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及对策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及对策管理制度.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应急预案及对策管理制度.精品文档.应急预案及对策管理制度目的建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作为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对公司内任何可能引起的事故紧急情况进行预防,并尽可能的排出事故隐患;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一、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程序及要求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部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2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危险目标的确定:各部门根据本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可按危险性大小依次
2、排序。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对每个已确定的危险目标应作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险及范围。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泄露等。3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潜在事故分析,不但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如剧毒或停水时;化学品泄露、溢出;危险废物水浸;火灾;化学品爆炸等。潜在事故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导致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及原因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间;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破坏程度如何;事故之间的联系每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从生产厂家或其他
3、方面索取危险物质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以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以便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在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部门有关负责人,在重大危险潜在事故分析结果基础上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4.8)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二、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化学工业部1997.07.29)1、 厂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主要装置的生产能力及产量;化学危险品的品名及正常储量;厂区内职工三班的分布人数;厂区占地面积;周边纵向。横向距
4、离;距厂围墙外500米、1000米范围内的居民(包括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数);气象状况。2、化学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分布图3、指挥机构的设备和职责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5、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6、预防事故的措施7、事故处置8、工程抢险抢修9、现场医疗救护10、紧急安全疏散11、社会支援等三、预案演习及教育1、 安全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2、 在制订预案演练的过程中,应让相关岗位的员工包括相关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3、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完成以后,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安全管理机构公布。4、 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规定
5、的内容是否可进行检查,并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l 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l 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l 应急机构及所有人员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l 能否有效公职事故进一步扩大。5、应对 在演习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6、在现在危险设施和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7、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修改后,应将情况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有关的人员。公司所有人员应积极参与整个演练过程。8、安全管理部门依据(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加强各救援队伍的培训和对全厂职工进行应急救援常识教育培训。四、预案措施的落实与管理1、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
6、准确、有效的进行处理,各部门负责人员应组织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负责制和各项规章制度。2、公司应建立以下相应制度;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休息日,夜班安全值班制,明确值班负责人的安全责任。遇有问题及时处理。检查制度每月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例会制度依据(安全卫生管理组织体系)的安全组织活动,由紧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定期召开指挥组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检查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本制度由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并负责解释。参考资料(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
