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做好班主任工作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胡军班主任学习和运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知识,有助于每一位班主任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学生观,有助于每一位班主任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改变以说教、训导、约束、惩戒等方法来处理学生消极行为的德育工作模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把握学生问题行为的实质,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干预,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班主任运用心理辅导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改革实践。 一、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重构我们的学生观 什么是学生观?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对
2、学生的看法。比如说,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老师在抱怨说,“某某同学真实一匹害群之马”,“这个学生很难教育,我真的拿他没有办法。”,“他学习不好就是智力有问题”等等。如果我们不把这个观点提出来,可能许多老师不会去思考我到底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我的学生观到底对不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呢? 观点1: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本性向善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中国古代文献三字经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你首
3、先应该判断它的问题原因是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不能什么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品质问题。( 观点2: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源于基本需要的缺失(尤其是“尊重”的缺失) 什么是人的基本需要呢?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吃、喝、住; 2、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爱与归属的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
4、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基本需要是分层次的,低一级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如果低一级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就会立即自动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对于学生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注意了他的低层次的需要,生活是否有保障,求学有没有困难,学费和书本是否缺少,如果缺少我们就会发动各种力量帮助他解决,而最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我们就会教育学生要好好读书,要取得好成绩,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大学,那实际上这些在基本需求中属于哪个层次的需求?应该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跳跃了中间三个层次的需要,直接上升到最高层次的需求,而
5、中间这三个层次的需要又恰恰是最为关键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方向的,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 所以当一个孩子的自我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个孩子的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了吗?或者是他的哪一个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了呢?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教育形式。要知道学生的很多问题行为都是和他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尤其是“尊重”需要的缺失。尊重是教育理念,更是教育行为,教师必须检点与学生相处中的一言一行,不可恣意妄为。尊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倾听和沟通。教师应该“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青少年的视野看世界,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遇到的实
6、际问题。尊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只有“高度的尊重”,才可能做到“适度要求、适时引导”。 那么如何才是高度的尊重呢? “高度尊重”的操作性含义 1、从教师的语言、体态语言和实际行为中,表达出关注、接纳和理解; 2、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3、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现状,不偏激、不侮辱、不训斥、不埋怨; 4、不拒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5、以真诚信任的目光和语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等等。 高度尊重的基本要求是 1、表达理解: 2、平等商讨: 3、避免争吵:4、禁绝体罚:5、注意倾听: 6、给人面子: 7、就事论事: 8、口有遮拦: 9、引导自律: 10、公平处事: 不
7、尊重学生的常见表现 1、情绪失控 2、恶言相向 3、侮辱人格 4、态度粗鲁 5、小题大作 6、神情冷酷 7、杀一儆百 8、唠唠叨叨 9、咄咄逼人 10、处事专断 观点3:要接纳学生的差异 差异是绝对的,差异来自于遗传和环境,承认差异,理解差异,才能从本质上做到热爱和尊重。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现代辅导理念和传统教育观念最大的区别所在(“差生”实际上是差异的表现,“消灭差生”实际就是要消灭差异/ 不能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全优发展”或“平均发展”)。 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对学生的差异并不是持一种尊重的态度,而是表示着某种歧视。 截至2000年,在中国现有的3亿学生当中,被全国各类学校划入“差生”行列
8、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 对“差生”的歧视大致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是在座位安排上歧视“差生”。 二是在课堂提问上歧视“差生”。 三是在作业批改上的歧视。 四是在班级活动安排上的歧视。 五是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处理上的不平等。 六是分班上的歧视。 除了少数学校和少数“幸运者”之外,学习障碍学生在事实上是许多学校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本来应该是“紧急接受援助者”,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成了最受忽视、最受嫌弃、最无回天之力的一群。 所以,“接纳学生的差异”在操作上的含义就是要绝对地尊重后进学生的人格,要倾听后进学生的内心的困惑与苦恼,要给后进学生以更多、更及时的理解、关爱和帮助。一句话,接纳学生差异
