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财务会计学(第三版)-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7155996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财务会计学(第三版)-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本科)财务会计学(第三版)-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财务会计学(第三版)-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财务会计学(第三版)-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教学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科)财务会计学(第三版)-第1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教学ppt课件第一章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财财 务务 会会 计计 学学 (20142014年年7 7月月 第三版)第三版) 主编:林钟高 顾远 戴新民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第一章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组成与要素分析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六大要素会计计量难题:公允价值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方法。其间的逻辑关系可如下所示:会计目标会

2、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要素核算的具体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方法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在知识方面在知识方面领会财领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在技能方面在技能方面掌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技术,在能力方面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财务会计基初步具备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探索和拓展深化能力。本理论的研究探索和拓展深化能力。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财务会

3、计概念框架结构 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目标研究会计目标研究 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假设(前提)研究会计假设(前提)研究 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要素研究会计要素研究 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第六节第六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确认 第七节第七节 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计量理论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第一节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概念框架结构是一套把目标和有关联的基本概念联结起来的凝固体系,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著名文件动因作用构成及关系美国:FASB78#16英国:ASB91#1国际:IASB89联合国:88年加拿大:A

4、SAC871、环境:企业契约,会计处于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协调的前提是对会计基本概念的共识。2、实务:70年代以前准则源于理论流派;70年代以后新业务的冲击;3、矛盾:具体准则与理论观点、准则间的矛盾。1、指导准则的制定,减少个人偏见;物价变动会计、现金流量表等;2、保持准则间的逻辑关系,减少冲突;可比性准则的出现;3、解决准则中未规定的业务;4、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信息以决策。确认 计量基本标准收入与费用 资产负债确认之指南 变动之确认 属 单性 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基本 目假设 标假定 第二层:一、三层的桥梁第一层:为什么前提目标第三层:1关于如何2工具2022-5-21财务会计学

5、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 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目标研究会计目标研究会计目标的历史脉络-谁(要)?干什么(用途)?什么(信息)?如何提供?时间时间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921辛珀森辛珀森会计目的与会计师的目的会计目的与会计师的目的1938AICPA报告报告会计目标有助于企业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目的。会计目标有助于企业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目的。30、40年代年代佩顿、利特尔顿佩顿、利特尔顿公司会计公司会计绪论绪论;坎宁、吉尔曼等;坎宁、吉尔曼等会计目的提供财务数据,以供社会各界人士使用。会计目的提供财务数据,以供社会各界人士使用。50年代年代斯朵伯斯博士论文、美国会斯朵伯斯博士论文、美国会计学

6、会(计学会(AAA)将会计目标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将会计目标作为直接研究对象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60年代年代迪瓦恩、美国会计学会迪瓦恩、美国会计学会基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在理论上明确了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明确了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中的重要作用;首次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目标主要有:首次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目标主要有:决策信息;受托责任信息;社会信息。决策信息;受托责任信息;社会信息。70、80年代年代AICPA(APB)#4报告报告以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起点,目标包括两大部分:决策的数量化信以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起点,目标包

7、括两大部分:决策的数量化信息;管理责任和其他责任效率的信息。具体:息;管理责任和其他责任效率的信息。具体:资源、义务与净资产及其变动;盈利能力;其他相关信息。资源、义务与净资产及其变动;盈利能力;其他相关信息。71-73特鲁伯拉德报告特鲁伯拉德报告基本目标、使用者和用途、需要的信息、信息性质、财务报表、特别基本目标、使用者和用途、需要的信息、信息性质、财务报表、特别推荐的报表。推荐的报表。见后图见后图随后随后FASB#1概念公告(目标)概念公告(目标)将报表扩展成报告;企业与非企业目标分离(前者决策信息;后者分将报表扩展成报告;企业与非企业目标分离(前者决策信息;后者分配信息)配信息)78年以

