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市政道路桥梁承台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钢管桩围堰施工、附示意图).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50050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某市政道路桥梁承台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钢管桩围堰施工、附示意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某市政道路桥梁承台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钢管桩围堰施工、附示意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某市政道路桥梁承台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钢管桩围堰施工、附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某市政道路桥梁承台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钢管桩围堰施工、附示意图).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江苏某市政道路桥梁承台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钢管桩围堰施工、附示意图).doc.精品文档.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审批表施工单位:中铁十五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8月15日工程名称东渚科技城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工程基坑深度6.3m工程地址东渚科技城武夷山路尺寸23.88*6.8m方案审批内容施工单位审批意见方案编制人职务方案执行人职务方案审核人职务方案审批人职务审批意见监理单位审批意见总监理工程师执行总监审批意见主管部门备案签收主管部门签收人目 录1工程概况41.1基本情况41.2地质情况41.2.1基坑周围标高41.2.2周边环境41.2.3地

2、质情况51.2.4水文地质条件51.2.5工程特点分析62编制依据:6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设计64施工要求74.1 施工准备74.2技术交底74.3钢管桩围堰施工要求84.4机械开挖施工要求85排水方案96安全围护107施工计划107.1劳动力计划:107.2施工进度计划107.3材料与设备计划118施工安排及施工工艺11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310 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1311应急抢险措施1411.1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应急措施1411.2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设施的保护与加固措施1511.3与承台施工队的工序衔接和施工协调1512监测监控1512.1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1512.2作业依

3、据1612.3支护结构安全监测点布置1612.4监测工作方法与技术1612.5监测周期1812.6成果质量的检查与计算1912.7监测成果提交1913计算书及相关图纸1913.1钢管桩围堰设计书1913.2土方边坡计算书22东渚科技城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5#、6#承台深基坑开挖方案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序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东渚科技城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工程2工程业主苏州发展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苏州市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4监理单位苏州监理公司5基坑尺寸23.88*6.8m6工程地点东渚夷山路7基坑深度 6.3m8基础形式钻孔桩基承台1.2地质情况1.2.1基坑周围标高、现场驳岸顶标高为2.4

4、米;、承台基坑垫层底面标高-3.9米;、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底面相对标高-4.2米;、基坑开挖深度6.3米(含坑底排水沟 300*200)1.2.2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苏州武夷山路东、龙山路西。地貌形态单一,隶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场地原为农田,勘察时河道内孔口标高在0.270.67m;浒光运河水面标高1.27m(2008年3月22日)。东渚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5#、6#墩承抬基坑均位于已建驳岸处,西侧驳岸南侧距开挖基坑边缘8.5m,有一座人行跨河桥,其余场地较开阔。1.2.3地质情况基坑位于河岸与河水交界处,其地质情况自上而下土层分别为:1淤泥:灰黑,杂色,流塑。为河底浮泥及滑落的岸边堆土,具淤

5、臭味。厚度1.21.6m。为高压缩性,低强度土层,工程地质性质差。2素填土,灰褐灰黄色,松软。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夹少量植物根茎。层厚1.003.30m.。场地内除河道外均有分布,为高压缩性,低强度土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粉质粘土;灰灰白色,可塑。含少量铁质氧化斑点。粉性稍强。层顶标高0.410.76m,厚度1.002.60m。场地内N2、N3、N4、N5、N12孔有分布。为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工程地质性质中等。1粘土;灰绿黄褐色,可塑。含铁氧质结核,夹灰色条纹。层顶标高0.930.71m,厚度1.402.5m。场地内N2、N3、N4、N5孔缺失外均有分布。为中等压缩性,中高强度土层,工程地

6、质性质较好。2粉质粘土;青灰黄色,可塑。含铁质氧化斑点,下部夹少量粉土薄层。层顶标高-2.630.84m,厚度2.704.80m。场地内均有分布。为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工程地质性质中等。1.2.4水文地质条件1、苏州历史最高水位为2.49m,最低水位为0.01m,常年平均水位为0.88m;苏州历史最高潜水位为2.63m,近35年最高潜水位为2.50m,潜水位年变幅为12m。苏州历史最高微承压水位为1.74m,近35年最高潜水位为1.60m,潜水位年变幅为0.86m。苏州历史第微承压最高水位为-2.70m,最低历史水位为-3.00m,年变幅为0.38m。勘察时测得微承压稳定水位标高约 1.

