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大纲.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06867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遗传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医学遗传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遗传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遗传学大纲.doc(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医学遗传学大纲.精品文档.第一章 绪论l 教学大纲要求1、 掌握医学遗传学概念及其研究对象2、 掌握遗传病概念及分类3、 了解医学遗传学发展概况4、 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医学意义l 重点、难点介绍一、医学遗传学概述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是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遗传病,与其它临床学科类似,医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病的诊断、发病机理、防治及预后,但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其研究重点主要在发病机理和预防措施。本课程主要介绍医学

2、遗传学的三个主干分支(医学分子遗传学、医学细胞遗传学和医学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应用。二、遗传病概念及分类(一)遗传病概念及其特征1. 遗传病概念:遗传病(genetic diseases)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的疾病。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细胞内的、决定特定性状的基因。2遗传病的特征:1) 在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由于遗传继承,有一定的发病比例;在无血缘关系的个体间,尽管属于同一家庭,但无发病者;2) 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和病程;3) 同卵双生发病一致率远高于异卵双生。(二)遗传病与下列疾病的关系:1. 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s):出生前即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先天性疾病可以是遗

3、传病,例如先天愚型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出生时即可检测到临床症状,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又不都是遗传病,有些先天性疾病是由于孕妇在孕期受到外界致畸因素的作用而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但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是遗传病。2后天性疾病(acquired diseases):出生后逐渐形成的疾病。后天性疾病也可以是遗传病,有些遗传病患者尽管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得到了异常的遗传物质,但要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如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通常要到4-5岁才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3家族性疾病(familial diseases):表现出家族

4、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庭中出现一个以上患者。由于遗传病的遗传性,通常能观察到家族聚集现象;但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因为同一家庭成员生活环境相同,因此,可以因为相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患相同疾病。如由于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4散发性疾病(sporadic diseases):无家族聚集性的疾病,即在家系中只出现一名患者。尽管遗传病具有遗传性,但由于特定遗传病在子代当中有一定的发病比例,加之遗传病患者可以是由于新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所致,所以遗传病也可以是散发性疾病。因此,家族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三)遗传病分类:经典医学遗传学将遗传病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

5、多基因病三大类。现代医学遗传学将遗传病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线粒体遗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5类。 1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s):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愚型。2单基因病(single gene disorders):由于单个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的遗传符合Mendel遗传规律。单基因病又可根据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及致病基因的性质分为: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s,AD):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

6、diseases,AR):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3) X-连锁显性遗传病(X-linked dominant disorders,X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4) X-连锁隐性遗传病(X-linked recessive disorders,XR):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5) Y连锁遗传病(Y-linked diseases):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3多基因遗传病(polygenic diseases):由多个微效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疾病。4线粒体遗传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由于线粒体

7、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母系传递。5体细胞遗传病(somatic cell genetic disorders):由于体细胞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疾病。第二章 人类染色体l 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人类染色质的组成和结构2、掌握人类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3、掌握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4、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和分组5、掌握人类染色体带型概念及命名原则6、掌握G、Q和R带型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了解其它带型的特点及临床应用7、了解人类染色体多态及其应用l 重点、难点介绍一、人类染色质的组成及结构(一)染色质的概念: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chromatin)。染色质可以分为常染色质(

8、euchromatin)和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两大类:常染色质呈较松散状态,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细胞核内,染色较浅,具有转录活性;异染色质在整个细胞周期都处于高度螺旋化状态,在细胞核中形成染色较深的团块,存在于异染色质中的基因是没有转录活性的。在人类有两类异染色质,一类是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另一类为结构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又称功能性异染色质,在特定细胞或在特定发育阶段呈凝缩状态而失去功能,在另一发育阶段时又呈松散状态而恢复功能,如X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总是呈凝

