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双语教育培训方案(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汉双语教育培训方案(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藏汉双语教育培训方案篇一:藏汉双语教育 【摘要】藏汉双语教师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渐的推进和 深入的开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 质,文章对学者们在藏汉双语教师素质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的 文献综述和简要的点评,以期在为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 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师素质;双语教学 目前, 在青海藏汉双语教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 多学校都把藏汉双语教学作为办学特色,民族学生的范围也 从最初的民族班发展为民族学校,但在几乎所有学校在藏汉 双语教学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藏汉双语师 资的匮乏问题及藏汉双语教师素质问题。藏
2、汉双语教学的关 键是藏汉双语教师素质,没有合格的双语教师,是不可能完 成双语教学任务。因此,只有对藏汉双语教师提出更完善全 面的素质要求,才能实施高素质的藏汉双语教学。 一、 双语教育的定义与概念 (一) 双语教学的定义 学者们有不同的的解释,但是其本质都是相同的。朱 浦认为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 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 、 地去不同而存在差异(朱浦, 2003) 。 钟启泉认为双语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 最广义的层面指作为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所驱使的“双语教 育 ”。 第二,广义的层面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 。 我国的“双语教学 ” 通常是指汉语为第一语
3、言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组合,旨在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第三,狭义的层面是指外语教学(英语教学)本身(钟启泉,2003)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为“双语教学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 换言之,使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 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阶段若干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平 。 ”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中,能够应用藏语、汉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部分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性科目的学科,目的是为了提高藏族同学的汉语应用能力 ,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学习气氛,是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
4、境的熏陶。最终能够掌握两种语言,习得用双语进行思维与学习能力;逐渐成为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交际、学习与生活的双语双元文化人才。 (二)双语教师的概念 关于双语教师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所谓双语教师,通常是之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种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任务要通过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第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双语教师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是双语者。双语教师的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综上所述,双语教师通常是指
5、那些能熟练运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第二语言教授学科课程的教师。 (三)、玉树实行双语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从古至今,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聚居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玉树也不例外。居住的地方交通不便、山高水低、缺电少通讯、贫穷落后等特点,严重制约着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也 决定了本地区民族教育的落后。教育科技的落后叉制约着生产经济的发展,如此循环,导致经济越来越落后。农牧民地区教育水平总体还不乐观,与国家的教育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共同关心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牧民地区的基础教育,缩小我省农村牧区与西宁的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造福民生,共圆梦。 二、玉树藏族自治州藏汉双语
6、教育现状 从文献分析与现实考察来看,玉树藏汉双语教师主要面临以下两大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藏汉双语教育的提升。 (一)当前玉树采用的教学模式 玉树采用的教学模式都采用人教版汉文课本,藏文只 作为加授课开设。结果是少数几名优生有进入高中就 读的机会 ,其余的则落榜二返回家中务农。又重新沦 为文盲或者复文盲。除有一门藏语文外。与普通小学 无异。学科知识都是有汉语文授课起点虽高但是无果。 (二)玉树双语教育师资状况 有研究者通过对青海、西藏、新疆不同县区的调查了解到,藏、 维聚居区“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双语型师资严重短、缺、比如新疆疏附县缺双语教师900名、青海同仁县缺双
