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第6章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与体验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第6章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与体验教学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科)第6章 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与体验教学ppt课件第第6章章 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与体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与体验验6.1 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和情感概述 6.1.1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定义情绪和情感定义 所谓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存在中性情绪)的体验。 第一,情绪和情感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 第二,人所以对自己的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需要的态度能有所体验,是因为人在与客观事物接触的过程中,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关系。 第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产生情绪和情感。 2)情
2、绪的构成 心理学学家弗里伊达(Friyida,1999) 1.感染,对欢乐或痛苦的体验。 2.评价,对客体进行积极或消极的价值认定。 3.行为准备,对环境做出相应反应的预备。 4.自动唤醒,相当于对行为的激励。 5.认知性行为发生改变。 评价: 弗里伊达的观点对有明显价值倾向的情绪是有意义的,但人类还有许多无任何价值倾向的情绪,如兴趣、放松、平静等,就是那些中性情绪,中性情绪的产生不需要经过评价这个环节。6.1.2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1)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极对立2)积极(增力的)和消极(减力的)的对立3)紧张和轻松的对立4)激动和平静的对立5)强与弱的两极性6.1.3 情绪、
3、情感的分类情绪、情感的分类1)根据性质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喜爱2)根据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分类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续一定时间的情绪体验。它平静而微弱,持续而弥散。心境分为暂时心境和主导心境两种。热情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体验。激情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3)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分类道德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思想、意图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由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包括由别人揭露出或由自己揭露出的)是否符合自己所相信的客观规律所引起的情感。 美感是对客观现实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进行鉴赏或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6.1.4 情绪情感的作用情绪情感的作用 1)积极情绪体验 (1) 积极情绪体验的理解 对积极情绪体验的理解有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积极情绪体验就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情绪体验不一定具有正向价值,它指的是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按照这种标准,一些价值中性化的情绪就被划入积极情绪体验范畴。如兴趣是中性化价值的 (2)影响积极情绪感受性因素 人类积极情绪的感受性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密切,就是说它有一定的先天成分。有研究(Watson.2002)表明,积极情绪的感受性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特质有关,而消极情绪的感受性与“大五”人格中的“情绪稳定性”有关。
5、它们的相关程度在0.40.6之间。而其余的原因就是环境因素了。有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Headey & Wearing,1991)发现,31%的研究对象的积极情绪感受性会由于他们具有了满意的工作和满意的物质财富后而得到改善,二者之间是一种双向作用双向作用:积极情绪感受性高的人在工作中会产生更多的快乐,而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又会进一步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情绪的感受性。 (3) 积极情绪体验的分类 从情绪状态焦点划分,可以分为积极情感积极情感(如愉快、欣喜等)和积极心境积极心境(如福乐、心醉神迷等)。这种分法没有把积极的行为特性表达出来。 依据积极的不同特性划分,把积极情绪体验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
