是,嫁接杂交、交叉融合是自然界生物优化的基本法
21、则,是生态学中的基本规则。所以,可以说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嫁接交叉是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又一种创新运用。传播学的“浙大学派”(因研究者多出自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被学界称为“浙大学派”)凭借学科建设中的“211工程”(即两本中英文刊物:中国传媒报告和China Media Research、一本蓝皮书: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一个网站:智维学术网)和几位知名教授以及他们指导的一批批博士生团队,在传播学本土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突出贡献。“浙大学派”领军人物邵培仁教授的交叉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主要有经济传播学(1990)、教育传播学(1992)、政治传播学(1991)、艺术传播学(19
22、92)新闻传播学(1994)、媒介生态学(2008)和媒介地理学(2010)等著作;2001年邵培仁还带领浙大学人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八本网络传播与文化、与教育、与商业、与战争、与新闻、与娱乐、与广告等传播交叉研究丛书。吴飞教授有传播法学、传播人类学和媒介经济学等成果,李岩教授有媒介批评、媒介文化、媒介话语分析等著作,李思屈教授有媒介审美、传播符号学研究等论著,赵晶晶(J.Z.爱门森)教授有跨文化传播和亚洲传播研究多种成果,卫军英教授有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系列成果。在此基础上,他们紧追国际传播学发展的前沿和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带领博士生团队有效开拓和推进了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特色的媒
23、介人种论、媒介和谐论、媒介身份论、媒介演化论、媒介愿景论、媒介认同论、媒介崇拜论、媒介品牌论、媒介转型论、媒介融合论、媒介排斥论、媒介公平论、媒介偏见论、媒介趣味论、媒介安全论、媒介病理学(包含媒介弱智论、媒介失声论、媒介失忆论和媒介恐慌论等)等一系列传播学交叉研究领域,发表了丰富且新颖的学术论文,撰写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在国内外传播学界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博士团队中的“十大金刚”、“八朵金花”等学术新锐正在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浙大学派持续稳定地开拓创新的不竭之源,成为影响和引领中国传播学术潮流和走向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学科。在这门学
24、科里,传播学的研究会被各门学科的学者格外重视,会一跃成为所有这些科学里面的基础(施拉姆语)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因此,传播学交叉化研究“领域无限宽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5页。(3)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很好地把握了“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时又注意了“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本土的”的辩证运用。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过程中关注国际传播学的发展的同时并把他们运用与中国实际问题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对西方的传播学理论是“迎而又拒,拒中有迎”,整合了许多学科的
25、知识,采用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紧紧联系实际,努力服务于实践,从而展示了中国大陆传播学者的开拓勇气和创新精神。另外一方面,研究者始终注意“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本土的”的问题,积极采用世界传播学最新的传播学成果和理论来研究中国问题,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但是又抬头看天、把握世界传播研究气候,因此不管是理论还是实务,是研究视野还是研究角度,中国的传播学本土化研究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色彩,本土化研究与国际化研究形成了很大的张力,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不仅是引进的后继而且成了引领的前奏。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李希光长期致力于国际传播研究,以国际化的视角解决中国传播问题,他不仅忧思西方媒体对中
26、国的妖魔化,论述西方新闻自由悖论,而且高度关注全球传播时代的中国媒体的议程设置与文化软实力、网络公众外交平台上的国际话语竞争;不仅揭露美国媒体关于中国SARS报道中的政治化倾向,以及美国媒体新闻的选择性、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提出了中国国际传播中的宣传模式与抵抗模式,尝试解决如何在全球化时代营造中国媒体的品牌和影响力等问题。他的研究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在游刃于西方世界文化的语境中,持论纵横捭阖,热情洋溢,挥洒自如,在国际政治、新闻舆论、全球传播等思想领域时常掀起阵阵波澜。浙江大学赵晶晶(J.Z爱门森)教授在跨文化传播研究方面不仅实力雄厚,而且颇有特色。她主编的China M
27、edia Research学术季刊本身就是国际上第一个聚焦中国传媒、推进跨文化研究的全英文连续出版物。她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也是跨文化传播和亚洲传播研究,先后出版了欧美传播与非欧美传播中心的建立、传播理论的亚洲视维、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等专著、译著,发表了世界文化与不可知论的政见、世界文化和文化纷呈中的传播策略、人类认知的局限与跨文化传播、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一个跨文化的艺术评论、论全球传播能力模式、亚洲传播研究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向、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等学术论文和译文。赵晶晶拥有中国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多年来周游世界,考察访问了国外许多博物院和文史馆,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事跨文化传播和亚
