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2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新闻两则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原备人: 重备人: 审核人: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对汉字的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读准字音”,随文学习基本词汇。(2)阅读新闻,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2、教材分析新闻两则文章虽短,但信息量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以精炼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三路迅速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胜利消息,在简洁明快的叙述语言中夹以轻松幽默的议论,展示了我军必胜的信念和摧枯拉朽的雄伟气势。3、中招考点汉字的音、形、义是中招必考题型,多以选择题
2、的形式出现,分值6分,要求学生将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确保不失分。拟写新闻标题属“语段信息类”题,是中招必考点,分值2到4分。4、学情分析二、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读会写重点字词。2、借助资料书,能说出新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课文运用。3、通过学习本则新闻,能总结出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检测题,主要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2、针对目标2,设计让学生借助资料书找出有关新闻的知识,并结合课文运用、巩固。3、针对目标3,设计两个检测题,使学生能总结出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1、借助工
3、具书,能读会写重点字词。自学指导一内容:文中重点字词。方法:默读课文,用笔圈点勾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时间:3分钟要求:读准字音,规范书写重点字词。自学检测一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芜湖() 荻港()溃退()歼灭()要塞()阻遏()阌乡()绥靖()鄂豫皖()聿()锐不可当()二十八宿()2、 解释词语。高屋建瓴:负隅顽抗:气势磅礴:锐不可当:阻遏:溃退:悍然:学生能读准字音,规范书写,说出词义。要点归纳:强调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2、借助资料书,能说出新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课文运用。学习指导二内容:课后练习一方法:借助资料书和课后练习一自学时间:
4、4分钟要求:能说出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1、 定义: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2、 记叙六要素:人物 、时间 、 地点、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和结果3、 结构五部分:标题:高度概括事件(迅速了解新闻主要内容,要看标题)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一般在“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主体: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解释,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一般插在主体中,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结语:是新闻的结尾,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5、)学生能说出有关新闻的定义、六要素、五部分、特点等知识,并结合课文运用、巩固。新闻知识归纳:1、 记叙六要素:人物 、时间 、 地点、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和结果2、 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3、 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4、 新闻的特点:让事实说话(真实性);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简明扼要(准确性)。自学检测二结合新闻有关知识,找出第一则新闻的六要素,结构五部分。1、六要素: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
6、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 2、五部分: 标题 :人民解放军 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余下文段。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3、“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什么?有何作
7、用?是“电头”部分,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3、通过学习本则新闻,能总结出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自学指导三内容:新闻标题的定义、作用,下面提供的新闻材料。方法:独学、对学,交流,展示,老师点 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时间:3分钟要求:给新闻拟写标题。材料: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 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
8、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答案:1、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 2、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3、2014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自学检测三(2012河南)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6个字)(3分)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0日电 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本次大赛是以“
9、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升级成“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的。大赛的宗旨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从今年农历壬辰龙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答案通过自学和检测,使学生能总结出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并运用拟写新闻标题 1、提取关键词句(导语) 2、注意限制条件(字数限制) 3、规范答题格式 人(或事、物)+干什么(或怎么样)五、 当堂训练1、 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2、 写出新闻结构的五部分3、 新闻有哪些特点? 根据所学,找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记叙六要素、结构五部分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新
10、闻两则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原备人:黄寨二中 重备人:实验冯玉华审核人: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2、教材分析新闻两则文章虽短,但信息量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以精炼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三路迅速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胜利消息, 洁在简明快的叙述语言中夹以轻松幽默的议论,展示了我军必胜的信念和摧枯拉朽的雄伟气势。3、中招考点赏析词句题,是中招必考题,考察细致,涉及到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等, 有一定难度,分值4分居多。4、学情分析二、学习目标1、通过通读
