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题答案范文(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复习题答案范文(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理心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知觉:知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各个个别属性、整体的、综合的反映。2、个性心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是一个人比较典型的、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3、经营管理价值观: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总看法和总评价,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4、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即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促使人们为实现某一既定的目的而努力的心理过程。5、目标管理法:是指设置目标,并在管理过程中运用这些目标,并
2、以这些目标鉴定个人和组织工作,这就是目标管理。6、团体: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作用,并以一定的行为规范约束成员的人群结合体。7、意见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传递与交流信息、思想观点、情感愿望、意见,达到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过程。8、团体决策:是由团体成员通过信息沟通,相互探讨和交换意见,在形成比较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共同作出关于某个项目或问题的策略、方案、方法的抉择。9、管理层次:是指生产指挥系统划分为多少等级。10组织变革:是指事物或情景变得有所不同。11、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论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12、需要:是指人脑对
3、各种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二、简答题1、简述态度转变的方向。答:态度的转变有以下几个方向:(1)强度的转变;(2)方向的转变;(3)态度的中心趋势的转变;(4)态度的明显程度的转变;(5)态度的自觉程度的转变;2、简述激励的三种模式。答:激励主要有三种模式:(1)激励模式一的基本组成部分:刺激、个体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反馈;(2)激励模式二的基本组成部分: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心理紧张、动机、行为、目标、紧张解除或挫折、产生新的行为或新需要、反馈。(3)激励模式三的基本组成部分:需要、选择对策、目标导向、目标行为、绩效评价、奖惩、需要满足等。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答:马斯洛
4、提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的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简述影响团体士气的因素。答:影响团体士气的因素有:(1)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2)公平合理的经济报酬;(3)团体成员的事业心及工作的热爱和满足感;(4)管理的方式与作风;(5)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协调性;(6)良好的信息与意见沟通;(7)适当的奖励方式;(8)良好的工作与心理环境。5、简述人际意见沟通的程序。答:人际意见沟通的程序由六种基本要素构成:(1)信息发出者(2)信息编码(3)讯道(4)信息接受者(5)信息到达后经过译码(6)采取行动或产生反应,进行信息反馈。6、简述现代组织变革
5、创新与发展的三个层面。答:现代组织变革创新与发展应包括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团体层面、组织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变革创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三、单选题1、实验法在实验中只需控制变量即可。(1)。(1)3 (2)2 (3)42、现代管理科学开始传入我国是在年(3)。(1)19781985 (2)19881995 (3)196819873、“人生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的过程。(2)(1)个人化的(2)社会化的 (3)私有化的4、“社会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2)。(1)社会关系学说(2)人际关系学说(3)国际关系学说5、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倾向。(3)。(1)主客观 (2)客观 (3)主观6、早期行为
6、主义激励论的主要激励手段是刺激。(2)。(1)物质-精神(2)物质(3)精神7、领导的本质是一种的关系。(3)。(1)物与物 (2)物与人 (3)人与人8、主要处理“事物”关系问题的是。(2)。(1)主要领导(2)业务领导 (3)行政领导9、管理是一种的领导。(1)。(1)特殊 (2)基本 (3)人性化10、领导者的个体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认知、意志、-、情感、性格、观念等。(1)。(1)气质 (2)能力 (3)动机11、军队是典型的型组织的例子。(2)。(1)职能 (2)复杂直线型 (3)直线制1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1)1879 (