7、8218-2000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编写提纲 化学工业部1997.17.29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4.8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管理制度目的明确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处置、逃生、救援原则,事后调查,原因分析,报告及与昂放措施实施的程序,将事故或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安全事故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使用范围爆炸、火灾、人身、设备等事故及地震、洪水、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经及时采取措施未造成实质性损失的未遂事故也属调查报告对象。一、 安全事故1、 事故的第一发现者应大声呼叫或通过警铃、紧急广播通知附近的人并积极采取
8、措施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2、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初期经扑救无效或失去控制局面信心是应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如有受伤人员应设法救护并帮助撤离。3、 事故发现者应以快捷的方法逐级上报,或直接向公司安全部门和安全委员会主任报告,必要时通知消防部门救援。4、 启动紧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预案的要求统一指挥救援及善后处理工作。5、 员工在情况允许时应尽可能的携带急救药箱,重要文件及对生产装置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措施后撤离6、 员工撤离后应迅速到避难集合点集合;各部门负责人或兼职安全管理员将部门人员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7、 在紧急救援时,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哈相应的防护用品;在优先救人救灾 的前提下,注意保护好
9、现场。若因抢救伤员或安全委员会主任许可不得撤除。8、 事故中有人受伤时,应及时报告紧急救援指挥部,并立即送医院治疗。9、 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主任应及时向DIC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星空,并根据要求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安排填写事故报告书,参照附表15和制定再发预防措施。10、 安全主管应直接参与事故原因调查,负责管理事故报告,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制定防止在发预防措施并对员工实施宣教。11、 事故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不准隐瞒事实真相。并如实填写事故报告。12、 事故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清原因,教育员工,制定措施并处理负责人。13、 召开事故总结报告会,对事故处理情况进
10、行公布,最后由安全会员会主任对事故结案,安全主管整理事故资料并归档。二、 自然灾害1、 新建,扩建工程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法规关于防灾管理的规定,符合防灾减灾设计施工标准。2、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可能的自然灾害,制定积极的防范对策和紧急救援预案。3、 公司应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及时预报和发生自然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哈相应的预防准备,把公司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4、 安全部门及公司接到相关部门的自然灾害预警通知后,应立即做好准备,并根据具体情况在公司公告栏中公告。5、 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通知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成立紧急酒宴指挥部,并启动紧急救援预案。6、 应协助并听从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指挥。
11、7、 紧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对自然灾害发生时公司的各项事务全权负责,协调好各部门的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政府报告灾害情况。8、 部门负责人为部门指挥队长,根据灾害情况组织本部门员工疏散及自救,同时要保持与总指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随时报告本部门的情况。9、 安全主管为现场指挥,负责现场具体的疏散及自救工作;及时解决现场问题。10、 公司员工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应保持冷静,听从部门指挥队长及现场指挥的指挥;积极参与救援工作。11、 自然自来来临时按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组织疏散避难或组织抢救。12、 员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携带应急救药箱,重要文件及对生产装置采取防止灾害扩大的紧急措施后撤离。13、 员工撤离
12、后应迅速到避难集合点集合。各部门负责人或兼职安全员将本部门人员情况及时报告紧急救援指挥部。14、 有人受伤时,应及时报告指挥部,并立即采取救治。15.、 自然灾害过后,应组织灾害救援及善后处理工作。16、 由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主任组织对灾害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统计,并以自然灾害报告形式向DIC相关部门报告;及时向员工通报灾害损失情况。制定落实复工计划及措施。新产品初次生产安全管理规定目的 针对新产品初次生产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证相关人员共享信息,明确事故预防责任,确保员工人身及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定义 新产品;指使用新原料或生产过程采用新生产工艺条件的产品责任1、 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主
13、任负责审批新产品初次生产许可证;2、 新产品初次生产部门负责人对初次生产全过程安全负责;3、 生产部门负责在技术部门的协助下制定新产品初次生产工作计划,申请新产品初次生产许可证,制定新产品初次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事故紧急预案,初次生产人员安全培训;4、 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新产品详细的小试或中试结果及记录、协助生产部门做好新产品初次生产相关准备及现状指导工作;5、 安全主管负责审核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组织相关安全培训;6、 相关部门负责对许可证进行附签,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管理规定1、 产品初次生产应在小试,中试成功,试验数据充足的前提下进行。2、 技术人员应提供相关试验数据、异常情况或紧急情况发生
