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扬起生命风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校本课程扬起生命风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开发校本课程 扬起生命风帆“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汇报材料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课题组 周扬合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为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在课题的前期研究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建设雅致文化,实施精致教育”为目标,在专家引领下,努力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探索并建构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保障策略,现已初见端倪,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素养的发展,在此次大会召开之际,我们反思走过的课题研究之路,以期方家指明前进的方向。一、调查问卷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国务院
2、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校立足师生重视考试学科课程的教学、忽视校本课程的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大多数教师课程意识淡薄,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知识欠缺,53%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囿于考试科目和学科知识,32%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只是“听说过”;二是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一,72%的学生认为学习考试学科最为重要;72%的学生的交往面主要局限于同村或邻村的小学同学,合作意识较弱;而92%的学生对环保实践和科技实验等存在强烈的探究欲望。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认
3、为师生的应试教育思想,阻碍了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同时也使我们坚定了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借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转变师生的教学理念。为了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确立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的课题,并首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二、加强课题管理,深化课题研究确立课题后,我们加强课题研究管理,探索构建有效的研究机制;坚持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立足农村学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一)加强管理,构建研究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课程研究开发
4、指导小组;教导处、教科室主任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的工作。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还成立了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审定和管理,严格执行校本课程的准入制,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我们修订完善课题研究管理系列制度, 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改善学校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为课题研究提供可利用的物质基础。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教研组,负责全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教研工作。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做好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扎实展开课题研究活动,坚持以活动促研究,以研究促发展。(二)加强校本培训,提
5、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斯腾豪斯宣称:“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可以说,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习理论知识,提升理论修养,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我们主要采用专家引领、校本培训和个人自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1.专家引领,明确方向我们多次请区教研室厉建华主任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厉主任做了题为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专题讲座,阐释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开发策略及管理措施等,并对部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理论联系实践的引领使老师们提高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提高了理论素养,指明了我们的研究行进的方向。2.校本培训,专题突破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校本培训中我们坚持文献研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意义、开发方式等方面开展校本培训。搞清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做法。每次培训设立一个主题,由课题组骨干成员主讲。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专题突破。在培训中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课程培训与教师素养提高相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普遍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领会与体验相结合;培训与研究相结合。3. 广开学源,选学所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指导教师选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前人的研究状况,一是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查阅相关专著。同时学校为课题研究添置了校本课程论、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等专业书刊,
7、教师还自发购买了怎样开发校本教材等书,二是查阅相关的资料性文献;三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网上学习,解决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拓宽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的思路。通过学习,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策略。为教师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开设论坛,整体提升我们将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确立为每月论坛的主题,举行课题研究论坛,课题研究由研究骨干教师轮流担任主讲人。课题研究论坛上,主讲人有理有据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解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困惑,有效促进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校本培训使教师进一步认识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精神,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切实转变教育教学
8、观念,从而产生“我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愿望和动力,逐步达到“教师热心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实施校本课程”之目的。(三)科学选用研究方法,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方法是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才能很好的结合,随之才能产生新的研究成果。“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 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指导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纲要一般项目: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1)课程目标的陈述(如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
9、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我们注意在研究中建立了“前期调查学校论证纲要审定课程试行进一步修订-管理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发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1.用经验总结法进行个案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经验总结法是对一个完整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现象和效果之间的的联系,发现或认识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及作用,为以后相同或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应用案例研究法,开发校本课程,首先从开发校内的教育
10、资源开始。我校操场边有一条紫藤长廊,始建于1988年,东西长约100米,已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乐园,他们在紫藤下读书学习、谈心交流、畅想人生教师围绕紫藤开发校本课程紫藤文化。以紫藤文化为个案,挖掘紫藤的文化内涵,融合优雅、精致元素,让学生赏花、识香、品性,在学习紫藤生物特性和文学中的紫藤、搜集紫藤的传说故事、讲述紫藤与自己的故事、描写与绘画印象中的紫藤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紫藤文化内涵。形成了系列的以紫藤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紫藤文化的开发和实施不仅开启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良好开端,而且成为其他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的典型样本,也使师生深刻认识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设立了每年一度
