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课程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教学论课程读书笔记.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一、二、三、四、 大教学论课程读书笔记.精品文档.五、 简介大教学论是由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学家夸美纽斯所作,他生活于1592年到1670年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因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本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
2、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闹、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大教学论结合作者的实地经验阐发了一些教学经验。以理性的语言宣扬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探求人类的本性,以基督教的理论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及原则,力求老师教得少,而学生学得多。关于“大教学论”,书中是这样阐释的,它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
3、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这种教学艺术虽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却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书中提到的一些理论对今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六、 本书特点本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本书脉络比较清晰。从宏观上来讲,本书按逻辑顺序,首先提出教育是形成人的必要条件,从而论述受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阐述了改良学校是可能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原则和方法;最后,论述了如何进行学校管理。从微观上来说,本书对于每章问题的阐述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其次,本书包含了许多引文和事例材料。书中
4、的引文大多出于圣经,也有的是出自其他的学术著作,如柏拉图的法律论,为进一步论述教育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书中也介绍了一些经典的事例来论述一些教育因素的重要性,在提高阅读的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说服力。再次,在语言方面,本书虽是一部学术著作,但其语言并不枯燥乏味,而是比较生动活泼的。在书中,作者常用一些比喻的手法,把一些比较抽象的说法比较浅显地展示给读者。如作者说人心如同树木,又如土壤、白纸与蜡,只要园丁当心,土壤可以长出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从而阐明后天的教育对塑造人具有重要作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最后,在本书的附录里面,还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主要的教育观点进行了总结,这有
5、利于增进读者对作者的了解,能促进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所提出的教育问题及主张,并结合现实状况,思考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为当今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本书内容本书共33章,根据内容,可以将全书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如人的可教育性、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社会作用等。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第三部分(2025章)主要论述教学方法,如科学教学法、艺术教学法和语文教学法等。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主要从学校纪律的重要性和教导的普遍性方面进行阐述。这一划分和今天的教育学体
6、系基本相同。现将本书内容简要介绍如下:第一章 至第五章主要阐述了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最美好的,每个人的生活和住所有三重,即子宫、世上和天堂。并认为人是有来生的,这带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认为人都是不断地在向终极目标前进的,而学问、德行和虔信则是生活的重点,而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是自然已经种在了我们身上的,只是需要一种力量把它们引出来,而这种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第六章 、第七章、第八章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必须由教育形成一个人。知识、德行和虔信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去取得。人最容易在年少时期形成,因此教育也应该及早进行。青少年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需的。而学校为进行共同的教育
7、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第九章 、第十章提出教育应该是公平的。作者认为任何人,不分性别、贫富、地位的差别,都应该进学校。无论是聪慧的人,或是愚笨的人,都可以用教化使他进步。在受教育上,女性不应受到歧视,为使人人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学校应该是普遍的。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探讨了现实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并不是普遍的,设立学校不是为了整个社会,只是为富人而设立的。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虔信”和“德行” 的教育。进而提出改良学校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理想的教育体系,并具体论述。最后阐述了万物的严谨秩序是改良学校的基础。第十四章至第二十四章主要介绍了主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者认为教导应以自然为基础
