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49061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doc(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楚州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精品文档.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设计楚州区汽车客运站工艺计算说明书本客运站的工艺计算主要有旅客人数、各部位的建筑面积、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等的确定。(一)计算依据计算的依据主要有:设计规模,即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为9000人次;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颁布的江苏省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建设体系这一规定;交通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二)建设要求统一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建设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状况、交通需求等情况,严格遵守按需求设置的原则,按照环保优先型、资源节约型

2、、功能兼顾型、载体依托型的要求,统筹做好我区十二五汽车客运站点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汽车客运站点的规划建设中一是要充分考虑利用有关交管所、养路工区的闲置房屋和场地进行改扩建,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做到汽车客运站与交管所协调发展。二是根据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建设标准和规模,尽量节约建设资金,不搞贪大求洋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杜绝盲目建设和相互攀比,做到既节约又适用。三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汽车客运站点的实际需要,以方便群众出行为根本目的,达到与公路网络、客流组织、旅客换乘的合理衔接。四是在建设、运营、使用、管理等环节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靠科技进步,节约、

3、集约利用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统一标准。我区汽车客运站点的建设方案可参照省厅编制的建设方案进行设计,形式上不强求一致,但形象标识系统将按照江苏省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建设体系执行,并符合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规定。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我区汽车客运站点建设成具有较高标准、形象统一、经济实用的亮点工程。资金筹措。实行上级定额补助、专业客运企业自筹和社会融资相结合,多元化筹集,对上级拨付的定额补助资金,将严格按照具体的补助程序操作进行。落实责任。区交通局是汽车客运站建设目标任务的建设责任主体;区运管处、客运总公司是汽车客运站建设实施和管理的主体;客运总公司

4、是汽车客运站建设的投资主体;依托养路工区进行改扩建时,公路站是主要责任人之一;局发展项目科、综合计划科对农村客运站的建设负有监督责任。无论新建、改建工程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运作。第一部分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状况一、 行政区域概况图1-1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地图如图1-1所示,楚州区、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四个区)以及金湖县、盱眙县、涟水县、洪泽县(四个县)同属于淮安市管辖,其中楚州区位于江苏省中部,介于东经1185911937,北纬3363345之间,东邻盐城市阜宁、建湖两县,西与洪泽县和淮安市清河、清浦两区接壤,南接扬州市宝应县,北与淮安市涟水县交界。全区东西长64公里,南

5、北宽43公里,全区总面积15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2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92.27万亩,旱田面积18.95万亩,人口119.3万,辖21个镇、5个乡。(一)行政区划2009年底,楚州区辖21个镇、5个乡。如图所示,具体列示如下(表1-1):表1-1 楚州区所辖乡镇序号乡镇序号乡镇1淮城镇14博里镇2平桥镇15马甸镇3上河镇16席桥镇4朱桥镇17复兴镇5溪河镇18季桥镇6施河镇19仇桥镇7车桥镇20南闸镇8泾口镇21范集镇9流均镇22建淮乡10苏嘴镇23茭陵乡11钦工镇24宋集乡12顺河镇25城东乡13林集镇26三堡乡(二)自然地理楚州区地处淮河下游,江淮和黄淮两大平原交界处,属淮河

6、水系。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坡降,坡降近万分之一,大小沟渠纵横成网,全市有运河道13条,大沟226条,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在境内总长147公里。境内有流域性河道5条,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里运河纵贯南北,将全区分成渠南、渠北、运西三个自然片。楚州北距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市120公里,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168公里。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公路,淮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干线均穿境而过。到上海、北京、南京行车分别仅需3.5小时、8小时和2小时,辅之以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水上运输,

7、楚州素来扼东西南北、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三)气候条件楚州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具有明显季风环流特征,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北部属半湿润亚热带鲁淮气候区,南部属湿润的亚热带江北气候区,均具季风性、不稳定性、过渡性的气候特征。冬干冷,夏湿热,春秋温暖,四季分明。影响的天气系统有北方的西风槽和冷涡、热带风暴以及江淮切变线和气旋。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60.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85.4mm。降水量空间变化不大,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较大。年降水量最大达1575.6mm(2003年),降水量最小只有564.7mm(2004年);