7、00m。2、地表水根据地质报告,勘察时河道水位标高为 1.27m。受季节影响,水位有升降变化,河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其他河水补给,年变幅为1m左右。3、地下水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标高为 1.51.7m,土层中的地下水均属于孔隙型潜水,土的富水性差和透水性一般。1.2.5工程特点分析1、本工程位于浒光运河边,四周交通较为便利,但浒光运河必须保持通航,对桥梁施工带来较大影响。2、本工程地势平坦,障碍物全部清理干净,基本利于施工。3、本工程基坑开挖区边线外开挖深度2倍范围内,西侧驳岸南侧距开挖基坑边缘8.5m,有一座人行跨河桥;施工时注意观测,并采取先人工开挖探测沟摸清情况后采取机械大开挖的方式施

8、工。2编制依据:1、苏州科技城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08-K-136-1)2、东渚科技城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工程施工图设计(桥梁专业)3、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4、东渚科技城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基坑支护平面图及场地平面图。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设计基坑处于浒光运河两侧,浒光运河在施工期间要保持通航,基坑南北侧为已建砼驳岸,西侧基坑南侧驳岸距开挖边线8米处有一人行天桥,对变形要求苛刻。支护结构除解决基坑边坡稳定性问题外,还必须有效限制基坑边坡的变形,要求其变形不得影响周边道路和建筑物

9、以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正常使用。从安全可靠、技术可行以及造价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在苏州科技城范围的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经验,通过分析计算,本基坑工程拟采用不加支撑的坑壁开挖,按1:1的坡度开挖可使基坑坡壁保持稳定。考虑到基坑施工时运河通航的影响,有必要加强支护措施。基坑支护形式详述如下:1、基坑支护方案承台基坑最大尺寸为:22.87m5.8m2.2m属于深基坑开挖,为了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在运河一侧采用9米219钢管桩围堰,挡水支护,河岸侧基坑开挖采用1:1坡度进行,基坑内部不设置任何水平支撑加固,而且基坑开挖面积很大,挖土深度在地下水位下5.4m,这些使深基坑施工难度加大。当开挖深度超

10、过一定限度时,加放一定的坡度可使基坑坡壁保持稳定。2、土方开挖方案根据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的长短、坡顶荷载状况、降排水情况及气候条件等条件的影响,土方边坡系数取1。3、施工区域条件本工程场地已经完成平整,施工现场场地开阔,施工范围场外道路可通行车辆,供设备及材料进场。为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确定了主要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拟将基坑四周先设置边沟排水系统,有利于保证边坡稳定性,预降水施工、土方开挖施工、信息化施工等几个主要方面来加以控制,对于各分项内部关键节点再进行具体细部深化。 基坑上临边护采用采用钢管构件组成,涂上红、黄、白三色安全标志,开挖边坡按设计要求

11、1:1的坡度进行施工。其基坑内部没有水平支撑,单个基坑开挖总方量约1000立方米。4施工要求4.1 施工准备开工前布设好排水沟、沉淀池,集水坑及外排清水系统。为了场地的整洁和施工的安全,在场地四周布设排水沟,雨水或孔内抽出的水经排水沟流入沉淀池再流入集水坑,然后从集水坑中排至业主指定的地点。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2技术交底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组织项目部施工

