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李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友人-李白-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篇一:李白送友人教案李白送友人教案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 懂得李白送别诗的特色,懂得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熟背全诗2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争论法、比较赏析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教学重点难点1 懂得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2 把握 “孤蓬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把握重要的表达技艺教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1.赏析 “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 “矗”和“屹”有何差异?“矗”“屹”写出了山的直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壮的气概。“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壮气概,
2、突出了山的静态美。2 赏析 “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的点的突出的的貌特点。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慢慢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点,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3 “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写出了颜色明艳的送别环境。4 总结: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壮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淌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颜色明艳、节奏明快的感觉。此的一为别,孤蓬万里征。1 懂得 “孤蓬 ”这一意象。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犹如离开了根,随
3、着生活遭受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伴侣飘泊天际的深切关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交情。1 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成效?比如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似乎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渐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的,似乎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的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2 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有景有情,情形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流连之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 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 成效如何?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
4、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 评判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4 板书设计: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景衬情情形交融篇二:送友人教学设计走进李白之送别诗送友人教学设计城关初级中学钱丽芸教学目标:1 、学问与才能:能够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意象所包蕴的深刻含义,明白李白诗作的豪爽风格。2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尝诗歌语言,简洁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情,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教学重点难点:1 把握诗歌传统意象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 懂得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课前几分
5、钟读李白送别诗几首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学过李白写的诗吗?(预设: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请大家齐读赠汪伦,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汪伦依依惜别之情)李白的一生,伴侣遍天下。他有很多送别诗,今日,我们又将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送友人。新课教学初读感知1 、齐读送友人,正音,懂得诗题。2 、读了这首诗,那你读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了.(预设:孤独、伤感、失落)问题引领,分析研讨1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孤蓬万里征)2 、为什么说 “孤蓬万里征 ”表现了诗人当时很孤独了?(孤蓬)3 、你们知道蓬草吗?这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飘飞,古人总喜爱用“征蓬 ”来象征天际游子。
6、4 、为什么诗人在“蓬”前面用了一个 “孤”字?(更加突出孤独)5 、请问是诗人孤独?(即将远征的伴侣孤独,伴侣仍未远征,可李白就已担忧,说明他对友情特别珍视)6 、“孤蓬 ”是一种事物,那这首诗中仍写了哪些事物?你可以找出来吗?(预设: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班马)7 、诗人是如何来描画青山白水的?(预设: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8 、“横”写出了青山什么特点?(连绵、静态美)那“绕”了,写出了流水什么特点了?(动态美)(你知道其他古诗句中用字用得特殊好的例子吗?预设“春风又绿江南岸”我这里也有两例,出示ppt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9 、虽是别离,可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
7、颜色明艳、节奏明快的感觉。诗人又是怎样来描画浮云落日这美景的了?(预设: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交情)浮云与落日, 本是两种自然景观,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有什么作用了?(预设:比如,天空中的浮云随风漂浮,似乎友人即将远行,行踪不定。夕阳渐渐而下,不忍离去,就似乎此时的诗人舍不得又友人的离去。所以这首诗诗人借浮云和落日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10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诗人又是怎样与友人作这最终一别的了?(预设: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大家想一想:诗人当时对友人说什么了吗?(预设:说了,要珍重,后会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期!没有说,只写了马儿萧萧长鸣)此时无声