11、课文结合课后练习二,能说出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通过阅读课文,能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出记叙文中议论句的作用。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检测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总结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的方法。2、针对目标2,设计让学生找出文中议论句的活动,并说出它在文中的作用。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1、通过通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二,能说出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自学指导一内容:课后练习二方法:联系上下文,对比分析。时间:5分钟要求:能说出哪句更好,并说出理由。自学检测二(1)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
12、、铜陵、青阳、荻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提示:注意从黑体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句好。 “越过”只表示经,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突破”表明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 ,且文字简洁有力。 “共”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通过练习检测,使学生能总结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的方法。解答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13、或表达效果1、方法指导:精确性。指词语在词类选取、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情感性。指词语表达喜好、热爱、颂扬或厌恶、批判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的作用.形象性。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采用修辞或者一些动词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等作用。2、答题步骤:理解词语的本意-揣摩词语语境意-分析词语在此处的作用或表达效果。3、答题格式:“*”一词生动形象的(逼真、具体、贴切)写出了动作或形态(根据文章内容),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2)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了。(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句好。不料正是
14、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只是一般交代了时间,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句“二十一日“”重复。(3)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进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把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说成“是树木,而且是森林”,把巩固根据地,赢得群众拥护说成是“生了根”“枝叶茂盛”,生机勃勃,富有气势。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
15、点要点归纳2、通过阅读课文,能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出记叙文中议论句的作用。自学指导二内容:课文一方法:默读课文,用笔圈点勾画出文中的议论句。时间:3分钟要求: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出记叙文中议论句的作用。自学检测二 1、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作用?“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让学生找出文中议论句,并说出它在文中的作用。记叙文中议论句的作用:1、 用在开头,起统领全文、点名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2、 用在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显得完整。3、 用在结尾,深化文章的主题,点明和深化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16、五、当堂训练1、 联系上下文,分析“企图”一词的好处。在过去的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在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企图”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痛恨的思想感情。2、“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中的“是”字删去行不行?为什么?(文二最后一句)不行,“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中的“是”字,不但具有讽刺效果,而且有斩钉截铁的意味。第2课芦花荡(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
17、力的语言。2、教材分析: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文中“老头子”的形象因其个性鲜明而丰满,在充满神奇色彩的芦花荡的映衬下,尤为奇特。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3、中招考点:通过对河南近8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作家作品、字音、解释以及对文章大意的归纳概括仍是中招考察的对象。4、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作家作品、及重点字词等基础知识仍是需牢固掌握的,期中、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多次证明,此部分仍是学生的失分点,需要强化记忆。而复述故事则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8、归纳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学习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了解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及故事的写作背景;2、能识记重点字词;3、能把握故事情节,体味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作品的方法思路。(重点)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师课上抽查落实。针对目标二:师问生答,课后生识记。针对目标三:师方法引导,生理清文章情节,复述故事。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导语设计导入:看视频:(小兵张嘎)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电影中的小男孩是谁啊?(小兵张嘎)这就是优秀抗战影片小兵张嘎。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河北白洋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9、芦苇、荷花、水淀)我们看到了大片的芦苇、美丽的荷花还有一望无际的水域,以及白洋淀独有的水上生活、斗争情景。这部电影中小英雄嘎子机智勇敢,智斗鬼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白洋淀优美奇特的水上风光也令我们心生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讲述的也是抗战时期打鬼子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河北白洋淀上,只不过,其中的主要人物,不是一位小英雄,而是一位老英雄。让我们一起走近课文芦花荡。目标一:能借助工具书了解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及故事的写作背景;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本课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自学方法及要求:1、请同学们查阅课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了解作家作品、文体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完成预习检测
20、。自学时间:10分钟。自学检测一:1、作家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2、作品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散文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国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部作品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
21、芦花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3、文体常识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4、简要说说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此文?(了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