14、时的处置方法。3、 生产部门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确定设备改造方案,制定操作规程及紧急情况对策方案,就初次生产对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记录。4、 生产部门按(工作许可证制度)要求申请(新产品初次生产许可证)5、 相关(技术、设备、公用工程)部门负责人对许可证先关内容进行确认并附鉴。6、 新产品初次生产实施时应安排足够的操作人员,负责小试的技术人员应到场指导。必要时安全主管,生产部门负责人应到场监督。7、 新产品初次生产实施时,应加强对安全设备,公用工程设备的点检巡视。8、 生产部门对新产品初次生产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向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主任报告。9、 初次生产结束,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
15、主任对许可证进行回签。化学品储存、搬运安全管理规定目的加强公司化学品存储、搬运管理,确保员工人身及公司财产安全。使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化学品搬运及化学品仓库、原料灌区的管理。一、 一般化学品仓库管理1、 化学品仓库管理人应经过化学品管理以及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2、 化学品仓库应由专人管理,在仓库出入库出标明管理责任人。3、 仓库管理负责人全面负责仓库的管理及安全工作,管理负责人应定期整理整顿所管理的仓库,定期对仓库的电气设备,防水防漏等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向领导及公司安全部门报告4、 仓库的使用人应严格遵守仓库管理规定及注意事项,进入仓库应穿戴防护用品。
16、5、 在醒目处标明储存化学品的名称、性质及应急措施。禁忌物料应分离储存。性质不明的物料严禁入库。6、 仓库内应保持整洁,认真执行仓库管理的十三防安全工作,即防火、防水、防锈、防腐、防磨、防爆、防电、防盗、防晒、防渗漏、防倒塌、防变形。发现泄漏或包装物损坏应立即采取措施。7、 库区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如需明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并采取严格防火措施后方可动火。8、 仓库防雷装置及放静电装置,应定期检测,保证有效并将检测结果存档。9、 消防报警装置及灭火器应定期检查,保证有效好用。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地方,其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二、 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 1、 (一般化学品仓库管理)规
17、定同样适用于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 2、 未经仓库管理负责人许可,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仓库。 3、仓库入口处应设接地铜棒(板)供进入时放电。仓库防雷装置及防静电装置,应定期检测,保证有效。 4、 消防报警装置及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保证完好。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地方,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5、 进入危险品仓库或装卸用机动车辆应符合防爆要就(如安装防火帽)。在进行易燃易爆物品的出入库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严防震动,撞击,重压,摩擦;在抽取易燃易爆溶剂时,应将手泵或溶剂筒接地,以防静电。 6、禁止随意切断仓库用电。对仓库电器设备检查和维修保养结束时,应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通电
18、。 7、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的牢固,密封。发现泄漏或包装物损坏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8、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其布局及储存类别不得擅自改变,如需改变应报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主任裁决。 9、 存放国家标准GB13690中规定第三类(易燃液体,如乙醚、戊烷等)、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如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等、)第六类(有毒品,如草酸二乙酯、苯酚等)、第八类(腐蚀品,如乙酸、乙醇胺等)危险化学品时,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应按各自所指定的场所封开存放保管。 10、使用过的包装物等应及时测出仓库存放的指定地点。定期处理。 11、符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储存区应指定事故
19、紧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及演习。三、 原料罐区管理 1、原料罐区应由专人管理,在醒目处标明管理责任人。 2、原料罐区管理责任人应经过危险化学品管理以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3、原料罐区管理责任人全面负责原料灌区的管理及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人定期巡检所管理的区域防止跑,冒,滴,漏的发生。发现安全隐患时,立即向领导及公司安全部门报告。 4、装卸物料时原料灌区管理责任人应到场确认物料内容及容量无误后,方可开始装卸操作。福安里责任人应监督整个装卸过程,在确认装卸完成并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5、进入原料罐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符合防爆要求。装卸过程中应使用轮胎固定块。
20、 6.原料罐区管理责任人及槽车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防护用品,配戴防护眼镜。 7、 槽车 在装卸货时应做好防静电接地措施。并在装卸时准备好消防器材备用。 8、 装卸软管要接牢,开始时阀门要小开,待确认流程通畅,管线无泄漏时才能开大。 9、装卸中发生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待处理完毕后在继续。 10、原料灌区的进出口阀应安装保护设施,防止泄漏及误操作。 11、 符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储存区应指定事故紧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演习。参考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 GB15603-1995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MSDS管理规定目的加强公司
21、对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的管理,确保化学品购入、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的安全、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一、 MSDS的管理公司所有MSDS由技术部门负责统一管理采购部门在采购化学品原料时应向供应商收集相关原料的MSDS资料,并将所有资料转交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对收集的化学品原料的MSDS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同时按MSDS要求编写本企业产品的MSDS,要认真阅读,了解和掌握化学品的危险性,并根据使用的情形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选用合适的防器具,培训作业人员。销售部门在交付商品时将MSDS提供给用户,作为为永和的一种服务随商品在市场流通。二、 MSDS内容 MSDS包括以下十六部分内容
