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子之细胞因子.ppt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71856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分子之细胞因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免疫分子之细胞因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分子之细胞因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分子之细胞因子.ppt(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免疫分子之细胞因子翟德智,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吉林卫生学校翟德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细胞因子的种类及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cytokines)是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的多肽(低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根据产生细胞的不同有: 淋巴因子(淋巴细胞产生的) 单核因子(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c

2、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1多数天然细胞因子通常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它刺激物激活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2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pleiotropism)即一种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一种细胞因子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多源性)可作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靶细胞(多效性)。3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细胞因子极少储存,即不以前体形式贮存在细胞内,而是经过适当刺激后迅速合成,一旦合成后便分泌至细胞外发挥生物学作用,刺激消失后合成亦较快地停止并被迅速降解。4为低分子量的分泌型蛋白质常被糖基化。分子量大小不

3、等,大多数为1530kD,小者仅810kD,一般不超过80kD。5生物学效应极强。细胞因子需与靶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特异结合后才发挥生物学效应。6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多种细胞因子也常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活性。,肥大细胞,胸腺细胞,B,IL-4,多效性pleiotropy,活化、增殖、分化,增殖,增殖,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7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影响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涉及到感染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移植免疫等诸多方面。8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不受MHC限制。9天然细胞因子大多是在近距离发挥局部作用 大多是通过自分泌方式(autocrine,即作用

4、于自身产生细胞)和旁分泌方式(paracrine,即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短暂性地产生并在局部发挥作用。少数有类内分泌的作用。10. 细胞因子的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控、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细胞因子网络(addidveeffect)也可以取得协同效应等。(synergy),甚至取得两种细胞因子单用时所不具有的新的独特的效应。,自分泌 autocrine,内分泌 endocrine,血液循环,远距离作用,旁分泌 paracrine,作用于比邻细胞,细 胞 因 子 发 挥 作 用 的 三 种 方 式,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IL-2、 IL-4、 I

5、L-5,IL-4 + IL-5,B细胞,IL-4,IFN-g,拮抗性antagonism,丰裕性redundancy,协同性synergy,均有刺激B细胞增殖的功能,更有效地诱导IgE类别转换,IL-4 阻断IFN-g 诱导类别转化的作用,B,B,B,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一、细胞因子的分子结构 不同细胞因子之间的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多数细胞因子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60kD,多由10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大多数细胞因子带有糖基。二、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都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高亲合力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受体与其它膜表面受体一样,均由

6、3个功能区组成,即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跨膜区(疏水性氨基酸富有区)和膜内区(信号传导区)。细胞因子受体存在有单链、双链或三链不同形式的结构。最近的研究发现,有些细胞因子受体共同使用一条多肽链,如IL-3、IL-5和GM-CSF共同使用同一链,IL-2、IL-4和IL-7共同使用同一链。由于细胞因子在受体水平存在相似性,因而会使用共同的信号传导途径,发挥类似的生物学效应。根据细胞因子受体膜外区的氨基酸序列,可将其主要分为三个受体家族:1、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HPR)大部分细胞因子如IL-2、3、4、5、6、7、9等的受体均属于这一家族,其典型结构特点是含有Trp-Ser-X-Trp-Se

7、r(W-S-X-W-S)的五联保守序列,与细胞因子结合功能密切相关。2、lg超家族 IL-1受体、M-CSF受体等属于这一家族,IL-6受体同时含有lg超家族和HPR家族两个结构区。这一超家族的特点是均在膜外区含有lg样的分子构型,每个lg样功能区由10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通过二硫键形成稳定的发夹样反平行的片层折叠结构。3、干扰素受体超家族 干扰素和共用同一个受体,与干扰素受体的结构有类似之外,均含有一段200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其中4个半胱氨酸是共有的。,细胞因子的种类及生物学活性,(一)白细胞介素(二)干扰素(三)肿瘤坏死因子(四)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在1979年第二届淋巴因子的国