9、就是善待后进学生。 观点4: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及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人的才能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个体。他们今天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成长中的问题。因此,不必恨铁不成钢,也不可操之过急。所以,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愿意学好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学好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可能性,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可能性。 但是,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静止的眼光是对学生发展的最大束缚。在班主任异样的眼光
10、中,那些“差生”将永无翻身之日,甚至会使他们终身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 二、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什么样的关系才是正确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学生学 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观点5: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
11、工作的生命线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冲突。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其直接后果一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控,就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是导致教师威信下降,甚至是威信丧失殆尽。可谓两败俱伤。 观点6:育人工作的成绩和效果的大小,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能否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否有效地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及技巧。 1、最基本的沟通技巧 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接纳学生的基本态度 平行面对; 视线接触;
12、 开放姿势; 微微前倾; 保持微笑; 声调语气。 2、最基本的沟通技巧 用认真倾听来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同感,并获取来自学生的重要信息 主动倾听; 全神贯注; 点头 微笑 轻微的声音 适当回应;(我们作教师的都有一个感受,上课时喜欢盯住某一个同学的眼睛,感觉这样上课才有激情 尽量 不打断 叙述; 切忌 不耐烦 不悦 轻视。(好了,我明白了,你不用说了等等) 3、沟通技巧 用鼓励、称赞和接纳,表达正向信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常用鼓励和称赞 创造 温暖和信任的 教室气氛。 为学生 提供 疏泄消极情绪 “出口”。 理解 学生 必有其生长或发展 问题,接纳 学生的不完美 及时 提供 建议
13、帮助。 与家长的沟通也要突出正向信息,将“告状”改为“商讨”与“建议”。因为许多时候,只有改变家长才能改变学生。 观点7: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尝试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积极探索在教学中融合心育理念和技巧,有利于提升自己对育人规律的感悟能力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素养。 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本分与天职。 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努力提
14、升自己的“心育”素养。 什么是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的“心育”素养? 1、班主任的心育意识 怎么看待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病没有病,还是发展不发展?) 怎么看待心理健康的标准? (是变态心理学标准,还是健康心理学标准?) 怎么看待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额外负担,还是本分与天职?) 2、班主任的心育理念 怎么看待学生?(是无可药救的,还是本性向善的?是一碗清水看到底,还是动态地看发展、看变化、看过程?) 怎么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品质问题、道德低下,还是心理问题所致?) 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是厌恶、嫌弃、疏远、急躁、压制、体罚,还是尊重、理解、关爱、亲近、平等交流?) 用什么态度
15、对待家长?(是把家长当作出气筒、告状对象、变相体罚的工具,还是当作转变学生的工作对象和关键要素?) 3、班主任的人格特质(十心) 爱心 善心 热心 诚心 细心 耐心 信心 恒心 同理心 不偏心 4、班主任的心育技巧 最基本的方法:尊重、倾听、理解、接纳、同感、发自内心的微笑、由衷的信任与鼓励、积极的正向关注,等等。 个别谈话、平等交流的语言沟通艺术。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能力。 一句话,班主任的心育技巧说到底是把一个学生真正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进行沟通交流的艺术,它需要方法,但更主要的却是一种意识。 如何提升与完善班主任的“心育”素养? 1、认真学习辅导理论(综合运用四大理论)。“班杜拉的社
16、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由观察、模仿习得;提供良好榜样能改进行为,提高心理素质),“伯恩的人际沟通理论”(人生4种态度: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5种交流模式:指责型、电脑型、讨好型、打*型、表里一致型;有效沟通的方法:注意理解接受行动),“勒温的群体动力论”(两种管理方式:专制型与民主型;群体内聚力取决于内部人际关系状况),“罗杰斯的采访者中心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潜能;和谐的关系是成功心理辅导的关键) 2、个案是最好的老师,心理辅导课课例是最好的老师。 3、打破恶性循环,下决心从“救火队员”、“维持会长”的角色阴影下走出来,进入良性循环。 4、多反思,多总
17、结,多上网,多写作,尤其是多写教育随笔。 5、人的一生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生,自我成长是人的终身课题。 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改进教师的育人艺术 观点8:不仅要在育人工作中注重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具体问题,而且要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主动引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观点9:不仅要关注学生问题行为的表面现象的转化,而且要关注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层面的调整 观点10:不仅要强调法制、道德、纪律、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管理与约束,而且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与自我向上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几点: 1、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全部的学生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一个负担,它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3、作为班主任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要把它看作一门专门的课程提炼出来,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一是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来。班主任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试,而是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我们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只是增加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教育活动。2008.3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