22、;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主要是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2、 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或商品名和通用名。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无论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如果其中包含有害性组分,则应给出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 3危险性概述(haxards summarizing) 简要概述本化学品最重
23、要的危害和效应。 4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指作业人员意味受到伤害时,所采取的现在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 5、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主要是表示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殊危险性,适合灭火介质,不适合的灭火介质以及消防人员个体防护等方面的信息。6、 泄漏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ers) 指化学品泄漏后现场可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之事项和消除方法。7、 操作处置与储存(handling and storage)主要是指化学瓶操作处置和安全储存方面的信息资料。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exposure
24、controls、personal protecition) 在生产、操作处置、搬运和使用化学品的作业过程中,为了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化学品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方法和手段。9、 理化特性(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主要描述化学品的外观及理化性质方面的信息。10、 稳定性和反应性(stability and reactivity)主要是叙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方面的信息。11、 毒理学资料(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提供化学品的毒理学信息。12、 生态学资料(ecological information)主要陈述化学品的环境生态效应、
25、行为和转归。13、 废弃处置(disposal)是指对呗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无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14、 运输信息(trasport information)主要是指国内、国际化学品包装运输的要求及运输规定的分类和编号。15、 法规信息(regulatory information)主要是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款和标准。16、 其他信息(other information)主要提供其他对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信息。三、MSDS编写要求MSDS规定的十六大项内容在编写时不能随意删除或合并,其顺序不可随便变更。各项目填写的要求、边界和层次,按填写指南进行。其中十六大项为必须填,而每个小项可有三种选
26、择,标明【A】项者(包括;化学品中文名、化学品英文名、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国家应急电话;产品的外观与性状;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填写时间、填写部门、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为必须填;标明【B】项者,此项若无数据,应写明无数据原因(如无资料,无意义);标明【C】项者,若无数据,此项可略。MSDS的正文应用采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规范汉字表述。数字资料要准确可靠,系统全面、MSDS采用“一个品种一卡”的方式编写,同类物、同系物的技术说明书不能互相替代;混合物要填写有害性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所填写数据应是可靠和有依据的。一种化学品具有一种以
27、上的危害性时,要综表述其主、次危害性以及急救、防护措施。四、 MSDS的更新MSDS的内容,从该化学品的制作之日算起,每5年更新一次,若发现新的危害性,在有关信心发布后的半年内,生产企业必须对MSDS的内容进行修订。参考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6483-2000安全用电规范目的明确安全用电的基本要求以及电器装置的检查和维护安全要求。确保安全用电。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及以下者)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及变电所工作。一、 一般规定1、 电工作人员应具备与其工作内容相符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在公司内从事先关工作应同时持操作上岗证。2、 非电工作业人
28、员不得进行电器设备分解,维修,更换零部件工作。3、 用电设备应明确管理责任人,负责日常点检记录,保洁,维修申请及修理完成后的验收。4、 用电设备应由设备部门制定操作规程及日常点检表。5、 用电设备应采用符合相关国标要求,有资质厂家生产并带合格证书的产品。6、 长期放置不用活新设用电设备、电器应经过安全检查或试验后才能投入使用。7、 插座,接线板应标明电压及极限容量,禁止超负荷使用。8、 不停电作业或登高电工作业应由专人监护,并办理必要的工作许可证。9、 防爆区域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及安装施工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不得随意改变防爆等级及措施。二、变电所安全管理规定 1、变电所值班人员,应熟悉
29、所管范围内电气设备性能,一、二次结线图,并能熟练的进行操作与事故处理。 2、变电所值班人员,每班不少于2人,特殊情况下仅留1人时,此人必须具有独立工作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并只能监护设备运行,不得单独从事修理工作。 3、应制定紧急情况处置预案,制定对突发停电,发电机启用及回复供电操作规程。 4、变电所值班人员要监护仪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正确果断的排出故障和事故。 5、 正确无误的记录运行日志,按时抄报所规定的表单和报表,做好调荷节电工作。 6、做哈设备缺陷的检查记录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管好变电所内消防器材及常用工具,同时做好设备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工作。三、 日常维护安