8、际会议上,将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并以阿拉伯数字排列,如IL-1、IL-2、IL-3。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不断有新的IL被命名,迄今已正式命名到IL-15,可以预期,还会有更多的IL被发现。目前的研究发现,许多IL不仅介导白细胞相互作用,还参与其它细胞的相互作用,如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神经细胞、成骨和破骨细胞等的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的特性(IL),白细胞介素的特性(IL),干扰素,什么叫干扰素(IFN)? 干扰素制剂如何分类? 临床上常用的干扰素有哪些制剂? 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什么叫干扰素(IFN),自1957年发现干扰素

9、以来,已知晓干扰素是真核细胞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而自然形成的一组复杂的蛋白质。如果用医学上更为详细的说法则是:干扰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导剂,刺激多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作用。干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对热稳定,4可保存很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其活性,56则被破坏,pH(酸碱度)2-10范围内干扰素不被破坏。干扰素的作用具有广谱性、非特异性、种属特异性。,干扰素制剂如何分类?,人天然干扰素分为三种多肽:IFN-、IFN-及IFN-。IFN-和IFN-分别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在酸性

10、环境中稳定,并且结合相同的受体。而IFN-主要由T淋巴细胞分泌,对酸不稳定,结合的受体与前两者不同,IFN-的免疫刺激活性在三者中最强。IFN-和IFN-只由单个基因编码,而IFN-由至少23个不同基因,群聚在第9对染色体上,编码产生多于15种的功能蛋白。干扰素制剂的分类,按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干扰素和人自然干扰素两大类。基因工程干扰素再按基因表达分子结构和抗原性可分为、型,同一型内按氨基酸组成差异再分20多个亚型:1、2、3在同一亚型内又因氨基酸的差异而细分,如2:有三种:2a、2b、2c。人自然干扰素是通过分别刺激淋巴母细胞和人体白细胞,然后提纯制备而得。目前市场供

11、应的只有由类淋巴母细胞产生的干扰素(IFN)N1,是天然的多亚型的混合物。,临床上常用的干扰素有哪些制剂,自然干扰素 人体淋巴母细胞样多亚型天然干扰素(IFN-N1),葛兰素威康公司(英国)生产,商品名为惠福仁。人体白细胞重组干扰素 IFN1b: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国人干扰素基因克隆和表达的IFN1b型干扰素,商品名为赛若金,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有300万U/支和500万U/支两种剂量,为粉剂。IFN-2a:罗氏公司(瑞士)生产的罗扰素,有300万U/支和450万U/支两种剂量,粉剂和水剂两种剂型;沈阳三生公司生产的因特芬,每支300万U;辽宁卫星生物研究所生产的迪恩安,每支300万U

12、和500万U两种剂型,均为粉剂,但备有专用溶解液。IFN2b:先灵葆雅(美国)公司生产的干扰素300万U/支和500万U/支,均为粉剂;天津华立达公司生产的安福隆,300万U/支,粉剂;安徽安科公司生产的安达芬,100万U/支。300万U/支、500万U/支粉剂。复合干扰素 安进公司(美国)生产的复合干扰素C-IFN,商品名为干复津。其为针对治疗目的而设计的一种非人体能自然产生的生物合成干扰素。干复津的特异活性被定位每毫克蛋白质功能单位,在体外已证实其活性至少比2a或2b干扰素高出5倍,干复津所用的微克是质量测量单位,而其他干扰素所用的国际单位出)是活性测量单位。干复津有9g、15g两种剂量的

13、剂型。其9g的疗效与300万U的IFN-2b相似。,干扰素-/的生理作用,当病毒感染细胞后或在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下,体内便产生大量干扰素。干扰素能阻止病毒增殖与扩散,同时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抗体生成、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干扰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抑制某些细胞的生长,如抑制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的增殖;免疫调节作用;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干扰素制剂有自然的和重组的两类。临床应用的干扰素主要是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基因重组蛋白,仅表现单一亚型,如-1b。干扰素的临床应用于:1.治疗病毒性感染,干扰素对乙肝、丙肝、病毒性角膜炎、慢性

