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17290793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蒹葭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开头,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起兴:营造氛围,暗示主题。“纯是情,不是景。”(1)悲秋的传统。各章以蒹葭、白露发端,渲染出一幅深秋清晨水边的图景,为后文的怀人意境奠定凄清落寞的氛围。(2)白露的寓意凝结为霜的露水,说文:“霜,丧也。”丧,缺失,故霜与白露均可引发因缺失而产生的相思隔绝之情。如古人称寡妇为霜或孀,所谓寡妇,不必指夫已死。2、本篇如何抒发“隔水相望,可望而不可即”的感伤?(1)以起兴营造氛围、暗示主题。(2)无望的追寻A、追寻的前提:水的象征。水是情爱障碍的象征,我们不必把这首诗的内容过于坐实为一个男子沿着水边到处寻找他的恋人。B、追寻的过程。两番模

2、拟:溯回和溯游。三次反复: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C、追寻的结果。“宛”字为诗眼所在。“宛”者,似有似无。因其似有,故不得不往复追求;因其似无,则此往复追求又必破灭。牛运震所云之“缥缈”、“极缠绵,极惝恍”、“纯是窈远,不是悲壮”均可由此“宛”字悟入。2、如何理解牛运震所说的本篇“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诗中所表达的最表层的意义,是诗人追寻他的恋人的一种心境和努力。“然而借助于爱情,诗呈现出自身与人类精神最重要的联系:对人生美好价值的无限珍惜,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无限追求,以及这一追寻过程中一种极可贵的执着与顽强。这是爱情对人类诗性心灵的敞亮,也是诗赋予爱情的超乎其

3、自身的意义。” 青青河畔草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内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 十九 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草木茂盛的样子 (解释加点的字词)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游子 (解释加点的字词)2思考题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楼上女形象赏析。答:这是一个盛装登楼望远的思妇,一年一度美好的春色,正是少年夫妻欢歌行乐的时节,青青的河畔草以及茂盛的园中柳撩拔起了她的情思与对重逢的向往。她因此发出了内心最自然真实的声音,完全没有矫揉造作之态、忸怩虚假之情,不加掩饰地把隐藏在内心深处、平日看来不可告人的东西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这位“荡子妇”表现的是一种大胆真率的美,这种美更具有人性真实之感,也

4、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谈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一诗中“以乐景写哀情”艺术手法的表现与运用。答:王夫之姜斋诗话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写哀情,也就是说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反衬人物的悲伤。由乐景而生的愉悦与因楼上女的苦痛所引起的同情和共鸣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错位。读者愈是兴奋于诗中呈现的美好景色与形象,就愈是惆怅于楼上女的寂寞与伤感,因而在痛感与快感的相互冲突当中产生强烈的心灵的刺激。春江花月夜1填空题:(1)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吴中四士 ”。(2)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

5、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2为什么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是全诗的灵魂?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

6、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辛弃疾摸鱼儿1.背诵摸鱼儿这首词。2.分析摸鱼儿风格特点。肝肠似火,色貌如花。摸鱼儿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婉约派。它完全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词的内容。但在读这首摸鱼儿时,感觉到在那一层婉约含蓄之外,有一股沉郁之情,这就是辛弃疾学蜘蛛那样,为国家殷勤织网的一颗耿耿忠心,以及对国势的担忧。似乎可以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这首词的评语。 3.联系词人生平论析摸鱼儿的思想内容。牡丹亭游园惊梦1. 谈谈你对牡丹亭所写的“情”的认识。(1)尊情抑理,肯定情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反对理对情的压制。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

7、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女主人公为“情”而死,又因“情”复活的至情;歌颂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暴露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2)强调情的强大力量,杜丽娘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当然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写法。(3)汤显祖提出“至情”论,所谓“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则“至情”是指这样一种超越生死的情:不但人可以为情而死,而且人还能够因为有情而死而复活。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即有这种“至情”。(4)人类生命中的某些东西是“理”所不能理解、不能解释的,“理”解释不了的东西并非就不存在。比如杜丽娘的“梦中之情”,这是