8、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全区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1,年均无霜期220天,全年太阳辐射量115.45千卡/平方厘米。(四)区域构造市境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苏北坳陷的北缘。构造线主要方向以NE向及NEE向为主,并被较亲的NW向平移断层所切割。褶皱和断裂较发育。市境次一级的构造主要是建湖隆起和涟阜凹陷,为一隆一凹的构造形态。褶皱根据石油勘探资料,按中、新生代的构造轮廓,并袭用石油大队所定名称,市境褶皱主要有:涟(水)阜(宁)凹陷,位于涟水、淮安、阜宁一带。走向NE45500。凹陷

9、内伴随有北东向断裂,将凹陷切割成次一级的宽缓褶皱。市境内自北而南的有:涟南凹陷,地质构造位置在涟水大东凸起之南。市境地理位置包括宋集、钦工、茭陵、南马厂等乡镇。主要发育地层有盐城群、三垛组、戴南组、阜宁组、泰州组,新生界沉积厚度约1100米。该凹陷走向NE500,西端在徐扬一带逐渐封闭,东端延伸至阜宁县境。此凹陷被一系列向北倾斜的走向断层切割呈断阶状。南部断层落差大,北部落差小,使之形成不对称的地堑断凹。苏家嘴凸起,位于涟南凹陷与阜宁凹陷之间,走向NE450,市境地理位置包括苏嘴、复兴、顺河、仇桥、季桥、朱桥、淮城等乡镇。西端向南开阔,东段向北东方面延伸至滨海隆起,中部较低,并保存有泰州和阜宁

10、组部分地层。新生界沉积厚度为5001000米。受断层切割呈北陡南缓的断块凸起。阜宁凹陷,其西端位于建湖隆起与苏家嘴凸起之间,东部与盐城凹陷相连,市境地理位置包括博里、车桥、溪河等乡镇。主要发育地层有盐城群、三垛组、阜宁群、泰州组等。新生界沉积厚度约10001500米。建湖隆起,位于洪泽至建湖一线,市境地理位置包括范集、林集、南闸、平桥、流均等乡镇。该构造带总体呈东西向展布,由于受新华夏系及淮阳山字型东翼反射弧干扰,致使其西段转向南西,该隆起在市境主要为震旦系及下部古生界组成的复式褶皱。中生代隆起,对晚白垩世及第三纪的沉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北界为第三纪沉积边界。断裂市境主要断裂构造有:小金元羊

11、寨断裂,位于本市小金元涟水县薛桃园阜宁县羊寨,全长约38公里。断面产状:走向50600,倾向1401500,倾角约600。它是涟水大东凸起与涟南凹陷的分界断裂,对涟南凹陷的下第三系沉积起控制作用。上盘(北西盘)除浦口组外,尚见有三垛组复;下盘(南东盘)三垛组广泛分布,断裂向南东消失于阜宁群中。平桥流均断裂,自市境平桥向NEE方向延伸,径流均延入阜宁县境内,长约75公里,为建湖隆起的北界断裂。断面倾向北西,倾角约600。丁嘴泾河断裂,自宿迁市丁嘴经本市白马湖农场至泾河,北西走向,为一平移断层,错断平桥流均断裂具左旋性质。(五)水文地质市境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新生代松散沉积岩类孔隙水。可划分为三个含水

12、岩组。第一含水岩组浅层水,属潜水和浅层承压水。含水层时代相当于第四纪全新世晚更新世。第二含水岩组中层水,属中层承压水。含水层时代相当于早、中更新世。第三含水岩组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藏深度一般大于150米。含水地层相当于中上新统盐城群上段。水文地质分区浅层水含水层岩性总的来说,是以细砂、粉砂为主,其次是亚砂土及含有粉砂薄层或钙质结核亚粘土。潜水层与下部浅层承压水之间无好的隔水层,在许多地区通过“天窗”直接发生水力联系。市境北部和中部,即范集平桥施河一线以北地区,含水层有34层细砂,局部地区可达6层;砂层厚度一般在2025米,个别厚达39.5米;含砂比率高达4050%,局部地区可达63.7%。单井