14、宫颈炎、新生儿病毒性脑炎以及病毒性感冒均有一定疗效。2.治疗肿瘤,干扰素对多种肿瘤近期有良好疗效,如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食道癌、艾滋病等。,作用与用途,干扰素能增强免疫功能,其机制在于: 1调节机体的免疫监视、防御和稳定功能,使杀伤(NK)细胞、Tc细胞的细胞毒杀伤作用增强;2使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3诱导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的2,5一寡腺苷酸合成酶的活性;4增加或诱导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抗原的表达 。干扰素可用于肿瘤、病毒感染及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治疗。,干扰素的抗病毒(HBV)作用机制,干扰素不需攻破肝细胞,干扰素必须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干扰素有抗病毒

15、、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作用,但这些作用的实现并不是靠干扰素本身直接作用实现的,而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把“信号”从细胞表面传入细胞核,在那里激活一系列基因,表达出发挥干扰素作用的一系列蛋白质,干扰素激活产生的这些蛋白质来完成干扰素的功能(图)。干扰素与位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后,把干扰素的信号传到细核,激活干扰素要激活的基因,从而表达出实现干扰素功能的一系列蛋白质。(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性的两种蛋白质就是PKR和25OAS)。1通过这些蛋白质,干扰素可以刺激细胞产生一种RNA酶,这种RNA酶在细胞内产生后,可以直接水解病毒的RNA或单链DNA,直接降低病毒的产生干扰素激活的蛋白还可以干扰病

16、毒在细胞内的组装,使病毒量下降。干扰素可以刺激感染的细胞在细胞表面产生标记蛋白质,有利于免疫细胞识别感染的肝细胞,当进入免疫清除期后,将有助于细胞毒性的T淋巴细胞将感染的肝细胞清除,同时一起将cccDNA清除。这种通过加强免疫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是干扰素有别于核苷类似物的根本所在。干扰素还能通过其激活的一系列蛋白质,促进感染的肝细胞发生凋亡等等。,IFN-a 的 抗 病 毒 作 用,病毒,病毒复制,抑制病 毒复制,信号转导,IFN-a,IFN-诱导蛋白,诱导刺激,胞核,胞核,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1、 发热:治疗第一针常出现高热现象。以后逐渐减轻或消失;2、感冒样综合征:多在注射后24个小时出现

17、。有发热、寒战、乏力、肝区痛、背痛和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及呕吐。治疗23次后逐渐减轻。对感冒样综合征可于注射后2小时,给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剂,对症处理,不必停药;或将注射时间安排在晚上。3、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及血小板持续下降,要严密观察血象变化。当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或血小板计数40109/L时,需停药,并严密观察,对症治疗,注意出血倾向。血象恢复后可重新恢复治疗。但需密切观察。4、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兴奋、易怒、精神病。出现抑郁及精神病症状应停药。 5、少见的副反应有:

18、如癫痫、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出现这些疾病和症状时,应停药观察。6、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血管炎综合征和型糖尿病等,停药可减轻。,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的性质及类型 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效应 肿瘤坏死因子的应用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的性质及类型,TNF是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分为两种,即TNF-和TNF-.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TNF除有杀肿瘤细胞作用外,还可引起发热和炎症反应,大剂量TNF-可引起恶液质,呈进行性

19、消瘦,因而TNF-又称恶液质素(cac hectin)。,肿瘤坏死因子的性质及类型,人TNF有两种分子形式,一种称为TNF,另一种称为TNF。TNF由细菌脂多糖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也称恶病质素(cachectin);TNF由抗原或丝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肿瘤杀伤及免疫调节功能,又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尽管两型TNF有不同的细胞来源,DNA水平上也仅有2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但两者结合于相同的膜受体,并且具有非常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人TNF和的基因均位于第6号染色体。成熟TNF的分子量约17kD,而TNF略呈异质性,为2025kD。TNF受体存