8、年以后后世界发达国家开始关注会计世界发达国家开始关注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目标理论研究FASB、IASB、AARF、ASB等,将目标主要集中于这样两大利领域:等,将目标主要集中于这样两大利领域: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免除或确认受托责任的信息。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免除或确认受托责任的信息。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7特鲁伯拉德报告特鲁伯拉德报告基本目标使用者及用途需要的信息信息性质财务报表特别推荐的报表1、提供据以经济决策的信息2一般使用者主要活动信息来源11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资源管理效率12社会环境信息4企业的盈利能力3投资者、债权人现金流量信息5资源的利用能力6既可靠性,又相关性

9、7资产负债表9财务活动表10财务预测表8收益表7.1未完成交易事项7.2现行价值7.3资产负债表按不确定和实现、清偿时间分组8.1已完成循环的净收益8.2连续两期财务状况的价值变化9.1实际已发生的重要现金变化结果或期望变化与结果9.2编表者需要作出的判断与解释资料10.1预测的依据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8中外国家会计目标研究三个阶段中外国家会计目标研究三个阶段 一、国外会计目标问题的研究情况 1、20世纪50年代以前:萌芽起步阶段 2、20世纪60年代:转折点 3、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 4、特点综述。 二、国内会计目标问题的研究情况 1、重要性、与环境关系

10、、概念、定位 2、特点综述。 三、中外差异分析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9三分法终基具极本体目目目标标标:资受4 源托个 有责W 效任 | 配与 | 置决谁 策 ? 信用 息 ? 些 ? 表 ? 计划、计划实施与控制;降低合同成本;降低代理成本;分析公司价值会计目标的深层分析会计目标的深层分析9.18会计目标体系规范性目标(70、80年代)实证性目标(80年代以后)受托责任学派投资者保护观决策有用学派用户需求观计价观信息观契约观市场层面企业层面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0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9.18比较项目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

11、观含义管理当局对交付的资源保值增值责任、说明、解释责任。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内容管理责任、报告责任、社会责任现金流动信息、经营业绩信息、变动信息。外部经济环境以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和通过现代企业来表现,以两权分离为其外部环境,但分离的具体形式认定上不同经营者所有者没有模糊缺位,双方关注受托资源保值增值。如果完不成有效管理受托资源的目标,可更换管理者两权分离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双方模糊;关注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的比较;通过资本市场更换管理者;管理重心转向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对财务报表目标理解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至于委托者如何利用报表则是私事应尽可能地提供对报表使用者决策

12、有用信息。区别只在于:是否将影响或迎合信息使用者决策纳入到会计中来?不考虑委托者如何理解、利用信息在选择信息时考虑了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提供信息的侧重点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重心强调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公司治理:德日模式(组织模式)企业未来现金流动的金额、时间分布及不确定性是重心强调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未来性)公司治理:英美模式(市场模式)结论适合于资本市场欠发达国家适合于资本市场发达国家两者关连性代理人学说、契约成本:受托责任信息可供决策使用;决策时也要考虑责任的影响。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11受托责任学派受托责任学派 (1)二十世纪)二十世纪20年代(年代(1920

13、),现代企业所有权),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经营权分离,股权集中,股权集中(如(如80),大股东要考),大股东要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确定经营者。为反映经营业绩,就需要确定收益,确定经营者。为反映经营业绩,就需要确定收益,从而强调权责发生制、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从而强调权责发生制、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本性支出。 (2)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本质上)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配比过程,资产负,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表,如

14、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大量的债表沦为成本摊销表,如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大量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计量属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计量属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受托责任学派因注重收益,形成了受托责任学派因注重收益,形成了收入费用观收入费用观。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22决策有用学派决策有用学派(1)二十世纪)二十世纪70年代(年代(1970),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股权越来越股权越来越分散(分散(如第一大股东占如第一大股东占13),大部分股东不再关注于选择经营者,),大部分股东不再关注于选择经营者,而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预期给企业带来

15、的未来现金流量信而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预期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信息,决定是买入股票还是卖出股票息,决定是买入股票还是卖出股票(即由用手投票变成用脚投票)。(即由用手投票变成用脚投票)。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成的。 (2)证券市场分析师、财务分析师为了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非常关)证券市场分析师、财务分析师为了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非常关注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以通过资产预测未来的注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以通过资产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通过负债预测未来的现