9、缩状态,所含DNA一般为高度重复序列,没有转录活性,常见于着丝粒、端粒区、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和次缢痕区等。(二)染色质组成:染色质由DNA、组蛋白(histone)、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DNA与组蛋白的重量比比较稳定,接近于11,非组蛋白的种类及含量随不同细胞而异。组蛋白为碱性蛋白,含有大量的碱性氨基酸。组成人类染色质的组蛋白共有5种,分别称为H1、H2A、H2B、H3和H4,它们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组蛋白的功能与染色质的结构构成有关。(三)染色质结构: 染色质是间期核中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由许多重复的结构单位组成,这些结构单位称为核小体(nucleosome)。核小体是由一条DN

10、A双链分子串联起来,形似一串念珠。每个核小体分为核心部和连接区二部分。核心部是由组蛋白H2A、H2B、H3和H4各二个分子形成的组蛋白八聚体及围绕在八聚体周围的DNA组成,这段DNA约146bp,绕八聚体外围1.75圈。两个核心部之间的DNA链称为连接区。这段DNA的长度变异较大,组蛋白H1位于连接区DNA表面。(四)核小体包装成染色质与染色体 由直径为2nm的双链DNA分子形成直径为10nm核小体细丝后,DNA的长度已压缩了7倍。核小体进一步螺旋化,形成外径为30nm的染色质纤维(螺线管),其长度为DNA的1/42。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长度约为DNA

11、长度的10-5。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一)有丝分裂(mitosis):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方式,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在间期,DNA进行复制,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螺旋折叠形成染色体,在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姊妹染色单体构成,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以着丝粒相连;进入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纵裂,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因此,经过一次有丝分裂过程,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也分裂一次,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的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全套遗传物质,从而保证了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恒定。(二)减数分裂(meio

12、sis):是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由一个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母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由两次连续分裂构成:1、减数分裂I: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间期,DNA进行复制;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非常复杂,分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紧密相伴的二价体,在人类细胞中形成23个二价体;每个二价体都是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每一同源染色体含两条复制而来的姐妹染色单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着丝粒相连。这样,每个二价体由四条染色单体组成,称为四分体。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的

13、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crossing-over);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每一极只获得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每条同源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2、减数分裂II:间期很短,不进行DNA复制,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着丝粒纵裂,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三、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结构及分类: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组成,两条姊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相连,着丝粒处凹陷缩窄,因此也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称为短臂(short arm, p),下部分称为长臂(l

14、ong arm,q)。根据着丝粒位置,人类中期染色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中央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染色体长臂和短臂长度相等或近似相等;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着丝粒偏向一端,染色体两臂不等,短臂短于长臂;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的着丝粒靠近染色体的一端。在有些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上可见凹陷缩窄区,称为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可见球状结构,称为随体(satellite)。随体柄部为缩窄的次缢痕

15、,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中期分裂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可构成23对,1-22对为男女共有,称为常染色体(autosomes);另一对则男女不同,女性为两条X染色体,男性为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和Y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四、人类染色体核型和组型:(一)染色体核型(karyotype)1、 概念:是一个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和形态特征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对这种图像进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2、 核型描述:按国际标准,正常核型的描述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染色体总数,第二部分为性染色体组成,两者之间用“,”隔开。如正常男性的核型为46,XY。异常核型的

16、描述除包括以上两部分外,还包括畸变情况,也是用“,”与前面部分隔开。(二)人类染色体分组:根据着丝粒位置和染色体大小,将22对常染色体由大到小依次命名为1至22号,并将人类染色体分为7组,分别用大写字母A-G表示。A组:包括1-3号染色体,1号和3号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2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B组:包括4-5号染色体,均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C组:包括6-12号和X染色体,均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大小界于7号和8号染色体之间;D组:包括13-15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可以有随体;E组:包括16-18号染色体,16号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7和18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F组:包括19-

17、20号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G组:包括21-22号和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21、22号染色体可以有随体。Y染色体的大小变异较大,大于21和22号染色体,其长臂常常平行靠拢。五、人类染色体带型用各种染色体显带技术,使染色体沿其长轴显示出明暗或深浅相间的带纹,而每一号染色体都有其独特的带纹,这就构成了每条染色体的带型。(一)带型命名原则:1971年在巴黎召开的人类细胞遗传学会议上提出了区分每个显带染色体区、带的标准系统。1978年的国际会议上,制定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an international sysn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