12、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做到人人明确各个工序的技术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4.3钢管桩围堰施工要求1)钢管桩入土深度为5.3米,但不少于5米,钢管桩围堰顶标高不得低于2.8m;两侧管桩外侧在标高1.2米(常水位上10)处,各设一道纵向直径为150的纵向钢管,再用钢丝绳缠绕拉紧(接头用钢卡上紧), 或用2根直径8的钢筋对拉,接头采用焊接固定,使两排管桩构成的围堰整体受力。2)施工时先清除围堰部位的淤泥,再用打桩船施打钢管桩,采用平行作业法。根据施工放样,钢管桩从上游一角处开始插打,固定好导向桩自上游向下游施工,先打内侧钢管桩,再打外侧钢管桩。根据桩长控制桩底标高,桩顶标高,确保管桩入土深

13、度3)施工前应对钢管桩进行长度、完整性、总数量验证,确保设计标准要求。4)已打好钢管桩的部位,先挂好竹帘片和土工布,再进行填土作业。填土从两端同时开始,突击使坝身露出水面,后逐步延伸直至合拢,桩内外填土须同步进行,内外高差不得超过1米,围堰必须填筑到设计断面后方可抽水。5)围堰填筑必须采用粘土,并且用编织袋装土填筑。因围堰为带水填土,预计围堰沉降量较大,因此施工时必须考虑50以上的预留沉降量。6)在整个施工期间应有专人对围堰进行巡查,对围堰的沉降、变形进行堤身维护。当堤身高程低于设计值10时,须进行培土加高,使其保持设计标高,保证围堰安全。7)围堰前方设置醒目施工标志,禁止船舶驶近、停靠、系泊

14、,防止螺旋浆掏空、碰撞围堰,影响围堰安全。8)围堰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承台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测量观测,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9)、在围堰内四周设汇水沟和集水坑(四角处),以便及时集中抽排水堰内积水,确保承台施工时无水作业。4.4机械开挖施工要求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配合相互配合1采用反铲挖土机分层开挖,挖土机下入基坑内分层开挖。2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3人工挖土配合边角等处的开挖,每挖1m左右须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4如开挖的基坑(槽)深于邻近建筑基础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

15、,以免在施工时影响邻近建筑基础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在坡脚设挡墙或支撑进行加固处理。5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沟或裂隙、断层(对岩石地基)存在,如发现迹象,应及时汇报,并进行探查处理。6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干燥密实土不小于3m,松软土不小于5m。7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时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8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时,应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

16、基础施工时再挖去。5排水方案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土方采取放坡分二阶开挖,上层开挖深度为2.35米,第二阶开挖深度为4.00米。基坑底的长度和宽度为边轴线外加0.5米作为施工作业面和挖排水沟用。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排水采取基坑外明沟排水和基坑内集水井排水,排除雨水。地下水位采用机械冲击打井降水的办法进行,均匀分布在基坑内。为确保土方开挖时基坑边坡稳定,使坑内无积水,采取如下措施:基坑内周围排雨水,采取在基坑底砖胎模侧形成集水沟,在集水沟两端挖掘集水井,具体尺寸如下:集水沟呈倒梯形,

17、上口宽300mm,下口宽200mm,低于坑底0.3m。集水井孔径0.8m,低于坑底标高0.8m,基坑中内坑角位置进行排水到拟建成的集水坑内进行有效排降水。所有集水井内部放置潜水泵遇雨水,集水后用潜水泵接软管扬程流至运河内。基坑外在离坡顶1.0米外自然地坪处设置500500的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直径为1000mm,井底比沟底深500mm,并配置水泵,不让地面水流入基坑内。地下水排水机具的采用电动、真空及虹吸泵等。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当基坑涌水量Q60 m3h,多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根据实

18、际水量的大小,决定采用降水机械的台数及型号。6安全围护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3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7施工计划7.1劳动力计划: 为了确保围护工程质量、工期,由项目经理亲自挂帅,统一组织指挥施工。安排专职安全工程师1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施工人员投入20人,实际按需要进场,培训后上岗。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抓好工程施工,对工程施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他们及时反馈到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根据施工中反馈信息,对工程施工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形成一个从上至下又自下而上互相沟通、有机联系的项目管理体系。7.2施工进度计划1)、该工程