16、金流出。现金流入,通过负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出。决策有用观因注重资产负决策有用观因注重资产负债,形成资产负债观。债,形成资产负债观。 从二十世纪从二十世纪70年代后,人们更重视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逐渐从年代后,人们更重视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逐渐从“收入费用观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转变为“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成为制定准则的主要依据。,成为制定准则的主要依据。我国新准则就是采用了我国新准则就是采用了“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来制定的,来制定的,由于采用了资产负由于采用了资产负债观,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应深债观,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应深

17、刻认识资产负债观,才能对新准则有一个高层次的把握。刻认识资产负债观,才能对新准则有一个高层次的把握。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3学术探讨学术探讨1:受托责任观被决策有用观涵盖受托责任观被决策有用观涵盖(受托责任观从属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从属于决策有用观)2005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财务会计整体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进行修正,不再将评价受托管理活动(Stewardship,以下简称“管理观”)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目标,而是从属于决策有用(Decision-usefulness,以下简称“

18、决策观”)目标下。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与评价“管理观”。(Vincent OConnell Accounting Horizons2007年6月)1 1、首先从对、首先从对“管理观管理观”与与“决策观决策观”关系的研究入手。关系的研究入手。2、“管理观”的现时涵义。3、用图表数据说明,目前“管理观”正逐渐被忽视。4、“管理观”与公司治理的关系。5、“管理观”与社会、环境报告的关系。结论:基于以上5点思考,作者认为,不应忽视“管理观”的积极作用。虽然各方争议未得到完全解决,但随着不断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理解财务信息的使用,并最终有助于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

19、财经大学出版社14学术探讨学术探讨2:会计目标两论关系:会计目标两论关系 一、会计目标两论关系学说一、会计目标两论关系学说 1. “决策有用观”居主导地位学说 2. “受托责任观”居主导地位学说 3. 两论等同学说。 4. “决策有用观”包含“受托责任观”学说。 5. “受托责任观”包含“决策有用观”学说。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5二、二、“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与与“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之比较之比较1982 年, 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曾主持过“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 。 “受托责任观”的提出者井尻雄士认为, “决策有用观”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中心, 而把会计

20、信息提供者的意愿置之度外。这里就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是会计信息提供者很可能就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第二, “决策有用观”真的将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意愿置之度外了吗? 根据美注协理事会早年对Trueblood 提出的四个可供参考的课题, “( 1) 谁需要财务报表? ( 2) 他们需要什么信息? ( 3) 在所需信息中, 有多少是能够由会计师提供的? ( 4) 为了提供所需信息, 要有一个怎样的结构? ”其中的第三项课题就是考虑了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愿意。第三, “决策有用观”认为明确受托责任从属于提供决策信息, 如美国前会计学会会长索罗门斯指出, 明确经管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业绩评价, 而业绩评价旨在为决策提供

21、依据。其中存在的逻辑矛盾是显然而明确三、从职能与复式记账两个角度的分析三、从职能与复式记账两个角度的分析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61、从会计职能角度分析会计目标、从会计职能角度分析会计目标 第一,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应当协调一致、前后一贯 第二,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的对应性 需要回答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会计目标从何而来; 二是会计职能由什么决定的。 会计目标从何而来? 会计目标来自于客观经济环境对会计实践的要求。 会计职能由什么决定的? 会计职能是会计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功能, 它随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自身结构, 以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目标是会

22、计职能的具体化。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72、从复式记账角度分析会计目标、从复式记账角度分析会计目标(1)复式记账及其报表结构 (2)复式记账的会计目标)复式记账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 (3)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 (4)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8FASB模式下的用户需求观(原始) 决策者及其特征(理解力及前导知识)普遍性约束条件 效益成本针对用户的质量 可理解性 决策有用性针对决策的首要质量 相关性 可靠性首要质量的构成部分 预测价值 反馈价值 及时性 可核性