18、lature, ISCN),提出了统一的符号和术语。每条显带染色体根据ISCN规定的界标(landmark)分为若干个区(region),每个区又包括若干带(band)。界标包括染色体两臂的末端、着丝粒和某些明显恒定的带。两相邻界标之间为区。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一系列连贯的带组成,没有非带区。区和带的命名原则包括:1、长、短臂分别命名区,各区分别命名带;2、用数字命名,从着丝粒向远端依次编号,靠近着丝粒的两个带分别为长、短臂的1区1带;3、做为界标的带为远端区第1带。带型描述包括4部分:染色体序号,臂符,区号和带号,各部分之间无分隔符。如1p13表示1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二) 常见带型的类型、

19、特点及临床应用1、 Q带(Q banding): Q显带是用荧光染料对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Q显带技术是最早建立的显带技术,它在观察染色体多态方面有重要的用途。但Q带保存时间短,而且需要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因而,限制了Q显带技术的应用。2、 G显带(G banding):染色体标本用热、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浅带。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所显示的带纹称为G带。G显带克服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可在光

20、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3、 R显带(R banding):所显示的带纹与G带的深、浅带带纹正好相反,故称为R带(reversed band)。G带浅带如果发生异常,不易发现和识别,而R显带技术可以将G带浅带显示出易于识别的深带,所以R显带对分析染色体G带浅带部位的结构改变有重要作用。4、 C显带(C banding):专门显示着丝粒的显带技术。C显带也可使第1、9、16号和Y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染色。因而,C带可用来分析染色体这些部位的改变。5、 T显带(T banding):专门显示染色体端粒的显带技术,用来分析染色体端粒。6、 N显带(N

21、banding):专门显示核仁组织区的显带技术。7、 高分辨显带(high-resolution banding):分裂中期一套单倍染色体一般显示320条带。70年代后期,采用细胞同步化方法和改进的显带技术,获得细胞分裂前中期、晚前期或早前期的分裂相,可以得到带纹更多的染色体,能显示550-850条带,甚至2000条带以上。这种显带技术称为高分辨显带技术。8、SCE(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显示方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是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在DNA链的复制过程中,可替代胸腺嘧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当

22、细胞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两个分裂周期后,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DNA链在化学组成上出现差别,即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双链中有一条链掺入了BrdU,另一条则为原来的模板,不含BrdU;而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DNA链中的胸腺嘧啶核苷均被BrdU取代。由于掺入 BrdU的DNA分子螺旋化程度较低,与染色剂的亲和力降低,Giemsa染色时着色浅。因此,在显微镜下可清楚地区别姊妹染色单体。在染色体的复制过程中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遗传物质在相同位点上交换,称为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经过BrdU处理,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着色程度明显不同,若两条染色单体之间有互换,即可在同一单体上看到深浅相间的片段。由于

23、姐妹染色单体的DNA序列相同,SCE并不改变遗传物质组成,但SCE是由于染色体发生断裂和重接而产生的,因此,SCE显示方法通常用来检测染色体断裂频率,用来研究药物和环境因素的致畸效应。六、染色体多态人类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但人类染色体形态存在微小变异,这种变异称为染色体多态(chromosomal polymorphism)。染色体多态主要表现为同源染色体的形态或着色方面的不同。在显带技术应用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同源染色体随体的大小、形态和副缢痕的长度等存在差异。随着显带技术的应用,通过比较和测量带纹的宽度和着色强度,进而发现了更多的多态性,包括荧光强度和颜色的差异。1、染色体多态的一

24、般特性1)它们按孟德尔方式遗传,在个体中是恒定的,但在群体中是变异的;2)它们集中地表现在某些染色体的一定部位。这些部位都是含有高度重复DNA的结构异染色质所在之处。3)不具有表型或病理学意义。2、染色体多态的常见部位和形式在人类染色体中,含有高度重复DNA的结构异染色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集中于着丝粒、随体、副缢痕和Y染色体长臂远侧段。因此,人类染色体多态也集中表现在这些部位。1)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短臂和随体区:表现为短臂和随体区的增长或缩短;随体有无、增大或重复以及这些结构的荧光强度和其它着色性能的变异。2)1、9和16号染色体副缢痕区:表现为副缢痕之有无或增长、着色性能之变异等。3)一些