7、语教师400名、同仁县多福顿中学有专任教师52名,学过汉语文专业的教师一个没有;双语师资合格率低,尤其是比较边远的贫困县,双语教师合格率不到10;教师教学任务太重,缺乏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藏、维民族聚居区基本上都是牧区和边远山区,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许多学校一个教学班只有十多个学生、甚至几个学生,在民族聚居区,从未学习过汉语、又从未参加过汉语教师占68。综上分析,青海藏汉双语教师师资匮乏并且藏汉双语教师素质不达标,是制约青海藏汉双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藏汉双语教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双语教师素质的高要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藏汉双语教师素质从而促进藏汉双语教学势在必得。 (三
8、)玉树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状况 有学者认为:影响藏汉双语教师素质的因素首先是藏汉双语教师的汉语功底不深,所以加强藏汉双语教师的双语培训,培养“藏汉兼通”的双语型教师,就成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所在。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县阶段藏汉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从而使整体藏汉双语教师的素质不高,因此大力培养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专业师资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的关键所在。其次缺乏缺乏双语版的教材,大量采用汉文版教材也不太现实。使学生难以适应双语教学,学生水平不一致,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效果好坏不一致,给教师的教学目标带来一定的阻碍。 也有学者提出:教师人格是双语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一个合格的双语教
9、师应具备以下几个素质要求:第一,热爱学生是前提,教育作为人类创制的一种自我“助长”行为,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应当始终将学生的发展利益放在首位;第二,敬业与奉献精神,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第三,保持谦虚、勤奋、不断追求新址的治学态度;第五,具有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尊自爱的作风 三玉树藏族自治州双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方面 1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政策支持和系统规划 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与制度层面的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科学论证基础上,为当地双语教学的实施制度系统的规划,确定双语教学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特别是在双语教师的培训
10、与培养、双语课程教材的开发、中小学双语教学的衔接以及研究经费等方面应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篇二:藏汉双语讲故事活动方案 八宿县小学藏汉双语讲故事活动方案 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情操。更好地参加康巴少年讲故事比赛,特在我校进行藏汉双语讲故事选拔赛活动。 一、 活动主旨 以比赛促阅读,以阅读促活动,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促进校园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二、 参赛对象: 一至五年级小学生 三、 参赛名额: 各班藏文语文教师自行推荐本班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参加此次讲故事选
11、拔赛,家里有人辅导讲故事的学生以及课外阅读知识量大的学生建议积极参加。 四、 比赛时间: 2015年5月中旬(由语藏教研组组长具体定)。 五、 比赛目的: 选拔参加康巴少年讲故事参赛人员和六一节目主持人 六、 组织单位: 藏文组组长和藏文组成员 语文组组长和语文组成员七、 其它事项: 1、 语文组和藏文组具体组织本次讲故事选拔赛。 2、 安排好比赛要求、评分标准、参赛学生的报名、安 排指导教师和奖励等工作。 3、 做好此次讲故事的活动经费预算报到教务处。教务 处根据实际给予此次活动经费。 教务处 2015、4、26 征求活动方案通知 1、数学组和综合组筹备在6月中旬组织一次学生活动。 2、安排
12、好比赛要求、评分标准、参赛学生的报名、活动主题和奖励等工作。 3、做好活动经费预算报到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实际给予此次活动经费。 教务处 2015、4、26篇三:谢通门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实记 自主学 集中学 帮带学 用语言架起通向心灵的桥梁 谢通门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实记 近年来,谢通门县大力开展“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双语”学习意识,提高“双语”沟通能力,用“藏汉双语”教学活动架起一座“连心桥”,助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摸底数、定计划,确保“双语”教学有序进行 从口语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两方面,对全县干部职工、村“两委”成员的双语水平进行摸底调查,按照熟练掌握、程度一