20、在于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表面,目前已发现两种TNF受体(TNFR和TNFR)。TNFR的亲和力比较强,TNFR的亲和力相对弱一些。两者与TNF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有所不同,TNFR主要增强细胞毒细胞的活性和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与TNFR主要是增进T细胞增殖。,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效应,最初对TNF功能的认识仅限于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后来发现TNF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参与某些炎症反应的过程。TNF的生物活性与IL-1十分相似,只是TNF的毒性较大,更易引起血管阻塞,抗肿瘤作用更强。低浓度的TNF主要在局部发挥作用,高浓度的TNF可以进入血流,引起全身性反应。1抗肿瘤及抑瘤作用 TNF对多种肿瘤细

21、胞均有杀伤或抑制作用,敏感性因肿瘤细胞类型而异。TNF抗瘤机制可能包括通过TNF受体介导的直接效应;诱导组织内凝血活性,导致病理性凝血,阻断进入瘤区的血流;诱导肿瘤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血管改变;介导多种细胞的杀瘤性效应,如自然细胞毒细胞(NC)、杀瘤性单核巨噬细胞等。2抗病毒作用 TNF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病毒介导的细胞病变的发展,对RNA病毒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TNF的抗病毒活性与抗瘤活性一样没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效应,3免疫调节作用 TNF能够增强T细胞产生以IL-2为主的淋巴因子,提高IL-2R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T细胞的增殖;还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产生抗体。 此

22、外,TNF能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前体细胞分化,增加其吞噬能力和氧化代谢水平,扩大单核巨噬细胞对肿瘤的ADCC效应,提高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TNF可增加某些细胞的MHC类分子的表达,协同IFN诱导MHC类分子的表达;近来还发现TNF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CSF,特别是GM-CSF,可促使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4诱发炎症反应 TNF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作用,并使之活化和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TNF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一方面提高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促进对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作用;一方面诱使血管内细胞产生其它炎症介质,如PG、IL-6和IL-8等,与白细胞产生的介质共同引起局

23、部的炎症反应;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还可释放凝血第三因子,启动凝血过程,引起小血管阻塞,造成局部组织(如肿瘤组织)血液供给中断和出血坏死,这是TNF得以被发现的主要特征。此外,TNF还可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是IL-1之外又一个急性期反应的强力诱导剂。 5对结缔组织的作用 TNF可刺激成骨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新骨形成。TNF还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和滑膜细胞的增生,引起关节的纤维化和增厚。,肿瘤坏死因子的应用研究,由于TNF的抗肿瘤作用和多种免疫调节功能,TNF疗法的临床研究已在许多国家开展。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均表明,TNF对某些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副作用较大,为TNF的临

24、床应用造成困难。TNF的副作用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全身倦怠、肌肉酸痛等;高剂量时可导致休克、肾功能不全和DIC形成等)。 静脉注射rhTNF可使部分肿瘤缩小,但是副作用大,人体很难耐受。瘤内注射可在局部出现坏死,且副作用较轻,对某些肿瘤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已报告的有效病例包括肾癌、胃癌、肝癌等,并使转移性大肠癌腹水减少。鉴于TNF可直接杀伤瘤细胞而有损伤正常细胞,比化疗药物毒性小,rhTNF可望较其他细胞因子更快地大量应用于临床。 单独使用TNF用量大,不容易获得好的效果,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中止用药。将其它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如IL-2、IFN等)或某些抗肿瘤药物与

25、TNF联合应用,既可减少各种药物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又可提高疗效,不失为肿瘤治疗的一种可行方法。此外,由于TNF对肺癌的杀伤能力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在40条件下杀瘤活性最强,因此结合温热疗法可能有助于降低TNF用量,增加疗效,集落刺激因子,在进行造血细胞的体外研究中,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可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这类因子被命名为集落刺激因子(CSF)。根据它们的作用范围,分别命名为粒细胞CSF(G-CSF),巨噬细胞CSF(M-CSF),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GM-CSF)和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又称IL-3)。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起促增殖分化的作用

