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为什么不追求最优化的效益,而去追求最肯定的效果呢?这是因为,人对自己体验到的事情印象深刻,对不能体验到的(如概率)事件认识肤浅。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个人来说是全有或全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概率对个人而言没有意义。因此,人在选择时会对概率作出不同的加权,概率大的就被认为更有意义。实际上,人们应该将效益和概率相乘得出最优的价值。经济学家认为,人在选择时一定是以逻辑的方式来进行判断,但心理学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表现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选择能带来肯定效应的方案,即使该方案带来的效果不是最理想的;人们逃避看似危险的方案
2、,即使该方案可能相对较好;人们肯定会选择正面表述的方案。这就是关于选择问题,心理学家对经济学家做的补充和完善。(3)产权。人们通常认为产权包括财产、物资和经济所有权等,表面看来这些都与心理学无关。但是为什么现代经济学特别强调产权制度呢?它起源于一个历史事件“羊吃人”的圈地运动。1618世纪,英国已经走向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大地主以武力赶走农民,将公有地变成私有地,这在经济学上第一次为土地产权奠定了法律地位。而这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正是由于心理学的原因公有地的悲剧,即公共所有的草地由于谁都想利用它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结果造成了公有地的消失,反而最终谁也不能获得利益。私有化就是规定草地归私人所有,这样
3、反而保证了草地的存在。因此,一个由个体的心理引发的社会问题导致了经济学里产权概念的诞生。无论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残酷,我们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圈地运动在经济学上的里程碑意义。(4)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要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不是纯粹地基于事物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沉没
4、成本”:人们在作价值判断时,应该考虑现时的成本和效益,而不应考虑过去的成本和效益,因为过去的成本与现实的判断是没有关系的。例如,有一位女士花100元看一场演唱会,因为其中有她最喜欢的一位歌星。但是最终这位歌星因故不能来,而且当天晚上下了暴雨,很难开车前往观看。她会选择不去看音乐会而待在家里吗?从经济学角度讲,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即人们应抛开浪费100元的念头,而应考虑交通成本及其他可能的损失。“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因为已经买了票,如果不去就浪费了。一般来说,这时人们很少考虑交通成本和不舒适感。这可能源于对“浪费”资源的担忧和焦虑,我们称之为“损失
5、憎恶”,而这种情绪的影响正是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内容。(5)机会成本。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即人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牺牲了许多获得其他利益的可能性。例如,机关单位的机会成本就可能比外企的机会成本大。人们做一件事不仅要思考实际的成本,而且要考虑做了这件事,即将要放弃的利益或失去的代价。如上大学要交学费,不上大学工作赚钱,这两种选择哪一个成本高呢?显然,前者付出的是实际成本,后者舍弃的是机会成本。在做选择时,成本的两个因素应该同时考虑。但选择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也不是仅仅计算得与失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因为选择还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亲朋好友的反应、个人的欲望、价值观等。只要提到
6、机会成本,就必然离不开决策与选择,而人类的决策与选择正是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我们都注意到一个现象,受过教育的女性比没受过教育的女性生的孩子少得多。为什么?表面看来,生一个孩子的成本差不多,但受教育的女性生孩子所支付的成本远不止抚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她们失去的可能是高薪、晋升的机会以及即将获得的成功等。对她们来说,机会成本带来的损失难以弥补。相反,没受过教育的女性的机会成本就会少得多。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是实际成本的差别,而是机会成本的差别。(6)贸易。所谓贸易就是交换,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没有贸易就没有经济学。而交换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首先,交换是在双方之间进行的,这是基于心理上的、
7、相对的事件。例如,一个厨师工作一小时准备一顿晚餐,可赚30美元,但他经常花5美元雇保姆为他做晚饭,这是因为实际成本(5美元)相对于机会成本(30美元)要低,而这种相对优势正是贸易的基础。发达国家之所以愿意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就是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廉价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比国外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低得多。贸易是比较相对的优势,这正是心理学中的比较概念。你只有把握对方的心理,才能胜券在握。其次,交换过程中的信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没有信任就没有交换,但是这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中差异很大。东南亚、中国、日本等国家在贸易往来中往往容易相信一诺千金。但要知道,心理的约束是缺少法律效力的。(7
8、)生活质量。人们通常认为生活质量是一个经济学变量,因为它涉及收入、环境、工作压力等。实际上,生活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变量。因为对生活质量的判断是主观性判断,仅仅以收入、环境不能说明问题。心理学家发现,生活质量经常受对比效应的影响。社会比较有往上比和往下比。往上比的自然心理反应就是比较悲观;往下比,人们会倾向于满意自己的生活。同样的道理,人们的幸福指数与金钱也不是线性的对应关系,百万富翁不一定比低收入的人感觉更幸福,意外的致富(如赢得彩票)虽然在金钱上提升了富裕程度,但是在生活指数和幸福感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在很多情况下,生活质量与经济条件的关系不大,而是受人们心理的主观判断所左右。文化