6、感官愉悦感官愉悦(sensory pleasure)是指机体消除自身内部紧张力后的一种主观体验,它来自某种自我平衡的机制,是人类感官放松的结果,属于生理需要范畴,。如饥、渴、性等得到满足后的体验。 心理享受心理享受(psychological pleasure)来自对个体固有平衡的打破,即超越个体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获得的情绪体验,多属于心理需要范畴。与感官愉悦比较,心理享受更有利于个体个体成长和积极品质的培养。 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区别 心理享受由相互关联的多个成分组成,它的产生必须要有主体的认知评价为先导,是一种知觉类的心理现象。感官愉悦则没有认知评价过程,它是由外在刺激引发的一种直接感官反应
7、,是感觉类的心理现象。 心理享受持续的时间长,不同的外在刺激可能引起同一种心理享受。而同一种外在刺激也可能引起不同的心理享受。感官愉悦持续时间短,具有专门化特性,一般随着外在刺激的消失而消失,随着外在刺激的改变而改变。 心理享受多与心理需要相联系,感官愉悦则与生理需要相关。 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的联系 心理享受与感官愉悦很多时候是同时发生的,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促进。 感官愉悦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心理享受,特别是某种感官愉悦与个体的自我实现需要相匹配时,这种转化就能形成。 按照时间状态,我们把积极情绪体验分为针对过去的积极情绪体验,如满意感、满足感、成就感、骄傲感和宁静感;针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如
8、福乐感、快乐感和愉快感等;针对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 如乐观、期待等。 (4)积极情绪体验的扩建功能 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他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02)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多数情绪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特别的行为,心理学称为特定行为倾向。特定行为倾向可以分为两类:逃避倾向,接近倾向逃避倾向,接近倾向。与逃避倾向相伴随的情绪称为消极情绪,当消极情绪产生后,会限制个体在当时情境下的思想和行为,其伴生的行为有逃跑、攻击、躲避等。这些行为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本能的一种
9、表现。 从进化角度看,消极情绪及其伴生的行为倾向具有生存意义而获得了进化优先,而人类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活的更好就变成了主要问题,这时积极情绪就应运而生了。积极情绪对行为的影响与消极情绪正好相反,它扩大了个体在当时情境下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人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表现出更多的行为和行为倾向。当个体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积极情绪的时候,对情绪的体验会更深刻、更彻底,这又会促使个体不断地想去创造条件复制这种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建构起不同的心理资源。消极情绪通过收缩,集中起已有资源(生理、心理、社会)以求自保。这时的资源称为应激资源。积极情绪则是在无生存之忧情况下,向外开拓,增加
10、新的资源,这种资源称为发展资源。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使他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另外,积极情绪还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由消极情绪造成的紧张,从而在生理和心理上提供正面的影响。 旅游者的情绪情感应该属于积极情绪范畴,它是完全脱离了自保而向外寻求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其积极情绪体验又主要是高级形态的心理享受。 谢彦君关于旅游本质:把旅游愉悦划分为“审美愉悦审美愉悦”和“世俗愉悦世俗愉悦”(借用美学观点)6.2旅游者的情绪情感 6.2.1 影响旅游者情绪情感的因素影响旅游者情绪情感的因素 1) 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 活动是否顺利 3) 客观条件 4) 团体状况和人际关系 5) 身体状况
11、 6) 个体差异6. 2.2旅游者情绪的特征旅游者情绪的特征兴奋性兴奋性感染性感染性易变性易变性移情性移情性旅游者的角色体现在几个方面:旅游者的角色体现在几个方面:1)旅游者大都具有看戏心态,是超脱的、居高旅游者大都具有看戏心态,是超脱的、居高临下的非功利的旁观者。临下的非功利的旁观者。2)新奇美妙事物的寻找者。新奇美妙事物的寻找者。3)轻松快乐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快乐的寻求者。轻松快乐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快乐的寻求者。 6.2.3 情绪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情绪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1) 对旅游者动机的影响 2) 对活动效率的影响 3) 对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的影响6.3 旅游体验旅游体验 旅游者的
12、体验与主观幸福感体验旅游者的体验与主观幸福感体验 体验体验就是指人对外界各种刺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常常以情绪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又称情绪体验。 旅游体验可以描述为:旅游体验可以描述为:是通过旅游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并由旅游主体主动建构的经历和主观感受。 旅游者所追求和经历的体验多是正面的、快乐维度的,所以又可以把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称为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艾夫里尔(Averill,1997)曾经统计发现,仅描述情绪体验的英文单词数量就达550600个,依此类推,那么积极情绪体验也会有上百种。在众多积极情绪体验中,有一种是最综合、最复杂、最核心的,就是主主观幸福感体验观