7、2)1979 (3)177913、科学管理之父是-。(2)。(1)英国的泰勒 (2)美国的泰勒 (3)美国的林肯14、麦格雷戈称之为-的人性假设是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起来。(2)。(1)x理论 (2)y理论 (3)z理论15、“失败是成功之母”说明了挫折的-。(2)。(1)三重性 (2)二重性 (3)四重性16、俞文钊提出的三因素激励理论中的三因素是指激励、保健和-。(1)。(1)去激励 (2)干预 (3)强迫17、领导行为是一个-过程,要受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因素制约。(3)。(1)静态 (2)静动 (3)动态18、“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了接近使人相互吸引的其中一个原因:-。(3)。(
8、1)无用性 (2)两用性 (3)有用性19、决策工作的-系统由三个组成单位构成:情报信息、预测研究和可行性分析。(1)。(1)参谋 (2)领导 (3)情报20、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1)。(1)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一切个人关系的总和 (3)个别社会关系的和21、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春秋末期的名书-。(2)。(1)老子 (2)孙子兵法 (3)庄子22、人际知觉是指对-之间的关系的知觉。(1)(1)人与人 (2)人与物 (3)物与物23、自我知觉-与生俱来。(2)。(1)一定 (2)并非 (3)可能24、近因效应会产生与
9、优先效应完全-的影响结果。(1)。(1)不同 (2)相同 (3)相近25、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3)。(1)逐渐 (2)突然 (3)自发四、多选题1、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和。(1、2、3、4)。(1)早期经验管理阶段 (2)科学管理阶段 (3)现代管理阶段 (4)最新管理阶段2、实现“德”的方法是、。(1、2、3)。(1)身修而后起家 (2)家齐而后国治 (3)国治而后天下 (4)先天下之忧而忧3、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准备、。(1、2、3、4)。(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2)精神分析学派 (3)工业心理学 (4)社会心理学4、“经
10、济人”假设的哲学基础是和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基础。(1、2)。(1)享乐主义哲学 (2)亚当斯密 (3)人际关系学说 (4)海德5、知觉的特性有、。(1、2、3、4)。(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6、错觉主要表现为的错觉和的错觉。(1、3)。(1)物体知觉的 (2)个体知觉的 (3)社会知觉的 (4)精神知觉的7、气质具有、的特征。(1、2、3)。(1)先天性 (2)稳定性 (3)可塑性 (4)可变性8、根据麦柯比的调查研究,赛手型管理者大多是,多是,多集中在技术研发部门。(1、2、3、4)。(1)高级管理人员 (2)企业人 (3)中层领导 (4
11、)工匠性9、西方最著名的经营管理价值观是、及。(1、2、3)(1)最大利润价值观 (2)委托管理价值观 (3)“生活质量”价值观 (4)物质价值观10、态度是由、三种成分而构成的个体心理倾向。(1、2、3)。(1)认知 (2)情感 (3)行为意向 (4)直觉意向11、态度转变最基本的是态度的和态度的。(1、2)(1)强度转变 (2)方向转变 (3)大小转变 (4)行为转变12、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有三个阶段、和。(1、2、3)。(1)服从 (2)同化 (3)内化 (4)外化13、引起动机需要两个条件和。(1、2)。(1)需要 (2)诱因 (3)心理 (4)服从14、目标管理法的具体步
12、骤包括、。(1、2、3、4)。(1)制定与确立总目标 (2)过程管理 (3)制定个人目标 (4)目标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评价、制定新目标;15、目标行为主要有三类、。(1、2、3)。(1)目标导向行为 (2)目标直接行为 (3)目标间接行为 (4)目标转化行为16、人们在受到挫折时理智的行为表现是、。(1、2、3、4)。(1)继续努力 (2)调整目标 (3)升华作用 (4)补偿作用(替代)17、人们在受到挫折时非理智的行为表现是攻击、。(1、2、3、4)。(1)倒退 (2)固执 (3)妥协 (4)压抑18、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
13、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1、2、3)。(1)相互交往 (2)相互联系 (3)相互影响 (4)相互依赖19、团体成员的结构指团体成员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能力结构、专业结构、及等的有机结合。(1、2、3、4)。(1)年龄结构 (2)知识结构 (3)性格结构 (4)观点、信念结构20、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体现在、。(1、2、3、4)。(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21、在组织管理中,人际沟通的作用有提供外部信息、。(1、2、3、4)。(1)提供内部信息 (2)增进沟通了解 (3)调节人际关系 (4)改变态度与行为22、一般来说,
14、人类意见沟通网络可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全渠道式、。(1、2、3、4)。(1)链式 (2)环式 (3)轮式 (4)Y式2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和交往主体的因素。(1、2、3、4)。(1)距离的远近 (2)相互交往的频率 (3)相似性因素 (4)互补性因素24、解决团体之间冲突的办法有、。(1、2、4)。(1)协商谈判法 (2)仲裁解决法 (3)法院判决法 (4)权威解决法25、领导的五个基本特点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1、2、3、4)。(1)一种动态、有序的行为过程(2)领导作用的“互惠效应” (3)领导的权威性 (4)领导具有权威性26、构成非权力影响力的要素主要有、和。(1、2、3)