8、非常真实的。“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杜丽娘因情而死已不合“理”,再因情而复活更是有悖常“理”,但汤显祖从“情”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必有”的。2.阅读【醉扶归】【皂罗袍】两支曲子,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两支曲子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旦”和“贴”指谁?“行介”是什么意思?(3)这两支曲子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象?(4)这两支曲子表达了主唱者(旦)怎样的情感?(1)牡丹亭,汤显祖;(2)杜丽娘,春香。介表示动作,行介是作出行走的动作;(3)春天;(4)由春天美好的景色激发出青春生命的激情,感慨青春、美丽、生命的荒废;“春情”萌动,“晴丝”(谐“情丝”)被触发,由园子的残败引发

9、生命、爱情的惆怅;惜春、叹春、伤春,皆归于对自身青春、爱情、生命的哀怜悲叹以及对父母的不满。王子猷居山阴、桓公北征1. 从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看王子猷“任诞”的美学价值何在?从王子猷看,“任诞”的行为方式有着志意高远、不愿随波逐流的一面。“任诞”的个人行为方式,体现出卓然独立的气质风度,是对生命自由姿态的一种极端体验。“任诞”的非功利的唯美状态,对于传统的价值体系有着一定颠覆性的作用,对于当时社会寓含着一定的批判性话语,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也不无启发性的意义。2. 从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体察晋人的生命意识。情感层面:通过桓温这一豪强自处、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人物垂暮之年极其感伤的情绪,来表达人

10、们对于岁月不居、人生易老、无法自主的生命哀感。表现层面:取材典型突出,人物语言与动作方面的细节描写非常具有冲击力。哲理层面:无论何人,无论其出身的贵贱、地位的高下、志业如何,最终都不能逃脱生命的自然法则。有限的生命,引人感慨无极俄狄浦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1 希腊悲剧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代表性作家作品?希腊悲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古代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初名 “羊人剧”代表作家作品:“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被绑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尼。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基本特征: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着重表现人与命运的冲

11、突。 悲剧中的英雄形象高大,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抗争精神。风格昂扬向上,一般没有悲观色彩。2简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冲突。3亚里斯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你如何理解这一论断?(1)亚里斯多德称为“悲剧的典范”、“最完美的悲剧”;(2)剧作内容完全符合当时的悲剧理想;(3)剧情集中单一,并最先使用了“回顾破裂式”;(4)戏剧性强,剧情的发展主要依靠亚里斯多德说的“发现”和“转变”。4关于俄底浦斯的评论一、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怀疑和挑战。 剧作展示了人的尊严、自信、勇气和力量,人的伟大和高贵。 整部悲剧呈现出崇高悲壮的美学风格。 二、“

12、神法崇拜”与“乱伦放纵” 的矛盾。 诗人通过“杀父娶母”的故事及其引出的后果,向世人提出告诫:神法(禁忌、法律)威严,不可抗拒。 三、“恋母忌父”弗洛伊德用心理分析方法研究悲剧主体的行为动因,肯定了悲剧主人公有弑父的原始冲动,并把其解释为儿子的潜意识中恋母情结的表现。四、是关于人的迷语 法国学者皮埃尔.威尔南认为: 整个剧本围绕谜语展开,这一切只能说明“人类不是一种可以描述和下定义的存在,他是一个一直也没有解开其双重含义的谜”。人永远存在 “我”与“非我”的矛盾。 作品出现在一个主体迷茫与觉醒相交替的时代。“非我”以公开的面目出现于蒙昧时期,又以隐蔽的面目沉浮于理性时期。俄底浦斯王折射出人类在

13、进入文明社会时,面对着历史转型的种种变化而产生的焦虑和思考。神曲分为三大部分:地狱、净界(又译炼狱)、天堂。1、为什么说但丁是一位跨时代的伟大诗人? 但丁(12651321)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先驱,“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 2神曲都描写了哪些重要的环境和人物,其象征意义是什么?作品开头的“黑暗的森林”,象征意大利纷乱不安的现实或人生道路上的迷惘和困境; 狮、豹、狼分别象征野心、淫邪、贪婪。和罪过中,经过苦难和考验,最终达到至善和幸福的境地。地狱、净界、天堂是一个由卑下到崇高的过程,意在表明人类(个人)怎样从迷惘、错误 但丁是“具体的精神”人类或个人的精神的代表