13、幸福感体验(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旅游者追求的就是主观幸福感体验。 幸福概述幸福概述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83)把幸福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把幸福定性为一种主观体验。人类对幸福的理解历程 人类对幸福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期第一阶段:古代期。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它强调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内圣外王内圣外王”完美人格的追求和实现。“内圣”指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就是追求“仁”、“圣”为目的,核心是善的德行。孔子曾把“仁仁”的具体内容解释为“恭、宽、信、敏、惠恭
14、、宽、信、敏、惠”。后来儒家文化把“格物格物”、“致知致知”、“正心正心”、“诚意诚意”界定界定为为“内圣内圣”功夫,功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平天下下”为为“外王外王”功夫功夫。简单地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幸福观主要可以分为理性理性主义幸福观和感性主义幸福观主义幸福观和感性主义幸福观。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认为,幸福就是抑制自己的感性、情感和幸福就是抑制自己的感性、情感和欲望而服从理性的要求,不贪图感官享受而追求欲望而服从理性的要求,不贪图感官享受而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意义。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意义。赫拉克利特、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幸福就
15、是感性欲望的满足,但也指出这种满足必须符合道德的要求,精神是人类最大的生活乐趣。 总之,这时期的主要观点都是从人性圆满的交代总之,这时期的主要观点都是从人性圆满的交代探讨幸福的,并把道德和精神作为幸福的核心。探讨幸福的,并把道德和精神作为幸福的核心。 第二阶段:启蒙期第二阶段:启蒙期。以西方启蒙运动为标志,给过去的学说注入了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强调用理智审视信条和传统强调用理智审视信条和传统。 第三阶段:现代期第三阶段:现代期。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后半期,强调幸福的本质在于生活的质量幸福的本质在于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真实意义和生活的真实意义。这时的研究超越了抽象的哲学层面和现代社会的物质
16、层面,用现实的观点、科学的方法对幸福做出更全面的评价,幸福从层面和类型上被划分。 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 1) 主观幸福感定义 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主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 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 2)主观幸福感特点 (1)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于个体自己的标准,而不依赖于他人或外界的标准,就是说各人有各人的幸福标准。 (2)不是说主体没有消极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 (3)主观幸福感不是个体对其某一
17、个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对其整个生活评估后的体验。 3) 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 (1)快乐情绪与不快乐情绪关系 布拉德本(Bradburn N,1969)通过调查发现,人类的快乐和不快乐情绪是互相独立人类的快乐和不快乐情绪是互相独立的,它们各自与不同的因素相关联的,它们各自与不同的因素相关联。 神经科学的研究佐证了这一点,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属于人前额皮层的不同部位控制。 (2)主观幸福感构成 主观幸福感有三个衡量指标:体验到快乐体验到快乐情绪、较低水平的消极体验和较高水平的情绪、较低水平的消极体验和较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沧海难为水”现象现象。
18、 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主要与一个人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频度有关,特别是经常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强度无关)既是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积极情绪体验的强度本身并不直接导致主观幸福感的产生。研究还发现,伴随着强烈的积极情绪体验之后,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甚至是痛苦感,并且这种强烈的积极情绪体验会造成个体对随后的事件或情形进行扭曲的理解或解释,这反而会减少个体已有的主观幸福感(Diener,Sandvik & william,1991)。 4)主观幸福感生成的理论 (1)实现论 长期以来,需要的满足或目标的达成是个体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原因的观点一直流行与于心理学界。这种观点称为