8、,应该从自然中寻找教与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文中提到了三种教学原则,即:教学的便易性原则、教学的彻底性原则、教学的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同时还提出了五种教学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艺术教学法、语文教学法、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灌输虔信的方法。第二十五章至第三十三章介绍了如何对学校进行管理。通过对不同性质的学校进行论述,企图找到一种普遍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可以适应不同性质的学校,并且提出了实行这种普遍方法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四、 心得体会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夸美纽斯提出的很多教育主张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具有普遍的意义。鉴于本书章节较多,全面系统的介绍作者的主张比较困难,所以只从学习结果,
9、写出自己读此书后的一点心得。(一) 对教育力量的坚信夸美纽斯把世人的心理比做一颗种子或一粒谷米,植物或树木实际已存在种子里面。“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这就是说,人有发展的极大可能性,这种可能要靠教育才能实现。“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存在一切人类的身上(畸形的人例外),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种和缓的和谨慎的指导而已。”而这种和缓的推动和谨慎的指导必须由教育来完成。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对于每一个人,他认为只要没有完全败坏,每一个人都是可教的。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
10、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进而他提出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特别强调对于那些伶俐且渴于求知,但同时,又很倔强不易驾驭的人,这种人是使学校受到困难的最大根源,但是,如果正确加以对待,他们常常可以成为最伟大的人。雅典大将塞密斯托克利斯年轻时很顽劣,最后却成为一代将才,是他的导师善于教导的缘故。后来他常说,“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恰当的加以训练,是可以变成千里驹的。”普卢塔克说:“有许多有天份的人毁在他们的教员手里,这些教员没有能力去管理或指导那些自由人,他们不是把他们当做马匹看待,而是当做驴子看待。”可见,
11、那些天生顽劣的人,虽然给教员带来一些麻烦与困难,如果善于教育,正确地加以引导,日后也能成为伟大的人。正如诗人未纽喜阿所说:“说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相信教育才能办好教育。(二) 对教学方法的重视夸美纽斯认为旧时的学校存在诸多弊端。他指出,旧时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都是严酷的,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他还指出学校只重视智力方面的进步,而忽视“道德生活”,但是即使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他说:“只要一年功夫就可以精通的事情,它们却把那心智用在长达五年、十年甚至十年以上之久。本来可以温和地输入智性中的东西,却粗暴地印上
12、去,甚至是打压进去。本来可以明白地和明亮地放在心智跟前的事情,却去晦涩地、迷惑地、错杂地看待,好像它是一个复杂的谜语似的。这些都是由错误的方法产生的。而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幸的人,是数以千计人们中的一个,悲惨地丧失了一生一世的最甜美的青春,把生气勃勃的青春浪费在学校无益的事情上面。”虽然自己不能变年轻,用更好的方法把事业做成功,但是要尽力把建议贡献给后来者,提出教育的正确方法,以使后来者得到更好的教导。作者认为,人是一种“可教的动物”,教育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目前教育办不好的原因不是学生智力太差,也不是学科太难,而是教学方法的错误。他说,“世上没有一座岩石或高塔,高到了在合适的位子放了梯子,
13、或在合适的地方造好了台阶和装上了防跌落的栏杆之后还没有爬得上去的(只要他有脚)。”固然,在智力方面,快乐的加入旅行的人很多,而能登峰造极的人却很少。但这并不证明人类的心智有什么达不到的目的,只是证明阶梯安排得不好,或数目不够,有危险,没有修理而已,只是方法有困难。”他进一步指出,旧时学校办不好的原因之一是“我们非常缺乏有方法的、能够主持公立学校并能产生我们希望的结果的教员,”因而,十分重视师范教育,主张设立一个“学校之学校”或“教学法学院”。夸美纽斯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在内,不只是课堂讲课方法。只要不把他的意见简单化、绝对化,它是可以鼓舞我们钻研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信息的。(三)
14、对教学过程的主张对自觉的重视。夸美纽斯认为,强迫孩子们去学习,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他同意爱索克拉提斯的观点“凡是热忱求学的人就会是有学问的人。”昆提利安也说:“知识的获得要靠求知的志愿,这是不能够强迫的。”作者认为,孩子们求学的愿望是由父母、由教师、由学校、由所教的学科、由教学的方法、由国家的权威激发起来的。作者进一步指出,假如父母称赞教师,称赞教师对学生的友谊,称赞教师的教学技巧,就容易使子女爱好他们的功课,爱好并且信任他们的教师了。教师可以用循循善诱、温和的方法,用仁慈的情操与语言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学校则应当是一个快意的场所,校内校外看上去应富有吸引力,吸引学生到那里去。重视直观的作用。
