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安全系统资料.精品文档.安全:是指人的身心不受到危害、感到有保障、太平、圆满等阿事物存在于变化状态。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对付事故的方法有两种:1.事故发生后吸取经验,进行预防的方法,叫做问题出发型2.用系统工程控制事故的方法,叫做问题发现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
2、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
3、造成损失的理论。事故树的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说,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基本事件就称为割集。径集: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不发生,则顶上事件也不发生,把这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最小径集: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最小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结构重要度: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越大,它对顶上事件的影响程度就越大。概率重要度: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
4、度是指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对该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临界重要度:它是用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的比,来确定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概率。 维修度: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后在维修容许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有效度:是指对于可修复系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时间内能够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给定某系统的预期时间为t,维修所容许的时间为(远小于t),则有:A(t,)= R(t)+1- R(t)M()。故障:系统、
5、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劣,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因而不能完成规定任务或任务完成不好。则称为故障发生 故障率,为因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时间占检验机构日常工作总时间百分比。 致命度分析:指对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后,其中后果特别严重,甚至造成死亡或重大财物损失的故障类型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详细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一种方法。 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事故树也称故障树,它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地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
6、因,并分析这些事故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用逻辑树图把原因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从结果分析原因分析方法。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分析方法。它是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步都从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后果考虑,直到最终用水平树状图表示其可能的结果。系统安全预测:就是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件,如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及情况变化,新的不安全因素、未来的安全生产面貌及安全对策。系统安全评价:是对系统或作业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估,并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率值做出定量的表示。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
7、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模糊评价就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给出事物获得某个评语的可能性。 安全标准: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之为安全标准。 安全决策:指解决安全生产的程序、步骤等的决策。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固有危险源:系指生产中的事
8、故隐患,即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质因素和部分环境因素。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订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灾难性事故:灾难性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也称预测分析法 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前,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通过假设提问的方法列出,然后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分析,并提出安全防范的措施。
9、第一章1.安全相对性: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进,而且影响安全的因素也很多,安全的内涵及标准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现实条件,这些现实的安全标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随着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而提高。2.在解决安全问题上,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有何区别“传统安全”人们对安全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的运用和使用阶段,在设计阶段很少采取专门的有力措施,用来提高和改善所设计系统的安全性。 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出发型。系统安全是以“全过程”、“系统地”、“事故处理”和对危害的“识别分析控制”的方法为其特征。着眼点
10、放在系统实际运行之前,使系统的设计在安全上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能正常运行或保证安全。 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发现型3.系统的四个属性:整体性(系统由至少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要素(元件 或子系统)所组成)相关性:各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目的性:系统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4.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主要内容:系统安全分析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2.系统安全预测运用有关理论和手段预测安全生产的发展或者事故发生;系统安全评价理解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安全决策与安全控
11、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照已经确定的安全目标,对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增加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后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安全目标所要求的水平。研究方法: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本质安全研究方法;人机匹配法;系统安全管理方法。5.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系统的薄弱环节、危险性及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通过分析和利用优化技术,可以找到子系统间达到最佳配合的最适方法,以期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 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可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可以迅速提高劳动保护者及安全人员的管理水平。6.用系统工程方法能解决安全问题的原因:可以识别出存在于各个要素