25、常染色体,主要是3和4号染色体着丝粒异染色质的大小和荧光强度的变异。4)Y染色体长臂远侧2/3的长度和着色性的变异。3、染色体多态的应用染色体多态作为一个稳定的、显微镜下可见的遗传标记,在医学生物学中有多种用途。可以说,凡需要鉴定染色体和细胞来源时,或发现某一多态与其它遗传标记连锁时都可以加以利用。1)用以鉴别额外或异常染色体的来源:如利用21号染色体多态可以追踪先天愚型患者额外的2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还是母方。2)在法医学上用作亲权鉴定:子女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Y染色体则必来自父亲。因此,通过比较子女和双亲的染色体,根据是否有相同的多态特征就能帮助确定他们之间的关

26、系。3)用来鉴别细胞来源:如追踪输血后细胞的命运。4)用于人类基因定位:如果发现某一多态与其它性状有连锁,就可以根据连锁的原理,把该性状的基因定位于相应部位,Duffy血型基因的定位即为一例。七、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与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一)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女性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细胞中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但女性X染色体基因的产物并不比男性多。对此,英国遗传学家Mary Lyon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X失活假说”,或称为“Lyon假说”,其要点是:1) 在间期细胞中,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只

27、有一条X染色体有转录活性,另一条X染色体无转录活性,呈固缩状,形成X染色质。这样,在含有XX的细胞和XY的细胞中,其X染色体基因产物的量基本相等,此称为剂量补偿(dosage compensation)。不论细胞内有几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是具有转录活性的,其余的X染色体均失活形成X染色质。2) 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3) 失活是随机的,即失活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父方也可以来自母方,但一个细胞中的某条X染色体一旦失活,由该细胞增殖而来的所有子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X染色体的失活在遗传上和临床上有三个意义:1) 剂量补偿:由于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故男女X染色体基因产物的量相同。

28、2) 杂合子表型的变异:由于X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因此,在杂合子的女性中具有活性的某一特征等位基因的比例就可能是不同的,结果显示出不同的表型。3) 嵌合型:由于女性X染色体中有一条失活,所以在每一细胞中特定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结果杂合子表现为只表达两个等位基因之一的细胞嵌合分布。在小鼠中,X染色体上带有白色和黑色毛色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和黑色镶嵌现象。Lyon假说可以解释许多遗传现象,但经典的Lyon假说不能解释何以XO的Turner综合征患者会有各种异常;又何以多X患者还会有各种异常,而且X染色体越多症状越严重。可见为保证正常的发育,至少在胚胎发育的某一时期需要双份X染色体基因

29、。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对Lyon假说可以作如下补充:1、局部失活:并非所以X染色体基因都失活,例如:位于X染色体短臂末端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有相同的基因,该区称为拟常染色体区(pseudoautosomal region,PAR),存在于PAR的基因不失活。另外,在X染色体长、短臂上都有一些基因不失活,如Xg血型基因,STS(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等。2、非随机失活:1)正常的两条X染色体在胚胎外膜中父方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2)当X染色体存在缺失时,缺失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3)当X与常染色体平衡易位时,正常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3、在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失活X染色体恢复活性。(二)X染色质1、 形态:正

30、常女性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大小约1um的浓染染色质块。2、 来源:失活的X染色体3、 数目:X染色体数-14、 临床应用:作为快速性别鉴定的手段之一。(三)Y染色质1、 形态:男性间期细胞被荧光染料染色后在细胞核内出现的强荧光小体。2、 来源:Y染色体长臂远端部分异染色质。3、 数目:与Y染色体数相同。4、 临床应用:快速性别鉴定。(四)性别决定与性分化1、性别决定基因1)寻找性别决定基因自从1922年Painter等首先提出人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为XX/XY,人们就开始寻找性别决定基因,但直到标准人类染色体分析方法建立以后,这项工作才得以进行。1959年人们发现45,X的个体表现为女性,而47,X