15、。(1)思想道德 (2)能力 (3)知识 (4)经验27、领导群体心理优化的标准有、。(1、2、3、4)。(1)心向一致 (2)心理集中 (3)心境平衡 (4)心理相容28、领导者的特质是指领导者所具有的品德、能力、和等。(1、2、3、4)。(1)个人 (2)知识 (3)修养 (4)领导艺术29、苏永新认为,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分五个阶段、形成阶段、。(1、2、3、4)。(1)滥觞阶段 (2)过渡阶段 (3)完善阶段 (4)衰落阶段30、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主要包含四个成分、。(1、2、3、4)。(1)角色认知 (2)角色行为 (3)角色期望 (4)角色评价31、管理者必备的基本沟通技能包括、
16、自信、。(1、2、3、4)。(1)倾听、传递和接受反馈信息的技能(2)解决冲突(3)解决问题(4)劝告技能和指导技能32、知觉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可以分为两阶段:-和-。(1、3)。(1)检测阶段 (2)参谋阶段 (3)辨别、解释阶段 (4)总结阶段33、宣传者的威信是由-和-两个因素组成。(3、4)。(1)稳定性 (2)可变性 (3)专业性 (4)可信性34、费斯定克认为一个人的两个认知因素-就是-。(2、3)。(1)一致 (2)不一致 (3)失调 (4)失败35、双重态度是指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的态度;另一种是-的态度。(1、2)。(1)内隐 (2
17、)外显 (3)和谐 (4)变化36、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和-等心理方面的融洽程度。(1、2、3、4)。(1)关系的深度 (2)亲密性 (3)顺应性 (4)协调性37、构成领导者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成分为:-、-和-。(1、2、3)。(1)传统因素 (2)职位因素 (3)资历因素 (4)感情因素38、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表明一个人的特定类型特征,包括、和。(1、2、3)。(1)能力 (2)气质 (3)性格 (4)秉性五、判断正误1、管理的实质是影响他人为组织目标而工作。()。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在管理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物质的调配。()。3、行为科学与管理心
18、理学实质上研究内容相同。()。4、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唯一任务是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劳动生产率。()。5、个体的自我知觉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正确的。()。6、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客观倾向。()。7、创造性能力符合学习能力的要求。()。8、根据个体能力差异,对员工能力素质培训时标准要固定。()。9、个体与管理工作绩效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0、价值观不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11、按照格雷夫斯的分类,自我中心型的人为了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报酬,愿意做任何工作,不服从于权力。()。12、价值观影响个体、团体的行为,但不影响组织的行为。()。13、“民主参与式管理可以调动
19、人的积极性”这个观点反映出个体对此观点的不赞成。()。14、态度的三种成分既相互协调有时又表现出不一致。()。15、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对象。()。16、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17、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能,但不一定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18马斯洛认为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升的但在同一时期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并存。()。19、心理防卫机制是人自发的心理调节机制。()。20、影响员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绝对报酬。()。2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某种行为可能导致某种结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概率。()。22、俞文钊的同步激励理论认为
20、同步实施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措施,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23、领导班子最好具有异质结构。()。24、在对待重大的问题上,团体成员的基本观点、基本信念必须一致,才能保证组织任务的顺利完成。()。25、团体能使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6、团体的规范是指团体所确立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标准。()。27、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往往是导致组织失败的潜在因素之一。()。28、平行沟通只能在同级领导者之间进行。()。29、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沟通通道组成的结构形式称为沟通网络。()。30、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利性影响力决定的。()。31、民主型领导作风的领导,工作效率最低。()。3