19、质量要求高,工期紧。为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期完工,必须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计划工期如下:考虑到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协调关系,开挖整体速度不宜太快,根据进度安排,现拟定钢管桩、拆除驳岸及支撑的工期为120日历天。单侧围堰施工10天,驳岸拆除7天,开挖工期为3天,上层开挖安排1天内完成,下层分别为2天内完成。承台施工7天,即可回填至-1.6米标高, 立柱挡墙施工20天, 即可开始拆除围堰。两侧承台组织平行流水作业,以提高进度。 2)、施工工期的保证措施(1)、为确保按期完工,我项目部自加压力,实施经济激励机制,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内部各施工组能按期完成工作量的进行奖励,不能完成

20、的进行处罚、调整。(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现场备齐备足机械零配件,保证机械设备高效运转。(3)、组织技术攻关,根据本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制订高效的施工方法。(4)、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各工序的衔接及交叉施工工作,缩短辅助、停待时间。所有可平行施工作业的工序,决不允许影响连续工序的时间。7.3材料与设备计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钢材计划分两次进场,水泥分批进场。根据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施工工期、质量要求,以及现场供水、供电情况,并结合我公司操作水平和施工经验,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本工程我公司、计划投入1台水上打桩机船、1台材料调运船、1台挖泥吊泥机,船上临时发电机2台,100吨运

21、泥船2台。1台吊机进场施工,这些设备的状态、性能完好,可完全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现场并配备一台120KW的发电机组,以备现场临时停电应急。工程所需材料钢管桩、钢筋、竹片、土工布、钢丝绳提前进场。8施工安排及施工工艺8.1 施工作业顺序根据现场条件和支护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施工顺序如下:钢管桩施打钢管桩围堰施工围堰内抽水拆除砼驳岸 围堰内填土承台钻孔桩施工承台基坑开挖承台施工立柱挡墙施工上系梁施工驳岸恢复施工拆除钢管桩围堰回填施工。8.2 施工工艺清除河床淤泥就位对中打钢管桩放线定位回填粘土钢筋对拉管桩填粘土至成型挂土工布挂竹片1)、钢管桩围堰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2)、土方开挖方法由四周开

22、挖边线起分段分二层开挖,上层开挖深度在2.0 -2.5m之间,下层开挖深度在4m左右,为下步施工创造工作面。挖至基坑底部设计标高上300mm停止开挖,进入人工修边检底。采用的主要机具:挖土机等。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挖土之前做好坑外排水,坑内明沟集排水(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

23、止错挖或超挖。为保证夜间施工安全,应有充分照明条件,挖掘机周围配备23个活动灯架,场内汽车出口、入口均应设置照明灯,出入口设醒目标志。采用分步(层)开挖法,分两步挖土。第一步开挖深度为2.35米,第二步开挖深度为4.00米左右,挖土机将土挖甩至基坑以外存土区内。挖土过程中测量工配合测定标高,当接近基底时,用水准仪在槽底测设33m的放格控制网,并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1)开挖时机械挖土、人工修坡,开挖过程中,随时用标杆检查边坡坡度是否正确无误。(2)开挖时,基坑周边不得堆放重物(如土方、材料等)及长时间停放重型机械。堆载必须小于支护结构计算所取用的地面堆载数值。(3)各车辆均应专人驾驶,加强备

24、件备品管理和现场维修,以确保机械车辆正常运行。(4)挖掘机臂下及其回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各车辆司机禁止酒后作业,疲劳驾驶,车辆出场后要保证不撒土,不带泥水。(5)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如防止扬尘污染,防止水源污染和降低施工噪音等。(6)施工现场设专门安全员,以负责现场道路的交通安全及场地车辆进出口的交通安全,运输司机服从现场安全员管理。(7)挖土至设计标高,地基钎探后,尽快会同勘测、设计、甲方、质监站、监理等部门共同对基底进行验槽,办理验槽手续。 3)基坑的围护(1)钢管桩围堰及基坑四周,要24小时派专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2)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