26、,是血细胞发生必不可少的刺激因子。 广义上,凡是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都可统称为CSF,例如刺激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ctin,Epo)、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因子(stem cellfactor,SCF)、可刺激胚胎干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 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等均有集落刺激活性。此外,CSF也作用于多种成熟的细胞,促进其功能具有多相性的作用。,集落刺激因子的特性,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一、细胞因子与疾病 二、细胞因子与治疗三、细胞因子的检测,细胞因子与疾病,(一)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缺陷(二)细胞因子表达过高(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水平升高,细

27、胞因子与治疗,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细胞因子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BRM)治疗肿瘤、造血障碍、感染等已收到良好的疗效,成为新一代的药物。重组细胞因子做为药物具有很多优越之处。例如细胞因子为人体自身成分,可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和提高免疫功能,很低剂量即可发挥作用,因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制剂,已成为某些疑难病症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目前已批准生产的细胞因子药物包括干扰素、,Epo,GM-CSF,G-CSF,IL-2,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包括IL-1、3、4、6、11,M-CSF,SCF,TGF-等,这些细胞因子的主要适应症包括肿瘤、感染(如肝炎、AIDS)、造血功能障碍、创伤、

28、炎症等。,细胞因子与治疗,(一)细胞因子补充和添加疗法 通过各种途径使患者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充分发挥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从而抗御和治疗疾病。目前已有多种细胞因子(多为基因重组产品)试用于临床治疗,经大量临床资料验证,以下几种细胞因子的临床适应症比较明确,临床疗效比较肯定。(二)细胞因子阻断和拮抗疗法 其基本原理是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阻断细胞因子与其相应受体的结合及受体后信号传导过程,使细胞因子的病理性作用难以发挥。该疗法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病、移植排序反应、感染性休克等的治疗。例如抗TNF单克隆抗体可以减轻甚至阻断感染性休克的发生,IL-1受体拮抗剂对于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

29、果。,已批准生产的细胞因子多肽药物,已批准临床试验的细胞因子多肽药物,细胞因子补充和添加疗法,IFN 不同型别的IFN各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其临床应用适应症和疗效有所不同。IFN-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肿瘤。IFN-对于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慢性宫颈炎等有较好疗效。IFN-对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毛细胞白血病(有效率达80%以上)等疗效较显著,但对实体肿瘤的疗效较差。虽然IFN-的免疫调节作用强于IFN-,但其治疗肿瘤的效果弱于IFN-,目前有人应用IFN-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肉芽肿取得了一定疗效。 IL-2 目前多将IL-2与LAD/TIL合用

30、治疗实体肿瘤,对肾细胞癌、黑色素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肠直肠癌有较显著的疗效,应用IL-2(或与IFN合用)治疗感染疾病亦取得了一定疗效。TNf 由于其全身应用副作用严重且疗效差,目前多倾向将其局部应用如瘤灶内注射治疗某些肿瘤和直肠癌,其确切疗效尚待进一步评价。 CSF 目前主要应用GM-CSF和G-CSF治疗各种粒细胞低下患者。例如与化疗药物合用治疗肿瘤可以降低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程度,使粒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能尽快回升并能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剂量,从而提高治疗肿瘤的效果。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AIDS亦有肯定疗效。用于骨髓移植后可使中性粒细胞尽快恢复,降低感染率。此外,应用EPO治疗肾性贫血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细胞因子的检测,细胞因子检测是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具有重要的实验室研究价值,同时还可能在临床上有诸多实用价值、包括许多疾病的诊断、病程观察、疗效判断及细胞因子治疗监测等。但是,由于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含量甚微,给细胞因子的检测带来困维。目前细胞因子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 依赖性细胞株 功能检测 免疫测定 功能测定与抗体抑制 分子杂交技术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校园应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