28、洲传播研究具有特殊优势。她的研究持论新颖但不偏激,论述严谨但不死板,成果不仅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独特的亚洲视角,而且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和立足现代的中国文化特色。李希光、赵晶晶等人的传播学本土化和国际性研究,既使得中国传播学研究有别于西方传播学,又很好地融入了亚洲和世界学术潮流之中。可以说,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已经较好地跨越了“言必称希腊”的初始阶段,顺利走上了大胆突破西方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式,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国情为坐标,“上下联通、古今并用”的传播学研究新路。三、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具体分析新世纪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具体分析采用对20002009年中国知识资
29、源总库(CNKI)进行题名或关键词为“传播”的一级检索,并在检索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拉思维尔模式提出的5W所涉及的关键词进行二级检索开展具体分析。1、控制分析的本土化研究情况分别以“把关”、“传播者”、“编辑”、“记者”为二级关键词进行检索,检获论文数量分别为把关387篇,传播者223篇,编辑105篇,记者40篇(见图4)。通过检索发现,“编辑”的研究论文数量达到105篇,“记者”的有40篇。可以发现,在对记者和编辑这两类守门人的关注中,编辑的研究明显高于记者,这似乎验证了社会的某种倾向:编辑比记者具有更高的地位和认同度。从研究的角度来说,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身在一线的、数量众多的
30、记者的研究和关注,将他们在丰富的新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升华提炼成新闻传播的规律。图4 控制分析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成果的情况本土化研究中控制分析明显受到生态学视角的影响,学者们不仅探讨生存在理想和卑微之间、从“无冕之王”跌落“新闻民工”的记者生态及其“围城现象”的深入探讨,提出应该加强记者关怀,构建和谐的新闻人才生态,而且提出了编辑生态理论构想,认为“对编辑的生态编辑生态是各种相关编辑要素有机构成的集合体。编辑人员应该以广阔的视野关注编辑生态并强化自己的编辑生态意识。研究编辑生态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探讨重构编辑生态原则 ,对于促进编辑生态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吕瑞荣:论编辑生态的原型与重构,广西师范学
31、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35页。学者们探讨了策划编辑专业成长的生态式环境、新闻编辑的生态观、生态文明与编辑思维新向度、编辑在学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责任、编辑应树立出版生态观、网络语境中的编辑生态等。中国特色现代传媒事业的传播者素养和意识的探讨是控制分析的本土化研究的集中所在。研究者认为,我国新闻传播者需要进一步提升“理性规范意识、世界公民意识、现代竞争意识”卞丽敏: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公民意识,今传媒2006年第7期,第59页。等现代公民意识,养成奋发进取、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良好道德品行,并通过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来实现其内在的传播理念和理想。黄富峰:大众传播者的德
32、行,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第8页。同时,传播者必须具有导向意识,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弘扬主旋律,用先进的文化的培养人,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董小玉: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第87页。2、内容分析的本土化研究情况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信息和符号的研究。信息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和媒介相互交换的特殊内容;符号是表达特定信息的方式或形构。分别以“内容”、“信息”、“符号”、“节目”为二级关键词进行检索,检获论文数量分别为内容86篇,信息1811篇,符号153篇,节目271篇(见图5)。信息是传播的内核,信息生态保护具有重要
33、意义,因为“信息生态的平衡发展直接影响新闻信息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信息生态的失衡会导致新闻信息污染和新闻信息超载,给传媒生态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影响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和传播效果。”邢颜辉:信息传播中的生态保护,新闻传播2007年第8期,第8页。因此,内容分析的研究中“信息”的研究十分突出。图5 内容分析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成果的情况研究者纷纷关注新闻、广告等传播中信息生态保护的途径,探讨信息内向传播的生态特质,特别是网络信息生态的问题。网络信息传播之所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在互联网、通讯网、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网络信息传播不仅方便快捷,具有高度综合性、充分的互动性的网络媒体如雨
34、后春笋般的出现,而且网民数量的几何级递增,极大地改变了媒介信息传播生态。学者们关注于网络信息源的生态属性及其应用研究、网络空间信息生态环境及其网络信息生态失衡问题、信息理论的生态网络灵敏度、信息构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等问题,深入探讨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网络信息生态分析、网络信息生态及平衡对策研究、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安全危机与化解、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危机与保护、网络信息生态不平衡的原则及解决办法等等。研究者认为,网络力量构成了网络舆情的新特征,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社会化和受众泛网络化的背景下,吸引受众参与投入信息传播,将受众卷入到媒体沟通之中是现代媒介竞争致胜的关键因素;从受众升级