25、, 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3)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设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生产贯穿于全工程各个施工环节,项目部设立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所有工地人员学习安全知识。邀请当地公安部门进行治安和法制教育,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安检查,各工序、 各工种必须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服从保卫人员的管理。(1)、全体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六大纪律,遵守国家和企业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落实执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细节。(2)、施工区与非施工区必须分开,空孔空洞应及时回填或采取围护措施。(3)、现场设立专职安全保卫岗。非施工人员未允许不

26、得进入施工现场。(4)、灭火器:现场配备干粉灭火器。(5)、机电设备移位时,必须切断电源,移位后要认真检查,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通电施工。严禁私拉乱设电线,配电盘总柜必须有接地装置。(6)、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严禁脱岗及酒后上岗,以防造成事故。(7)、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野蛮作业。加强现场管理,重要施工部位须挂好安全标志牌。10 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10.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为首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及工SO9002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贯彻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自检互检、材料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等技术管理制度,树立全员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7、10.2 质量管理制度10.2.1 施工准备过程阶段的质量保证制度1)、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将交底内容形成书面记录并经与会人员签字认可后形成资料性文件,与会人员人手一份。2)、做好测量放样等工作,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准确放样。3)、钢筋和水泥进场时要有质保书。所购材料均需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合格方可使用。10.2.2 生产过程阶段的质量保证制度1)、施工前,要明确质量指标和工程检验方法,编制质量计划并落实到人。2)、施工中,质检员必须严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项目技术负责必须认真填写施工日记,进行质量动态分析,及时汇总

28、上报给项目经理。3)、施工中加强各工序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施工工艺施工。4)、各班组之间要做好质量自检、互检、交接记录,保证下道工序正常施工和质量。5)、进场材料按指定位置堆放,实行“四验”制度(品种、规格、质量、数量)。6)、施工机械必须做好设备管理。实行“四定”制度(定机、定人、定指挥、定保养)。10.2.3 质量验收程序:施工中各工序要严格按规范、设计要求验收,措施如下:1)、挖土:挖土至设计标高质检组自检项目部质检、监理复检。2)、测量放样:质检组自检项目部质检、监理复检、签字。3)、钢管桩安装:当班自检质检员复检项目部质检、监理复检、签字。11应急抢险措施11.1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问

29、题的应急措施1、当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漏水时,首先需分析渗漏原因,然后根据内墙外封的原则,首先从坑内采用海绵棉絮阻塞止水,或立即组织人员立即在漏水处进行双液压密注浆,以求快速止水。2、当基坑挖至某一深度时发现某段支护桩位移过大,超过警戒值,应立即停止开挖,会同有关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纠正,再继续施工。如位移继续加大,则立即回填土于位移较大的支护桩处,并采取钢支撑进行坚固支撑,以控制其桩顶位移量。3.当基坑降水开挖时,若发现基坑外路面、构造物沉降过大,引起路面开裂,应立即在基坑外打几口回灌水井,进行内抽外灌,以确保路面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11.2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设施的

30、保护与加固措施1、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图,对于距基坑周边距离小于10米的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采取保护、加固措施。2、土方开挖前,在基坑支护桩及外围固定物体上布设位移和沉降观测点,以监测土方开挖时支护桩顶的位移量和基坑外地面的沉降量。并先行降水,当水位降至稳定深度后,方可进行开挖。3、土方开挖单位必须在第一道支撑安装好后进行。土方开挖时严禁重型车辆在圈梁上,特别是支撑梁、深层搅拌桩上反复碾压,以免破坏圈梁和止水结构,严禁碰撞或破坏立柱、降水井和支撑体系。4、土方应分层开挖,严禁一挖到底。当全部基坑开挖至每道支撑标高时,暂停开挖,由我公司施工人员开始施工支撑。支撑完毕且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继续开挖