22、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能了解作家作品、文体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目标二:能识记重点字词;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本课重点字的注音及重点词语的解释。自学方法及要求: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并用笔勾画出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自行解决其注音或解释。2、完成自学检测二。自学时间:10分钟。自学检测二:1、请读准下列的字词 :寒噤jn 蹿cun 仄歪z飒飒s s泅
23、着qi提防d 疟子yo吆喝h 闷热mn 趴下 p 扒手 P竹篙 go 蒿草 ho浸透 jn侵略 qn 荷花淀 din绽开 zhn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小心防备。2、央求。3、尖锐;锐利。4、技能、本能。5、闲适自得。6、倾斜、歪斜。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提防、央告、尖利、能耐、悠闲、仄歪、转弯抹角、打牙跌嘴、张皇失措】能识记本课重点字的注音及重点词语的解释。重点字的注音及重点词语的解释。目标三:能梳理故事情节,整体上把握小说文意;(重点)自学指导三:自学内容:本篇课文。自学方法及要求:1、请同学们速
24、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理清小说的情节,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2、复述要求:可以按照课文的顺序复述,也可以打乱课文顺序,有创造性的复述。可以先写提纲,然后按提纲复述。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要简练、生动。声音洪亮,仪态大方,用普通话复述。3、完成自学检测三自学时间:15分钟。自学检测三:1、理清文章的结构。(18)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介绍了老头子的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外貌、性格特点等) ; 为下文作铺垫。(963)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序幕(1-8)-故事(9-63)开端:护送(9-24)发展:受伤(25-34)高潮:愧疚(35
25、-54)结局:复仇(55-63)3、本文具体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事:头一天夜里送大菱和二菱进苇塘失利;第二件事:第二天中午凭着水上的功夫杀敌复仇。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抗日战争期间,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师生评议:一评内容是否完整;二评思路是否清晰;三评表述是否严谨;四评是否带有感情。能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理清小说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开端:护送(9-24)发展:受伤(25-34)高
26、潮:愧疚(35-54)结局:复仇(55-63)补救强化练1、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当代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小说集 ,小说散文集 ,长篇小说 和 。2、读准字音 疟子()仄歪()泅水()白洋淀()提防() 寒噤()3、写清字形yo喝()船cn()竹o()转弯m角()莲pn()n疾() 4、理解词义月明风清:仄歪:张皇失措: 寒噤: 课外拓展1、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2、观看影片新儿女英雄传和小兵张嘎。课后反思:第2课芦花荡(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
27、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教材分析: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文中“老头子”的形象因其个性鲜明而丰满,在充满神奇色彩的芦花荡的映衬下,尤为奇特。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3、中招考点:记叙文是河南中招的必考内容。近5年写人叙事类散文共考过3次,抒情类散文考过1次,小说考过1次。4、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小说,已有了初步的基础,但不够
28、深入。仍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对小说的三要素、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目标: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2、品读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揣摩其作用。 3、探究小说的写法特色及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学生能概括出“老头子”的性格特征,并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针对目标二:学生能找出几处环境描写,并能揣摩出其在刻画人物、表达主旨上的作用。针对目标三: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篇小说在写法上的特色,并能概括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评价要点导入
29、设计检查学生关于小说的文体常识。1、 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为主要要素。2、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角度还可以划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可以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学习目标一: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课文中“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自学要求及方法:1、速读课文,概括老头子的性格特征。2、以小组为单位,重点探讨人物的性格内涵。3、先由学生归纳,再
30、由教师总结。自学时间:15分钟。自学检测一:1.这篇小说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可爱勇敢的英雄姐妹、一群可恶愚蠢的鬼子兵。老头子是主要人物。2. 读完小说后,“老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给出句式说说自己的收获。我从 段的 句子读到了一个 的老头,这里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范例引导】:从第四段“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我读到了一个老当益壮的/矍铄干练的老头子。这里运用了外貌描写。从“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
31、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一句看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老头子。“张皇失措”神态描写,老头子并非真的张皇失措,是为引诱鬼子上钩假装的,可见他的智勇双全。 从“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一句我看到了一个爱憎分明的老头子,这一句用了语言描写,表达出了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并且付诸实际行动。从“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我看到了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老头子。一个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老头子一个老当益壮的老头子*教师先给出范例,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抽查中游学生展示。 *在学生展示过程中,
32、精彩段落要引导学生激情朗读,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人物的心理。教师小结:对“老头子”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第3、4段)动作描写(第55、57、61段等)语言描写(第21段等) 心理描写(第47段) 侧面描写:如第8段和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3. 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出“老头子”的性格特点?文中哪些内容能证明他的这一特点?请找出具体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第六段“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最能概括老头子的性格特点。能概括出“老头子”的性格特征。并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过于自信表现在:第5段:他对苇
