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179256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172 大小:10.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1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精品文档.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29号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一四年六月目 录1 总则81.1 任务由来81.2 评价目的与原则81.2.1 评价目的81.2.2 评价原则91.3 编制依据101.3.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01.3.2 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121.3.3 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141.3.4 其他依据141.4 环境功能区划151.

2、4.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51.4.2 地下水环境功能规划161.4.3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161.4.4 声环境功能区划161.4.5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17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71.5.1 污染控制目标171.5.2 环境保护目标181.5.3 环境敏感点191.6 评价标准和规范211.6.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211.6.2 排放标准221.7 评价工作等级251.7.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251.7.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251.7.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261.7.4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271.7.5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271.8 评价范

3、围281.8.1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281.8.2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281.8.3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281.8.4 声环境评价范围281.8.5 风险评价范围281.9 评价因子291.9.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291.9.2 评价因子筛选291.10 评价内容及重点301.10.1 评价内容301.10.2 评价重点301.11 评价工作程序312 项目概况322.1 基本概况322.1.1 项目位置和四至情况322.1.2 厂区布局332.2 项目工程内容332.2.1 经济技术指标332.2.2 主要建筑物402.2.3 主要生产设备412.2.4 主要生产辅助设备422.3 项目产品及

4、原辅材料432.3.1 产品方案432.3.2 原辅材料432.3.3 主要原辅材料物料平衡462.4 建设项目公辅工程482.4.1 给排水工程482.4.2 储运工程482.4.3 供电工程482.4.4 空调系统482.4.5 纯水制备492.4.6 环保工程493 工程分析503.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物节点分析503.1.1 生产工艺流程503.1.2 产物节点分析553.2 项目水平衡分析553.3 项目污染源分析573.3.1 水污染源分析573.3.2 大气污染源分析583.3.3 噪声源分析603.3.4 固体废物分析603.3.5 建设项目污染源汇总613.4 建设项目污染治

5、理措施及排污口设置情况623.4.1 废水治理措施623.4.2 废气治理措施623.4.3 噪声治理措施633.4.4 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633.5 非正常工况及事故污染源排放633.5.1 非正常工况类型633.5.2 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情况633.5.3 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情况633.5.4 非正常工况发生的预防措施634 项目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654.1 自然环境概况654.1.1 地理位置654.1.2 地形地貌654.1.3 气候气象664.1.4 水文特征674.1.5 地质条件674.2 社会环境概况684.2.1 社区建设及人口684.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694.2

6、.3 商贸694.2.4 交通枢纽704.2.5 民生704.2.6 教育科技与环境保护714.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2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45.1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45.1.1 监测断面布设745.1.2 监测项目745.1.3 监测时间与频率745.1.4 分析方法745.1.5 评价标准765.1.6 评价方法765.1.7 监测结果及评价775.1.8 小结785.2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95.2.1 监测布点795.2.2 监测项目795.2.3 监测时间与频率795.2.4 分析方法795.2.5 评价标准795.2.6 评价方法805.2.7 监测结果及评

7、价805.2.8 小结805.3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15.3.1 监测布点815.3.2 监测项目815.3.3 监测时间与频率815.3.4 分析方法815.3.5 评价标准825.3.6 评价方法825.3.7 监测结果及评价825.3.8 小结945.4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945.4.1 监测布点945.4.2 监测时间与频率955.4.3 监测方法955.4.4 监测仪器955.4.5 评价标准955.4.6 监测结果及评价955.4.7 小结966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76.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976.1.1 废水水质及水量976.1.2 废水排放去向976.1

8、.3 小结976.2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76.2.1 地下水污染影响976.2.2 本项目地下水污染途径986.2.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986.2.4 小结996.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96.3.2 防护距离计算与评价1036.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56.4.1 预测范围及内容1056.4.2 预测声源1056.4.3 预测模式1056.4.4 预测结果1086.4.5 小结1096.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096.5.1 国家对固体废物的防治技术政策1096.5.2 本项目固废与性质分类1106.5.3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1106.5.4 危险废物处置、管理要求1