11、的紫藤文化艺术节,成立紫藤文学社,创办紫藤社刊紫藤每年都盛开,我们每年都结合学校和学生发展,对紫藤文化进行再开发。2.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必须掌握这些重要的课程开发要点,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先评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环保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满足学生参与环保实践的探究意愿,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发并实施了环保类校本课程。(1)发现问题:环保是我们国家的热点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对环保问题进行了考证,决定开发环保类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2)开发课程:我们明确了研究目标:决定编写环保类校本课程,根据确定
12、的系列主题,通过对影响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作出切实可行的行动研究策划与具体计划,开发并实施了环保让生活更美好的校本课程。(3)实施行动: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收集资料,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改完善原课程,以获得学生行动研究的实效。同时我们重视其他研究者及参与者的监督、观察、评价和建议,把环保课程从校内扩展到校外。(4)检验和考察: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随时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进行检验和考察,调整课程。除实验教师外,我们还约请校外辅导员、学生家长与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视角的观察,搜集反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过程和效果的材料、数据,如:教师的研究日志,学生的作品,
1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记录,相关的问卷、访谈材料等。(5)行动反思:反思是推动行动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研究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现象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将获得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师生行动研究的得失,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形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经验。学校环保教育活动总结被环境教育全文刊登。我们开发的的环保类校本课程环保让生活更美好,以学生的环保实践活动为主,与学校开展的环保活动相辅相成,并在课程实施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现已成为社团活动的纲领,还被列入学校课程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3.运用实验研究法开发校本课程。我们运用实验研究法,采用“选定课题提出假说实验设计
14、实验探究资料统计形成结论”的开发模式,师生共同开发科技类校本课程创意与发明。课程实施的实践显示,经过重组的系列科学实验打破学科的界限,给了农村学生一个探索科学奥秘的窗口,研究教师甚至发现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从中找到了自信,激活了学习的动力。我们以紫藤文化等为系列,陆续开发出四大系列二十多个精品校本课程:一是德育规范养成系列:包括入学课程,开学课程,毕业课程,期末课程,升旗课程,课间操课程。二是艺术体育系列:包括竖笛、古筝、舞蹈、书法、中国画、剪纸、篮球、乒乓球等。三是学科文化系列:演讲与口才、晨诵、共读一本书、高效数学、趣味物理、英语角、历史天地等。四是精英培养系列:紫藤文化、环保让生活更美好
15、、创意与发明。随着课题的实施,我们将研究形成初中三年循环的主题班会课程、完善学校十张名片课程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校初步建立起与国家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本课程体系。(四)研究实施校本课程,提高课程的有效性。校本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更加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等特征,因此,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公布课程,指导学生选择学校应根据学生需求、教师资源、学校特色以及场地、设置、课程开发等实际情况,及时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目录和说明,并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校本课程。2突破班级界限,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根据课程自
16、由编班,开展教学活动。3科学实施校本课程教学。一是体现综合性。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淡化学科知识,强调综合运用和实践创新。二是注重实践性。密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提供与学生生活、与现代社会密切联系的素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加强情境教学。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有效参与学习活动。四是倡导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促
17、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积极探索班级集体授课之外的教学形式,如采用观摩、实验、创作、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以提高学习效率。五是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制定了系列评价方案,根据学生的态度、成果、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以等级呈现。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特别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发展特长,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同时我们还采取了三种策略实施校本课程:首先列入课程表,让校本课程成为学生必修课程。其次和国家课程结合,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学科文化系列,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与口才、早读时间进行晨诵;英语课前进行英语角师生模拟情景
18、对话等。再次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组织社团,选修课程。根据各社团的特点,分固定时间与自定时间组织活动。三、着力打造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进一步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效性。教师在反思中调整、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1.随着系列环保宣传实践活动的开展,“小青蛙环保社团”已经成为日照市青少年环保活动的一面旗帜。社团两次受到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现金资助。日照电视台、齐鲁晚报曾对社团作专题报道,环境教育杂志也对我校的环保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市环保局先后为社
19、团提供3万元的现金支持。2.“知行社”以赛促练,每年代表日照市参加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斩金夺银。学生的创新意识日渐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作品日照市公交查询系统获得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DDT的循环危害人类在“全国青少年儿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保艺术大赛”中获三等奖;“第十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及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中,邢云飞的水资源调查获优秀奖。2013年又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奖项四个。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引领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校已经获得国家级优秀校本课程一项,市级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仅最近一年,学校就有7名教师通过
20、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走出校门,走上省、市级优质课评选的舞台。在区市组织的师生大赛中,我校师生多次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存在的不足和困惑回顾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路,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反思我们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1.要防止“疲惫症”。调查显示学校的部分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感觉有点疲惫,主要原因是他们把国家课程教学和校本课程教学割裂了。2.要注意“窄化现象”。“窄化”: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单列的特长培养课程,只是部分优秀教师的特权和专利。我们在茫然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进,新的课程理念让我们心动,学生的进步和
21、教师的提高让我们激动,取得的初步成效更让我们坚定了“行动”的决心。我们将借这次研讨会的东风,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师生教与学的素养,促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傅建明;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2.覃章成;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7期;3.张学华;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1期; 4.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5.张民选;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对上海市实验学校案例和其他国家经验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5期;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