23、 中立性 如实反映次要交互作用的质量 可比性(含一致性)确认的界限(承认质量的起端) 重要性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用户需求观的贡献与发展 主要贡献: 创建了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标准,并且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创新:划分了财务报告目标与财务报告质量;财务报告质量的鲜明的层次性;财务报告质量的可实现性。In chapter two, from the publication of SFAC2 as a token of FASB model to the recommendations about 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 presente

24、d by Jenkins committee which was affricated to AICPA in 1994, we can put forth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assessing standard system under FASB model. 主要发展(Jenkins委员会)改进(此时才真正成为用户需求观): 二维信息需求观:信息需求概念、信息类型 提出了改变企业报告的四个领域:增进企业报告的信息类型、改进财务报表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盈利持续模式、改进审

25、计人员在企业报告中的作用、推进改革的必要措施。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SEC模式下的投资者保护观 抑制盈余管理盛风:模式产生的背景 可比、透明和充分披露:评估IAS质量标准(COSRA) 披露清晰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乐观或保守程度:蓝带报告第8号建议( NYSE&NASD ) 可靠性、中立和一贯性:SAS.61之修正意见( ASB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1SEC之归纳 评估IAS的质量标准 蓝带报告第8号建议 SAS.61修正意见COSRA NYSE&NASD ASB透明度 披露的清晰性 会计信息与披露的 清晰性、一致性与 完整性可比

26、性 会计政策应用一 贯性充分披露 对会计信息的如 会计原则和基本估计 实表述、可稽核性 的乐观或保守程度 、中立性和一贯性 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2FASB与SEC之比较 用户需求观 投资者保护观背景 基于会计信息含量低提出 基于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盛行提出关注焦点 价值相关性问题 与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利害关系有 关的问题对会计信息的评价 相关、及时、预测 充分完整,明晰稳健具体要求 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对财务信息进行充分而公允披露 区分核心盈余与非核心盈余 要求披露公司治理结构状况 揭示各业务部门的机会与风险 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信息 进行财务预

27、测 公司管理层与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与讨论立场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市场监管者 会计职业界 广大的投资者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3实证性会计目标实证性会计目标 从市场层面的观点从市场层面的观点 信息观信息观 计价观计价观比弗:财务呈报会计革命 奥尔森:股价模型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会计信息是一种信号 会计信息是一种价值研究信息与股价关系,但不研究市场 研究信息与股价的关系,揭示出了会计信息是如何把信息转换到股价中的,股价的 在确定股票内在价值的直接作用,打开股形成是一个“黑匣子”,模型主要有: 票价格形成的“黑/匣子”。其公式是:现金流量说现金流量说 关键链假说关键链假说

28、信息 计价模型 股票内在价值 股价替代论:会计盈余 会计盈余与股价关系是已实现的现金流 可以通过三个关键链 股票价值与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与未来盈利关系量的替代,通过资 建立相关性: 可见:本资产定价模型与 1证券价格与未来股利 会计数据 计算股票内在价值 验证股价建立内在联系 2未来股利与未来盈余 股价的合理性 3未来盈余与现金盈余前提是市场有效性,股价是明确合理的。 前提是市场无效或低效率,股价不合理 会计是契约的基础(投入量)从企业层面的观点从企业层面的观点(契约观契约观) 会计是契约执行的记录(确认计量记录) (瓦茨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 会计是契约结果报告与考核评价手段(产出量)。202

29、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4 学术讨论1:信息观与契约观的冲突与权衡 学术讨论学术讨论2:决策有用观下的两种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决策有用观下的两种提供会计信息的方法:信息观与计量观法:信息观与计量观 学术讨论3:信息观被计量观替代的三大原因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5 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假设(前提)研究会计假设(前提)研究 会计假设社会经济环境(无限数据)界限会计假设输入数据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界限会计报表使用者会 计 假 设基本假设基本假定假定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暂时性假设市场价格假设持续经营一致性(90年代删)权责发生制下降为对每一项经济的判定