31、。5、开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时,将围护桩的止水,桩顶位移量和基坑外地面的沉降量提供给设计单位进行分析,以确保基坑的稳定。11.3与承台施工队的工序衔接和施工协调1、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后,承台施工队应立即组织人员进场施工,修整坑底,及时做好承台垫层和浇注承台,以尽可能缩短基坑开挖后的暴露时间最短。2、施工过程中,严禁破坏围堰。3、当承台施工需拆除管桩时,必须将承台与基坑支护间的空隙填实后,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拆除方案进行拆除。12监测监控12.1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1、监测目的为确保基坑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和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以便地下室工程施工,使不安全因素得以及早预报,及时采取措施,故对

32、本基坑进行变形监测。基坑监测主要掌握基坑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管线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立柱桩的隆沉量及水平位移,支撑的变形及弯矩、支护桩的弯矩等。2、监测内容、水位监测监测基坑外侧水位在降水以及开挖过程中的变化。、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监测基坑两侧(驳岸、南侧老桥)等构造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以后的垂直变化。、围护桩深层测斜监测围护桩在开挖过程中各深度的水平位移量,以监测建筑物或土体的变形。、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监测基坑围护体系在开挖过程中的水平变化。12.2作业依据1)、建设部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1-95。3)、本基坑支护设计方案。12

33、.3支护结构安全监测点布置1)、钢管桩围堰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沿钢管桩围堰顶每隔10-20米设一沉降位移、沉降观测点,并在远离基坑(大于50米)的地方设基准点,开挖过程中每天测一次,当位移过大时加密测量。2)、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每边布设1个观测井,共8-9个,观测井深度为10m。12.4监测工作方法与技术1)、水位监测、水位孔布设在基坑外边线外24米处先用钻机成孔,将PVC管(底部开口,管壁开小孔)埋于其中,用纱布绑紧,孔壁四周用细砂填实。约两天后测其初始值。设计埋设深度10.0m。、测量仪器ZF-001水位仪。、测量方法降水前测得各水位观测孔孔口高程及各孔水位道孔口高度

34、,在计算出各水位孔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两次均值。本次水位观测值减去初始值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本次水位观测值减去前次观测值即为本次水位变化量。监测过程中要定期检测孔口标高。2)、围护桩深层测斜、测斜管预埋在基坑外边线处用钻机成孔,将PVC测斜管埋于其中,测斜管管口封闭,接头处连接牢固并密封,四周用膨胀球填实,埋设深度为1618m。埋设时,一组导槽应垂直于基坑圈梁,另一组则平行于基坑圈梁。为防止后续施工中的测斜管损坏或阻塞,在测斜管上部应加大口径套管予以保护。、测斜方法测斜管内壁有二组90度的纵向导槽,导槽控制了测斜方位。垂直于基坑圈梁的一组导槽,实测位移指向基坑内为正,反之为负。测试时,测斜

35、仪探头沿导槽缓缓下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以0.5m为间隔逐段测出位移,测完后,将探头倒转1800,重新观测一次。用高精度经纬仪测量测量管顶位移。如管顶存在位移,则对测斜仪测得的位移值进行修正,得到所测实际位移量。、测量仪器CX-01A测斜仪。3)、基坑及护岸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布设在基坑拐角外边线外45m处,用钢筋混凝土浇灌3个观测墩,墩顶面埋设光学经纬仪中心螺丝,用以经纬仪的强制对中,其中误差应小于0.1mm。在基坑圈梁方向上的远处建筑物上设置观测目标,用于经纬仪照准;在圈梁上埋设活动觇牌基座强制对中螺杆。对中螺杆应尽量设在视准轴线上,其偏离距离以不超过活动觇牌读数尺的读数范围。

36、强制观测墩中心螺旋及对中螺杆应加螺套,以防止后续施工中被损坏。、测量方法 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或小角度法。经纬仪架设在观测墩上,盘左照准定向点,读取测点上牌读数,再盘右照准定向点,读取牌读数,取其均值。本次观测值减去初始观测值,即为累计位移量;本次观测值减去上次观测值即为本期位移量。采用小角度法时,用全站仪测定观测墩到测点的水平距离,用经纬仪二个测回观测测点方向与基准方向之夹角,根据其夹角的变化值计算出累计位移量。在观测成果的处理中,应计及根据基准点或稳定的检核点用视准线端点的偏差改正。初始观测应进行两次观测,求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测量仪器 南方全站仪4)、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观测、测点布设西侧南