13、涌水量一般在10001500吨/日(井径0.4米,降深10米的标准井型,下同),个别达2000吨/日以上。市境南部地区,即范集平桥施河一线以南含水层为泥质粉砂,夹亚粘土。砂层很不发育,一般只有5米左右,地层含砂比率约1015%。单井涌水量仅100200吨/日。浅层水水位埋藏深度,西北部深,西南部浅。废黄河自然堤区水位埋藏深度一般在56米,往南到流均镇附近,水位埋藏深度一般都小于2米。浅层水的化学类型多属HC03-C aNa型和HC03-CaMg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硬度小于20德国度,为可食用的淡水,并适于农田灌溉和工业使用。中层水市境东北部苏嘴一带,含水层岩性为含砾细砂及泥质中砂,砂层厚

14、度3040米;含砂比率4050%。单井涌水量小于1000吨/日,一般为400500吨/日,属中等富水区。市境西南部的淮城、范集、林集、三堡、南闸、平桥一带,含水层岩性为泥质中细砂及粉细砂,砂层厚度一般约20米,个别地区达30米;含砂比率约3040%。单井涌水量在400500吨/日,亦属中等富水区。市境中部的宋集、钦工、南马厂、顺河、朱桥、仇桥、博里、车桥、溪河、流均、泾河一带,含水层岩性以含砾的粗砂及中粗砂为主,砂层层数多,厚度大,一般为4050米;含砂比率为4550%,个别达70%,属河床相沉积。单井涌水量都大于2000吨/日,是本市主要富水地段。中层水含水层属顶板埋藏深度自西向东逐渐变深,

15、西部淮城一带小于50米,东部苏嘴一带达100米。中层水的化学类型为HC03-NaNa型,水质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水温180C;矿化度0.400.84克/升,硬度一般为11.5德国度,不含有害元素,未被污染,水质符合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标准,是一良好的供水水源。作为工业用水PH为7.08.4,属硬碱性水;锅圬总量在500毫克/升左右,属锅圬多的水。在用于锅圬水时,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作为农业灌溉,锅吸附比为1.133.38,钠(碱)危害很低,是较好的灌溉水源。深层水含水层为上第三系盐群上段河湖相中细砂孔隙承压含水岩组。市境钦工三堡朱桥车桥泾口一线以西和以南,含水层岩性以泥质细砂为主,夹有薄层的泥质中

16、砂,厚度约10米,砂层厚度占含水岩组总厚的510%。单井涌水量300吨/日左右,属中等富水区。该线以东和以北含水层含砾粗中砂为主,夹有粗砂、中砂及粉细砂;厚度4050米,含砂比率3040%,为一古河床沉积,透水性好。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吨/日,属水量丰富区。深层水的水位埋藏深度一般在12米;局部地区如流均一带,承压水位高出地表为局部自流区。含水层顶板埋藏深度约120150米。深层水的水化学类型及水质均同于中层地下水。(六)工程地质根据地貌形态、岩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市境可分为4个工程地质区,各区又有一定的工程地质层组成。堤内滩地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分布于市境北部边界废黄河自然堤区,其他貌形态

17、呈长条状高地,地面高程79米,潜水位埋藏深度5米左右。地表沉积物主要为黄泛冲积粉细砂,层厚25米,结构松散,较紧密遇水崩介,易形成流砂。天然含水量26.732%,孔隙比0.780.86,比重2.692.72,饱和度93.1100%,贯入击数310击,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14吨/平方米。冲洪积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地表沉积物为黄河泛滥堆积物,分布于废黄河自然堤南侧,包括板闸、城东、淮城、徐杨、南马厂、钦工、宋集、茭陵、苏嘴、复兴、顺河、仇桥、朱桥、车桥、博里等乡镇。主要工程地质层有亚砂土、亚粘土层。亚砂土层层厚25米,灰黄色,松散饱水,贯入击数69击,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014吨/平方米。亚粘土层灰

