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大纲——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共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大纲——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共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大纲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需求和供给第一节需求曲线一、需求的概念1需求的定义2需求的表示方式二、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1需求规律的表述与需求曲线的形状2需求规律的特例三、需求的变动1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四、市场需求曲线第二节供给曲线一、供给的概念1供给的定义2供给的表示方式二、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1供给规律的表述与供给曲线的形状2供给规律的特例三、供给的变动1.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2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四、市场供给曲线第三节市场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一、均衡的含义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概念2均衡价格的决定
2、三、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1需求变动的影响2供给变动的影响3需求和供给共同变动的影响第四节弹性的概念一、需求的价格弹性1定义2弧弹性和点弹性3弹性系数与商品的分类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二、需求的其他弹性1需求的收入弹性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三、供给弹性1供给的价格弹性2供给弹性与商品分类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五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二、税收分担三、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第六节结束语对供求分析及其有关内容的评价。第二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二、基数效用论1有关效用的基本假设2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3消费者均衡4消费者需求曲线5市场需求曲线三、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
3、论的缺陷2序数效用的概念第二节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一、偏好及其基本假定1偏好的概念和偏好关系2有关偏好的基本假定3表示偏好的效用函数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无差异益线的含义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三节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一、消费者的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线的含义。二、消费者预算约束线的变动1收入变动对预算约束线的影响2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约束线的影响第四节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均衡的概念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以边际替代率表示的均衡条件2以边际效用表示的均衡条件第五节消费者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一、收入-消费扩展线收入-消费扩展线的含义及其推导。
4、二、价格-消费扩展线价格-消费扩展线的含义及其推导。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从价格-消费扩展线可以得到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四、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定义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图形表示二、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能画图加以说明。三、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第七节结束语对效用论的分析评论。第三章生产和成本论第一节生产技术和生产函数一、生产技术1生产技术的概念2有关生产技术的基本假定二、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的概念2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三、常见的生产函数形式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一、总产量、
5、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三、单一要素合理投入区1生产的三阶段2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一、等产量曲线1等产量曲线的概念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经济意义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1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三、规模收益的概念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含义。第四节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一、厂商的最优化行为1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2产量最大和成本最小二、成本方程成本方程的含义及其变动。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1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2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3生产扩展曲线四、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厂商利润最大化第
6、五节厂商的生产成本一、厂商成本的概念1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2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3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4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二、成本函数的决定第六节短期成本曲线一、短期成本的概念二、短期成本曲线1边际成本曲线2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3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和总成本曲线第七节长期成本曲线一、长期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1长期与短期总成本曲线2长期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3长期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三、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第八节结束语对生产和成本理论的评价。第四章市场理论第一节市场理论概述一、厂商的市场行为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7、。二、厂商面临的市场类型三、厂商的收益曲线1收益的概念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2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二、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1均衡条件2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3从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到市场供给曲线四、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五、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2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3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4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三节垄断市场一、垄断市场的特征二、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1均衡分析2均衡条件3供给曲线的存在性问题四、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五、垄断厂商的价格歧
8、视1价格歧视的分类2分割市场与价格歧视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二、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1均衡的调整过程2均衡条件3供给曲线的存在性问题第五节寡头市场一、寡头市场的特征二、古诺模型三、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四、卡特尔模型五、博弈论与寡头厂商的竞争1博弈论的基本知识2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3博弈论对寡头厂商竞争的描述第六节不同市场的效率比较一、生产数量方面二、技术使用方面三、其他方面1技术进步2规模经济3产品差异第七节结束语对市场理论的总体评价。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第一节引致需求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一、引致需求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
9、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最优使用量二、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三、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第三节劳动供给和工资率的决定一、消费者的最优化行为二、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劳动的供给曲线四、均衡工资率的决定第四节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率的决定二、资本的供给三、均衡利息率的决定第五节欧拉定理欧拉定理及其对分配理论的解释意义。第六节垄断条件下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一、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市场均衡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的要素市场均衡三、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而要素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的要素市场均衡上述两种情况的综合
