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索.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索.精品文档.小学语文论文探寻思维的生命之源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索摘 要: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训指出了在学习中思考发问的重要性。提问能力是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和语言整理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课堂提问很少的原因有不敢提问、不愿提问、不会提问等。我们实践着“授予寻问之境,让生想问;授予寻问之机,让生善问;授予寻问之法,让生会问。”促进学生学、思、疑、问、悟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关键词:提问能力 现状成因 策略方法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是一个老大难的历史性问题,造成这一
2、问题的原因很多。纵观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从文言文的教学时代的“满堂讲”,到开始白话文教学的“满堂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始于谈话法教学的“满堂问”,到今天“泛人文”影响下的“满堂牵”,虽然不可否认有着一定的变革和进步,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变,就是“讲”的强势依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没有真正的“自主”起来。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在思考:如何认真贯彻新修订的课标精神,改变目前这种“满堂问”“满堂牵”的现象
3、,寻求由“讲演”向“学导”为主的课堂形态的变革呢?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他说: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学生却是在做“学答”。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道出了目前教育教学的现状:现在的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不善问。事实确是如此,我们曾对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师提问效果作了调查。提出的问题是: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你在想什么?结果如下:表1:问题参与度量化表回答的内容答案人数百分比老师抽到我时,我该怎样回答1525%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915%听同学是怎样回答的1220%反正有班里的好学生会回答1830%想课堂以外的各种事情610%然后,我们将本
4、节课的课堂实录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如下:表2:问题解决量化表教师学生提问次数47次2次解答形式自答无反应齐答举手指定答抢答讨论后叫答题目类型认知事实4次8次3次理解1次4次7次1次应用1次1次综合3次组织4次10次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老师提问时,有40%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有60%的学生关注老师的提问。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大量的提问,自问自答、无反应的解答形式占20,可见无效提问较多。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缺乏师生“对话式”的答问行为。解决问题的学生集中在约1/3学生,基本是较好层次的学生,中下生没有回答机会。整节课只有1名学生向老师提出两个不理解的问题,反映出学生不敢
5、提问,不会提问的现状。另外,从问题的类型上来看,事实记忆理解类问题占60,忽略应用、综合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组织性问题过多,占30,多数存在口头禅式语言,如“对不对?”“是不是?”“会做吗?”,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层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首著名的关于提问的诗,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达到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无效的提问,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其结果是教师疲劳,学生无聊。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
6、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阅读教学也是这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仅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思考。有了这个意识和能力,对于知识必然是学得懂、学得透、掌握得扎实。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我们试着作了一些探索。 一、授予寻问之境,让生想问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不应该在课堂中随便发问的。对于学生提问,老师有“二怕”,一怕打乱了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二怕一时回答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损自己
7、的威望和形象,导致不敢激发学生提问,甚至压制学生提问。同时,学生自己提问也有“二怕”,一是怕问题不好被同学笑话,丢了面子;二是怕老师认为自己故意与之作对而“得罪”老师。因而有问题不想提出。所以,教师一定要彻底摒弃这种陈旧保守的想法做法,为学生积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一)给予充足的准备时间现在许多孩子不是不问,而是不知道问什么,缺少问题意识,缺少如何寻找挖掘问题的方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课业负担过重也是其中一个方面。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松绑”, 减少作业中的重复操练量,而是空出更多的时间放手给学生去自己实践探索,自己去搜集相关问题。因此,
8、在每学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预习,去课文中寻找问题。“我的问题”卡 内容 我的收获我的问题来自课文的与课文相关的通过问题卡的填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问题可提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二)创设各种认知冲突要获取知识,学习新的内容,兴趣、爱好就如催化剂。我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努力挖掘教材的矛盾之处,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比如教学桂花雨一课,在教学杭州桂花和家乡桂花比较之时,多媒体出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让学生感受其茂密葱茏。然后出示母亲说的那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生动形象的画面,出其不意的句子,引起了学生的极
9、大注意,“杭州的桂花那么多,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个个问题都迸出来!生动的情境马上吸引了学生,引起体验的共鸣,学生能主动地提出各种与课文相关问题。(三)开展激励性竞赛活动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贴近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发现未知目标,分离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知识的“生长点”与“结合点”。因此,我们经常性地开展“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好”进行竞争激励;开展评比“谁的点子多”、“十万个为什么新编”、“问题大王”等实践活动来提高问题质量。每学一篇课文,都将学生的所提的问题精选出来贴在教室的一角,供大家学习借鉴。二、授予
10、寻问之机,让生善问抓住“问”的最佳时机,对激活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赞科夫说:“思维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所以,要形成一个好的问题,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在语文课堂中,指导学生选择问的时机显得很有必要。(一)在课始提问在每节课教学之前,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带着“我的问题卡”,提出在预习时碰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来自文章的结构、语言的理解把握,也可以是一些难以理解的生字词。例如在教学课外一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有学生提问:“课文重点写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为什么开始要写雨中的杨梅树?是不是有点多余?”通过讨论学生会明白,杨