18、黄色、松软、潮湿、可塑,层厚24米,含水率23.2%,湿容重1.98克/立方厘米,干容重1.51克/立方厘米,比重2.68,天然孔隙比0.68,饱和度0.96,凝聚力0.16公斤/平方厘米,内摩擦角220,贯入击数1724击,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624吨/平方米。冲湖积水网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分布在市境西南白马湖北侧的范集、南闸、林集一带,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约2米。地表沉积物为灰褐色亚粘土,厚7.5米左右,结构较为紧密,有机质含量较高,潮湿可塑,饱水时容易压紧。含水率25.7%,湿容重1.95克/立方厘米,干容重1.64克/立方厘米,比重2.72,天然孔隙比0.78,凝聚力0.32公斤/平方厘米

19、,内摩擦角130,贯入击数8击,地质容许承载力约10吨/平方米。泻湖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分布于市境东南部流均、泾口一带。主要工程地质层有淤泥质粘土和亚粘土层。淤泥质亚粘土层厚29米,灰褐灰黑色,具高压缩性,天然含水量4568.1%,孔隙比1.271.94,凝聚力0.100.12公斤/平方厘米,贯入击数13击,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8吨/平方米。亚粘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与冲洪积平原亚粘土层相同。(七)地貌特征淮安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高程一般在47米,平均约6米(以废黄河入海口为零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最高点位于徐杨乡小埧废黄河滩,真高9.7米;最低点位于流均镇湖荡地区,真高仅1米。境内河渠纵

20、横,水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苏北灌溉总渠横穿东西。地质钻探资料表明,淮安境内是典型的冲积平原,近一千万年来地壳以沉降为主。古代淮安离黄海很近。淮河和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夺淮入海后的黄河流经淮安,带来大量泥沙沉积,使地面不断淤高。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年黄河北徙后,形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宏大的黄泛冲积平原。淮安灌溉总渠南部分地区,就属于这个平原的一部分。而渠南大部分地区,则为江淮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和淮河搬运来泥沙沉积而成。二、 交通区位楚州素来扼南下北上、东出西进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楚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区,路网发达交通便捷,本

21、区东南距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市400公里,北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120公里,西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168公里,南距扬州市150公里,东距盐城市100公里。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沿海大通道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的新长铁路、淮扬镇铁路(即将开建)、连盐淮铁路(即将开建)、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公路,宿淮盐高速公路、盐徐高速公路、淮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干线均穿境而过。航空运输便捷:楚州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建设中的淮安涟水机场行车分别仅需3.5小时、8小时、2小时和15分钟。水运条件优越:楚州位于江淮平原东部,邻江近海,全

22、区地势平坦,由西向东南坡降,境内水网密布,大小沟渠纵横交错,全区现有运河道13条,大沟226条,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淮河故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境内总长147公里。三、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据2009年淮安市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一)综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4.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16.9%和1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

23、846元,比上年增长14.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948.633.5调整为18.844.536.7,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5.6,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6.8%。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72.8%,比2008年提高2.6个百分点。年末全区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4611户,从业人员99035人,注册资本82.65亿元;个体户24278户,从业人员46221人。 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城市化水平达36.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推进

24、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新增就业608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93.77万吨,比2008年增加1.12万吨,增长1.2%。其中夏粮36.19万吨,增长1.1%;秋粮57.58万吨,增长1.3%。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面积为13.43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2万公顷;油料面积0.32万公顷,减少0.02万公顷;蔬菜面积0.92万公顷,增长6.4%。新增设施农业860公顷,高效种植业比重提高到32.5%,高效渔业占比提高到52.6%,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到63%和75%。林业稳定发展,

25、全年造林面积0.07万公顷。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家禽产量下降。全年肉类总产量4.53万吨,比2008年下降23.8 %。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3.65万吨,下降22.6 %;禽肉产量0.87万吨,下降28.3%。禽蛋总产量 2.23万吨,增长6.4 %。牛奶总产量0.13万吨,上升17.2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55万吨,增长1.7%。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全区财政用于农林水支出1.89亿元,比2008年增长20.6%。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65.59万千瓦,比2008年年末增长9.4%。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0个,实施1000万