35、、媒体升级、舆情升级创新构建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下的网络议题升级模型,优化网络信息传播生态。顾明毅: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第67页。研究者进一步认为应该从“丰富和深化民生新闻传播、扩大和深化网络舆论监督、提高网络新闻采编和发布水平”李蔚:网络信息传播与网络话语权控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110页。等方面入手。这些研究无疑对中国社会处于这个“媒介即讯息”时代的强力反映,是对网络等传播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是我国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反映。内容分析中关于“符号”的研究是与“跨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36、,形成了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中的异质而又亮丽的景观,形成了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与国际化的强大张力。学者们讨论了跨文化视野中符号意义的变异与多样性、符号意义引起的跨文化交际失误透析、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符号的认知过滤与语用推理,并且具体比较了女性符号、民族文化符号、视觉符号、颜色符号、体语符号的跨文化传播不同使用。研究者认为,自然化和普遍化是符号传播意义的基本机制。自然化包含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约定俗成的含义以及所指与能指之间任意性关系;普遍化机制的实施,是运用换喻,通过元语言组合,把已经被自然化的含蓄意指的所指推广开来。正是借助于自然化和普遍化这两符号传播机制,符号的新的意义得以建构。隋岩:符
37、号传播意义的机制对自然化和普遍化的深度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第57页。特别是,广告传播通过符号资本进行意义控制、意识形式控制,将商品符号化来构建符号秩序和含义秩序,培育社会消费信仰,并对社会文化和社会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刘泓:广告传播:符号秩序的建构,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第39页。因此,符号往往成为了知识沟通和权力技术的工具,成为影响深远的社会秩序再生产过程,正因如此,布迪厄的符号权力理论指出:政治符号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是“通过政治权威符号化,将政治权力置换为符号权力的方式进行的”章兴鸣:符号生产与社会秩序再生产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的政治传播意蕴,湖北社会科学200
38、8年第9期,第50页。3、媒介分析的本土化研究情况分别以“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 、“网络”为二级关键词进行检索,检获论文数量分别为媒介818篇,广播206篇,电视1103篇,报纸105篇,杂志76篇,网络2302篇,技术449(见图6)。传播学的媒介分析侧重的是媒介技术特征、媒介技术社会影响的研究。随着传播技术地快速发展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社会对媒介的关注度快速提高。从检获的论文数量来看,网络的研究论文数量高达2159篇,电视的研究论文数量高达1039篇,这很好地反映了这两个媒介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图6 媒介分析的本土化研究的论文发表情况媒介生态学的兴起
39、是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发展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邵培仁教授是中国大陆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引路人。早在2001年初,邵培仁教授在著文提出媒介不是一种僵死的封闭的物质实体,媒介生态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开放系统。媒介生态的原理与方法、历史与现状、观念与规律、传者生态、信息生态、符号生态、受众生态、报刊生态、影视生态、网络生态等都成为了媒介分析本土化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35页。他认为:整体优化、互动共进、差异多样、平衡和谐、良性循环、适度调控等原则,是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研究的题中之义,整体观、互动
40、观、平衡观、循环观、资源观是媒介生态的研究的五大观念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冬,第20-22页。发源于邵培仁教授媒介生态观念和思想,学者们用媒介生态的视角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国传播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如媒介生态优化与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新媒介生态下传媒与公共事件的关系、媒介生态视野下报网互动的舆论引导、媒介生态理论视野下对省级卫视生存困境的解读、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我国公民新闻的实践与发展、媒介生态视域下的电视广告及其发展策略研究等。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是邵培仁教授交叉化研究的又一个杰作。他把媒介地理学作为一种最新的研究视野,提出建设媒介地理学并用心良苦
41、地论述其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以及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等问题。同时,邵培仁教授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视角解决中国传播种的问题,期间广泛传播的主要论文包括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等。当然邵培仁教授在媒介分析的交叉化研究方面远不只媒介地理学,还包括媒介时间论、媒介身份论,以及基于他的研究思想而散发开来的其带领团队的一系列相关论文和著作,对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成果的多样化、超越性、前沿性、创新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理论色彩最强的一块集中媒介理论的研究方面。这些深刻的媒介理论和思
42、想奠定了中国大陆传播学新世纪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媒介偏倚及其传播理想到“自媒体”传播形态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从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到“媒介系统依赖”与“传播机体”的讨论,研究者认为:传播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地位的变迁,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自媒体”等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快速发展,成为社会的时尚。“自媒体”释放了民众的心声,宣泄了社会的情绪,对社会形态、人类交往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娟:试论“自媒体”传播形态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0期,第49页。而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大众