19、实现论。其核心观点就是认为幸福幸福是个体各种紧张压力解除的结果是个体各种紧张压力解除的结果。这些结果的相加就生成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后来有的心理学家又把个体自身或他人的潜在标准引进这个理论中,认为个体在目标实现后还要和自己主观标准个体在目标实现后还要和自己主观标准或者他人拥有的进行比较,这些比较的差异性最或者他人拥有的进行比较,这些比较的差异性最终决定这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终决定这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2)认知论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信息加工判断模式。这个模式强调认知在主观幸福感形成中的作用,认为主观幸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不完全由外在刺激引起,它是福感的产生不完全由外在刺激引起,它
20、是个体的愿望或已有的经验与外在刺激相互个体的愿望或已有的经验与外在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作用的结果。 (3)人格特质论 人格特质论认为,实现论和认知论有合理性,但不全面。从人的社会生活实际来看,人的生活情景是暂时和多变的,过多考虑生活事件的做法所得出的主观幸福感是即时主观幸福感即时主观幸福感,而长期主长期主观幸福感观幸福感更应该得到关注。 真的存在这样两种主观幸福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各个即时主观幸福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第一,各个即时主观幸福感之间有关联性吗?狄纳和拉尔森在1984年研究发现,一一个单独的即时性快乐与其他一些随机时间个单独的即时性快乐与其他一些随机时间段的
21、快乐之间的相关系数约段的快乐之间的相关系数约0.1,这意味着人们趋向于对即时袭击做出即时反应(体验),过后很快忘记,各即时体验之间没什么关系。这已经否定了主观幸福感是对否定了主观幸福感是对各个生活事件体验的简单相加的结果的观各个生活事件体验的简单相加的结果的观点。点。 第二,怎样测量一个人的长期主观幸福感? 目前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是把一个人在某一领域不同情景下获得的即时主观幸福感相加后进行平均。测量的时间通常要4年左右,所得到的即时主观幸福感平均值就是这个人的长期幸福感水平。 狄纳和拉尔森发现,一个人在工作和休闲两种情一个人在工作和休闲两种情形下的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相关系数达到形下的平均主
22、观幸福感指数相关系数达到0.74;在集体和个人独处情形下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在集体和个人独处情形下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是是0.92。 快乐、幸福或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有较高的稳定快乐、幸福或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有较高的稳定性。性。为什么个体在各个生活领域的长期主观幸福感会有如此相关呢?心理学家的答案是,个体的长期主观幸福感很可能就是一个人先天就具有的主观幸福感基准点。主观幸福感基准点。 狄纳等人后来(1991)在一项10年跨度的研究中发现:不管一个人的收入是增加是不管一个人的收入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其平均主观幸福感基本保减少还是不变,其平均主观幸福感基本保持不变。持不变。另外一些研究发现,那些生
23、活状那些生活状态稳定的人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比生活状态态稳定的人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比生活状态动荡的人的主观幸福感更稳定,动荡的生动荡的人的主观幸福感更稳定,动荡的生活(离婚、丧偶、失业等)对人的长期主活(离婚、丧偶、失业等)对人的长期主观幸福感似乎没什么影响观幸福感似乎没什么影响 . “尽管生活的特定事件能影响人们的主观幸尽管生活的特定事件能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但人们最终都会适应这些变化并使福感,但人们最终都会适应这些变化并使自己回归到由个体具有的生物性特点和适自己回归到由个体具有的生物性特点和适应水平上。应水平上。” 人的先天基因或人格素质是决定主观幸福感体验的根本因素。 人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是心
24、理现象,具体说是一个心理过程,它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有无序性。目心理学一致的观点是,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把上述三个理论结合起来应该更接近现实。 用威尔逊(Wilson,1967)的话说:一个幸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福的人应该是“和有自尊的人结婚、年轻、和有自尊的人结婚、年轻、健康、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较高、外向、健康、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较高、外向、乐观、不烦恼、有宗教信仰、有职业道德、乐观、不烦恼、有宗教信仰、有职业道德、热情适度、性生活满意和多才多艺热情适度、性生活满意和多才多艺”。这也许是对主观幸福感体验生成的最好回答。 5)影响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具体因素分析
25、 (1)经济因素 人的主观幸福感体验与经济因素是什么关系?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财富与主观幸福感体验是正相关的,拥有多少财富就是拥有多少幸福。我们将这种观点称为物质幸福论物质幸福论,这种观点也是“常识”性观点,拥有广泛的认同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幸福是独立于物质财富的精神现象富的精神现象,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称其为精精神幸福论。许多古圣和先贤持这种观点,而且作到了这一点。如中国的孔子、陶渊明、范仲淹,古希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学派的人物。两种观点都能找到支持性例证,这个命题陷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状态,一方人多势众,一方圣贤汇萃,双方难分伯仲。 迈尔斯(Mye