37、侧老桥、两侧驳岸观测标志采用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制作的隐蔽式沉降观测标志或红油漆点,点位埋设距地30cm。、方法在远离基坑区选择2个基准点,确定其中一个基准点的假定标高,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分两次观测其高差,并推求出另一基准点的标高,作为垂直位移观测的高程基准。各测点与基准点布设成附合或闭合水准网,采用逐次趋近法严密平差程序,由计算机求出其各点的标高。采用建筑变形测量二级精度进行观测,观测视线长度应小于规范规定值,一般不超过15m,标尺基辅分划读数之差0.3mm,基辅分划高差之差0.5mm,环线闭合差1.0n(n为测数),每测站高差中误差0.3mm,水准仪工角10,水准仪的补偿误差a2,初始观测

38、应单程双测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测量过程中应经营检核水准仪工角;观测时应使用同一根标尺,如使用两根标尺进行观测时,应注意观测点间采用偶数站观测,以消除标尺零点不等差。本次标高减去上次标高为本期沉降量,本次标高减去初始标高为累计垂直位移量。、测量仪器苏州光学仪器厂DSZ2型精密水准仪。5)、支撑轴力监测、测点布置支撑轴力监测点布置在主撑跨中部位,每层支撑布置3个断面。、测试方法 在支撑予加反力之前,用频率仪测出轴力计的初始频率,然后每次测出变化后的频率,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支撑的轴力。12.5监测周期围护桩深层测斜孔、水位监测孔及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点布置后,即进行连续两次观测,观测值的平均值作

39、为初始值。基坑开挖前期(一次开挖)每3天观测一次,中期(二次开挖)每2天观测一次,承台浇捣结束后,按间隔515天逐渐加大观测间隔天数。基坑或周围环境位移变形较大时,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出现险情时,随时观测。观测工作至基础施工到0.00m为止。12.6成果质量的检查与计算1、为保证测量成果的真实可靠,所有记录均采用手簿记录,不得使用电子手簿。2、对实测成果需进行200%的检查,并观测手簿上签署检查姓名。3、观测成果及计算资料经质检员审核后,成果方可报委托方签收。12.7监测成果提交每次监测工作完成后,及时提供有关监测数据资料。检测工作结束后,提交总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水位变动曲线图、管桩位移观测

40、孔的位移深度曲线图和周边构造物的垂直位移曲线图以及综合分析报告。13计算书及相关图纸13.1钢管桩围堰设计书1)工程概况东渚科技城武夷山路跨浒光运河桥主墩位于驳岸边,其承台施工拟采用双排钢管桩围堰,本设计书以5#墩作为算例。承台平面尺寸为5.822.9m,厚度为2.2m,拟采用双排直径219的钢管桩围堰施工。桥位处最高水位2.37m,施工常水位1.1m,河床标高为-1.3m。河床地质情况为上覆为淤泥层(流塑状厚度约1.0m),其次为粘土、粉质粘土,内摩擦角为10.8,粘结力c为32kPa,天然容重为19.4KN/m3,地基容许承载力=130kPa。2)钢管桩入土深度确定为简化计算,假定管桩的最

41、小入土深度h=3m。钢管桩入土深度取最小入土深度1.5倍,即t=1.5h=4.5m,取5.3m。钢管桩顶面标高较最高水位高0.5m,即标高2.9m;桩底标高为-1.3(河床底标高)-5.3(入土深度)=-6.6m;钢管桩长度为2.4-(-6.6)=9m(标准件)。由此即得桩底标高=-1.3(河床底标高)-5.3(入土深度)=-6.6m, 两侧管桩加固成围堰后形成一个整体受力梁。若按此假定的桩底标高-6.6m计算,即钢管桩外侧主动土压力及动、静水压力与钢管桩内侧被动土压力(放坡预留的粉质粘土层)对桩底支撑点A的力矩平衡时,则确定此管桩的最小入土深度为实际可采用的管桩最小入土深度。否则需要重新调整