15、作者认为,一切知识生于感觉。“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存在心理里面的事情没有不是先存在感觉里面的,所以心智所用的一切思想的材料全是从感觉得来的。”因此,学习要从事实出发。他反对旧时学校只让学生读死书的做法。他指责“学校没有耐心去开发潜伏在学生身上的知识的源泉,而用从别处取来的水灌溉他们”,“结果是,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知识”。他指出,人类应尽可能地研究天、地、橡树和山毛榉之类的东西,去学会变聪明,而不依靠书本学习。他们必须学会了解并考察事物的本身,不是别人对事物已有的观察。最后,他强调任何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去做,而应该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实际指证。强调集中注意。夸美纽斯是主张班
16、级授课制的。他认为一班可以有几百个学生。在这样大的班级中,教师必须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到学习上来,“教员应该格外小心,除非全体学生都在静听,他决不可说话,除非他们全在注意,否则不可进行教学。”此外,他还提出了提高学生注意的八种方法。一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耐心地介绍一些有趣的和实际有用的事物;二是在开始新的学科的时候,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把它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三是站在讲台上,目光注视全班学生;四是充分利用感官,使用直观教具;五是边讲边提问,对于没有用心的学生当堂予以责备;六是按顺序提问学生的时候,必须重复原来的问题;七是答得好的要当堂表扬,答错得要纠正,要指出错误的根源;八是允许学生当堂发问。重视
17、对知识的记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切先学的应该成为后学的基础,这种基础是绝对必须彻底地打好的。只有记住了的东西才能够叫做心灵的财产。正如昆提利安所说,“知识的获得靠记忆。假如我们忘记了我们听到的或谈到的,教导就是徒劳。”作者认为记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像是一株树木,愈是多多吸取树汁,他长得愈强壮,就愈能通过他的纤维多多泻出树汁。卢多维考斯维未斯说,“记忆不应当得到休息,因为没有一种能力比它更易活动,能从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你要每天找到东西给记忆去记忆,因为你愈是多让它记,它愈能诚实地记住,你愈少给,它便愈记得不诚实。”因此,应该让儿童从小加强对记忆的练习,并坚持下去,为进步打好基础。重视
18、对知识的理解。夸美纽斯十分重视通过感官发展悟性,探求知识的根源。主张知识要经过理解再去记忆与应用。他斥责旧时学校只教学生死记硬背,不让学生接触实际,独立思考。“学习是教我们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希望自己变聪明的”。“他们不把科目对孩子加以理解,却给他们无穷无尽的默写,要他们熟记功课”。因此,他坚决主张“人类这个理性的动物不要由别人的心智去领导,要由自己的心智去领导”,也就是说要独立思考。还强调,“他要亲自探求万事的根源,获得一种真能了解、真能利用所学事物的习惯。”就是说,理解才能应用。学生应当首先学会理解事物,然后才去记忆他。重视对知识的应用。夸美纽斯认为,教导学生的时候,要教学生在
19、实际中应用他们的知识。他主张“凡是学过的东西,应该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没有知识不被利用”。“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因为不仅时时复习可以把一件事实不灭地铭刻在心里,而且“教”的本质对于所教的学科可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正如天才的约阿希姆福尔丁斯所说,假如任何事情他只听到或读到一次,它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逃出记忆;但是如果他把它交给别人,它便会变成了他身上的一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样,除了死亡,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他夺去。所以,一个学生想获得进步,他就应该把他正在学的学科天天教给别人。(四)对道德教育的建议注重预防。作者认为,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就去教。“假如你不把优良的种
20、子撒在地上,它便生不出别的东西,只会生出最坏的莠草。”他强调,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否则他便会受到传染。因为我们天生的腐败,所以邪恶易靠近我们。青年人必须小心地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懒惰也应该加以防备,由于懒惰,青年人便会去做邪恶的事情,或养成一种怠惰的倾向,这是绝对不允许的。重视实践。德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获得。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孩子们容易从行走学会行走,从谈话学会谈话,从书写学会书写,”同样的道理,“他们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一味叮咛告诫而不要求实践,在教学工作上不行,在教育工作上更不行。重视榜样。德行要得到实践,就必须靠
21、榜样,而不要靠教诲。昆提利安曾说过:“通过教诲,路途是长远而困难的,通过榜样则是短捷而可行的。”所谓“榜样”,作者指的是活的榜样和书本上的榜样,而诸如父母、保姆、导师和同学这些活榜样更重要,因为他们产生的印象更强烈。“孩子们和猿猴是一样的,爱去模仿他们所见的一切,不论好坏。”由于儿童的这种天性,利用榜样进行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教师的以身作则更显得十分重要。遵守纪律。严格的纪律、惩罚,在学习问题上是用不着的,因为如果学生不爱学习,“错处不在学生身上,错处是在教师身上”,教师的教法不好,教鞭是无能为力的;但在道德教育方面,惩罚确是必要的,并且“永远应该当场执行,使邪恶刚一出现就受到遏抑,或在可能的范围以内连根拔除。”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对教育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丰富了自己的理论基础,这无论是对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书中作者的教育观点,我们应该全面看待,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作者的那种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