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一、 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取向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1) 代表人物:麦孤独和奥尔波特2) 着重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心理;3) 强调严格的心理学方法和实验,以个体为分析重点,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变化特点与过程,分析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揭示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2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1) 代表人物:罗斯和库兹明;2) 着重研究群体心理;3) 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以社会互动或群体变量为分析重点,阐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法律等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社会情境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3、 跨文化取
2、向的社会心理学1) 最近20年的研究取向;2) 着重研究文化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3)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节作用,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比较。二、 社会心理学的界定1、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 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乐国安)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人本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容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整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三、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1、基本假设*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
3、”关系,认知主体便产生认知失调。失调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体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2、条件 逻辑的违背; 文化价值的冲突; 观念层次的冲突; 新旧经验的矛盾3、失调程度*1) 失调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2) 失调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4、减少失调的途径*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第二章 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可积极主动可消极被动二、社会化的内容(一)政治社会化
4、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 式的发展。(二)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三、 社会化的影响源 遗传因素 文化因素 家庭的特殊作用 同辈群体 学校因素 大众传媒1 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2 文化因素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化的规范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3 家庭的特殊作用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 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已
5、、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西蒙兹鲍姆林德戈登西蒙兹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这两种基本要素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于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组成二维坐标系统。坐标上的O点是最理想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西蒙兹比较了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西蒙兹还比较了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
6、信心;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鲍姆林德(BAUMRIND)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专断型 这些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并要孩子遵守规定很死的行 动准则。他们要求绝对服从,惩罚严厉。这种父母不太容易被孩子 接近,孩子常觉不满、畏缩不前和不信任人,智商低、易怒、低自 尊、更多攻击行为10随意型 这些父母对孩子无要求,让孩子尽可能自己管理自己。也认为自己 是孩子可依赖的源泉,但不是标准的传授者和榜样。做决定与孩子 商量,从不惩罚,不控制,较温暖,但对未成熟的孩子缺乏控制。 子女常见冲动、攻击、缺乏独立性和担负责任的能力。权威型 这些父母试图合理指导孩子的行动,注意启发儿童,有必要时坚
7、决 控制。但他们会解释这样做的理由,鼓励孩子同他们交换意见,多 鼓励、少惩罚。这些孩子能自立、自控,很自信,有探索精神并且 对生活心满意足,易于合作。戈登(1981)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控制点指人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行为结果的控制程度。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努力的结果。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 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道理。关于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关系,赖德克从六个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
8、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 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后者的儿童有 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 吵架。自由度: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惩罚严厉程度: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 体谅别人,优柔寡断。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行为无显著差异。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无显著差异。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 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14 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发生作用的原因:同辈群体为非正式群体,个人自由选择,成员心