26、元以上农业项目38个,农业龙头企业达65家。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成土方808万方,配套建筑物832座,新建改造农桥197座。(三)工业、交通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9.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17.4%。规模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139.21亿元,比2008年增长35.9%;实现增加值34.11亿元,比2008年增长21.9%。企业数量已由2008年年末的210家发展到243家。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实现产值10.3亿元,增长6.0%;集体控股工业产值5.04亿元,增长26.7%;私人控股工业产值106.53亿元,增长37.4%;港澳台控

27、股工业产值11.95亿元,增长4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型工业企业产值27.21亿元,增长10.%。轻、重工业实现产值80.4亿元、58.8亿元,分别增长35.8%和36.1%。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盐化工、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区盐化工业产值5.13亿元,比2008年增长-10.7%;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7.19亿元,增长31.1%;纺织业产值17.83亿元,增长21%;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值5.85亿元,增长49.6%;在列入统计的2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20种,下降的有4种。其中,水泥增长430.9%,大米增长

28、43.5%,白酒增长96.3%,服装增长12.3%,人造板增长49.4%,通讯电缆增长68.5%。精制盐下降4.4%,水泥混凝土电杆下降18%,糖果下降2%。工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全区全年用电量9.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工业用电5.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实现利税10.45亿元,增长43.3%。规模上工业企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5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入库税金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交通运输业运行平稳。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1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加

29、10.4%。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广州路一期、华西路辅道二期、杜康桥路西延等道路顺利竣工,省道237楚州段扩建工程、河下大桥、入海水道大桥等交通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通达工程继续推进,投入6681万元,建成农村四级公路115公里、公路桥梁21座。民用汽车拥有量特别是私人车辆增长迅速。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7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53万辆。(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9.7%。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33亿元,增长34.7%;其中城镇投资54.61亿元,增长30%,农村投资11.43亿元,增长34.1%,房

30、地产开发投资15.59亿元,增长46.8%。工业投入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紧紧围绕“文、景、金”建设目标,着力实施重点工程,城乡形象明显提升。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强势推进特色城市建设,完成投入37.2亿元,实施80项城建重点工程。城市拆迁安置不断推进。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拆迁房屋80万平方米。新建都市花园、富士花园等安置房小区5个,安置房面积达70万平方米,完成安置4600户;御庭园等6个安置小区正在建设,可安置房屋面积65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面积比过去十年总和还多。完成了河下城河开挖、勺湖萧湖贯通、里运河东堤驳岸建设工程,污水一号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实施了楚州大道和华西路景观带

31、、烈士陵园北入口广场等绿化精品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城区重要节点实现了美化亮化。文化旅游工程快速推进,河下北入口整治一期、淮安府署三期、古城墙遗址公园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积极推动“城市长高”,新区在建高层建筑40幢,即将开工建设80多幢。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同比增加25个,累计完成到位资金31亿元。项目建设快速突破。全年实施投入50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3个,是历年来实施大项目最多的一年。工业大项目快速突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同比增加13个;新开工井神纯碱、飞翔循环纸、海螺水泥、希尔盖电子等亿元以上项目13

32、个;新竣工投产苏食食品、施塔德电梯、击利乐机械、建华管桩二期等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30亿元的燃机发电项目有望于近期开工建设。(五)国内贸易、开放型经济和旅游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积极应对外需不足的严峻局面,“三外”工作成效显著。全区进出口总额实现105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出口94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1%。注册外资到帐额72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0.8%。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

3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304人次,其中外国人1313人次,港澳台同胞991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3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财政收入再上新水平 2009年我区除去土地出让金收入实现财政收入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1亿元,比上年增长45.6%。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8.3%;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07亿元,增长63%;非税收入12.94亿元,增长512.7%。国税、地税收入和财政征收部分比上年分别增长18.1%、29%和293.5%。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