12、本身、要素之间的危险性;可以了解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互相依存、互相结合而产生的危险性;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第二章1.工伤事故三项要素: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工伤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1)人的原因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注意力不集中、生理缺陷等。2)物的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基础,包括: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它缺陷;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欠;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3)管理的原因即管理的缺陷,
13、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等(4)环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a自然环境的异常, b生产环境不良 (5)事故处置情况a)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b)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c)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2.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事故的偶然性(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随机事件,即
14、使完全掌握了事故的原因,也不可能保证绝对不发生事故。这种偶然性表现在:(1)对特定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等均无法预测(如地震、洪水等)(2)事故是否产生后果,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难于预测。(3)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必然性和规律性(了解事故因素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发生事故提供依据。),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根据对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规律的认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4.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1)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工伤事故的发生的特性。(2)事故的
15、原因是多层次的,不能把事故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违章” 。(3)事故致因的多种因素的组合,可归结为人和物两大因素,结合环境进行分析研究。(4)人、物、环境(环境也可包含在物中)都是受管理因素支配的。5.事故预防的原则: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3)改善作业环境;4)加强安全管理;1)预防第一,防患未然 做好基础性的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消灭潜在的事故危险,以避免造成事故。2根除事故的原因 认真彻底地消除造成事故的管理原因和基础原因,以避免它们发展成为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3)全面治理 从工程技术、管理和教育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整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以有效的
16、控制事故,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事故的预防原则:1)、技术原则:消除潜在危险原则;减低潜在危险原则;闭锁原则;能量屏蔽原则;距离保护原则;个体保护原则;警告禁止原则2)组织管理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效果性原则;坚持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原则;责任制原则3)安全教育原则(3E): 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原则3.掌握各种事故模式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在事故预防中的指导意义1)事故因果类型:(a)连锁型:任何一种可预防的事故的发生都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所产生的结果。 b)多因致果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c)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
17、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2)多米诺骨牌理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3)系统理论: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3) 系统理论的作用(指导意义) 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 对事故调查的指导:运行系统的正常情况和反常情况 对事故预防的指导:机械和操作者的可靠性 对基本研究的指导:改善和发展观察、记录系统运行的方法和确定危(1)瑟利模型针对具体危险而言。认为: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
18、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若处理正确,则可避免事故和损失,否则就造成事故和损失。瑟利模型的启示: 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识别危险。 危险的可接受性问题,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2安德森模型(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针对具体危险源而言。安德森在瑟利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的是: 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觉察性; 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控制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4)轨迹交叉理论: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概括起来无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
19、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5)能量转移论 :基本思想: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6.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事故统计数据可以把危险状况展现在人们面前,提高人们对事故的认识,使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暴露出来。a进行企业外的对比分析;b对企业、部门的不同时期的伤亡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用来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是否有所改善。c发现企业事故预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7.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目的、优缺点及注意
20、事项;分析的目的: a. 对系统中所有危险源,查明并列出清单; b. 掌握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列出潜在事故隐患清单;c. 列出降低危险性的措施和需要深入研究部位的清单 d. 将所有危险源按危险大小排序;e. 为定量的危险性评价提供数据。8. 事故统计方法:1)柱状图2)事故发生趋势图3)伤亡事故管理图4)其他方法,如扇形图、玫瑰图和分布图等事故统计指标:1)伤亡事故频率2)事故严重率.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事故的发生是一种随机现象。按照伯努利大数定律,只有样本容量足够大时随机现象出现的频率才趋于稳定。为扩大样本容量,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1)延长观测期间。(2)扩大统计范围。第三
21、章1.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时应考虑的问题:分析的目的(最终目的为辨识危险源);资料的影响(资料的多少、详细程度、内容新旧等);系统的特点(复杂程度和规模、工艺类型过程中的操作类型等);系统的危险性。2. A事故树分析基本程序(ETA):a确定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也就是明确所要分析的对象和范围,找出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以便展开分析;b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以及成功与失败的两种状态c从系统的起始状态或诱发事件开始,按照系统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从左向右逐步编制和展开事件树d根据需要,可标示出各节点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值,进行定量计算,求出失败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概率B事故树分析的程序(FTA):a.准备阶段(