9、理认同感较高。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等,构成独特的亚文化 群体。同辈群体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社交、安全、尊严、优 越感的满足中自然实现的。同辈群体中交往的对象是儿童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5 学校 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 师、同学、校规校纪以及责任、义务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儿童的社会 化进程。学校文化教师威信和教师期望6 大众媒体电视网络媒体中的偶像崇拜1第三章 态度一、态度同行为的分离与一致(一)拉皮埃尔挑战 研究目的:种族歧视态度与种族歧视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现场研究:带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游历美国,仅有一家拒绝
10、接待,把其当成 是日本人。 问卷调查:6个月后,单问题和多问题。态度可预测行为的挑战威克尔研究内容 种族关系、工作满意度、课堂欺骗结论 态度更可能同外显行为没有关系或关系甚微推测总结 在个体内部有一个稳定的、潜在的态度,它既影响个体的言语表达,也影 响个体的行为。(二)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明1.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结果很准确,说明用正确的方法,确实了解态度,那么通过态度 来预测行为是可能的。2.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总态度语言总的行为;具体态度语言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1.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态度指向的目标与行为目标是否
11、一致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2.态度本身的因素维度:强硬的,有深度卷入的,高外显度,居于个人态度系统和价值系统 核心价值的态度与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成分:认知与情感成分高度一致的态度可能预测行为二、 态度的测量瑟斯通量表李凯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投射测验内隐态度测验态度的实证测定瑟斯通量表瑟斯通(Thurstone,1929)量表是由其本人提出的“主观外显相等间距法” 量表。它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概念化并且被测量的。编制步骤:收集有关所测问题、事物的各种态度的表述语;11点评分;求出态度表述语在尺度11点上的累计评断次数;用作图法以50%为基准确定
12、每一态度表述语的量表值,再算出每一态度表述 语的Q值;用量表值和Q值筛选合适的语句;正式测量;计算被试得分;解释。三、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传递者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四、态度防卫与保护1、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卫策略 (1)笼统拒绝 (2)贬损来源 (3)歪曲信息 (4)论点辩驳(5)合理化作用及其他防御方式2、态度接种对青少年抵制同辈影响的作用五、态度改变的方法(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二)态度防卫的回避(三)参照群体引导(四)过度理由效应(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 态度改变努力需要尽可能选择高可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有关信息。(二)
13、态度防卫的回避1、立场靠拢2、分散注意3、惠待(三)参照群体引导 个人对群体的认同、群体成员必须按照群体规定去做的社会压力、群体的权威性、以及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等,都会促使个人选择与群体一致的态度与行为。(四)过度理由效应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1、诱导服从 当个体作出了与内心的态度不相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为的话,个体就只能通过态度改变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扭转人们日常生活中顽固态度与行为的很好方法。第四章 社会认知一、总体印象的形成模式(
14、一)加法模式费希本(Fishbein,1964)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 特征越多, 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 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 为人们接纳。(二)平均模式安德森(Anderson,1978)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 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 体印象。二、 社会知觉偏差1.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
15、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二)近因效应前提a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b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2. 二、晕轮效应*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 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而不是根据科学依据),从个人的一种品质推断出其他 品质,是一种普遍倾向。是建立有关他人印象最迅速、最经济的途径。3. 三、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 实。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学年初,告
16、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 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 定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产生的关键步骤:Darley & Fazio,1980知觉者对目标人物抱有一种期望;知觉者按与期望一致的方式行动;目标人物解释知觉者的这一行动;目标人物用行动对知觉者做出反应;知觉者解释目标人物的行动与自己最初的期望相一致。4. 四、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 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 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