43、文化再创造程度低,多倾向于热媒介,精英艺术再创造程度高,多倾向于冷媒介。而大众文化追求偏倚空间的媒介,以偏倚空间传播的大众化手段操纵着文化;精英艺术青睐偏倚时间的媒介,以偏倚时间传播的特权性垄断着艺术。隋岩: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媒介偏倚及其传播理想,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第65页。传播技术导致媒介生态变迁,寻求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传统报业的一种重要的探索,而电视也取道互联网,通过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等平台传输节目信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也正在形成一个“传播机体”。鲍尔洛基奇,郑朱泳等人十分重视和强调与媒介相关的社会生态构造,关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基础设施,把在变动和
44、冲突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可获得的传播资源有力地联结在一起分析媒体、个人、社群乃至社会各层面之互动关系。鲍尔-洛基奇,郑朱泳:从“媒介系统依赖”到“传播机体”“媒介系统依赖论”发展回顾及新概念,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2期,第9页。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正在从自然时间、钟表时间向媒介塑造的新型的媒介时间过渡。“传播媒介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时间的建构,转移了人们的时间参考标准,并且通过技术、内容对时间进行雕琢。以瞬间性、零散化与无序性为特征的“媒介时间”将对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卞冬磊: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第32页。电视
45、和网络媒介是中国媒介分析的重点所在。数字革命、数码影像技术正在急速改变强势的电视传播的生态,电视媒介演化出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等特征。正因为此,研究者们集中探讨了新技术、新媒体与电视生态发生变迁后的其他一些延伸性的问题,相关的话题如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传播模式、新媒体电视的内容形态与传播特性、互动引发电视传播变革、数字电视受众的变化与传媒传播策略的调整、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的新理念、电视节目从公民权利到公民责任传播理念的转变等,都是对新技术环境下电视媒介的深化研究。在网络传播研究方面,20072009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特别值得关注。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围绕着Web3.0网
46、络技术新特点、以生态学理论及实证方法对网络传播现象、网络监管等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了一个关注建设与管理、多维度纵深拓进研究领域的阶段。陈力丹: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六个主题,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第82页。2008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关键主题是网络传播与政治、网络传播与社会建构、技术进步与新型网络应用研究。杜骏飞:政治、社会与新型网络应用2008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关键主题,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91页。 2009年是对2007、2008年研究的延续和深化,既有网络传播伦理的探讨,又有网络传播特征、策略的研究,话题集中于“人肉搜索”与网络传播伦理、网络时代科
47、技传播的碎片化、网络传播与政府的社会控制、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研究等。全球化环境下,媒介生存也回避不了全球化的问题。“如果全球化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次历史性机遇 ,那么对中国媒介来说则不是机遇而是挑战。面对媒介全球化的强劲挑战 ,中国媒介虽然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劣势也十分明显,并且大多数媒介对将要遇到的挑战都准备不足。”邵培仁:媒介全球化:是机遇还是挑战,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1页。正因为此,媒介全球化是本土化研究中媒介分析国际化的关注方面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们热烈讨论媒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媒介的变化、国际传播的“软切入”、跨文化传播的战略,探讨媒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48、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等。4、受众分析的本土化研究情况分别以“受众”、“ 观众”、“ 读者”、“ 听众”、“ 网民”为二级关键词进行检索,检获论文数量分别为受众225篇,观众11篇,读者20篇,听众2篇,网民5篇(见图7)。受众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社会(特别是大众媒介)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所以研究成果方面体现为以受众为统称,而以观众、读者、听众、网民等概念进行论述的数量很少。从受众分析的研究成果来看,是传播五要素之中相对最弱的一环,这一状况映射了传播者和研究者对受众的不重视,“受众是上帝仅仅是一句口号”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而实际上受众决定着节目和媒介的生存状况中国大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必须战略性的提升中国受众要素的研究,以提升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图7受众分析的本土化研究的论文发表情况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中的受众分析也有生态学视角下涉及的是受众伦理、受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