30、业务-意义|构成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6会计目标与会计假设的逻辑关系会计目标与会计假设的逻辑关系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依据,也是其它理论要素的逻辑起点;会计假设从属于会计目标。在会计目标确定以后,会计假设根据会计目标的要求来提炼、修订或补充。如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会计主体”既可以是典型意义上的法律主体,也可以是由多家企业通过控制与被控制连接起来的企业集团;再如,会计目标要求会计系统能够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应能够充分反映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动,进而要求会计的计价依据,应建立在“市场价格”假设基础之上;会计假设大致包括基础性假设和技术性假

31、设两个层次。处于会计假设第一层次的基础性假设界定了那些会计信息可以输入会计信息系统,具体包括“会计主体”和“货币计量”,这两项假设是会计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典型标志;方法和规则是会计目标的实现手段,处于会计假设第二层次的技术性假设,是为建立方法和规则而设定的前提条件,具体包括“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市场价格”,技术性假设是确立会计方法和加工规则不可缺少的基础。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7-反思9.18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外延难以确定:动态联盟与无实体公司;不同主体信息难满足:三大报表不能满足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因为不同主体的决策、关注点不同。AA

32、A64年提出了关于会计主体确定的两种方法:利益相关的个别或整体使用者;个别或整体使用者的性质;经营环境变化;无实体公司(虚拟企业)的出现;兼并浪潮;以日历年度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2002法案);内部管理信息需求的难以满足(及时性不够);外部信息使用者也需要适时的会计信息。局限于货币性,割断了会计计量的发展历史;限制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决策对非货币信息的需求难以满足;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社会作用:1994年AICPA发布了改进企业报告提出了企业报告的5大部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企业管理部门的分析、前瞻性信息、有关股东和管理人员的信息、背景性信息等;阻碍会计新兴分支学科的产生、发展(环境会计、质

33、量会计、责任会计等等)。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8第第四四节节会会计计要要素素研研究究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9会计要素研究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既相互联系又所区别的基本大类,它不涉及其他财务报告;起源于会计对象、服务于会计目标、作用于会计确认与计量。美国10加拿大7英国7国际5中国6资产、负债、产权、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所有者投资款、派得所有者款、全面收益。非营利组织: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净资产。资产、负债、产权、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所有者投入款、利得、损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派得所有者款。资产、负债、权益、

34、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英国用“利得损失”替代“收入费用”:其他利得与损失、经营与理财净损益 收益表 持续经营之持有资产利得与损失 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 2、美国增加了两个报表:盈利表和全面收益表、所有者投资和派得所有者款项表(图见后)。 3、会计工作运行环境不同,规定会计要素的着眼点也不同。美国将权益分成三个,主要鉴于美国权益业务的复杂、独资和合伙企业的大量存在的事实;利得和损失作为两个独立的要素,强调的是其重要性,而中国强调的是计量意义;中国对利润的重视,除了尊重中国会计的传统外,更重要的是利润是我国考核企业业绩的最常用的目标,同时利润也是现金流量的

35、重要基础。而美国用总收益替代,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果。4、关于要素的定义:如资产,资源观、利益观、资源+利益观、成本观。资产定义要考虑:会计目标的需要、可确认与可计量、实质重于形式、考虑经济学与会计学的界限;再如费用美国用现金流出观,而中国用收入费用观(对于所得税的无法解释)。5、要否考虑现金流量表的要素问题?不考虑(基础、来源);要考虑(规范现金流量表)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0 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重要性(在概念框架结构中的地位)基本假设给出了:会计运行的基础和前提,规定的是空间、时间和量度;会计目标给出了:会计信息的内容和数量(4个W,量的

36、指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给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指标-有用性的衡量标准。美国FASB会计信息用户普遍性约束条件 效益 大于成本针对用户的质量 可理解性针对决策的首要质量 决策有用性 相关性 可靠性首要质量之构成 及时性 可核性 预测价值 中立性 反馈价值 反映真实性次要与交互作用质量 可比性(含一贯性)承认质量的起端 别重要性国际IASB目标 决策和评估受托责任的信息约束条件 成本小于效益 重要性 可理解性主要质量 相关性 可靠性 可比性次要质量 一致性 中立性 完整性 实质重于形式 稳健性决策者及其特点中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见后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1美国会计信息质