17、得出结论的决 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一)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二)可用性启发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的现象。(三)调整性启发指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5. 五、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他因素(一)知觉者的情绪状况知觉者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二)投射作用(相似假定)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 作用使人将自己具有的特征看成别人具有。1(三)内隐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格的独特见解体系。体系中个性品质相互联系,
18、其中某 个特征占重要位置,可据此进行推断(Kelly,1955) 。(四)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随着个人情感卷入的增加,人们信息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会下降,从而使人 们的印象判断精确性更差。三、印象管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 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15 自我表现的原则1.角色获得2.相互支持3.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第五章 刻板印象1 刻板印象的概念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
19、ereotype)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2 偏见和歧视的概念 1)偏见(prejudice)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 2)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3 偏见和歧视的成因 社会化历程 认知因素 动机因素 社会分层4 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对抗刻板印象 平等接触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5 基本归因偏差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文化
20、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王登峰、侯玉波,2004)。6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 ,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行动者注意外在情境因素;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7 自我服务偏差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当某个行为有
21、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回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第六章 自我概念1、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普金斯实际自我 理想自我 应该自我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差异:抑郁实际应该自我差异:焦虑2 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 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3 向下的社会比较 1)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比较,挫伤自尊心
22、向下比较,避免自信降低、妒忌上升 2)当无法向下比较时。贬低他人的能力或品性4 自我设障个体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以达到保护自尊 的目的。第八章 沟通一、沟通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二、沟通的背景1物理背景2心理背景 1)一般心境状态心境状态好,信息与符号的转换过程流畅;在心境状态消极, 信息与符号的转换过程受到干扰。2)双方相互接纳的状态沟通双方的悦纳程度会影响到沟通的过程和效果。3社会背景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
23、,沟通情境中不直接参与的其他人对沟通 产生的隐性影响。4文化背景沟通者出生以来的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三、人际距离与沟通1亲密距离:近范围身体的充分或直接接触。亲密距离的远范围为0.150.45 米。亲密距离只限于在情感高度密切联系的人之间使用。2个人距离:朋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0.450.76米。 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0.761.22米。3社交距离:用于正式社交场合。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的近范围为 1.222.13米。社交远距离范围为2.33.65米。4公共距离: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近距离范围为3.657.62 米,远距离范围为7.62
24、米以上。四、沟通的自我评价与沟通改善计划(一)评价自己的沟通情况开列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通过问卷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评价问题对哪些情境中的沟通感到愉快?对哪些情境中的沟通感到心理压力?最愿意保持的沟通对象?最不喜欢与哪些人沟通?能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是否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没有说清楚?是否常误解别人,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联系?是否经常懒得给别人写信或打电话?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沟通主动性沟通注意水平沟通信息的充分性(适度重复)第九章 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二、人际关系的意义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
25、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 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与生活幸福 人际关系与事业成功三、自我的分层鲁宾等人(Rubin & Shenker,1978)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自我最表层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自我第二层次人们真实的态度自我第三层次私密性更高些的个人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 真实评价。自我最深层次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深层心理学:连个人自身都不接受 的,与个人的自我价值相对立的经验、冲动和行为经历。选择性遗忘 )四、人际关系的原则一)、真诚原则二)、交互原则三)、功利原则四)、自我价