14、;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净界,象征人类依靠理性与哲学,辨别是非,认识 贝阿特丽采象征神学和信仰,她引导但丁游历天堂,象征人类凭借神学和信仰,进入至善、至美、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理想境界。3神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如何理解神曲在思想内容上的二重性? 进步性:(1)诗人站在进步的立场,谴责了党派纷争,渴望祖国的和平统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倾向。(2)批评了现实中教会的贪婪腐败,以及他们对基督教精神的悖逆,为后来的宗教改革进行了思想准备。(3)反对蒙昧主义,提倡追求真理,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肯定文化知识的重要,这一切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局限性: 表现了中世纪神学思

15、想观念,包含着大量的神学和烦琐哲学的议论,神秘色彩浓厚。5 简析神曲的艺术特征。神曲被认为是“中世纪史诗” (1)神曲以中世纪惯用的象征、梦幻手法写成,作品中有大量的哲学和神学的议论。(2)神曲的“精神发展”、“精神漫游”主题模式具有开创意义,此后这类主题在历代西方文学中反复出现。(3)神曲的写实手法:整部作品的造型艺术感非常强烈。歌德称但丁是“造型艺术的天才。 许多人物、场面、细节取材于现实生活。(4)神曲的结构:宏大、严谨、匀称。诗人按神学的“三位一体”学说建构整部作品。神曲克服了中世纪文学特有的结构松散的不足,对近代长篇作品产生影响。(5)神曲抛弃拉丁文,用意大利文写成;诗中还经常使用“

16、荷马式比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历史剧:亨利四世。歌德曾提出有名的论断:“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围绕莎评、莎译、莎演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莎学”。1谈谈你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与理解。2、如何理解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中最复杂生动的形象之一。(一)模糊美学的观点:哈姆莱特是多种性格元素的集合体,他身上有一系列最对立的美。他的整体性格是“伟大的侏儒”与“渺小的巨人”的结合体。(二)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哈姆莱特之所以在复仇行动上一再拖延,是因为他有“恋母情结”。他对母亲和克劳迪斯的结合深恶痛绝,他为

17、此而“训母” (三)社会批评学的观点 在我国评论界,许多人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他最初是个充满理想的乐观的王子,对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新的看法。 他把父母亲的结合看作是理想与爱的结合;他深信友谊、爱情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他主张人的平等; 他本人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哈姆雷特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哈姆雷特的忧郁和延宕哈姆雷特的创作风格是那些? 莎剧的艺术成就 莎剧基本遵循现实主义原则, 他主张“戏剧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他的时代看一看他自己发展演变的模型。” 同时又大量融入浪漫主义因素。在对人物心理刻划时,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发掘人物的下意识、潜意识。 莎剧

18、的情节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特点。如哈姆雷特复仇的情节线索有三条, 莎剧的最大成就在人物塑造方面,他的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 莎剧的语言艺术: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17000之多;语言风格亦庄亦谐,或雅或俗。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 “拱顶结构”。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 经典的开端描写: 开篇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小说以安娜哥哥家庭生活发生裂痕开始。 小说平行写了两个人物的传记。 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情节线连接城市上流社会,列文和吉提的情节线代表宗法制庄园文化。 两组人物由奥布浪斯基一家联系在一起。 安娜和列文这两条线

19、索互相交错和对照,展示了俄国生活的完整图画。托尔斯泰对小说的双线结构很满意,他称为“拱顶结构”。1、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认识与理解。2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是一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托尔斯泰:探索者、忏悔者、批判者。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代表着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顶峰,标志着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终结。 从70到80年代,他的思想开始发生了一场“激变”,要同贵族地主生活决裂,忏悔意识开始形成。 转变期的思想特征: 从贵族地主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立场,在新的宗制信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生活。 早期创作主要围绕贵族的出路、贵族与农民的关系展开,通过探讨贵族的“平民化”问

