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审计师考试重点汇总--财政全解(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审计师考试重点汇总--财政全解(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科目一财政A类(共7题)A1我国公共财政建设 P139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于财政定位和功能的新表述 我国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领域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于财政定位和功能的新表述 党的十八届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同时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
2、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决定首次将财政的定位从原来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提升到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上,首次提出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标志着对于财政定位及其功能的理论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二) 我国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尚不到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预算管理制度完整性、有效性、科学性和透明度不够;2)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改革转型的新形势;3)中央与地方事权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4)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和支出刚性增长矛盾加剧。 2、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
3、和紧迫性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1)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 2)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是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三)当前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点领域1、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2、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3、建立事权和责任相适应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和收入划分。A2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 P154例一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内涵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收入体系
4、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改革目标(一)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内涵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了满足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主要依据国家权力,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而占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或社会产品价值。政府收入体系研究面临问题:政府的范围、政府收入的分类、不同类型政府收入的特征及其适用的管理模式。有关政府收入的科目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六类。其中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七款。 (二)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政府收入形式具有多样化、
5、复杂化的特征。按照预算管理模式,中国现行的政府收入分为一般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含土地出让收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政府部门收入五类。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通常被称为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收入。 (三)目前我国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 与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实现社会公众对政府收支进行有效监督的要求相比,我国现行的政府收入统计和预算管理体系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收入与政府资产负债统计不匹配。 2、非税收入比重偏高,社会保障收入比重较低。 3、地方政
6、府收入结构不合理,隐性债务风险较大。 4、政府收入中专款专用的收入比重偏高。 5、国有资本、国有资产(资源)收入有待加强。 6、政府各项收入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四)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改革目标 在“十一五”时期政府收支分类、非税收入管理及部门预算等改革的基础上,未来我国政府收入体系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完善政府收支统计体系。 2、稳定宏观税负,调整政府收入结构。 3、完善政府收入的分类预算管理制度。A3 我国税收制度 P160例一 目前我国税收制度的现实格局 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任务(前瞻、措施) (一)目前我国税收制度的现实格局 经过1994年的税
7、制改革和近年来的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税收制度。目前,我国税收制度共设有19种税,按照其经济性质和作用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第二类: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第三类:资源税,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四类:财产税,包括房产税、车船税;第五类:行为税,包括契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船舶吨税。其中,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部门代征,其他税种主要由税务机关征收。 (二)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
8、本目标 新一轮税收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于:以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和开征房产税并结束财产保有层面的无税状态为突破口,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直接税体系。以此为基础,逐步增加直接税并相应减少间接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最终实现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均衡布局。从而,建立起一个融收入与调节、稳定功能于一身的“功能齐全”的税制体系。 (三)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任务 1、进一步完善增值税 进一步推进“营改增”改革。 当前正在推进的“营改增”改革,在降低企业税负、消除市场扭曲、促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应继续推进,最终目标是让增值税完全替代营业税,从而在整个商品和服务流转环节统一征收增值
9、税。 全面“转型”。 鉴于当前经济形势仍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企业又面临着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压力,很有必要在既有“转型”改革的基础上,启动增值税的全面“转型”将房屋、建筑物投资纳入抵扣范围,从而实行完全意义上的消费型增值税。 配套动作,破解相关难题。 营业税并入增值税需要为地方政府寻找并设计好新的主体税种,相应调整其他税种,重新构建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25为地方收入。) 2、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增大综合计征的分量,加速奠定实行综合计征的基础。 3、开征房产税
10、。 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采取税收手段调节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贫富差距。 4、完善资源环境税制度。 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合理确定和调整资源税的税率;完善资源税计征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或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征收方式;建立配套的减免税和加征措施。 5、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文明对价:塑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培养纳税人权利义务意识,保护纳税人权益。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必要条件:建立快捷的电算系统。完善申报程序服务系统,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建立纳税人权益保护系统;法制保障: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强化税收立法,提高法律级次。强化税收执法监督,保证各项税收
11、政策、法律法规正确贯彻执行到位。加强协调配合,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A4 部门预算 P175例一 部门预算的概念 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主要区别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和重要性部门预算与预算其他领域改革的关系 一、部门预算的概念 部门预算是微观意义的政府组织的收支计划。它具体是指“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过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收支计划”。二、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主要区别部门预算与传统的功能预算相比,有以下一些特征: (1)预算编制的分类基础不同。 功能预算是将预算按支出功能分类,分别测算,最后