26、值保护原则五)、情境控制原则五、人际吸引规则 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相似规则 互补规则 互惠规则 得失规则 联结规则(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1.熟悉与人际吸引 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Zajonc,1968)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果发现,一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Perlman选择三种类型的人(正面、中性和反面人物)的照片作为研究素材。结果表明,熟悉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对于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2.居住环境邻近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27、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原因:熟悉性 相似性 社会交换 认知失调(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1.才能才能与人际吸引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才能越高,越受人喜欢。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1961年,“猪湾惨败”非但没有使肯尼迪总统个人声誉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阿伦森的实验研究者给大学生被试呈现4种人的讲话录音,能力出众的人;能力出众但是犯了错误的人;能力平庸的人;能力平庸而又犯了错误的人。结果:能力
28、出众但犯错误的人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的,最让人喜欢。才能平庸而同样犯错误的人被认为是最缺乏吸引力;才能出众而没有出错的完美者吸引力在第二位;平庸但没有犯错误的人吸引力居第三位。2.美貌与外在吸引力“漂亮的就是好的”刻板印象(P256)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但是,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3.个性品质4.致命吸引力13 (三)相似规则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西尔弗曼伯恩的实验:相似的数量和程度14 (四)互补规则指双
29、方在交往时所产生的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15 小结:互补因素:主要发生在交往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之间。短期恋爱关系熟悉、相似以及价值观念的相似,是形成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长期恋爱关系互补是发展密切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16 (五)互惠规则当一个人对对方表示友好、热情等积极的交往方式时,如对方也给予相应的积极回馈,那么他们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认为双方都有吸引力。阿伦森和兰迪的验证实验。17 (六)得失规则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我们最厌恶的是对我们喜欢水平不断减少的人。解释:阿伦森:焦虑和自我怀
30、疑 弗里德曼:归因判断 金盛华、章志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18 (七)联结规则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 一起的人。19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他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抗拒心理,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第十章 助人行为与侵犯行为一 、助人行为概念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另一类助人行为具
31、有个人意图。二、 助人行为的培养 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示范作用 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移情能力培养 动机提升 助人技能的学习 价值取向的教育三、 侵犯行为概念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四、 挫折侵犯理论 -第一个为解释侵犯行为而提出的理论 -挫折 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 足的情绪状态。-代表人物:多拉德、米勒-主要观点-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研究支持勒温的研究:挫折对玩具的破坏性马利克:挫折感越大,侵犯越强哈里斯替代性侵犯-当侵犯不能够直接实施在引发挫折感的对
32、象身上时。例如:散布谣言分类:侵犯对象的代替 、 侵犯类型的代替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l 米勒的修正一对多: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l 伯克威茨的修正多对一: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侵犯行为的唤起状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 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以引发实际的侵犯行为。-评价1、对挫折引发侵犯的机制进行了修正;2、没有最终解决该理论的基本缺陷,即忽视了侵犯的产生可能由与挫折无
33、关的因素所导致。五、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一)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1.A型人格2.敌意归因偏差3.性别 (二)影响侵犯行为的情境因素1.高温2.酒精和药物3.唤醒水平4.去个性化1(三)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1.文化在本质上,文化影响侵犯不是决定侵犯行为是否发生,而是文化规范了侵犯行为的表达方向。2.媒体暴力(media violence)是指大众媒体(包括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传达的暴力内容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负性影响的现象。3.暴力视频游戏研究者认为,暴力视频游戏将会引发游戏者的侵犯行为。研究已经证明,实验室中设置的暴力视频游戏,就会增加被试的侵犯想法和行为,暴力视频游戏与侵犯行
34、为、违法行为有高正相关,这一效应在具有侵犯倾向的个人及男性身上表现更加明显(Anderson & Dill,2000,转引自Ferguson,2007)。六、校园欺负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侵犯行为,包括恶意推搡他人、打骂他人、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散布谣言等等。七、 侵犯行为的预防与控制1 移情能力的培养2 成熟个性的培养3 宣泄4 社会公平的建立1、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是指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能够体察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移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培养