34、用税、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财政支出2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7.3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3%。财政支出中,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2.76亿元,增长15.8%;教育支出4.85亿元,增长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1亿元,增长41.2%;医疗卫生支出1.53亿元,增长67.6%。金融市场高位稳健运行。金融机构全年各项存款余额1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79亿元,增长21.3%。各项贷款余额62.8亿元,比上年增长47.1%。 (七)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科技事业继续得到发展 顺利通过“全

35、国科技进步县区”考核,被省科技厅表彰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先进区”,施河镇被授予“全省首批科技创新专业镇”。科技创新扎实开展,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547件,专利授权量90件。全区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84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有7354人。教育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2%、99.9%、95.7%和34.6%;投入3203万元,完成了17所农村中学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18所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育才兴教”工程,累计向1.33万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679万元。全区共有普通小学105所,在校学生6.05万人;普通中学40

36、所,在校学生6.9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加上其他中学的职业高中学生,在校学生2.41万人。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1.69万人。 文化、广电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和刘鹗去世100周年纪念活动,新增农家书屋148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新增省级“非遗”项目4个,被评为全省农村文化先进区。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建成3个省级、6个市级示范化卫生服务中心和10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机构标准化普及率达96%。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008张。共有卫生

37、技术人员262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039人,注册护士837人。 (八) 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人口总量平稳。人口与计生工作协调推进,人口出生率8.5,计划生育率95.1%,连续八年保持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世代服务室”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16.23万人。常住人口99.5万人,其中城镇35.92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2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消费性支出9164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元,比上年增长11.2%。;人均消费支出4094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储蓄746

38、7元,比上年增长23.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30.7平方米。坚持把民生改善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克服财政压力,大幅度增加保障性投入,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年财政用于民生保障的投入达6.42亿元,占全年总支出的33.8%。民生实事得到认真落实。落实廉租房补贴政策,为432户住房特困户发放补贴86.6万元。建立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大病最高支付限额普遍提标。实施“关爱工程”,五保户分散、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2200元和2800元;为农村80周岁以上无离退休金老人发放尊老金,城区65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

39、。累计完成投入近7000万元,完成了23个乡镇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改善了67.4万人的饮水条件。强化城乡低保,实现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募捐资金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通过民政、慈善等渠道,向各类困难群体发放救助、救济款1797.6万元,受救助人数达8018人次。高度关心残疾人生活,被评为“全省白内障无障碍区”。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关闭10户治污不达标企业。单位GDP能耗下降率预计为4.5%。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

40、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2%和2.2%。年末全年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88.5%,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100%。“绿色楚州”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合格村50个。成功创建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四、 客运站规划情况“十一五”期间,楚州区新建、改建或扩建农村汽车客运站11个,具体是:2006年,完成流均、宋集、泾口三个乡镇农村客运站的改建任务(已实施完成)。2007年度,完成车桥镇农村客运站的新建任务。2008年度,完成林集镇和顺河镇的农村客运站的改扩建

41、和新建任务(含林集交管所)。2009年度完成朱桥镇、施河镇的农村客运站的改扩建和新建任务(含朱桥交管所)。2010年度完成博里镇、溪河镇、复兴镇、钦工镇农村客运站的改扩建和新建任务。具体情况如下:(1)楚州区车桥汽车客运站建设车桥镇基本情况:车桥镇现有人口6.37万人,面积为6400万平方米,该镇现共有工贸企业207家,主要为电子、机械加工、粮食加工类工贸企业,年国民生产总值约48498万元,地处楚流路南侧,目前,自该镇始发的长途客运班线有3条,从业车辆3台,日发长途班车3个,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为1条,车辆数为29台,日发班次116个,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和学生等为主。该镇原建

42、有车桥汽车客运站,系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下属单位,始建于1986年,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场地破损严重,已不能继续使用,前几年在原站址(车桥镇达康路8号)进行拆除新建,总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交通部补助10万元,省交通厅补助50万元,其余40万元由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自筹,于2007年年底完工,建成后为四级汽车客运站。该站占地总面积为215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2)楚州区林集汽车客运站建设方案林集镇基本情况:林集镇现有人口2.25万人,面积为3660万平方米,该镇现共有工贸企业143家,以木材加工业为主,年国民生产总值约17286万元,该镇邻近237省道,处于楚州至南闸乡镇