8、胜有声,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一次次潇洒的挥手辞别,包含着诗人对友人最真诚的祝愿。)11 、无论是青山流水仍是浮云落日,无论是孤蓬飘飞仍是班马嘶鸣,这些事物在古诗里面,我们称之为“意象 ”。那你知道什么叫意象吗?(简洁介绍“意象 ”“意境 ”的概念)12 、其实,古人特殊喜爱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两句诗不知大家听说过 吗?(出示ppt: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你可以说出这两句诗中的意象吗?)13 、(出示ppt)背景链接:这首诗写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 )年左右。李白二十五岁起 “辞亲远游 ”,仗剑出蜀东游。那时的李白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很多的方,开
9、元十八年( 730 )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所谓志同道合,天际难遇一知己,为了实现自己与伴侣的抱负,所以纵然有万般的不舍仍是萧洒的挥别。)14 、此景此情,萧萧马鸣,浮云落日,略显惆怅与感伤,可完全不会感到灰心颓废。这就是李白,乐观豁达,豪爽潇洒的李白。反复诵读古诗: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留意朗读时的重音、停顿及语气。15 、通过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拓展延长:赏析送元二使安西(机动支配)我们明白了以送友人为代表的李白的送别诗豪爽潇洒的风格,下面来看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找一找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终止语:李白的一生,风流倜傥,豪迈潇洒,明月相伴,美酒相随,伴侣遍天下
10、,诗作传古今 , 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仍将会学习他的渡荆门送别,在那里我们会再一次与他相约。今日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篇三:李白送友人教学案例及反思李白送友人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园的11-06 0003:李白送友人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目标: 1 、学问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明白李白的创作风格。2 、才能目标:品尝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3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悟伴侣的深挚感情。重点与难点:通过品尝诗歌语言领悟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教学方法:引导、沟通、点拨。课堂实录(节选)一、导入新课:大家回忆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引导同学
11、齐背)。诗人为何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停顿)“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很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道路坎坷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 ”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麽,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日就赏析一首送别诗李白的佳作送友人。二、明白李白(引导同学回忆沟通,略)三、诵读与品尝:1 、同学自读体会2 、引导同学展现3 、诵读语调沟通老师:谁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语气?同学 1: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却毫无哀伤之意。同学 2:我也有此感觉,所以读的时候应明快达观一些吧。
12、老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同学 2:描写的景物空阔辽远,“萧萧班马鸣 ”中的 “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 ”豪迈中蕴涵着凄凉。老师:你能给大家作个示范吗?(此生读诗)。老师(面对大家):读得如何?全班掌声响起。老师:大家的眼睛很光明,对你表示称赞。下面咱们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懂得和感情来,开头。老师:看来大家感受比较深刻,读得很好。大家是怎样懂得诗人情感的?(停顿)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也是运用他们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能否从其他的的方举一些语言运用精练的例子?同学 3: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 “闹”字。老师:好在哪里?同学 3:这里
13、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气。老师:说得好!仍有吗?同学 4: “僧推月下门 ”中的 “推”与 “敲”的故事。如用“推”就是说门是僧人自己关的,表现出他的孤寂。如用“敲”就说明仍有其他人但是却能产生以声衬静的成效。老师:有道理,熟悉很深刻。同学 5:老师我能举一个非诗歌的例子吗?老师:当然可以。同学 5: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 ”中的 “紧”字,写出了风的紧雪的急,仍烘托出当时那种紧急的气氛。老师:看来你是一个细心而善于摸索的人啊其实他们刚才所说的是动词和形容词,到底仍有没有其他的词语?下面咱们就详细品尝一下这首诗的语言。请再读一遍这首诗,找一下诗中都有哪类词语。同
14、学 6: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同学 7:仍有数词和量词。老师:请举例说明。同学 7:名词有 “青山 ”、“白水 ”、 “孤蓬 ”、“浮云 ”、“落日 ”、“斑马 ”、“游子 ”,数词和量词有 “一”、 “万”和“里”。老师:其他的了?同学 8:动词有 “横”、 “绕”、“征”、“挥手 ”。老师:这些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效了?大家沟通一下。(2 分钟)同学 9:青山和白水,比较明艳,然而孤蓬、浮云、斑马给人飘泊不定之感,与游子相照料,但是我却不明白,既然这样,为什么仍写那颜色明艳的山水了?老师:大家说了?(同学疑问)。老师(引导):李白是什么性格的人了?同学 9: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是比较乐观的
15、人。老师:那麽,这首诗送别诗,有没有哀伤之意了?同学 9:没有。这正表现了李白的豁达与乐观老师:所以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感而不伤这就是源于李白的达观的名贵品行。老师:那些动词了?大家认为哪些更好?同学: “横”、“绕”老师:好在哪里?(同学疑问)。老师(引导):第一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比如说“横”,前后连结的是名词,综合考虑,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同学 10 : “白水绕东城 ”,水是动的,那应当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老师:说得很好,“横”了?同学 8: “横”描画出了山的静态。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老师: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同学 11 :