26、rs,2000)在分析人均国民收入和幸福感的统计时发现,在最贫穷的国家,财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大,国家越富裕,人民越能感受到主观幸福感。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消失了,而平等、人权等指标的影响开始明显增大,西方发达国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对198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前100位美国最富有的人调查看,这些人的幸福指数只比美国人均幸福指数略高。 迈尔斯研究了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去50年里经济取得了巨大增长,而它的国民主观幸福感没有实质变化。以美国为例,到20世纪末,美国整个社会财富比1957年几乎翻了一番,
27、中产阶级扩大了两倍。而报告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数却从1957年的35%下降到1998年的33%。其他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却成倍增加。迈尔斯称这种物质增长而社会倒退的现象为“美国困惑”。当然整个世界都有这样的困惑。 狄纳调查了中了彩票大奖的人,发现中奖时非常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大部分人到后来甚至还不如中奖之前快乐 狄纳(Diener,2000)对29个国家的平均生活满意度与其收入进行比较发现,各国的平均购买力与平均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2。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条件对其国民生活满意度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直线式的,也不是很大。 2004年4月,了望东方周刊与奚恺元教授合作,对中国六个城
28、市进行幸福指数调查。结果:第一,从高到低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第二,各城市之间的人均月收入与幸福指数没有直接关系,上海人均月收入最高,幸福指数排倒数第二,成都人均月收入最低,但幸福指数排第二,杭州人均月收入居中,幸福指数最高。第三,在同一城市里,个体的月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直接相关,收入越高越感到幸福。 我国的调查结果与美国有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远未达到人均月收入8000美元,这属于硬缺失。另外,我国城市相对封闭,容易发生内部比较。二、在财富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似乎存在一个中介影响因素,即民众的期望和目标。这种期望是按照水涨船高规律变化的
29、。所以,人均月收入高的城市的居民并不一定比人均月收入低的城市的居民幸福感强。 从长远来看,人类本身在快乐与不快乐的追求上存在一种趋中倾向,瞬时的极端快乐和不快乐会逐渐消退,而恢复到平常状态。 (2)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对人们的幸福感有什么影响?一些跨文化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 文化模式分为三类: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文化中间文化。个人主义文化把把注意点放在个体身上,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和自主性,追求独立、自主、自强、创造和探索。美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集体主义文化则把注意点放在群体或社会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互依赖、强调个人对集体或社会
30、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个人对集体或社会做出牺牲,倡导个人对集体的忠诚和依赖。中国就是代表。中间文化就是在这个维度上居于中间。 研究发现,个人主义文化模式下的个体倾向于依据自身的个人主义文化模式下的个体倾向于依据自身的内部情绪体验来判断自己是否幸福内部情绪体验来判断自己是否幸福,而集体主义文化文化模式中的个体则更多关注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和评价,关注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和评价,他人外在的看法和评价常常决定了自己的幸福他人外在的看法和评价常常决定了自己的幸福。幸福不幸福由社会说了算。中国人就是这样,他们要做的是让人觉得自己很幸福,至于自己是否真的感到幸福无所谓。中国人的人生更像“演戏”,人生如戏是中国
31、人真实生活的最恰当比喻。人际和谐成了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性要素。好面子的人容易做出符合他人期望的行为,因此好面子是达到人际和谐的一个重要人格变量,也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好面子的人可能会感到更多的幸福。好面子的人可能会感到更多的幸福。 研究还发现,自尊和外向性这两个人格特质对人幸福感的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比个人主义文化中小。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的自我容易分裂。 没有证据能够充分证明那种文化对增加人们的幸福更有价值。 另外,清明的政治、民主法制的社会,有效率的政府能增进人们的幸福。 (3)生理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寿命平均长19%,体验到更多积极情绪的人其身
32、体机能更好。 反过来,研究发现,如果有运动的习惯,每次运动之后人会感到愉快。这是因为运动之后身体释放了更多的内腓肽,内腓肽是类似于吗啡的生物化学物质,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感受。 (4)人际交往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生成。狄纳(Diener,2002)等曾以222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对其中10%感到最幸福的人进行了因素分析。发现,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幸福生活是幸福主要原因,这些人课余花大量的时间和他认为的朋友一起活动。 为什么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生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缘好的人可能拥有一些优秀的人格品质。如乐于助人、热情、活泼、开朗