37、量特征图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图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2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图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图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3 对比 第六节第六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确认理论:把一个经济事项或交易正式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认可的。一种会计程序,应否进入?何时进入?进入何要素?-性质认定。初始确认初始确认再确认再确认历史变迁历史变迁输出信息确认观输出信息确认观未来变动确认观未来变动确认观非初始确认观非初始确认观主要针对最初输入会计系统的经济事项或交易的确认对输入信息的筛选,针对的是应予以输入系统的经济数据。主要针对会计报表中应予

38、以揭示的信息,是对会计系统输出信息的检验。主要解决:账簿中哪些信息应该进入报表?或者:在报表中应揭示多少信息和何种信息的问题对输出信息的检验,针对的是报表应予以揭示的信息。对已经确认的事项在未来发生变动或者消失而对变动结果或者消失所进行的确认。美国FASB1984#4指出:确认包括某一项目的初始确认,也包括确认该项目后来发生的变动或者消失。就是非初始确认的所有“辨认行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会计报表过程中,后者都是对前者的一种确认行为。20世纪30、40年代佩顿利特尔顿主要侧重收入确认;70年APB#4编报概念与原则确立了确认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了六条原则;FASB#5概念公告:提出了确认

39、标准是一个项目符合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并能可靠地计量,同时对信息使用者相关。加拿大、联合国、国际提出了确认三个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4评述1,确认主要局限于报表项目,对报表外的不予考虑;评述2,确认标准为符合定义、有未来利益影响和可靠计量;评述3,确认程序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问题:如何考虑报表外项目的确认问题?(要素重定义、分解?提供表外补充信息会计确认的三种基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收付制现金收付制现金流动制现金流动制(完全修正的收付制完全修正的收付制)原始意义上的原始意义上的修正意义上的修正意义上的权利的享有与责任的承担为

40、确认基准。其完整的含义包括:判断标准是责任与权利;决定会计要素归属;权责发生制可以具体化为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的确认基准:实现、配比、两类支出划分三个。问题:第一,权责发生制最终确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严重脱节。 第二,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 第三,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即在会计系统中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无法反映非交易事项及其权利和义务。 第四,权责发生制会计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一般只用来确认收入与费用。即会计主体的全部资产都

41、是现金,没有现金以外的资产,不可能有债权债务。结果有两个:1、只确认已发生现金收支,不考虑未发生的现金收支和虚拟现金收支;2、由于收入费用等同于现金收支,利润就是现金净余额。在遵循收入费用确认总体原则下,对债权、债务、长期资产按权责发生制加以确认。对债权债务修正;对长期资产修正。现金流动制主要用于交易、事项和情况等广泛的领域;利润的确定是比照盘存的方法确定资产净值,采用前后两期净资产价值变动计算。特点1、不需要跨期摊配(用盘存法);特点2、当全部资产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时,现金流量就是当期取得的利润额。讨论区域:中国会计确认基础的选择原则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5交易观向

42、非交易观(活动观)的转变交易观向非交易观(活动观)的转变从计量观看会计确认从计量观看会计确认 1、对资产计价的争议。、对资产计价的争议。 2 2、对收益确认的争议:经济学收益与会计学、对收益确认的争议:经济学收益与会计学收益收益 3、争议中的会计确认问题。 从信息观看会计确认:对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从信息观看会计确认:对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权衡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6会计确认原则会计确认原则一个入门案例一个入门案例 安信公司财务部张经理提出以下问题,请问所隐含的会计前提和会计原则。1安信公司以估计15年的期限计提办公大楼的折旧。2安信公司将购买办公用品的支出3500元,

43、列作当期管理费用。3,安信公司对20 x 3年12月预付下年的报刊订阅藏运用了待摊方法。4安信公司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5安信公司租人一台设备,该设备的使用年限10年、将该设备列作本公司的固定资产。6安信公司编制利润表的过程。许发回答的结果是;1配比原则,2客观性原则:3、权责发生制段强回答的结果是:4客观性原则,5实质重于形式,6、配比原则讨论引导1错误,因为安信公司以估计15年的期限计提办公大楼的拆旧所险含的会计前提是持续经营。2错误,因为安信公司将购买办公用品支出3500元,列作当期管理费用所隐含的会计原则是重要性原则。3正确。4错误,因为安信公司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所隐