20、题,否定贵族生活和农奴制。 中期创作全面否定贵族的生活和道德,揭露农奴制废除后俄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后期创作对社会的批判更加忧愤和深广。 3如何理解安娜的爱情悲剧?一、家庭观念的错位和性生活的不协调。二、渥伦斯基爱情炽热度的衰减和渥、安二人爱情观的不同。三、安娜作为女性的痛苦和自身的性格1、作为女性的痛苦现实的落差和母性的痛苦。2、安娜自身的性格。4简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描写艺术 1.关于心灵辩证法 2.心理过程分析 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是一个连续的充满矛盾的心理过程。作者采用内心独白、内心对话 、自我分析、自我反省来表现。 3.心理细节分析以安娜看“赛马”为例。作家首先铺陈描绘赛马的宏大场面。接

21、着写三个骑手连续坠马的事件: 4. 心理结构分析以“安娜之死”为例 总体看,托氏人物的心理表现出立体的、多层次、多序列结构状态。 为了突出安娜死前纷乱、复杂的心理状态,托尔斯泰层层递进地写了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 街道上的景象 心理活动。 第一个场面抒发的是安娜对没有爱的生活的伤感和哀怨,思绪比较混乱。 第二个场面 街道上的景象 心理活动 在第二个场面里,感情的基调加强,节奏和旋律加快。 第三个场面街道上的景象心理活动。内心的郁闷及对生活的谴责一加强。 这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随机性、跳跃性极大,使用自由联想方式连接,其中意识与无意识混杂在一起。 5.心理矛盾分析 托尔斯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不可

22、能是“纯粹的”直线运动”,他提出了人的精神流动性的概念。 他的主人公虽有性格的稳定性,但几乎都是探索型人物,其精神发展都充满矛盾。 托尔斯泰重视人物心理分析的原因。 因此,“心灵辩证法”不仅是艺术方法,也是对时代课题的独特回答。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纸鹤、古都,成为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1 何为“新感觉派“?其文学主张是什么?日本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经济 得到恢复和发展,但1920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特别是在1923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给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社会上蔓延着虚无和绝望的思想以及西方贪图瞬间快乐的风气。在文学上,达达

23、派、未来派、表现派、构成派等先锋派文艺思潮相继泛滥起来,而盛行一时的自然主义文学出现了衰退的趋向,无产阶级文学开始兴起。这些都成为新感觉派形成和发展的条件。1924年,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和中河与一、今东光、片冈铁兵、十一谷义三郎、佐佐木茂索、佐佐木味津三、伊藤贵磨、石滨金作、菅忠雄、加宫贵一、诹访三郎、铃木彦次郎等14名新作家在菊池宽的支持下,以文艺春秋为后盾,创办了同人杂志文艺时代,开始新感觉文学运动,以对抗自然主义文学的衰落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一般认为新感觉派属于日本第一批现代派 文学主张:强调主观、强调表现,强调新的感觉,尤其是外部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人的新奇感觉和瞬间印象。(一)语言风格

24、追求清新、隽永、含蓄、凝炼,有很强的抒情色彩;(二)情调朦胧、缥缈,刻意追求极端纯净的氛围,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擅长写各种“虚幻的美”。强调新的感觉,尤其是外部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人的新奇感觉和瞬间印象。(三)常常在季节变化交替当中描绘多姿多彩的景物,并刻意追求人物和景物的交相辉映。2试析伊豆的舞女的艺术特色。一、不重故事情节,只追求一种虚幻的纯美,并与悲哀结合,造成既美且悲的风格。二、注重表现人物的感觉、悟觉与人物的情绪。三,在作品中,作者善于用洗练的笔调来描绘自然的清新、恬静与纯美,并通过自然色调与气氛来衬托人物的活动与心理。四、作者善于外貌描写,表现女性的形体美和纯情美。3为什么说伊豆的舞女体现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 川端康成的文字,似磨砂玻璃,透明而朦胧。他的文字带着一种淡雅和冷艳,像是在漫天的春光里野地中偶遇的一株盛放的樱花,细碎的灿烂,但有一种孤寂、颓废和凄美的情调。 刻意的精致、淡淡的哀伤、朦胧的意境,这些正是日本小说的典型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