30、全管理规定 1、用电设备和电器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电气装置附近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禁止在架空线上放置或悬挂物品。 2、电器装置如果不能修复或修复后达不到规定的安全技术性能时应予以报废。 3、 使用的电气线路必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并应定期检查;禁止使用绝缘老化或是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 4、当电气装置拆除时、应对其电源连接部位作出妥善处理,不应留有任何可能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5、 临时用电应经设备部门审核批准,并有专人负责管理,限期拆除。 6、 用电设备在暂停或停止使用、发生故障或遇突然停电时均应及时切断段元,必须是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1、。 7、 当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后,应先查明原因,排出故障,并确认电气装置已恢复正常后才能从新接通电源、继续使用。更换熔体时不应任意改变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或用其他导线代替。 8、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9、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10、电气装置的检查、维护以及修理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全部停电、部分停电和不停电三种方式。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和组织措施。 不停电工作是应在电气装置就工作区域挂设警告或标示牌。 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工作应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将各个可能来电方面的电源全部断开(应具有明显的断开点),
32、对可能有残留点和的部位进行放电,验明确实无电后方可工作。必要时应在电源断开处挂设标示牌和在工作侧各相上挂接保护接地线,严禁约时停送电。 当有必要进行带电工作是,应使用电工用个体防护用品,专有人负责监护。 11、插头和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的保护接地极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单股与保护线可靠连接。在插拔插头时人体不得接触到电极,部应对电源线施加拉力。 12、当发生人体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使触电人员与带电部分脱离,并立即进行急救。在切断电源之前禁止其他人员直接接触触电人员。13、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采用专用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参考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子工业部87
33、电生字8号文颁发)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目的防静电危害,放患于未然。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使用、储存、输送、装卸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装置及场所;产生可燃性粉尘的生产装置、干式集体装置以及装卸料场所;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槽车的装卸场所;及其他易产生静电积累的易燃易爆岗位(场所)和有静电点击危险的岗位(场所)。一、 基本要求1、 所有员工(包括外来人员),有义务进行防静电工作。2、 安全管理:遵守国家有关化学品的使用管理规定及相关标准。原材料,仪器设备等应选择不易产生静电的产品。防静电的基本对策是使相对电位差为零,基本措施是接地。事前做好防止静电的对策,接地线的连接,应在生产或实验室等操作之前进
34、行。在使用危险物时,除要测量现场的相对湿度,同时还要实施适当的散水等措施。如;生产工艺条件许可,增加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至百分之五十以上。静电接地连接系统总泄漏电阻值应不大于十的六次方欧姆。接地体的节电电阻值应不大于10欧姆。3、操作人员防护要求 应穿防静电的工作鞋;所穿袜子要求导电性良好;不得使用鞋垫;应穿公司所指定的放静电工作服; 除雨天在积水场所进行作业外,均不得在爆炸危险场所穿用橡胶雨衣和高级统皮鞋。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有防静电的内容。二、操作规范 1、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应触摸接地棒,消除人体静电。 2、用金属箔裱纸板容器加料时,其上部的金属框应接地。 3、设备、容器、磅秤应可靠接地,磅秤
35、上禁止使用绝缘的架台、垫子等。 4、操作场所应定期测定溶剂蒸汽的浓度,并加强通风措施,使其浓度控制在爆炸极限下限以下。 5、接地夹具应经常清扫,以避免因污染而造成绝缘。 6、柄勺、漏斗等移动容器应使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7、进行有机溶剂操作时,应戴防静电手套。 8、汽车槽车在装卸易燃液体时,应接地,装卸工作完毕后,应按规定要求静置一定时间才能拆除接地线。 9、禁止使用喷射蒸汽加热易燃液体。 10、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罐内进行移液作业。三、特殊作业要求 1、装、卸和输送易燃液体时,静电防护措施l 灌装时,液体应从槽车等大型容器底部进入,或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禁止用泵直接向罐内喷射溶剂,
36、必须采用自流方式。l 严格按操作规程控制在反应器内易燃液体的搅拌速度。l 在容器、贮罐变更注入油品时,应进行惰性气体更换,对于难以进行惰性气体置换的桶、槽等容器,应严格控制流速和静电接地。2、生产气态、粉太物料静电防护措施l 在添加容易产生静电的粉体或粒状原料时,除了设备、料斗以卸料管应接地外、还应用氮气置换。不得在投料口强烈抖动袋子、l 及时清理生产设备上的粉体滞留、堆积。混凝土地面、橡胶地板等导电性要符合规定。l 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形成粒径在75微米或更小的细微粉尘。l 气流物料输送系统内,应防止偶然性外来金属导体混入,成为对地绝缘的导体。l 对于强烈带电的粉体,宜先输入小体积的金属
37、接地容器,等静电消除后在装入大料仓。l 化纤和粉体物料静电的环境,应将其湿度控制在规定界限以内。l 化纤和粉体物料在输送和包装,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或泄出静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装置设备应设静电消除器。3、 盛装易燃可燃液体设备器具清洗的要求;l 不得使用汽油、苯等易燃溶剂进行设备器具的清洗;l 使用液体喷洗容器是,压力不得大于0。98兆帕l 不得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管线的清扫;l 采样器的清洗,ing用所要采样的同类油品进行清洗,清洗过的和剩余的样品不得倒回罐内;l 在易燃易爆场所不得受用化纤材质的拖布、抹布来拖擦物体和地面;l 不得在一个容器内同时采用人工河机械两种方法清洗。四、
38、静电防止对策1、 有机溶剂的搬运车、移动式容器的车轱辘必须使用导电性的。2、 生产、处理危险物的设备所用皮带应使用导电性的。3、 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得使用压缩空气直接进行调和、搅拌。4、 设备内正在进行灌装、搅拌或循环过程中、禁止检尺、取样、测温等现场操作、当灌装、搅拌或循环停止后,应按操作规程或参照附录B要求的静置时间,静置一定时间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5、 对易燃、易爆流体储存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得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6、 不得从罐上部收油,油罐车应采用鹤管液体下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灌装油品。7、 严禁容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不得在该区穿、