9、116.5.5 小结1127 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147.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147.1.1 废水治理措施1147.1.2 废水治理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1167.1.3 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纳污可行性1177.2 中水回用处理设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197.3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207.3.1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207.4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227.4.1 废气治理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1227.4.2 经济可行性论证1237.5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247.5.1 噪声治理措施技术可行

10、性分析1247.5.2 经济可行性论证1257.6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257.6.1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1257.6.2 经济可行性论证1268 清洁生产1278.1 清洁生产的要求1278.2 清洁生产的途径1288.3 项目清洁生产分析1288.3.1 产品1288.3.2 原料和能源1288.3.3 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1298.3.4 工程节能措施1298.3.5 清洁生产先进性指标分析1308.4 清洁生产评价结论1318.5 1319 环境风险分析与风险防范措施1329.1 评价等级、范围1329.1.1 评价等级1329.1.2 评价范

11、围1329.2 风险识别1329.2.1 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分析1329.2.2 危险物质分类1359.2.3 重大危险源识别1369.2.4 环境风险评价因子筛选1369.3 环境风险识别与源项分析1379.3.1 风险识别范围与类型1379.3.2 最大可信事故1389.4 事故预测及结果1399.4.1 泄漏1399.4.2 预测结果1429.5 风险防范措施1439.5.1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防范措施1439.5.2 生产过程安全防范措施1449.5.3 废气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1449.5.4 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1459.5.5 事故池1469.5.6 化学品库围堤与环保应急物

12、资1469.5.7 安全设计1479.5.8 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系1479.5.9 避免安全事故转化为环保事故1479.5.10 防范环境风险的设施1479.6 应急预案1489.6.1 应急计划区1489.6.2 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1489.6.3 救援专业队的组成和分工1509.6.4 装备和信号1509.6.5 应急救援保障1519.6.6 应急反应程序1519.6.7 应急环境监测1549.6.8 清除泄漏措施1549.6.9 应急终止1559.6.10 应急报告联络指南1559.6.11 事后处理1559.6.12 应急教育、宣传、培训及应急演练计划15610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13、制15810.1 总量控制分析的原则、目的与意义15810.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15910.3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5910.3.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5910.3.2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5910.3.3 固体废弃物总量控制指标15910.4 总量控制指标可达性分析16010.5 区域总量削减途径160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211.1 环保费用估算16211.2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16211.3 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6311.3.1 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16311.3.2 建设项目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16311.4 环境经济指标与评价16311.4.1 环保费用与

14、项目总产值的比较16311.4.2 环保费用与项目总投资的比例16411.4.3 环保费用与污染损失的比例16411.4.4 环保保护投资的总经济效益16411.4.5 综合分析16411.5 小结16512 公众参与16612.1 目的和意义16612.2 公众参与实施情况16612.2.1 主要调查内容16612.2.2 调查范围和对象16612.2.3 调查方式16612.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7112.3.1 公示及公告的意见反馈17112.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17112.4 公众意见反馈及采纳说明17612.4.1 公众意见反馈17612.4.2 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说明1

15、7612.5 小结176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7713.1 环境管理17713.1.1 环境管理内容17713.1.2 设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17713.1.3 健全环境管理制度17813.2 环境监测计划17913.2.1 环境监测17913.2.2 规范排污口17913.3 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18014 产业政策与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18214.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8214.2 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符性分析18214.3 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18214.3.1 与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18214.3.2 与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符性分析18314.3.3

16、与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分析18314.4 与相关法规政策、条例相符性分析18314.4.1 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的相符性分析18314.4.2 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的相符性分析18414.4.3 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相符性18414.4.4 与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相符性分析18414.4.5 与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相符性分析18414.5 与周围环境相符性分析18514.6 小结18515 结论与18615.1 项目概况18615.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7、结论18615.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18615.2.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18615.2.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18615.2.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18615.3 污染防治措施18715.3.1 废水18715.3.2 废气18715.3.3 噪声18715.3.4 固体废弃物18715.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18715.4.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8715.4.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8815.4.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8815.4.4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8815.4.5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8815.5 清