42、前面假定的管桩最小入土深度,直到符合安全稳定性的要求为止。3)钢管桩受力分析钢管桩主要承受水压力(静水压力与动水压力)及土压力(外侧为主动土压力,内侧为被动土压力),为简化且便于安全计算,只考虑粘土、粉质粘土层(不透水层)土压力,按朗金土压力理论计算。钢管桩深度按(图一)进行设计,围堰顶部2.9m标高(最高水位为2.37m)两侧管桩外侧各设一道纵向直径为150的纵向钢管,再用钢丝绳缠绕拉紧,形成两排管桩构成的围堰整体受力。承台底部铺筑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围堰内承台垫层底标高为-3.90m时,且在最高水位2.37m时,为钢管桩围堰最不利受力工况,钢管桩围堰的主要荷载:(1)、静水压力w=

43、H=102.4-(-1.3)=37kPa(河床处)(2)、行船时的动水增加压力w动=0.5w=0.5H =0.5102.4-(-1.3)=18.5kPa (3)、围堰外侧主动土压力a=tan2(45-/2)(h+w动+w)-2c tan(45-/2) =55.4 KN/m2 式中:h为外侧钢管桩入土深度h=-1.3-(-6.6)=5.3m,粉质粘土层=10.8,粘结力c=32kPa, 静水压力w=46KPa , 行船时的动水增加压力w动=23kPa, 粉质粘土天然容重=19.4KN/m3。(5)、围堰内侧被动土压力 p=tan2(45+/2)h+2c tan(45+/2) =275.79 KN

44、/m2 式中:h为内侧钢管桩入土深度h=0.4-(-6.6)=7.0m,粉质粘土层=10.8,c=32kPa,=19.4KN/m3(6)、流水压力为P=kHBV2/(2g)其中:k形状系数,钢管桩围堰取2932,本例取30。H水深(m),取最高水位计算即2.4-(-1.3)=3.7mB宽度,取1.0m为单元计算水的容重,取10.0kN/m3V流速,1.5m/s则P=303.71101.52/(29.81)=127.29KN/m流水压力的作用点在水面下2/3处,即最高水面下3.7m深的标高-0.067m处。4)围堰断面受力验算按假定的桩底标高-6.6m计算,即钢管桩外侧主动土压力及动、静水压力与

45、钢管桩内侧被动土压力(放坡预留的粉质粘土层)对桩底支撑点A的力矩平衡来确定围堰的受力情况。被动土压力考虑1.25安全系数。受力图见右。(1)、主动土压力对A点的力矩Ma(A)Ma(A)=1/2373.7(1/33.7+5.3)+127.29(1/33.7+5.3) +1/25.31/35.355.4=1538.2 KN/m2(2)、被动土压力对A点的力矩Mp(A)Mp(A)=1/27275.791/37 =2252.29 KN/m2被动土压力考虑1.25的安全系数, Mp(A)/1.25=1801.832 KN/m2 Ma(A)=1538.2 KN/m2由此可见,假定的桩底标高(即管桩的最小入土深度)满足围堰的受力要求。桩底标高设计值为-6.6m。13.2土方边坡计算书编制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实用土木工程手册、地基与基础等相关文献进行编制。本工程基坑壁需进行放坡,以保证边坡稳定和施工操作安全。基坑挖方安全边坡按以下方法计算。1)、参数信息:(1)、坑壁土类型:粘土(2)、坑壁土的重度(kN/m3):19.40 kN/m3(3)、坑壁土的内摩擦角():10.8(4)、坑壁土粘聚力c(kN/m2):32.0(5)、坑顶护道上均布荷载q(kN/m2):4.5(6)、基坑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