33、、幽默等。这一方面使他们受欢迎,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是天性乐观的人。 归属需要得到了满足。 感到随时会得到关怀和支持,这是一种愉快的感觉。 和朋友在一起,经常进行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因而带来了快乐。 几种积极情绪体验介绍几种积极情绪体验介绍 1)对待过去的积极情绪体验生活满意 (1)过去经历对以后的影响 过去对现在有很大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现在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他过去的经历的结果。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不幸的经历上面。研究表明:个体童年期的不幸经历对其以后个体童年期的不幸经历对其以后的人格有影响,但是不是决定性的的人格有影响,但是不是决定性的。就具体人而言存在程度差异,有的影响很大,
34、有的一般,有的几乎看不出来了。 (2)生活满意点理论 生活满意点(Life Satisfacation Set Point,简称LSSP)指一个人的生活满意的基准线. 最早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里克曼和坎贝尔(Brickman & Campbell,1971)提出。 生活满意的基准线高意味着这个人对自己的大部分生活满意;生活满意的基准线低意味着他对什么都不满意,是一个对生活苛刻的人。 一些生活事件,如快乐的或者沮丧的,会在短时间内影响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又恢复到这条基准线附近。习以为常 美国内华达大学Webster et al(2004)发现,当一个人初次看到一张漂亮的脸时,他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35、体验,但当他看习惯了时,愉快就逐渐消失了;看丑陋的脸也如此,不愉快感会在习惯后逐渐消失。证明了一句中国话“习以为常”。 上帝是智慧的,他不能把资源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却让得到多的人和得到少的人都逐渐习惯之,使多和少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归零。 艾迪和狄纳(Eid & Diener,2004)研究发现,人在经历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之后(如中奖或重大创伤性事件等),他的生活满意点在事件过去4周后就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是有一些变化。这种恢复性变化74%来自个体先天差异,16%由个体经历的特定情景决定,10%左右是随机误差造成的。“遵天命,尽人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满意点,首先它来自先天的生物因素不
36、同,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大的改变;其次就是生活经历,它会以某种方式整合到生活满意点中。 2)对待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福乐 福乐(福乐(flow)概念最早由西卡森特米哈伊提出。 福乐就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而强烈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进去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是包含愉快、兴趣、忘我等和无理由的坚持等成分和状态的综合情绪,它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的其他因素引起。 (1) 福乐形成的心理机制 是什么促使人产生福乐体验呢? 人在生存过程中,生物要求和社会要求都对个体行为施加影响,而个体的意识在调节它们的关系,以便在限制条件下达到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自我就诞生了。当个体的自我
37、产生后,自我在人意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并最终占据意识的全部(无意识的大部)。因此,每个成年人的意识都是从其自我出发形成的意识,每个成年人的意识都是从其自我出发形成的意识,带有明显的自我特性带有明显的自我特性。 自我有两个倾向 第一,存在性 第二,自由性 在这两个倾向基础上又分化出愉快、能力和分享愉快、能力和分享。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同的人把三者进行了不同的组合,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体验,有的以愉快为主,有的以能力为主,有的以分享为主。部分人逐渐把三者结合成一种新的形式,这就是福乐体验。福乐就是人意识中的一种自带目的内在福乐就是人意识中的一种自带目的内在动机原型动机原型,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想体验行
38、为本身,而不是行为所能带来的其他外在好处。福乐尽管不带外在目的性,但却常常伴随新思想和新发明的出现。 (2) 福乐的特征和产生条件 个体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从事的活动上。 意识与正在从事的活动合二为一。 自我意识暂时失去,如忘了自己的社会身份。 能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掌控当前的活动。 出现暂时性体验失真,如觉得时间飞快。 活动体验本身成为活动的内在动机,完成它就是最好的理由。 福乐产生的条件有三个: (1)能力由于挑战匹配。 (2)活动要有结构性特征。 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判性。 (3)主体自身特点。 “自带目的人格”。 (3)两种非福乐状态 分离体验与茫然体验 也称为厌倦体验和焦虑体验。