18、洁生产结论18915.6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8915.7 总量控制指标18915.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8915.9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8915.10 产业政策与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结论19015.11 综合结论190附图:1、地理位置图2、象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土地利用规划图4、建设项目四至图5、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6、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附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确认书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4、建设项目用地租赁合同5、典型公众调查单位调查表6、环境现状监测报告7、污染源监测报告8、环评文件编制程序及时间表9、技术评估审查意见10、技术评估复核意

19、见11、技术评估审查意见修改索引12、技术评估复核意见修改索引13、废水纳管证明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情况调查表附表: 审批登记表1 总则1.1 任务由来电容式触摸屏具有功耗低、寿命长等特点,但由于较高的成本使它之前不太受关注。随着Apple推出的iPhone手机所提供的友好人机界面及流畅操作性能使电容式触摸屏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各种电容式触摸屏产品纷纷面世。而且随着工艺进步和批量化,它的成本不断下降,开始显现逐步取代电阻式触摸屏的趋势。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是一家专门从事集电容式触摸屏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并拥有行业内最先

20、进的生产设备、资深的管理团队及专业的技术人才。该公司拟选址于东莞市大朗镇松木山村象山工业园,总投资230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设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年产投射式电容触控感应器200万片、触摸屏81万片,现已建成现代化花园式厂房,全中央空调恒温净化车间,其中包括大型磁控溅射连续镀膜生产线1条、黄光蚀刻生产线4条以及电容屏模组生产线5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粤府(1994)第57号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本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

21、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到项目选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编制了东莞市润华光电有限公司电容触感器及触摸屏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项目的建设和营运管理提供环保科学依据,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1.2 评价目的与原则1.2.1 评价目的(1)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及环境现状监测,了解评价区域的环境特征及环境质量现状,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确定环境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和评价重点。(2)通过对项目建设现状、清洁生产与“三同时”情况等的分析,提出

22、“以新带老”改进措施,并进一步提高现有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3)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艺流程进行的分析,明确污染源和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掌握该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周围环境特点和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过程和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以及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4)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要求,结合工程特点,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项目生产工艺的先进性、防治污染措施的可行性及清洁生产水平,提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5)通过风险源项识别、后果分析,加强风险管理,避免或减缓风险危害后果。(6)从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环

23、境容量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方面,论证选址的合理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7)开展公众调查,征询公众对项目的和意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8)通过对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论证本工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9)提出符合环境特征、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环境管理模式及环境监测方案,为相关环保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从环境保护角度得出本项目建设可行性结论。1.2.2 评价原则为达到工作目的,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把握以下原则:(1)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总

24、量控制”、“源头控制”的要求,以“清洁生产”为纲,评价本项目从建设源头和建设全过程控制污染的水平。(3)加强类比调查,充分利用同类治理经验,增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和监测数据,避免重复性工作,缩短评价周期。(4)环评工作坚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对本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给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1.3 编制依据1.3.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施行;(4) 中华

25、人民共和国水法,2011年3月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修订并通过;(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修正;(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修正;(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施行;(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1

26、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施行;(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施行。(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2009年3月1日施行;(17)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第40号);(18)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5月修订;(19)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2年1月实行;(20) 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21) 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

27、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200325号,2003年3月施行;(22)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2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年3月18日施行;(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环发201251号,2012年9月1日实施;(25)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2004年10月1日实施;(26)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27)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2003年第1号;(28)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9)

2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30)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31) 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99号);(32)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33)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34)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6) 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

29、)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54号;(37)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38)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39)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函2012146号);(4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第31号);(41)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42)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3.2 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1)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7月29日修正;(2) 广东省

3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粤环监20008号,2000年9月11日;(3)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2005年1月1日施行;(4) 广东省实施办法,1997年12月施行;(5)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5月1日施行;(6)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4月;(7) 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环200842号;(8) 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的通知,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粤环200799号;(9)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年7月1日施行;(10)