12、汇总形成按支出功能分别列示的总体预算。部门预算则是将预算按部门或单位分解,部门或单位将涉及本部门或单位的所有按功能分类的资金统一编入部门预算。(2)预算涵盖的范围不同。功能预算的编制范围仅限于财政预算内资金收支预算。部门预算的编制范围则涵盖了预算部门的全部收支。(3)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功能预算侧重于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分析和财政宏观情况分析,强调预算分配的计划性,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部门预算则侧重于反映细化的某一部门的全部收支情况,实现了预算向微观管理层次的延伸。(4)预算管理的方式不同。功能预算是一个部门不同功能的经费在财政和各部门均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进行管理;部门预
13、算则是一个部门不同功能的经费在财政和部门均由同一机构管理。(5)预算编制的方式不同。功能预算编制过程是自上而下,即由财政部门根据政府目标的需要,先确定财政总体收支规模和支出构成,由财政部把按功能分类的预算控制指标分解给部门,主管部门代基层单位编制预算,层层代编。部门预算编制过程是自下而上,即从基层编起,逐级审核汇总,最后由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形成财政总体预算。(6)预算的细化分类不同。功能预算是将预算按功能细化。部门预算则是以部门为基础,对部门内的各项资金再按功能、按预算科目把各项支出内容细化分解到具体支出项目。 (7)部门预算以“零基法”代替了“基数加增长”的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使得预算收支指标更
14、为科学合理;同时,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周期制,预算编制时间更加充分。 三、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政府财政预算所具有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调节市场资源配置的不足或弥补市场配置的缺陷,将有限的财政资源配置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此,要求政府预算支出走向公开、公正、透明,克服预算支出分配中的不规范和扭曲行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这一要求而提出和实施的。 1、有利于规范政府、财政和部门支出行为。 2、有利于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高预算的透明度。3、编制部门预算是贯彻预算法的要求。预算法第四条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
15、中央各部门预算组成”。但是,多年来财政部报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的预算草案一直是按收入类别和支出功能分类编报的,虽然符合预算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但没有达到预算法第四条的要求。即没有将中央预算细化到部门,而是在全国人大批准预算草案后,经过一段时间协商,才将预算再分配给中央有关部门。4、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和约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5、编制部门预算也是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方针,实现依法理财的客观要求。四、部门预算与预算其他领域改革的关系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项核心内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 1、部门预算是基础 实行部门预算,就是要细化预算,从改革预算编制的
16、体系分类和预算科目着手,重新按定员定额确定人员经费,重新按支出标准确定公务经费。 2、集中收付是手段 由集中支付机关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按实际支出的时间和金额从国库统一支付。解决了由于资金分配交叉造成难以整体控制的问题,克服财政资金被部门挤占和挪用的问题,保证预算资金的及时、足额支付;也有利于对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 3、政府采购是保证(1)全过程管理和监督预算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压缩不合理支出;(2)将原来由各单位自行分散的采购活动合成规模优势,通过法定的集中采购方式,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好中选优,大幅度节约财政资金;(3)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极大地增强了采购过程的
17、透明度,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是三项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改革。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可以解决财政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预算编制粗放、资金分配权分散、透明度不高以及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制定、下达和执行政府采购计划奠定了基础。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以为财政支出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创造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模式,实施政府采购后的采购价格、预算单位设备配置等信息也为细化部门预算、制定部门支出标准创造了条件。A5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P191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权责发生制的政
18、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概念我国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意义当前推进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措施(一)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更为良好的政府会计制度与体系。1、目标方面的改进 政府会计目标是支付会计体系提供信息所要达到的目的。应包括: (1)基本目标提高政府的财政透明度; (2)重要目标全面反映政府受托责任; (3)最高目标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2、概念框架方面的改进应建立起政府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政府会计框架可以本着系统性、中立性、继承性、超前性等原则建立,应该包括政府会计主体、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及财务报告体系等内容。3、核算确认方面的改进循序渐进
19、的改革: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温和的权责发生制中度的权责发生制终极目标(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新方向,也是成功推进和完成新一轮财政改革任务的必然要求。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按年度编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政府财务报表及其解释,财政经济状况分析等。(三)我国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意义1、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创新性制度。2、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廓清政府与市场界限,发挥市
20、场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3、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的有效手段。4、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信息基础。5、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实现财政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四) 当前推进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措施1、制定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编制方案;2、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规范和操作指南;3、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A6 我国财政政策 P219例一 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配合模式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走向 (一) 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类型 1、财政政策
21、的目标 所谓财政政策的目标,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所要产生的效果。 政府财政政策的目标概括为三个方面: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2、财政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的要旨,是把预算盈余和赤字作为调节器来刺激或抑制社会总需求,从而求得经济的稳定发展。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任务是,要么旨在扩大总需求以反经济衰退,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要么旨在抑制总需求以反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所谓自
22、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的作用。(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配合模式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手段,但两者在调控机制和侧重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调控中,政府有必要加强两大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1)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节,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调节。 (2)财政政策侧重于调节收入分配,货币政策侧重于保持币值稳定。 (3)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作用明显,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作用明显 2、 财政政策