39、 “分离”是一种迫于外在目的而缺少自我创造的工作体验,因任务的简单容易而使个体能力得不到发挥,由于缺乏内在动机而使工作成为负担和苦差。马克思就针对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作状况提出了“分离”概念。 “茫然”一词最早由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在这里茫然体验是指个体处于一个目标不明确、环境不熟悉的境地时产生的一种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的心理体验,外在要求高于个体能力时也会产生茫然体验。 如果说前者是因为太容易而使能力得不到发挥,那么后者则是太难而无法胜任。 福乐与两种非福乐状态的关系怎样摆脱非福乐体验? 心理学的忠告是发展业余爱好。 西卡森特米哈伊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了,有挑战性,并能展示
40、自己才能的活动容易产生福乐体验。西卡森特米哈伊曾根据产生福乐体验的频度而对日常生活的一些活动进行了分类,从高到低的顺序是:业余爱好业余爱好(特别是体育活动、唱戏等)排在第一;社会交往、学习和研究、工作、性行为社会交往、学习和研究、工作、性行为等排在第二;饮食、自我装饰打扮等第三;做家等排在第二;饮食、自我装饰打扮等第三;做家务、看电视很少产生福乐体验务、看电视很少产生福乐体验;最后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几乎不会产生福乐。 旅游者心理建构与福乐体验产生的关系 第一,深度旅游最容易获得福乐体验。 第二,个体旅游经历影响福乐的获得。 第三,旅游体验是主体和客体互动,并以主体的主动建构为核心形成的。
41、旅游者越是能够将旅游环境纳入自己的主观世界,就越容易产生福乐体验。总体而言,旅游者主体与旅游对象客体的互动程度,决定了福乐体验的获得和体验质量的高低。首先是旅游“游”的对象多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而后是旅游者发生多少心理的主动建构,旅游者心理的社会建构过程更重要。 旅游者和旅游环境互动最后以旅游者的主动心理建构而生成旅游体验,旅游体验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环境环境 情境情境 意境意境 心境心境从西卡森特米哈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必须有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福乐体验。 2.福乐体验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主体本身的因素,而非来自外在的因素。 3.主体在参与和从事活动的时候能从中看到自我,具体说就
42、是能够从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感。 4.主体在活动中越是能够把外在的环境因素纳入到自己主观世界中来,而不是相互分离,那么就越能够活动福乐体验。 5.主体活动中其主观因素所占比重越大,其体验就越深刻。从体验角度讲活动就越成功。 3)对待未来的积极体验乐观 (1)什么是乐观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泰格(Tigger,1979)的有代表性,他的乐观定义是:“当评价者把某种社会当评价者把某种社会性的未来或物质性的未来期望视为社会上需要的、性的未来或物质性的未来期望视为社会上需要的、对他有利的或能为他带来快乐时,那么与这种期对他有利的或能为他带来快乐时,那么与这种期望相关联的心境或态度就是乐观。望相关联的心境或
43、态度就是乐观。” 乐观有两个特征:一,乐观是主观的;二,乐观是指向未来的。 (2) 心理学关于乐观研究 一个人的乐观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学习的?心理学的研究支持综合论。首先,一个人的遗传基因为其提供了一个乐观基准线,不同的人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的差异。其次,一个人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则进一步加深了其乐观和悲观的程度。当然,后天的经验和学习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先天的乐观基准线。 “习得性无助 ” 1967年美国宾西发尼亚大学学生塞里格曼 20世纪80年代,塞里格曼做出新的推断:既然压抑、退缩等消极品质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获得,那么乐观、高兴等积极品质也一定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进而提出“解释风格”理论。 他认
44、为,个体不同的后天学习经验使其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解释风格”,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 “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外部原因导致的;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自身的原因,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是长期的、永久的,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因而容易形成抑郁。 乐观型解释风格的形成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个体遗传基因,研究表明,不同的基因条件形成了人不同的气质,它构成了不同解释风格的基础。其次是个体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个人成长阶段的家庭和学校等小环境。有研究表明,父母亲特别是母亲的解释风格对儿童有较大影响。 第三方面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影响很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挑剔的、谴责式的还是耐心的、宽松的、鼓励的、赞扬的。另外,儿童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悲观性事迹,如父母离婚、父母经常发生激烈冲突、亲近的人死亡、自身得了严重疾病等。这些情况下,儿童容易形成“悲观型解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