31、XY的个体表现为男性,与正常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相比,决定男性性别的是Y染色体,因此认为性别决定基因在Y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定性别决定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位置,人们对不同Y染色体畸变个体进行了分析,到1966年将性别决定基因定位于Y染色体短臂上。在Y染色体短臂末端是能与X染色体配对的拟常染色体区,性别决定基因应该位于该区以下。1986年人们将拟常染色体区以下的Y染色体短臂分为4个区,发现性别决定基因位于第1区。1987年又有人进一步将1区分为1A1、1A2、1B和1C 4个区,并认为性别决定基因位于1A2区,并从该区分离出一个锌指蛋白基因(ZFY),认为ZFY基因为性别决定基因。但1989年人们发现

32、性别决定基因不是位于1A2区的ZFY,而是位于1A1区,在此区的35kb片段中含有编码204个氨基酸的基因,命名为SRY(sex-related Y)。SRY蛋白的第58-137个氨基酸为进化上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它与HMG(high mobility group)蛋白同源,该蛋白的功能是与DNA结合激活基因转录。2)支持SRY为性别决定基因的证据第一,小鼠胚胎期性腺发育中Sry基因的表达:在XY小鼠胚胎发育中,Sry(小鼠Y染色体上约14kb的片段,与人类SRY片段同源,但小鼠基因写作Sry)仅在第10.5天和12.5天之间表达。雄性小鼠的生殖腺发育也是在这短暂表达时间内启动的。第二

33、,Sry转基因的XX小鼠发育成雄性:将携带Y染色体Sry区域的14kb的DNA片段转入XX小鼠胚泡后,这种携带Sry基因的XX小鼠发育成雄性。第三,不同类型患者的SRY基因分析:对XX男性分析表明,这类患者带有SRY基因;相反,XY女性个体尽管具有Y染色体,但并不具有SRY基因或带有异常的SRY基因。2、性分化性分化包括许多受遗传因素调节的发育步骤。性腺、生殖管道和外生殖器均从未分化的原始状态而来。在人类孕期第6周末,在胚胎的原基生殖细胞迁移形成初期未分化的性腺,此期的性腺可分为内部的髓质和外部的皮质。在存在正常的Y染色体时,在性别决定基因的影响下,使原始性腺的髓质部分化成睾丸,皮质部退化。睾

34、丸的间质细胞产生的雄性激素使Wolffian管及外生殖器原基分别分化为男性内生殖管道和外生殖器。睾丸的支持细胞分泌Mullerian管抑制因子使Mullerian管退化。如果不存在性别决定基因,原始性腺的髓质部退化,皮质部分化为卵巢。Mullerian管和Wolffian管因无雄激素和Mullerian管抑制因子的作用,后者不分化,前者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分化成女性内生殖管道,原始外生殖器也分化为女性外生殖器。第三章 人类染色体畸变 l 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人类染色体数目畸变的类型2、掌握三体和单体发生机制3、掌握常见结构畸变的发生机制及描述方式4、掌握平衡易位的配子发生5、了解倒位携带者配子发生

35、6、了解其它数目畸变发生机制l 重点、难点介绍一、染色体数目畸变(chromosome numerical aberration)正常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n),在人类n=23。正常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2n)。正常二倍体在数量上(整组或整条)的增加或减少,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其中整组染色体的增减称为整倍性变异(euploid abnormality),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称为非整倍性变异(aneuploid abnormality)。(一)整倍性变异多倍体(polyploid):如果体细胞的染色体不是由两个染色体组,而是由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组成,称为多倍体。1