44、含的会计原则是谨慎性原则。5.正确。6.正确。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7结论:会计结论:会计要素确认的实践功用 1.全面引进资产计价的确认原则,从制度上杜绝信息失真。 2.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避免了虚增资产。 3.从宏观实践意义来说,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4.深刻变革我国企业经营目标和理念。 现实会计实践中,发生诸多 违背会计确认条件,违规确 认为资产的案例,那么,是 如何违反的?后果又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资产减值 确认的案例来说明: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8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洗大澡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洗大澡深康佳案

45、例深康佳案例 2002年4月11日,深康佳(000016)向市场披露了其2001年年报,其面目可谓惨不忍睹:连续两年盈利的良好形象陡然间成为历史,2001年巨亏6.99亿元,较2000年减少了9亿元,较1999年减少近12亿元,其下降几乎呈自由落体之势。然而,如此绩差的年报一亮相,此股票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却反而不断创出新高,年报披露当日一度触及涨停板,最后尾盘上涨了6.36%,之后几个交易日也是连续摸高。 4月24日,深康佳发布2002年首季业绩预告,称公司第一季度实现盈利1600万元。 公告特别强调,这是自去年3月份 以来连续10个月亏损之后首次出现 的赢利。 问题:从4月11日公布巨亏到2

46、4日公布 一季度扭亏,无疑让投资者有些不 知所措,上市公司如此短间隔内发布两个截然相反的信息,实在变得太快,深康佳究竟做了什么?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9存货减值准备计提:深康佳2001年度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彩电库存积压严重,造成跌价损失大增,并以此为由计提了巨额的跌价损失;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公司为了使季报好看一点,将应该属于2002年度的计提归入上一年度(当然,手法要巧妙一点),既然已经亏了,再多加点也无所谓(一次让它亏个够)。依据1:从2002第一季度显示的数据来看,深康佳彩电销售收入与销量分别增加32、48,其中销售收入不能同步增长的16,应该是价格较去年同期下

47、跌的影响。这也就应验了市场分析的判断(会计减值“洗大澡”的特征),既然已经计提了足够的跌价损失,当然甩卖的压力就减轻了。 依据2:从2001年的年报看,出现巨额亏损的原因在于对市场前期预期出现失误导致库存增加,而市场价格节节下跌造成了大量的损失,通过了一次性的计提,不仅仅将以往的损失全部在财务上提足,并且放下了未来发展的包袱。从其年报中可以看到,公司在2001年度内销彩电322万台,而实现销售达到368万台,表明大量的库存被消化。评论:存货减值的计提,是对存货账面价值的冲减,如果减值计提(减值确认的标准)把握不正确,显然的会影响存货资产真实性与存在性,从而破坏存货资产整体的有效确认。2022-

48、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0第七节第七节 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计量理论概述: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学界就逐渐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会计就是一个计量过程。查特菲尔德说:“会计理论的根本改善将始于资产计价程序的变革,”FASB在第五号概念公告中列举了五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1970年的第4号报告中提出,会计的“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数量信息(主要具有财务性质),以便作出经济决策”,因为数量信息是经营决策所需信息的基础。 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它在讨论备

49、忘录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结构:财务报表要素及其计量中写道:财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产权,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是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其转移资源的义务以及这些资源的投入,产出或变动的数量表现(quantitative representation)。 日本会计学家井尻雄士(Yuri Iriji)教授在1979年出版的专著会计计量理论中对会计计量问题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1会计计量会计计量(accounting measurement):概念概念 概念概念: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环节,会计是一门计量的科

50、学。计量属性选择是关键。 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损益等,并以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 资产计价就要用货币数额来确定和表现各个资产项目的获取、使用和结存;而损益决定则是指通过量化和比较来确定经济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转移、消耗或折耗同所产生结果之间的数量差。 2022-5-21财务会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2会计计量:三个基本质量标准会计计量:三个基本质量标准 会计计量三个基本质量标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