39、脱衣服或用化纤织 擦拭设备,用易燃溶剂(二甲苯)等搓衣服。8、 生产设备及储罐上的排空口应设有组或器,进料管从设备上部进入时,应将其进料管延伸到接近设备底部以免产生静电。9、 在非金属构架上平行安装的金属管道相互之间的净距离小于10毫米时,应每隔20米左右用金属跨接;金属管线相互交叉的净距离小于100毫米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10、 直径大于2.5M或容积大于50M 的大型金属装置应有两处以上的接地点。较长的输送管道应每隔80-100M设以接地点。11、 管道之间与设备、机组、阀门之间连接法兰,其接触电阻大于0.03欧姆时,应用金属线跨接。12、 所用金属装置,设备、管道、储罐等应单独与接地体
40、或接地干线相连,不得互联接地。所有防静电接地线必须坚固可靠,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毫米。13、 防静电接地体的安装,应在设备、机组、储罐等底角边缘上钻孔攻丝,焊接端子(或螺栓)用不小于M10的罗算连接,并应有放松装置,均应涂上工业凡士林油。14、 新产品、设备、工艺、和原材料的投入、应对静电情况作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消除静电措施五、静电安全检查的内容1. 防静电接地设备外观检查由生产岗位(场所)管理责任人负责,每天至少检查一次。部门负责人或部门兼职安全员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接地电阻由安全主管组织每年至少测量两次,并保留岗位(场所)要增加检查次数,确保安全生产。2. 由部门负责人依据(安全
41、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定期对岗位(场所)操作人员进行包括防静电知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易燃易爆岗位(场所)内各装置系统的总泄漏电阻、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消除器的运行状况,应由由安全主管组织有关部门委派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测定和检查,并作出记录。发现异常问题,立即与上次岗位研究解决。 4、 岗位检查(含自查内容)要点,应列在静电安全检查表格上,并按表内项目逐项检查。l 各装置、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点和跨接电必须牢固好用;l 根据专业检测静电部门的检查结果,如总泄漏电阻和接地电阻大于要求值时,必须查明原因,立即加以解决。如一时难以解决,或本岗位不能解决的,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作出临时应急措施,确保安全生
42、产。l 易燃液体的装卸、输送和各项错做应按操作规程或参照“三、特殊作业要求1、条款”的要求检查、 l 检查静电消除器的效果,发现问题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修理。l 用增湿法消除静电的岗位,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百分之50以上。参考标准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附录A防止静电急剧产生控制易燃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参考件)A1灌装汽车槽车时,导管内的容许流速,按以下计算; VD小于或等于0.5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使用化学物质的分析测试及合成实验室 管理规定1、 定期清理试剂,样品等化学品,每天清理废弃化学品及污染物。不得在实验室内储存
43、危险化学品。2、 充分了解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特殊安全防护设备、公共安全防护设施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并且遵守有关的管理规定。3、 实验操作者应经过安全知识、技能培训,掌握相关应急措施,持操作证上岗。4、 熟知危险化学品标志及其含义。进行化学反应时应获得上司同意。5、 操作者进行化学反应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所有化学品的MSDS,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并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6、 当使用加热器以及产生明火的器具是,应遵守有关规定。7、 操作过程中,严禁操作者擅自离岗。试验仪器及用品应制定管理负责者,对仪器的安全点检,校正(精度),维护保养,备品备件管理负责8、 试验仪器设备应严格按照有关“作业指导书”
44、以及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9、 禁止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单独进行实验操作。加班时本部门员工不少于2人10、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样品处理、分析测试、废弃物处理等操作时,必须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在规定的区域(例如;通风橱内)和(固体废弃物安全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11、 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外要标明成分、名称和配置日期;12、 禁止直接用嘴吸取化学品、禁止用嗅觉直接分辨化学品。13、 当使用剧毒化学品时,应遵守(剧毒化合物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 设施能正常工作,无人监视的连续运转设备应在取得许可证后方能运行。 5、应制定事故紧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训练14、 应常备紧急救援器材
45、及急救药品。15、 实验室常备急救药品;医用酒精,红药水,止血粉,龙胆紫,凡士林,玉树油,烫伤膏,硼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1%),硫代硫酸钠(2%)等。医用镊子,剪刀,纱布,药棉,绷带16、 实验室操作的具体要就及注意事项参照相关附件。17、 应制定事故紧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训练固体废弃物安全管理规定目的 为了规范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杜绝因固体废弃物管理不但而造成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维护公司及公共卫生及安全。适用范围; 本规定使用于化工厂内对固体废物的废弃、回收、处置的管理。定义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活方法把固体废物装化为适于运输、储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职责1、 各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并投放至指定地点。2、 固体废弃物收集站管理负责人负责对本站收集的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处理。3、 安全主管负责全面监管公司内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工作。管理规定1、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的规定。2、 固体废弃物按分类定置、统一管理原则进行管理。3、 固体废弃物的发生部门负责人对该固体废弃物的安全负责。4、 固体废弃物应按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