16、老师,这样看来,“一”和“万里 ”也应综合考虑了。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有一种惜别之情,而“斑马 ”又增强了这种感情。老师:对。大家的发言很出色。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楚了,所以我们通过品尝诗歌语言,就能够明白诗人,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那么,什么是意象了?大家已经体会到,它第一是客观物象,其次仍寄托着的思想情感。其实仍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 “愁 ”、“悲”仍有常显现的独“断人肠 ”等,就直接蕴寄的情感。而其他的词,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鉴
17、赏诗歌时,我们都应当仔细品尝。客观物象意象语言寄予情感情感语言如:其他诗歌中的“愁”、点拨与展现:思想情感“悲”、“独”等。动词,如:这里的“绕”、“横”。特定词语数量词,如: “一”、“万里 ”。形容词,如:萧萧老师:那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能否体会出来?同学 7:用了较多的意象,应是借景抒情吧。老师:对,那么谁能够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上对这首诗总结一下了?同学 2: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老师(点拔):借什么景了?也应详细说出来。比如借“孤蓬 ”、“浮云 ”、“落日 ”、“斑马”表达了对伴侣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 ”颜色明艳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 表
18、现出李白的达观的名贵品行。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品尝语言入手去鉴赏下面一首送别诗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以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下第一同学自己品尝,然后同学沟通、展现,老师点拨、总结。)回忆与反思“诗歌与散文 ”新课程目标指出:“培育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深厚爱好,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 ”。可见,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一、培育鉴赏诗歌的爱好。二是使其获得高尚的审美乐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在详细的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办了?我认为应留意引导同学自主 感悟、品尝、沟通,在感悟品尝中,培育其鉴赏爱好,在沟通中逐步获得审美乐趣,并在这个 过程中使其逐步熟悉鉴赏诗歌所运用的一般方法。另外,从平常的同学做
19、诗歌鉴赏题的情形来看,鉴赏无从下手,组织答案没有语言可 写。其根本缘由,一个是不知如何鉴赏,另一点就是鉴赏时没有清楚的抓手。我想,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就能够补偿同学的这种缺陷,使其领悟到怎样鉴赏,从哪里着手鉴赏,鉴赏时有话可说,同时能够培育其语言表达才能。最终,应当说一下目标的设置了。当时综合考虑新课标和同学现实状况两个因素,于是就设置了这三个目标,基本上是按先读后品再背,最终巩固 拓展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以品尝语言为中心,由于在品尝语言时,其诗歌手法(表现手法同学 已有较多熟悉)和思想内容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然后再经方法点拔使其完全清楚。篇四:送友人教案课第时教单元第案案总第案12345篇五:
20、送友人教案送友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李白教学目标 懂得李白送别诗的特色,懂得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熟背全诗2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争论法、比较赏析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教学重点难点1 懂得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2 把握 “孤蓬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把握重要的表达技艺教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赏析 “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 “矗”和“屹 ”有何差异?“矗”“屹”写出了山的直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壮的气概。“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壮气概
21、,突出了山的静态美。2 赏析 “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的点的突出的的貌特点。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慢慢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点,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3 “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写出了颜色明艳的送别环境。4 总结: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壮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淌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颜色明艳、节奏明快的感觉。此的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懂得 “孤蓬 ”这一意象。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犹如离开了根,随着
22、生活遭受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伴侣飘泊天际的深切关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交情。1 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成效?比如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似乎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渐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的,似乎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的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2 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有景有情,情形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流连之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1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2 成效如何?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3 评判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新奇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亮的流水,火红的落日,雪白的浮云,相互衬托,颜色明艳。自然美与人情美交错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