43、公路之间,目前,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有2条,即楚州至南闸、楚州至范集,共有农公客运班车13台,日发班次78个,此外还有南闸至南京以及盐城、阜宁、滨海等地至南京方向的客运班车途经该镇。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和学生等为主。该站在该镇交管所闲置的房屋和场地上经过改扩建而成,建成后的林集客运站为四级客运站,占地总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该站建设主体为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总投资为100万元,其中交通部补助10万元,省交通厅补助50万元,其余40万元由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自筹,于2008年12月底前完工。(3)楚州区顺河汽车客运站建设方案顺河镇基本情况:顺河镇现有人口4

44、.38万人,面积为7756万平方米,该镇现共有工贸企业382家,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年国民生产总值约20668万元,该镇位于楚茭路南侧,目前,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有1条,共有农公客运班车20台,日发班次100个。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打工和学生等为主。顺河汽车客运站在该镇交管所闲置的房屋和场地经过改扩建成为四级汽车客运站,占地总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该站建设主体为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计划总投资为100万元,其中交通部补助10万元,省交通厅补助50万元,其余40万元由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自筹,于2008年12月底前完工。(4)楚州区朱桥汽车客运站建设方案朱

45、桥镇基本情况:朱桥镇现有人口4.75 万人,面积为5158万平方米,该镇共有工贸企业181家,主要为针纺织、机械、电子加工类工贸企业,年国民生产总值约33541万元,楚(州)流(均)公路贯穿该镇,目前,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为1条,车辆数为29台,日发班次116个。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打工和学生为主。该站在该镇交管所闲置的房屋和场地上经过改扩建而成,建成后的朱桥汽车客运站位于新淮路108号,等级为四级,占地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该站建设主体为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计划总投资为100万元,其中交通部补助10万元,省交通厅补助50万元,其余40万元由淮安市客

46、车运输总公司自筹,于2009年12月底前完工。(5)楚州区施河汽车客运站建设方案施河镇基本情况:施河镇现有人口4.57 万人,面积为5775万平方米,该镇共有工贸企业212家,主要为教学具生产和水产养殖类工贸企业,年国民生产总值约57571万元,该镇位于楚州区东南角,车桥至施河、楚州至施河、宝应县曹甸至施河三条乡镇公路在此交汇,目前,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为1条,车辆数为12台,日发班次60个。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打工和学生为主。该站是在施河镇大闸口附近所征用的土地上新建而成的一个等级为四级的汽车客运站,占地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该站建设主体为淮安市客车

47、运输总公司,计划总投资为100万元,其中交通部补助10万元,省交通厅补助50万元,其余40万元由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自筹,于2009年12月底前完工。(6)楚州区博里汽车客运站建设方案 博里镇基本情况:博里镇现有人口4.75 万人,面积为7191万平方米,该镇共有工贸企业281家,主要为尼龙、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养羊等类型工贸企业,年国民生产总值约40082万元,该镇位于S328省道南侧,目前,自该镇始发的长途客运班线有1条,从业车辆1台,日发长途班车1个,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为1条,车辆数为16台,日发班次64个。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打工和学生等为主。该站正在原公路站养路工区

48、闲置的房屋和场地进行改建和扩建,建成后的博里汽车客运站为四级客运站,占地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该站建设主体为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计划总投资为90万元,其中交通部补助10万元,省交通厅补助50万元,其余40万元由淮安市客车运输总公司自筹,于2010年12月底前完工。(7)楚州区钦工汽车客运站建设方案钦工镇基本情况:钦工镇现有人口3.61 万人,面积为5040万平方米,该镇共有工贸企业151家,主要为针纺织、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类工贸企业,年国民生产总值约25122万元,S235省道(楚州至涟水)贯穿该镇,目前,经过该镇的农村客运班线为1条,车辆数为18台,日发班次72个。客流以本地居民购物赶集、外出经商、打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