13、般、只懂语言不懂文字和既不懂文字又不懂语言四个层次,分类建立干部“双语”学习档案,全面准确掌握干部职工的“双语”水平。其中:熟练掌握占1%,程度一般占 1.8%,只懂语言不懂文字占3.1%,既不懂语言又不懂文字占94.1%。结合实际,针对县直部门、各乡镇、村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每周开展1次“藏汉双语”集中学习,每周集中观看1次“藏汉双语”影片,每晚自主学习“藏汉双语”30分钟,并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模式,确保干部做到每天学说一句、记住一句“双语”。今年,特别是针对乡镇进藏干部,采取专题培训、实地交流等方式,重点强化对话交流,做到与群众交流沟通“零距离”。 二、定目标、选
14、内容,促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求实效的原则,把“藏汉双语”教学作为服务群众、帮助群众、靠近群众的有力措施,组织在职进藏干部职工学藏语,在职民族干部职工学汉语,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40周岁以下进藏干部职工能与农牧民党员群众进行基本交流,40周岁以下在职民族干部职工能书写汉文基本材料。同时,在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将“藏汉双语”教学推广到村一级,使村“两委”成员也能基本听说简单的汉语会话。“藏汉双语”学习主要以谢通门县“藏汉双语”培训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基本口语会话为主,学习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且适用的藏汉语言,由易到难、从日常用语到工作术语,主
15、要包括藏语语音结构、构词构形、常用句式、情景会话等内容,最终达到能听、能说的目标要求,并针对256名进藏干部和524名村“两委”干部,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藏汉“双语”学习手册1000余份。 三、强措施、重实效,确保“双语”教学推向深入 在“藏汉双语”教学活动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措施,确保“藏汉双语”教学推向深入。 (一)加强管理。建立学习台账,实行登记管理,如实记录“双语”学习情况和“双语”测试情况,对“双语”学习人员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学习人员名册、有结对帮带名册、有学习培训记录、有学习培训人员考勤等。同时,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学习档案,全力推行“双语”学习教
16、育“一人一档”制度,凡涉及干部职工人员调动的,其学习档案转入新工作单位所属党组织,确保“双语”学习的连续性。 (二)创新方式。在集体培训、在岗学习、实践锻炼、个人自学等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双语”学习新模式,推动“双语”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老师教学。通过邀请学校“双语”老师,对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进行授课教学,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让进藏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学习“双语”基本知识。二是结对帮学。以“1+1”或“2+1”(一名进藏党员干部帮扶一名民族党员干部,两名民族党员干部帮扶一名进藏党员干部)的形式结成帮扶对子,相互帮助学习双语,取长补短、双向负责、共同提高。三是组织促学。以党
17、支部为基本单元,组织进藏、民族干部职工学习藏文或汉语,阅读简单的藏文或汉文书籍、报纸,将“藏汉双语”教学引向深入。四是领导带学。各级党政班子成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领着学、主动用、大胆说,营造领导带头、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五是考核争学。为确保此项活动不走形式,取得实效,将“藏汉双语”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职工平时考核成绩,对“藏汉双语”考核优秀的干部职工,将在提拔调整、“评先选优”中优先考虑,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为切实检验“藏汉双语”教学成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藏语竞赛”活动,活动分为笔试(藏汉互译)、口试(用藏汉双语回答)、加试(唱藏歌、用藏语讲述藏族历史、风俗、文化等)三个环节,对成绩优秀
18、者予以全县嘉奖。 (三)学用结合。把“藏汉双语”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突出实效性、实践性。利用入户走访、下乡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等时机,用“双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真正把“双语”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开展群众工作中来,促使干部职工在工作实践和直接服务群众中巩固、提高“双语”能力,真正达到听懂会说、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建章立制,确保“双语”教学长效化、常态化 建立完善干部“藏汉双语”学习制度,推动我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长效化、常态化,使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一)强保障,破除“双语”学习难题。针对进藏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双语”基础差的实际,县委计划把“藏汉双
19、语”教学纳入全县干部培训总体规划,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结合县委流动党校、县委讲师团和各乡镇自行组织的授课队伍,采取举办主体培训班、“双语”进基层等形式,大力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二)强措施,确保“双语”学习见成效。把学习“双语”落实情况与各级领导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年底综合考评。进藏干部职工主要测试听说能力,少数民族干部职工主要测试口语表达、书写能力。同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抽样测试等方式,狠抓督促、检查、指导。(三)强机制,实现“双语”沟通“零距离”。创新“双语”学习机制,把干部职工“双语”学习与领导干部包户、单位驻村结合起来,引导干部在工作实践和直接服务群众中巩固、提高“双语”能力。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