21、2、对例行性的工作或内容员工希望领导作出明确的规定和安排。()。33、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应用性边缘交叉的理论性学科。()3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研究在管理活动过程中人的活动规律。()。35、“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主张实行开明、自由、无所作为的管理行为。()。六、论述题1、论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答: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实质上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另一类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却带有预防性、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它只能消除员工的不
22、满情绪,以保证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但不能起到激励更高的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是能使员工获得真正的满意,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推动、提高生产效率的条件。双因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他提出并发现了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发展的可能性、责任等富有激励作用的因素,为人们选择激励手段、制定激励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区分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不同作用。再次,同时强调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激励作用。再有,双因素理论的研究方法较新颖而有趣,但也受到非议。最后,双因素理论强调工作本身的有效管理,突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双因素理论也有不足之处:第一,双因
23、素的划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第二,对两种因素的划分具有绝对的性质,忽视了两种因素的转换关系。第三,其选择的调查对象限定在特殊人群中,不具有广大代表性,其结论缺乏普遍性。双因素理论在管理实践中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和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认识工作意义,力求使工作丰富化;第二,双因素理论指导奖励工作与制定奖金分配制度。2、论述人们受挫折时的行为表现及战胜挫折的方法。答:人们受挫折时的行为表现为:第一,理智表现。(1)继续努力;(2)调整目标;(3)升华作用;(4)补偿(替代)作用。第二,非理智表现:(1)攻击;(2)倒退;(3)固执;(4)妥协;妥协性措施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合理化、推委、替代、表同
24、。(5)压抑。战胜挫折的方法有:第一,正确地辨证地看待挫折:(1)挫折的客观性;(2)挫折的两重性;第二,正确应付挫折的方法:(1)发展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反映,减少破坏性的消极反应;具体有以下措施:加强教育引导,改变认知观念教育;对受挫折者的攻击行为采取容忍的态度;改变客观情景,转移注意力;采取精神宣泄法,适当释放压抑能量。(2)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还应采取与组织目标一致的管理方式。3、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合理对待非正式团体。答:正式组织团体中存在非正式团体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是由一些性格相投、志
25、趣相同、信念一致、情感亲近、关系密切的个体集合而成的。非正式团体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欲望、归属感和情感上的需要。非正式团体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类型,既可以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有消极的作用,关键在于组织领导者怎样合理引导,使之发挥积极作用。第一,合理利用非正式团体,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1)利用非正式团体成员之间情感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取长补短,互帮互学,提高工作和技术水平;(2)利用非正式团体成员之间互相信任,说话投机,有共同语言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3)利用非正式团体信息沟通迅速的特点,可及时收集员工对工作的意见与要求;(4)利用
26、非正式团体的凝聚力强,能较好地满足成员的社交、归属等心理需要的特点,可以有意识地把有些正式组织无力顾及的群众工作由它去完成;(5)利用非正式团体内群众压力大、成员有从众行为、标准化倾向强的特点,在确定定额和任务指标、分配工作任务时,只要有可能,标准可适当提高,难度可适当加大,以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工作难点,以利事业的发展;(6)利用非正式团体中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具有说话灵、威信高、能力较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信任他,依靠他,授予他相应的权力,把整个团体纳入正式组织目标的轨道。第二,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团体。(1)针对积极型的非正式团体,应当支持、保护和利用;(2)针对消极型的非正式团体,应当积极引导,教育改造,促其尽快转化;(3)针对中间型的非正式团体应坚持正面引导、热情帮助的方针;(4)针对破坏型的非正式团体要采取果断措施。第三,针对不同团体的不同特点与情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1)兴趣转换;(2)环境设置;(3)联络感情;(4)角色强化;(5)目标导向。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