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33737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摘要: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由来已久,过去,此类研究的关注焦点几乎都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上,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除了应计盈余管理外,另一种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已大量存在于实务之中,并逐渐受到了更多企业管理人员的青睐。本文对比分析了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概念、操作手段、影响因素及实施后果,并针对如何抑制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概念 盈余管理经验研究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自此盈余管理研究作为国内外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直备受关注。过

2、去,学术界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上,然而近年来,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应计盈余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实务之间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这就使研究者逐步将目光投向了过去经常被忽视的另一种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 在过去,会计准则制度尚不完善、监管力度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应计盈余管理通常比真实盈余管理更容易实现,成本也更低廉,往往更受企业管理者的青睐。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的完善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应计项目操控的空间缩小,成本升高,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已有大量证据证实,管理者有强烈的动机选择隐蔽性更强、灵活性更高的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真实盈余管理已大量存在于实

3、务之中。 一、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概念界定 在会计研究中,会计盈余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但尚未实现现金流入的应计利润;另一则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已经实现现金流入的盈余。据此,盈余管理也可以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大量研究表明,管理者不仅会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选择或会计估计的方式来操控应计利润,也有动机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操控。 Healy(1999)在盈余管理述评及其对准则制定者的意义一文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以及通过构造交易事项变更财务报告时的一种有目的的干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误导股东对公司

4、内在经济业绩的判断,或者影响那些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博弈结果。该文首次将盈余管理完整的定义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类。此后,国内外大量学者对两种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过扩充与重述,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大致相似,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观点,本文将两种盈余管理的定义概括如下: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或控制企业相关活动的发生时间,调节操控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活动。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者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调节操控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活动。 真实盈余管理由于涉及真实交易活动,通常可以采

5、取多种形式而且可以发生在任一时点,外部利益相关者或监管者难以观察到公司内部的这种幕后安排,因此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在监管日趋严格、诉讼风险日趋加大的市场环境下,真实盈余管理日益受到更多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二、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操作手段 实施会计准则后,我国的应计盈余管理表现形式主要包括:(1)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其转回来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2)通过变更固定资产相关政策调节各期会计利润;(3)管理层利用我国尚不完善的公允价值评估体系有意识的借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盈余管理;(4)扩大可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范围,拖延办理在建工程的竣工结算时间;(5)通过对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划分时点的把握来扩大

6、或缩小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金额,调节各期损益等。 相较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形式更为多样,手段更为灵活,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公司真实活动的操控,达到调节控制盈余的目的。目前已经得到证实的真实盈余管理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减酌量性费用。酌量性费用是指开支水平可以由管理层决定的费用项目,如研发费用、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这些费用开支通常面向未来,对公司当期的生产活动影响甚微,因此,酌量性费用很容易成为管理者操控盈余的手段。大量研究表明管理层会通过增减当期的酌量性费用调节盈余,实现盈余管理目标。(2)生产操控。生产操控是指企业通过调节当期生产量来实现当期盈余目标的行为。产品生产成本

7、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数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因此,管理者可以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进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已售产品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利润;同样,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削减产量,提高单位产品成本,进而增加生产成本和已售产品成本,降低当期的经营利润。(3)销售操控。销售操控是管理者通过加速销售或更改销售时间来平滑当期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当管理者预计本期的经营业绩不尽人意或无法达到事先预计时,通常会有动机通过提供销售折扣或放宽信用政策来吸引顾客大量购买,临时性的增加企业销售量,加速收入的确认时间,提高本期利润。同样,当管理者认为有必要平滑企业几

8、个经营周期内的经营利润时,则有动机人为推迟销售的时间,以调整不同期间的销售收入以达到盈余操控的目的。(4)改变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时点。由于非流动资产处置时所获得的收益,即其账面价值与账面净值之差,也计入当期利润表,因此管理者有时可以通过改变资产处置时点来操纵盈余。当公司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时,可通过转让持有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已增值有价证券等获取收益,增加企业当其利润。 除上述几种方式之外,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股票回购、现金股利政策等方式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三、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偏好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是有限的,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层不可能

9、无限制地操控企业盈余;同时,在特定条件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总体需求也是有限的,只需要达到企业相应的盈余管理目标即可。因此,管理者总是会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盈余管理组合方式。总体来说,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组合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实施成本与收益。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为个人或者公司谋取私利的行为,从实质上看是偏离正常形式和最佳经营决策的,因此它的实施必然是具有一定的成本的。管理层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必然会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力图选择一种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而且管理者对成本收益的分析,不仅只考虑实施成本与当期收益,还要考虑盈余管理行为对以后各期收

10、益的影响。因此,管理层是在权衡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盈余管理组合方式。 二是实施可行性。几乎所有企业都有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实现企业盈余目标、粉饰企业财务报表的动机,然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一方面,管理者在进行应计盈余管理面临诸多的限制,例如,会计弹性的大小将会限制应计项目的操控空间,持续使用应计盈余管理的公司会面临更高的监管风险及诉讼风险等;另一方面,公司内部也存在一些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公司所有权性质、高管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债务契约等,通常公有企业、具有很高银行债务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都会受到

11、限制。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能实现的范围内选择最易实现的盈余管理组合方式,达成企业的盈余目标。 四、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实施后果 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来看,应计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只是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因此,从企业自身来看,应计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十分有限。与此相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通常偏离公司的最优业务决策,很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危害企业价值。因此,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危害更大。 过去,人们通常寄希望于完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外部监管、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来抑制盈余管理。然

12、而,这些手段虽然对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效果显著,但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却收效甚微。监管部门无法对基于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行为实施处罚,外部审计师也无法对基于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行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随着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实务中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完善的准则制度、强有力的外部监管以及高质量的外部审计不仅难以抑制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反而使企业管理者放弃操控应计项目转而选择操控隐蔽性更强、对企业危害也更大的真实活动,如此很有可能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即会计准则制度越完善、监管力度越强、审计质量越高,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甚至整个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反而越大。 五、结论 基于本文分析,笔者认为要真正抑制

13、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监管部门和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都必须改进思路,在关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同时更应关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审计机构应特别关注容易进行真实活动操纵的领域,一旦发现企业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应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正确客观的披露,并考虑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监管部门应针对真实盈余管理出台相应认定标准及专门惩罚措施,使具有这类行为的企业受到相应惩罚。 参考文献: 1.蔡吕.盈余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波,于翠婷.交易操纵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 3.曹国华,林川.CEO 变更、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检验C.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 4.李彬,张俊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以费用操控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9,(2):71-76. 5.刘启亮,何威风,罗乐.IFRS的强制采用、新法律实施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C.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09. 6.申慧慧.环境不确定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0,(1). 7.张子余.盈余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最新【精品】范文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