35、儿童的移情能力降低其侵犯性。2、成熟个性的培养犯罪心理学家强调,个性成熟者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较高,对别人进行侵犯的可能性也较小。犯罪心理学家强调的成熟个性特征主要有:(1)有道德责任意识和成熟的敏感性;(2)关心别人的福利和得失;(3)不保留敌意与怨恨;(4)不歪曲现实;(5)自我认识客观;(6)对自己的行为负责;(7)懂得自己的角色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而不成熟的个性特征则与此相反。3、宣泄 宣泄(catharsis)的基本假设是,侵犯性的精神能量是一个常数,能量聚集越多,其发生侵犯性行为的可能性愈大。若这些不良情绪得以合理宣泄,就可以减小其侵犯性的强度,攻击行为也会随之减弱。一切实际的侵犯
36、行动或在想象中实施侵犯行为,都可以使侵犯性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从而减少侵犯性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 宣泄是指已经产生了对一定对象的侵犯准备而言的。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际地经验侵犯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侵犯行为反而会更增加侵犯的危险性,这证明宣泄方法不能滥用,否则效果适得其反。4、社会公平的建立生物心理学家的猴子实验(Brosnan & de Waal,2003):给一对猴子两个代币,可以用代币换取报酬(黄瓜或者是更喜欢的葡萄)。实验条件:1)平等:两只猴子都得到黄瓜;2)不公平:一只猴得到葡萄,另一只猴得到黄瓜;3)努力对照:一只猴没付出努力就获得葡萄,另一只猴用代币只换
37、得黄瓜;4)食物对照:一只猴子用代币换得黄瓜后,发现在另一只猴子常待着的地方放有葡萄。(“相对剥夺理论” (亚当斯,1965)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等的人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相等,双方就都有公平感。否则,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第十一章 从众、依从和服从一、从众的条件(一)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1.群体自身的一致性“别人都在吼,如果我安安静静地坐着,别人会针对我的,所以我就选择 了加入”在Asch的研究中,若是有一位实验者的同伙回答正确的答案,将大大降低 从众行为 群体意见不一致导致从众比率下降的原因: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对于多数人的信任度降低,削弱了人们
38、将多数意 见作为判断参照的依赖性。这种来自于他人的支持力量同时也能提高个体对自我判断的信心,从而降 低从众产生的比例。群体不一致减少了偏离焦虑恐惧,降低了群体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使得人 们进行独立判断的倾向增加。2.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与群体有密 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在竞赛情境中,群体成员会努力地,有意识的,自愿的尽量达成一致意见。3.群体的规模3至4人的团体从众最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二)情境因素1.刺激物的性质情境模糊性较大,人们较难作出自信判断时,更容易从众。整体来说,愈 不熟悉的任务从众
39、行为愈明显。2.个人地位中层度社会地位的人较高从众;高的人自认处于较高的地位,所以无需从众;低的人觉得没希望,所以不必从众。3.时间因素在交互作用的早期阶段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因为双方都在相互适应,试 图建立规范。(三)个体因素1.个性特质差异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较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 患得患失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从众。例如: “有几次我感到不对头,但还是跟从了大家。”“开始我坚持,后来发现大家所得同我不一样,就开始怀疑自己眼睛有 问题,害怕自己弄错了,跟随了大家。”2.性别差异女性在相应的困难程度下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3.年龄差异青少年期及其以前的年龄的阶段是易从众时期,个
40、体处于发展阶段,通常 称为可塑期。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人们在意见表达后,在相关选择上的自我卷入水平会有实质的增加,并由 此直接导致从众性的降低。人们更喜欢自己所选的东西。(四)教育和文化倾向* 1教育水平广泛的知识背景,较高的教育水平 2文化背景群体主义的社会有较多的从众行为;文化的作用在个人身上是逐步加强的。 二、依从诱导策略(一)登门槛效应与技术脚在门栏内,从小请求到大请求。多伦多城郊居民为癌症学会捐款弗里德曼:先请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然后再两周时间内竖 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二)低球技术先让对方看到答应后的好处,等到答应后再放出后面的附加代价。理发店的推销:洗发剪发烫
41、发比较:同为二步式渐进策略 ,存在两个区别: 二步时间联系的区别登门槛两步操作间有时间间隔,而低球技术两步紧接; 二步要求的性质方面 等门槛两步没有直接联系,低球技术两步要求有直接联系登门槛技术与低球技术的作用原理 人们接受一个要求之后,增加了人们在某个特定问题上的投入,使人们增 强了责任意识,从而增加了人们对更大要求的接受性;请求者与被请求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其中起作用。人们需要在同自己发生交 往的人面前维持一个一致的社会形象。(三)留面子效应先提出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减低要求。 讨价还价原因解释由于人际相互作用,当人们拒绝了别人一个要求后,会愿意做出一点让步, 使别人获得满足。人在人际交往
42、中,会倾向与选择给交往双方都带来最大 满足的行为。(四)过度理由效应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内在的理由。 当踢足球的兴趣被金钱所代替原因解释由于人们维持认知平衡的自然心理需要,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 应的内心理由也会越少。(五)最低要求启动策略用最低要求的方式来请求别人做出捐助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启动别人善意捐 助行动的策略。 “哪怕是一分钱也有帮助”“做好人”是人们最稳定的追求之一,为保持自己的利他主义形象,难以 拒绝一点小小的奉献。数目小到每个人实际上都可以负担时,拒绝代表你缺乏最起码的利他主义 奉献精神,没有人愿意承受如此巨大的自我否定而拒绝做一个小小的奉献。一旦人们实际进行捐助,又会拿出有利于自身形象确立的社会可接受数目。(六)附加值策略指向对方提出要求,在对方尚在考虑要不要答应说服者的要求时,马上提出 较小的诱因,以增加答应要求的附加值,增加对方依从的机会。原因:依从的一方将附加值视为一种让步,觉得自己也有义务作出相应的让步, 因而依从对方的要求。(七)相同处境策略当人们觉得自己与对方有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多么微不足道,人们都会因 为这种关系而接受要求。实验验证昂等人(1994):他和学生一起在校园内拦住学生,请他们为一著名的慈 善组织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