11、梅果的形状好看,颜色鲜艳,味道甜美,是与杨梅树的生长茂盛分不开的,而杨梅树生长茂盛,又是和春天的雨水充沛分不开。看来作者的安排是别具匠心,绝非多余的。(二)在课中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有一位教师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谈到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形成了两种对立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这时候站起来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提问,认为曹操是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原先的分析太片面,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接着就有几位学生附和。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
12、。反方的理由:(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操军队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小;(3)铁索连船可以增加曹军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辩后,大家终于达成了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不仅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三)在课末提问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篇文章即将学完,教师可能会问:学了课文后还有什么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学生差异性的存在,
13、他们很可能提出各式各样非本质性的问题。因此,课本提问需把握两点:一是选择探索意义较大的问题进行,二是围绕教学的目标(重点或难点)进行。如一位教师在教完西门豹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中有一位学生提问:“西门豹为什么不采用禁止给河伯娶媳妇或下令捕杀这伙人的办法,而要一一惩治他们呢?”教师及时肯定了这个问题的价值性。并通过引导点拨和小组议论,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要惩治这伙人,又要教育老百姓,让河伯娶媳妇真相大白,进而破除迷信。这一问,使文章的中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三、授予寻问之法,让生会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要学生会提问,那不是你让他提问,给予和谐的
14、氛围就能做到的。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下一番工夫。当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根据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维脉搏,帮助学生找到提问的入口,教给学生提问的基本方法,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 (一)掌握“定向提问”的常规 钱梦龙老师提出“定向提问”。即一篇文章要从三个方面提问:一是从文章内容方面提问写了什么?二是从文章写法和语言方面提问怎样写的? 三是从文章的主旨和思路方面提问为什么这样写?比如在执教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这一自然段时,教师就可采用“定向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
15、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通过文本特殊的语言表达使读者感受到园子里万事万物的自由自,从而也感受到作者萧红心中的自由。(二)寻找文本语言的疑问点1、在文章的题目处提问 题目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题目,能尽快地进入文本解读。因此我们设计了指导学生预习的提纲,其中针对文章题目要求学生想一想,文章确定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比如教师在执教三年级课文母亲的账单时,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文中有两张账单,为什么课文题目确定为母亲的账单而不是儿子的账单或 两张账单?” “题目是母亲的账单,那么文章只写母亲的账单,不写儿子的账单行不行?”“题
16、目如果确定为账单,与母亲的账单哪个好?”这些问题切中文章的中心,提得非常好,能引导其他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2、在词句标点处进行提问 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然后引导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提问: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重要的标点,是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引起我们思考和注意的标点,其中往往蕴含着无数的语言学习资源。 3、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处提问围
17、绕课文的重难点,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对突破文章中的难点作用巨大,如果问题提得得当,文章的重难点极易突破。如教丰碑一文时,可以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结尾处,说一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读完后学生问道:“军需处长牺牲了,像一座雕像矗立在那,为什么说他和云中山化为一体了?”引导学生抓住“跟云中山化为一体”这一具有深刻内涵的难句提问,学生就会深入文本体味、感悟,从文字的表面意思直抵军需处长的精神境界,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得以升华。4、抓住矛盾处提问。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对课
18、文内容的理解。如比如窃读记最后一段:“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引导学生找出矛盾处,有学生就马上提问:“我脚都麻木了,为什么会浑身轻松呢?”这一提问很有质量,通过深究,使学生加深了对“我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一句的理解。 (三)根据课文的体裁特点提问课文的体裁不同,质疑问难的切入点也就有所不同。诗歌质疑时可着重从字、词的理解入手,逐步过渡到对意境的质疑,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营造了一幅怎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语言上有何特点?散文是对自我的叙述,常问:散文写了什么人和事?作者的看法?那些文字体现了这些看法?读者对作者的看法?小说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对人
19、物的描写和对事件的叙述来表现的,因此,质疑时要从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等的描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联系入手,或者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与事件所蕴含的道理的联系入手。对于小说常问:写了哪几个故事?人物生活的环境?人物的性格?小说的主题? 此外,还可以对文章的段落分行、人物的行为等质疑。总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坚持多引导、多训练,学生的提问便能渐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会生疑走向会质疑。长期如此,学生提问意识增强,质疑问难的质量越来越高。学生探索精神也越来越强,课堂上形成了主动、活跃、热烈的学习氛围和局面。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希望的那样
20、:学生“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坐听老师之讲说”了。这不正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所希望看到的场面吗?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引导学生质疑,学会提问,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实际出发,沐浴着新一轮语文改革的春风,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能够为高效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为学生美好的明天奠定“善思善问”的基础!参考文献:1、当代主体教育论 冯建军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发展性教学论 斐娣娜等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3、集体研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陶行知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胡 君 著 小学各科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