10、。第七节结束语对西方要素市场理论的总体评价。第六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概述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二、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基本思想。三、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第二节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一、纯交换经济的一般描述二、消费者的局部均衡三、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四、埃奇沃斯框图第三节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概述一、纯交换经济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二、竞争性经济的一般均衡及其存在性三、一般均衡理论的扩展第四节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标准一、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的含义。二、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的定义。三、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
11、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3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完全竞争市场和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说明一般均衡状态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二、帕累托最优状态和一般均衡价格以纯交换经济为例,说明通过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得到一个一般均衡价格。第六节结束语对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的评论。第七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一、垄断与低效率垄断的均衡状态是缺乏效率的。二、反垄断政策三、对垄断的政府管制价格管制或者价格与数量管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二节外部影响一、外在性的概念正的和负的外在性。二、外在性与资源配置的效率外在性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分离。三、纠正外在性的传统方法用税收和补贴对外在性加以纠
12、正。四、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及其在外在性问题上的应用。第三节公共物品一、公共物品的特征二、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三、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1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帕累托最优2免费乘车者问题第四节不完全信息一、不完全信息问题二、逆向选择三、道德风险四、不完全信息的调控第五节结束语对市场失灵理论的评论。第八章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三、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1支出方法2收入方法3核算国民收入需要注意的问题三、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量四、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第三节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一、价格总水
13、平二、通货膨胀率第四节失业及其衡量一、就业与失业二、就业率和失业率第五节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一、核算恒等式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的条件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第九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1消费函数的定义2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的定义、表示和特征。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第三节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加入政府部门后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变动。第四节均衡收入的变动:乘数理论一、投资乘数二、政府购买乘数三、税收乘数四、平衡预算乘数第五节结
14、束语对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评论。第十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投资的决定一、资本的边际效率二、投资函数1投资的决定2投资函数第二节IS曲线一、IS曲线1IS曲线的推导2IS曲线的斜率3IS曲线的移动二、包含政府部门的IS曲线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一、货币的需求1货币需求的动机2流动偏好陷阱二、货币的供给三、利息率的决定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其利息率的决定。第四节LM曲线一、LM曲线的推导二、LM曲线的斜率三、LM曲线的移动第五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一、IS-LM模型二、模型的静态分析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利息率和收入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三、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变动IS
15、曲线和LM曲线变动引起均衡收入和均衡利息率的变动。第六节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总需求决定论的基本结构,及其对经济萧条的解释。第七节结束语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分析的评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西方财政制度二、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逆经济方向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四、功能财政和政府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第三节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存款创造三、货币政策手段第四节结束语对西方货币政策的评论。第十二章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第一节总需求函数及其推导一、总需求函数二、从IS
16、-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一、总供给函数二、总量生产函数三、劳动市场的均衡劳动的需求、劳动的供给及其均衡。均衡就业量和实际工资的决定。四、总供给曲线价格总水平对就业量从而对产出量的影响。总供给曲线的推导。第三节主流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一、短期总供给曲线二、长期总供给曲线三、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及其政策含义第四节结束语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评论。第十三章经济增长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背景。第二节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一、理论假定二、基本模型三、稳定增长的条件及其政策含义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一、理论假定二、基本模型三、稳定增长的条件及其政策含义四、新古典增长模
17、型的缺陷第四节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三、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第五节结束语对西方增长理论的分析评论。第十四章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通货膨胀的种类和影响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二、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价格上升的速度区分2按相对价格变动的程度区分3按人们预料的程度区分三、通货膨胀的效应1收入和财富分配效应2就业和产量效应第二节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惯性第三节价格调整曲线一、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及其产生这种关系的理论说明。二、价格调整函数第四节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一、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渐进主
18、义方式与“冷火鸡”方式二、收入政策1工资、价格管制2收入指数化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第五节结束语对通货膨胀理论的总体评析。第十五章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概述一、“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1“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凯恩斯经济学回顾二、新古典综合派以及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产生的背景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二节货币主义一、货币主义的基本命题二、新货币数量论三、自然率假说四、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三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二、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三、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四、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五、政策分析第四节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二、价格和工资黏性三、经济周期理论四、政策主张第五节结束语对西方宏观经济学流派的分析评论。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