22、确定系统,熟悉系统,调查系统发生过的事故)b.事故树编制c.事故树定性分析d.事故树定量分析e.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C事故树模块分析(PHA):将一复杂完整的事故树分割成数个模块和基本事件的组合,这些模块中所含的基本事件不会在气态波快中重复出现,一般的说没有重复时间的事故树可以任意分解模块以减少规模,简化计算.D.故障类型影响程序(FMEA):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对系统元件的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故障类型对系统和元件的影响;汇总结构和提出改正的措施。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准备阶段;审查阶段;结果汇总阶段 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FMECA包括两个方面:a 故障类型影响分析b危险度分
23、析3 热贮备系统是指贮备的到那元也参与工作,即参与工作的折本数量大于实际所需要的数量,这种系统又叫冗余系统。进行冗余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a 冗余度的选择问题 b 冗余级别的选择问题。4系统的可靠度R(t)、维修度M(t)和可靠度A(t,)之间的关系:提高可靠度的途径:提高系统的可靠度;提高系统的维修度。5.对不可修复系统,当故障率为常数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多少?1/6系统故障率(在某一时刻系统单位时间发生故障的概率,其量纲为时间的倒数)变化的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随机失效期;耗损失效期。第四章1.安全预测的种类及安全预测的基本原理;预测的种类:A.按预测对象的范围分:宏观预测:生产行
24、业、地区、集团公司的安全状况 微观预测:生产单位的生产系统、子系统安全状况B.按时间长短分:长(远)期预测安全管理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中期预测(15年)制定五年计划和任务的依据短期预测(一年)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等。预测的基本原理:a系统工程原则: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考虑系统安全预测问题,并把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因素用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协调起来;b.类推和推断原则: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规律预测迟发事件的发展趋势c.惯性原理:根据事物发展的延续性,推断系统未来发展趋势2.简述线性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计算的主要步骤;1. 一元线性回归法比较典型的回归法是一元线性回归法,它是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关
25、系,用自变量的变动来推测因变量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其基本方程式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应首先收集事故数据,并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点,根据各点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大致看出事故变化的某种趋势。在回归分析中,为了了解回归直线对实际数据变化趋势的符合程度的大小,求出相关系数。灰色系统预测是从灰色系统的建模、关联度及残差辨识的思想出发,所获得的关于预测的新概念、观点和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模型有多种,一般选用一阶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模型,即GM(1,1)模型。第五章1.简述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根据被评价的
26、工程、系统的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即通过一定的手段测定、分析和判明危险,包括:(1)固有和潜在的危险(2)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3)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生成的危险。定性、定量评价:把危险的项目通过定量化处理,确定发生的概率和危险的程度。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即为消除危险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包括采取消除避开、限制、转换等
27、措施。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综合评价:通过采取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进行概率危险程度和危险等级的评定。然后,与既定的安全指标和标准比较,以求判明所达到的水平。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2.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原则: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模糊评价分配权重时应遵循的原则及基本评价
28、步骤;对于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人、机、环境系统,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要考虑多种因素,且不同因素间存在不同的层次,所以需要采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去进行分析和评价。该方法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对系统中多个相互影响的因素进行的综合评价。能够综合考虑到影响系统安全的各种因素,将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分析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间接法,为了求出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必须把各项指标值进行特征化处理,会不同程度地丢失信息,使原来的白化值反而变成一个区间的模糊值评价步骤: 1)建立因素集;2)建立权重集;3)建立评价集;4)构造评价矩阵;5)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模型有:
29、一级模型和多级模型4.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加强监督检查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防止能量逸散;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26.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根据危险源的三要素进行的:首先识别出危险源单元(贮油区,库区,生产场所),根据主流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和临界量以及事故灾害形式进行识别和确认。若化学危险品的品种多而数量少,可根据其加权平均数进行识别和确认。重大危险源是定级方法:用半数致死半径R0.5的长度来进行。即对某一个危险源单元,按照灾害形式如爆炸火灾毒物泄露
30、等计算其半数致死半径R0.5来确定单元内所有驻留物品的危险等级2)重大危险源按半数致死半径分级为:一级重大危险源R0.5200m;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 R0.5200m;三级重大危险源50m R0.550m。第六章1.危险控制的目的:在现有技术水平上以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危险控制的原则:a.闭环控制原则(系统包括输入、输出,通过信息反馈进行决策,并控制输入)2.动态控制原则(运动、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变的,只有正确、适时地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3. 分级控制原则(系统中的子系统、分系统,其规模、范围互不相同,危险的性质
31、、特点亦不相同。) 4.多层次控制原则2.控制危险的方法:a宏观控制技术:以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的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b微观控制技术:以具体危险源为对象,以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的手段: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3.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1)人的生理原因; 2)人的素质原因;3)机械设备的原因; 4)工作环境的原因;5)管理的原因;6)教育的原因。防止误操作的方法:1)利用形状2)利用颜色3)利用光线4)利用声音5)利用温度6)利用压力7)利用机械装置。控制人为失误方法:A人的安全化:要实现人的安全化,要做好以下几点
32、:1)录用人员时,认真检查身体,并要定期复查,动态控制;2)新工人上岗前或变更工种,要进行应知、应会和安全操作知识的训练和教育;3)特殊工种要进行特殊的教育;4)进行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5)在所有的作业培训中,增加安全内容;6)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B管理安全化:为消除人为失误创造条件。1)认真改善设备的安全性;2)改善工艺设计的安全性;3)制定操作的标准和规程,并进行教育;4)制定维护保养的标准和规程;5)定期进行工业厂房内的环境测定和卫生评价;6)定期组织有成效的安全检查;7)进行班组长和安全骨干的培养。 C操作安全化1)作业分析:把全面作业分