31、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粤环2005150号,2005年12月23日;(11)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号;(12)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13) 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粤府办200515号;(14)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5) 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48号;(16)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粤府2009104号;(17) 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

32、复,粤府函201129号;(18) 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4号;(19) 关于同意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复函,粤办函2009459号;(20) 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200919号;(21)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号;(22) 关于进一步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的通知,粤环2012883号;(23) 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粤环2004106号,2009年更新;(24) 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1999年;(25) 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26) 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33、实施方案(修订版),粤府办200515号;(27)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号;(28) 关于印发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环2011122号;(29) 关于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指导意见,粤安监2008339号;(30)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0140号;(31)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32)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33)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34)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34、20002015);(35) 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36) 东莞市蓝天碧水计划(2002年2月21日);(37) 东莞市环境噪声防治规定(1996年5月24日东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38) 东莞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0年);(39) 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40) 印发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1218号);(41)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42) 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

35、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314号);(43) 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粤府令第135号);(44) 关于印发东莞市污染企业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原则的通知(东环200855号);(45) 关于印发松山湖水体水质保护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04123号);(46)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府2012143号)。1.3.3 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

36、水环境(HJ/T2.3-9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62013)。1.3.4 其他依据(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及其他相关技术资料。1.4 环境功能区划1.4.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项目西北面的纳污渠最终汇入市政污水管网;生产废水经过厂区

37、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象山工业区纳污渠汇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入寒溪河。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寒溪水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松木山水库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详见表1.4-1。表1.4-1 项目区域水系及环境功能区划水体范围河段长度(km)水体功能水质目标寒溪水黄牛埔水库坝下横田59工农松木山水松木山水库坝下寒溪水入口9饮用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污水处理厂排放口项目地理位置图1.4-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4.2 地下水环境功能规划项目

38、地理位置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19号),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功能区划为珠江三角洲东莞地下水水源涵养区(H074419002T01),地下水类型为裂隙水,地下水水质目标定为类,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T/B14848-93)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功能区划见图1.4-2。图1.4-2 东莞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图1.4.3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东莞市大朗镇松木山村,属于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区。根据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粤环函2003148号),以及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

39、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1.4.4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关于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粤环函2003148号),本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1.4.5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该项目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属性如表 1.42所列。表 1.42 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目功能属性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寒溪河,工农用,执行(GB3838-2002)类标准。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珠江三角洲东莞地下水水源涵养区,执行(GB/T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3环境空

40、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执行(GB3095-2012)二级标准4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执行(GB3096-2008)2类标准5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6是否风景名胜区否7是否自然保护区否8是否森林公园否9是否生态功能保护区否10是否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否11是否人口密集区否12是否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否13是否三河、三湖、两控区是14是否水库库区否15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16是否属于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否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5.1 污染控制目标(1)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的有关产业政策,尽量体现高科技、少污染的原则。(2)积极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41、和生产工业,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达到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3)建设单位所采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应确保其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1.5.1.1 水污染控制目标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生产废水50%以上回用,其余排放至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1.5.1.2 大气污染控制目标节约工程投资和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尽量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严禁超总量和超标排放。1.5.1.3 噪声控制目

42、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隔声、消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1.5.1.4 固废控制目标推广无废、少废工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鼓励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减少固废产生量。1.5.2 环境保护目标1.5.2.1 水环境保护目标控制项目营运过程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保护水质现状不受本项目的影响。保护项目纳污水体寒溪河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保护项目区域内的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1.5.2

43、.2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控制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1.5.2.3 声环境保护目标控制噪声排放,确保项目周边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1.5.2.4 清洁生产目标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代替毒性比较强的原材料。生产废水处理后最大限度回用于生产,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使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一级(国际先进水平)。1.5.2.5 风险评价目标制定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将风险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1.5.3 环境敏感点项目选址周围3km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见表 1.51和图1.5-1。表 1.51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点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与本项目相对方位和最近距离性质规模保护对象和等级环境空气1水平村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