33、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第6段 “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过于自尊表现在:第38、39段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
34、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十分难过,他是过于自尊了。第47段: 因为大意,老头子没完成任务,内心极度懊丧、内疚、自责,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激起了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第5154段: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股掌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教师小结:“过于”一指“非常”, 老头子确实有一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这使他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二有“过头”的意思,大菱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有一定关系。“过
35、于自信和自尊” 点出了“老头子”性格的核心,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情节的发展,老英雄的全部功过,均由此生发出来。4.请用一句话说说“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小结:这个“老头子”是一个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有勇有谋却又自尊自信,固执任性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5.课文是如何渲染英雄人物传奇色彩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具体语句:(1)强烈的反差来渲染: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老当益壮,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封锁线,保证部队的供给和战斗力。(2)重点写英雄的行为渲染:手无寸铁,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得落花流水。(3)巧用反衬渲染:5152段
36、小女孩对他的怀疑反衬老头子的自信。(4)只写其然,不写所以然渲染:5559老头子狠命报仇的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所以然: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学习目标教学过程评价任务评价要点学习目标二:品读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揣摩其作用。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本文中的环境描写。自学方法及要求:1、速读课文,找出本文中的一两处环境描写,多角度分析,揣摩其在刻画人物、表达主旨上的作用。2、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3、完成自学检测二。自学时间:1
37、5分钟。自学检测二:有人评价说“战争在孙犁笔下,已褪去了它那狰狞的面目,他笔下的芦花荡景色优美,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请你找出一两处环境描写,细细品读,从多角度赏析,揣摩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旨上的作用。【方法点拨】关于环境描写,先判断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再从修辞手法、烘托人物、升华主旨等角度入手赏析。【范例引导】第一段: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他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第一句:“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
38、也像浸在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风泛起涟漪,给人要滴落下来的幻觉。第二句:写出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第三句: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抓住典型景物细致描写,给作品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诗情画意,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同时又于悄无声息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角度入手),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老师抽查中
39、下游学生。如:第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第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第38段“月亮落了,有些飒飒的风响”第56段“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第59段“水镜子一样的平在水底轻轻地浮动”第62段“鲜嫩的芦花正在迎风飘撒”师生小结: 自然环境也就是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强抒情韵味等。学生能找出几处环境描写,并能揣摩出其在刻画人物、表达主旨上的作用。自然环境也就是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强抒情韵味等。学习目标三:探究小说的写法特色及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自学指导三:自学内容:
40、小说的写作特色及主题。自学要求及方法:1、回顾小说的赏读过程,说说其在写法上的特色,以及作者意在表现的主题。2、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3、完成自学检测三。自学时间:10分钟。自学检测三:1.请你回顾对小说的赏读过程,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小说在写法上有哪些特色?*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中老师小结。a.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把“老头子”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b.环境描写烘托人物;c.寥寥几笔衬托人物;老头子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写小女孩子的话
41、是什么意图?这是反衬手法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老头子的英雄行为。d.强烈反差渲染人物*前文已有分析,只要求学生列举出写法特色即可。2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腻优美的环境描写无不倾注了作者满腔的热情,那么,创作这篇小说作者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呢?*学生独立思考发言,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小说主题:小说描写抗日根据地白洋淀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大女孩受伤,第二天严惩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根据地人民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2、,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小说在写法上的特色。能说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a.多种方法刻画人物b.环境描写烘托人物;c.寥寥几笔衬托人物;d.强烈反差渲染人物本文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补救强化练阅读课文“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2)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3)“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字“找”用得妙,为什么?(4)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参考答案:(1)导析:要根据选文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短、准确。答案: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2)导析:可从与下文的关系角度来思考,即伏笔角度。答案: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3)导析:可首先看一下该词是否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然后从其表达作用来分析。答案:“找”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