33、成基本作业,从质量、安全和效益三个方面找出问题所在,重点是确保安全。2)动作分析:把基本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观察记录分析;3)进行动作改善;应遵循的原则其他:数量原则、长度原则、方向原则、疲劳原则4. 1)制定应急计划的目的在紧急事态出现时力争将其排除或限定在局部区域;尽量减轻事故对人员带来危险和危害,力争将财产损失减低到最小;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力使其不受干扰或干扰最小。 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事故类别、影响范围分别制定应急计划,不同事故类别的应急计划应具有统一性;应急计划应有法律法规保障;应急计划应定期进行演习,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定期检查和评审,以便发现问题,改正不足。
34、应急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应急计划应符合事故现场及周围的实际情况,要科学实用。 应急计划的内容:1)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2)确定企业及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情况;3)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预测与分析;4)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灾难性事故的应急计划,5)演习5.安全决策的类型、决策要素及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和随机性原理分为确定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决策要素决策要素有: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准则体系、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规划等。1)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决策单元包括决策者及共同完成决策分析研究的决策分析者、以及用以进行信息处理的设备;决策者是指对所研究问题有权利、有能力做出最终判断与
35、选择的个人或集体。其主要责任是提出问题、规定总任务和总需求、确定价值判断和决策规划、提供倾向性意见、选择最终方案并付诸实施。2)准则(标准)体系对一个有待决策的问题,必须首先定义它的准则。准则常具有层次结构,包含有目标和属性。可分为总准则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方案。设定准则体系是为了评价、选择备用方案。6.典型安全决策包括哪几个阶段?安全决策的程序;.决策过程决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个(些)准则而制定、分析、评价、选择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活动;也是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构造模型:分析、评价:系统分析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判断、评价和选择满意方案所需的信
36、息资料;综合:把分析过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关系联合成一个整体。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组成部分、构成和运作方式,进行系统设计,形成满足约束条件的可供优选的备选方案。实施:最后根据分析综合评价的结果,再引入决策者的倾向性信息和酌情选定的决策规划,排列各备选方案的顺序,由决策者选择满意的方案付诸实施。 7.简述防护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的基本思路和适用条件;3防护危险:分为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类。设备防护:又称机械防护。包括固定防护、自动防护、联锁防护、遥控防护等。人体防护:保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如安全带、安全鞋、护目镜、安全帽和头盔、呼吸护具等。4隔离防护:对危险性大、而又无法消除和控制的场
37、合,可采用此法。禁止入内固定隔离安全距离5保留危险:在预计可能发生危险,而又没有很好的防护方法的场合。6转移危险:对于难于消除和控制的危险在进行各种比较、分析之后,选取转移危险的方法。8.我国安全生产状况严峻,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1技术原则消除潜在危险原则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闭锁原则能俩摩纳哥屏蔽原则距离保护原则个体保护原则警告禁止信息原则2组织管理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坚持互利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原则责任制原则3安全教育原则安全态度教育原则安全知识教育原则安全技能教育原则举出你所熟悉的某种事故,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
38、提出防治措施。增加内容:1.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的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知道,激励和控制活动2.为了实现系统的整体安全目标,在进行安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制定一个即先进又可行的整体安全目标,即安全管理总目标总目标要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目标;要重视对目标结果的考核与评价;要重视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控制3.安全目标的实施:权利下放,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监督检查;信息交流4.目标成果的考评原则:(1)自我评价与上级评定相结合;重视成果
39、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考评的方法步骤:确定个目标项目得分比重;给各目标项目打分;综合评定安全决策过程: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构造模型;分析评价;实施5.安全决策要素: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准则体系,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规则。6.步骤:明确目标;确定决策方案;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实施与反馈。7.安全决策方法:评分法a 评分标准 b 评分方法 c 评价指标体系 d 加权系数 e 计算总分;决策树法8. 危险源控制方法:(1)消除危险(2)控制危险(3)防护危险(4)隔离防护(5)保留危险(6)转移危险9.灰色预测法优点:通过一系列数据生成方法将根本没有规律的,杂乱无章的或规律性不强的一组原始数据序列变得具有明
40、显的规律性。灰色系统预测是从灰色系统的建模,关联度及残差辨识的思想出发所获得的关于预测的新概念,观点和方法10系统安全评价也叫危险评价,或称“风险评价”,是对系统或作业中固有的或者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估,并以既定指数,等级或者概率值做出定量表示11.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有:指数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和数值模拟与人工智能方法等12.蒙德法评价基本程序:a 确定需要评价的单元b 计算道氏综合指数D c计算综合危险性指数13.一般综合评价法:累计加分法 算数平均法 连乘法 连乘开方法 加权和法14.模糊评价方法:运用模糊数学的知识,对系统中多个相互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41、15. 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加强职工安全教育16.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城市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系统;城市重大危险源多级监控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简历城市重大工业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的政策分析17.半数致死半径R0.5根据爆炸燃烧中毒时主要对人体致害因素形成50%死亡的概率所覆盖区域的半径来确定18.无事故时间:指两次事故之间的间隔时间,故又称事故间隔时间19. 当事故发生率为常数,即 时,事故发生概率为指数分布 F(t)=1- 20.在危险因素辨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主
42、要有以下几种安全检查表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 因果分析 疏忽管理和危险树21. 安全检查是运用常规,例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22.安全检查性质可分为 普遍检查 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处理23.三同时: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 五同时:24.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25.根据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制度及气体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系统的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依据检查项目吧找出的不安全因素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制作成表,以便与实施检查和管理,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s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