9、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判断。强调个体主义文化的国家(美、加、欧),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受个人因素影响很大;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中、日、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受家人、同事、朋友、环境及生活状况的影响多,较少受个人的支配。有研究表明,西方人对生活质量的判断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对他们而言,个人孤独感和失落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当高兴时,人们更倾向于评价生活质量为高。相对而言,东方人把个人经历、事物本身作为关键指标。17(8)博弈理论。博弈论起初是一个纯数学理论,在经济学中博弈理论得到大力发展。例如,假定理想化的理性行为者如何参与博弈,无感情的天才如何在博弈中行动等。然而,行为的博弈并
10、不一定严格遵循经济学中的理性博弈理论。例如,同一个案件的两个犯人关在不同屋子里,给他们一个机会,即揭发对方可得到减刑,对方会判较重刑,否则两人都会被判刑。但如果都不揭发,法官会因证据不足而判刑较轻。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到底揭不揭发呢?遵循经济学的博弈理论是不揭发,因为如果都不揭发,两人的量刑则会减少,但是如果都揭发对方,两人则会加重量刑。“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博弈的结果是揭发,这是由人性的弱点所决定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会选择揭发别人来减轻自己的罪行。囚徒困境的例子说明,你的未来或者选择的结果不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常常依赖于你对他人行为的判断。这正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18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
11、密以他的经济学名著国富论而享誉于世,他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实际上是有关人的心理的研究。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经济学与心理学应该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科学,因为它们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有关人的,并为人服务的科学。参考文献:1Kahneman, D., & A. Tversky.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1979, 47: 263-292.2A.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4
12、3, 50: 370-396.3F. Heider. The Psychology of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8.4Fiske, S., & S. Taylor. SocialCognition. McGraw-Hill, Inc, 2008.5Eagly, A., & S. Chaiken. ThePsychology of Attitud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Publishers, 1993.6Wilson, T., Dunn,
13、 D., Kraft, D., &D. Lisle. Introspection, Attitude Change, and Attitude BehaviorConsistency: The Disruptive Effects of Explaining Why We Feel the Way WeDo. In L. Berkowitz(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1989, 22: 287-343.7L. Festinger. A Theory of Cogni
14、tiveDissonanc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8Gilovich, T., & V. H. Medvec.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What, When, and Why. PsychologicalReview, 1995, 102: 379-395.9G. W. Allport.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G. Lindzey & E. Aronson(eds.).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
15、ychology. New York: McGraw Hill, 1985.10K. Lewin. Field Theory in SocialScience: 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 In D. Cartwright(ed.). New York: Harper& Row, 1951.11Peng, K., Nisbett, R., & N. Wong.Validity Problems Comparing Value Across Cultures and PossibleSolu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7, 2:
16、 329-344.12Morris, M., & K. Peng.Culture and Cause: 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ocial andPhysical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949-971.13Briley, D., Morris, M., & I.Simonson. Reasons as Carriers of Culture: Dynamic vs Dispositional Modelsof Cultural Influ
17、ence on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0, 27.14Weber, E. U., & C. K. Hsee.Models and Mosaics: Investig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iskPerception and Risk Preference.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1999, 6:611-617.15Peng, K., & R. Nisbett.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
18、out Contradiction. AmericanPsychologist, 1999, 54: 741-754.16R. Thaler. Mental Accounting and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Science, 1985, 4: 199-214.17Levinsion, J., & K. Peng.Valu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ICFAI Journalof Behavioral Finance, 2007, 1: 32-47.18Spencer-Rodgers, J., Williams, M.,Hamilton, D., & K. Peng. Culture and Group Perception: Dispositionaland Stereotypic Inferences about Novel and National Groups.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3: 525-543.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3期 作者:彭凯平,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