23、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模式 (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也称为双扩张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运用增支减税的政策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则是采用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调低再贴现率,或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投放货币。 适用于:双扩张政策搭配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可以强有力地作用于社会总需求扩大,从而促进经济复苏。(不宜长期使用) (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也称为双紧缩政策。主要适用于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 在财政政策方面要运用减支增税的政策措施,而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则是着力减少货币供应量,其政策效应是严格控制社会总需求
24、,促使经济回落。 适用于:通货膨胀严重情况,不宜长期使用。 (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在财政政策方面增支减税,而在货币政策方面减少货币供应量。 适用于:一般而言,在经济增长减缓以至于停滞而通货膨胀压力又很大的情况下,或者经济结构失调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特点,作用互补,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 (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突出特点是,在采取减支增税的同时,采用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措施。 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与总需求不足并存的情况,同样可以产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优势互补的政策效果。 (
25、5)中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也称为“双稳健”模式。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致力于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增量平衡;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则力图保证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稳定。 适用于:社会总供给基本均衡、经济运行比较平稳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主要任务的情况。(三)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走向 1、实施财政政策的外部环境变化 第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财政政策的国家协调难度增大; 第二,经济与社会转型要求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就业与经济增长目标; 第三,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对财政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2、我国财政政策的走向和发展趋势(1)加快建立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机制。第一,让公众参与到财政政策决策过
26、程;第二,确立我国财政政策规则,健全财政制度,为财政政策实施提供坚实基础。(2)财政政策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中。第一,鼓励和支持扩大内需。第二,稳定外部需求;第三,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水平;第四,规范各级政府债务管理,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平台风险。(3)全面推进税制改革。从税收角度完善制度,以扩大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未来大的方向是转变税制结构,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尽快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个人所得税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完善财产税制度,推广居民住房房产税制度。同时,实施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扩大投资,缩小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A7
27、地方债务(蒋老师A类) P207例二 我国地方债务融资的现状 我国地方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对策地方债务融资产生的原因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对策 (一)我国地方债务融资的现状1、虽然名义上地方政府不能发债,但在实际运行中,地方政府债务以及政府性债务种类不少,规模也不小。从种类上看,既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又有外国政府贷款,还有大量以企业债形式存在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署2011年6月27日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年第35号)显示,我国2012年、2013年仍为地方债务到期的高峰期,2012年、2013年地方债务到期额度分别为18402亿元、12195亿元。2、四省市试点
28、自行发债。财政部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允许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各试点省(市)可自行组织承销团,具体发债定价机制由试点省(市)确定。由于仍是财政部代为还本付息,实质变动不大,财政部此次试点只是跨了半步,改革到地方政府“自行发债”,预计今后在积累经验并完善制度后将改革到地方政府“自主发债”3、从债务余额的结构来看,地方债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一是从地方政府债务的级次来看,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是市级政府形成
29、的;二是从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借主体来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成为比重最大的举借主体;三是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主要方面。4、现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透明度不高。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作了限制,但地方政府为了绕过法律与国务院的约束。采取了种种规避的做法,如通过下属公司或者成立相关项目公司举债,如承诺还款形成的各类债务,如各类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再如事实上形成的公共支出欠款,等等。 (二)我国地方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1、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于政府的投入和拉动,但我国地方财政困难由来已久,能够直接用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相当有限,举债成为各级
30、地方政府为本地经济发展筹集资金的一个共同选择。地方政府举债虽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但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了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大规模地方政府债务的存在对地方经济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 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导致民间实际可支配资本规模缩小,再加上地方债务资金并未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竞争性领域、发放拖欠工资以及借新债还旧债,从而导致“挤出效应”。 第二,由于受融资功能所限,一些地方政府还经常运用行政手段要求所属企业和单位为其融资或者是提供债务融资担保,严重侵犯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1、第三,规模过大的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是地方机动财力难以解决的,往往会挤占其他预算资金用于还债,必然会影响到财政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三)地方债务融资的现状 1、现有地方债务绝对规模较大,但财政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2、从债务余额的结构来看,地方债务呈多元化的特点;(1)从地方债务的级次来看,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是市级政府形成的;(2)从地方债务的举债主体来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成为比重最大的举债主;(3)从地方债务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占主要方面; 3、从地方债务产生的年限来看,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最早发生在1979年
32、,此后开始陆续举债。(四)地方债务融资产生的原因1、转型期政府刚性支出;2、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3、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4、地方债务融资的管理制度。 (五)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统计与披露体系。 2、明确地方债务用途。 3、建立地方债务的硬预算约束机制。 4、采取措施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财政B类(共4题)B1财政支出结构 P148例一(2014年修改例题)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措施B2国库现金管理 P186例二国库现金管理的概念国库现金管理的作用国库现金管理的职能国库现金管理的意义B3财政支出绩效分析 P196例二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内涵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目标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意义财政支出绩效分析的方法B4人口老龄化 P210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社会保障体系碎片化社会保障项目的激励机制涉及及实际执行均存在严重问题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