36、、三倍体(triploid):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核型为69,XXX或69,XXY或69,XYY。三倍体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1)双雄受精(diandry),即同时有两个精子与卵子受精,可形成69,XXX、69,XXY和69,XYY三种类型的受精卵;2)双雌受精(digyny),即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由于某种原因未形成第二极体,因此,原来应分给第二极体的那一组染色体仍留在卵子内,这样的卵子与一个精子受精后,即可形成核型为69,XXY或69,XXX的受精卵。2、四倍体(tetraploid):细胞内具有4个染色体组,临床上更罕见。四倍体形成的原因,一是核内复制(endored

37、uplication),一是核内有丝分裂(endomitosis)。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每条染色体形成四条染色单体。这时染色体两两平行排列在一起,其后经过正常的分裂中期、后期和末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核内有丝分裂是体细胞染色体正常复制一次,但至分裂中期时核膜仍未破裂消失,也无纺锤丝形成和无后期和末期的胞质分裂,结果细胞内的染色体不是二倍体而成为四倍体。(二) 非整倍性变异1、 亚二倍体(hypodiploid):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少于46条。最常见的亚二倍体是单体(monosomy),即某号染色体只有一条。如21单体的细胞内只有一条第2

38、1号染色体,核型表示为:45,XX,-21或45,XY,-21。2、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大于46条。最常见的超二倍体是三体(trisomy),即某号染色体有三条。如21三体的体细胞内含有三条21号染色体,核型表示为:47,XX,+21或47,XY,+21。3、 非整倍体形成机理: 非整倍体的产生原因多数是在细胞分裂时,由于染色体不分离、丢失而引起的。1) 染色体不分离(chromosome nondisjunction):在细胞分裂进入中、后期时,如果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两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别移向两极,却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核中,结果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

39、一个染色体数目增多,另一个则染色体数目减少。这一过程即称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不分离可发生于配子形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称减数分裂不分离,也可发生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称有丝分裂不分离。减数分离不分离: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如果后期I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所形成的成熟配子中,1/2将有n+1条染色体,1/2将有n-1条染色体,这种染色体异常的配子与正常配子受精,可产生三体(2n+1)和单体(2n-1)。如果后期II发生不分离,所形成的成熟配子中,1/2将有n条染色体,1/4将有n+1条染色体,1/4将有n-1条染色体。受精后,1/2将为二倍体(2n),1/4将为三体(2n+1),1/4将为单体(2

40、n-1)。 有丝分裂不分离: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卵裂期的细胞分裂中,如果发生某一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将导致嵌合体的产生。嵌合体(mosaic)是指一个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的细胞系。 嵌合体个体中各细胞系的类型和数量比例,取决于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时期。如果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时期,则将形成一个细胞系为超二倍体(47)和一个细胞系为亚二倍体(45)的嵌合体。如果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第二次卵裂以后,将形成三个细胞系的嵌合体(47/46/45嵌合体),而且染色体不分离发生的时期越晚,正常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越大,异常细胞系比例就越小,临床症状就相对较轻 2)染色体丢

41、失:染色体丢失是细胞分裂时在中、后期过程中,某一染色体的着丝粒未与纺锤丝相连,不能被牵引至某一极参与新细胞核的形成;或某一染色体在向一极移动时,由于某种原因引致行动迟缓,发生后期延迟,也不能参与新细胞核的形成,滞留在细胞质中,最后分解消失,结果某一细胞即丢失了一条染色体而成为亚二倍体。二、染色体结构畸变(chromosome structural aberration)(一)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基础 导致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的基础是断裂及断裂后的重接。如果一条染色体发生了断裂,随后在原位重接,称为愈合或重建,将不引起遗传效应。如果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未在原位重接,这就引起染色体结构畸变。(二)染色体

42、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1、简式:在这一方式中,染色体的结构畸变只用断裂点来表示。2、繁式: 在这一方式中,对染色体的结构畸变用改变了的染色体的带纹组成来描述。(三)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 1、末端缺失(terminal deletion):一条染色体的臂发生断裂后未发生重接,而形成一条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和一个无着丝粒片段,后者因不与纺锤丝相连而在分裂后期不能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在细胞质中,因而经过一次分裂后即消失。如1号染色体长臂的2区1带处断裂,且其远端的片段丢失,残存的1号染色体由1号染色体的从短臂末端到长臂2区1带组成。简式:46,XX,del(1)(q21)繁式:

43、46,XX,del(1)(pterq21:) 当染色体短臂末端存在时,从短臂末端开始描述;当短臂末端缺失时,从长臂末端描述。末端缺失导致部分基因的丢失,其效应取决于缺失片段大小及丢失的基因的性质。2、中间缺失(interstitial deletion):一条染色体的同一臂发生两次断裂后,两个断裂点之间的片段丢失,近侧断端与远侧断端重接形成中间缺失的染色体。如1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和3区1带处各发生断裂,中间的片段(2区1带至3区1带)丢失,2区1带与3区1带重接。 简式:46,XX,del(1)(q21q31) 繁式:46,XX,del(1)(pterq21:q31qter) 象末端缺失一样

44、,中间缺失的效应取决于缺失片段的大小和缺失基因的性质。 3、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当一条染色体的长、短臂同时各发生一次断裂,含有着丝粒节段的长、短臂断端相接,形成环状染色体。如2号染色体在长臂3区1带和短臂2区1带发生断裂,无着丝粒的断片丢失,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两个断端相接。简式:46,XX,r(2)(p21q31)繁式:46,XX,r(2)(p21q31) 环状染色体的效应除来自两个染色体末端基因丢失外,更重要的效应来自环状染色体的不稳定性。由于在有丝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后期就会形成带有两个着丝粒的大的环状染色体。因后期着丝粒

45、向不同的方向迁移,染色体环就会被拉断。如果断裂是不对称的,则两个子细胞中某些区段或是丢失或是重复。4、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形成的两个断片相互交换而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derivative chromosome)。如3号染色体在长臂2区1带断裂,10号染色体在长臂2区2带断裂,然后3号染色体带着丝粒的片段与10号染色体无着丝粒片段重接形成衍生的3号染色体der(3),10号染色体带着丝粒的片段与3号染色体无着丝粒的片段重接形成衍生的10号染色体der(10)。简式:46,XX,t(3;10)(q21;q22)繁式:46,XX,t(3;

46、10)(3pter3q21:10q2210qter;10pter10q22:3q213qter)在描述易位染色体时,先描述染色体序号靠前的染色体,如3号和10号易位时,先描述3号;但当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发生易位时,先描述性染色体。 相互易位在临床上较常见,如果易位的两条染色体在断裂点重接,没有发生片段的丢失或增加,这种相互易位称为平衡易位。相反,如果出现片段的丢失或增加,则为非平衡易位。可以通过比较染色体的断裂点和重接点是否一致而确定是否为平衡易位。通常携带平衡易位的个体表型正常,但在其生殖细胞发生时,按同源染色体配对原则,易位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射体结构。这样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在后期I

47、可以有不同的分离方式,其中对角分离、邻近分离1和邻近分离2较常见。如果同源染色体按上述三种分离方式分离,将可以形成6种类型的生殖细胞,这些生殖细胞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可以形成六种类型的子代(如下表)。分离方式生殖细胞 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形成的子代 对角分离3,10 46,XX(XY)der(3),der(10) 46,XX(XY),t(3;10)(3pter3q21:10q2210qter; 10pter10q22:3q213qter)邻近分离I3,der(10)46,XX(XY),-10,+der(10)(10pter10q22:3q213qter)der(3),1046,XX(XY),-3,

48、+der(3)(3pter3q21:10q2210qter)邻近分离II3,der(3)46,XX(XY),-10,+der(3)(3pter3q21:10q2210qter )10,der(10)46,XX(XY),-3,+der(10)(10pter10q22:3q213qter) 由上表可见,产生的六种类型子代中,第一种核型正常;第二种为平衡易位,其表型正常;其余四种都存在部分片段的丢失和增加,称为部分单体和部分三体。 5、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因其断裂点常发生于着丝粒处,故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常在着丝粒处重接,这种易位也称为着丝粒融合(centric fusion)。如14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在短臂的1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