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管理技术规定(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地铁管理技术规定(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编制单位及参编人员编制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分院协编单位:杭州市规划局协编单位: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项目审定:单玉川 教授级高工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项目审核:宋绍杭 副教授 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张建强 副教授 注册城市规划师 韩 圣 注册城市规划师参编人员:骆晓阳 城市规划师陆孟立 城市规划师李海斌 城市规划师杭州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规划及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前 言为了更好地开发建设轨道交通,发挥轨道交通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通过轨道交通来引导城市发展,同时使轨道交通与城市文化景观相融合,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编制了轨
2、道交通沿线车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并提出如下五点符合杭州实际的开发建设理念:一、周边地区的规划与轨道交通实现互动,最大化利用土地。建立符合杭州轨道交通特性的周边土地混合开发模式,并提高土地开发强度。二、统一地上地下开发,体现集约优势。利用轨道交通建设的契机,打通周边物业地下空间,形成地上地下有效连通,以大力提升站点周边物业商业价值。三、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构建城市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组织人性化的步行线网,体现公交优先原则,提高交通转换便捷性,从而构筑起现代化的杭州立体化交通网络。四、利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重组人防和防灾规划。五、整合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风采。由于轨道交通这一大型基础
3、设施的出现,原来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一些条款对轨道交通周边地区的控制并不是很适用,因此,需要针对轨道交通周边地区,制定专门的城市规划及建筑技术管理规定,以适应轨道交通周边地区建设的需要。同时,在轨道交通的开发建设中需贯彻上述五大理念,指导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由此,为保障轨道交通与周边物业互动的综合用地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技术管理规定。本规定共分五章,分别从总体原则、设施衔接、周边用地规划指标控制、建筑指标控制与地下空间开发五大方面对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规划及建筑做出了技术管理规定。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在编制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片面与疏漏之处,恳请各家相关单位不吝提出宝
4、贵意见。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建立符合杭州轨道交通特性的车站周边土地混合开发模式,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最大化利用土地,对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统筹开发、综合利用,构建城市一体化交通,利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重组人防和防灾规划,整合沿线历史资源,展现名城风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0号)、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地区规划控制实施,特制定本技术管理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杭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第三条 车站周边地区
5、的用地范围是指利用轨道交通特性对地块进行综合开发的区域用地范围,应以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所确定的控制性图则中的划定范围为准。第四条 车站周边地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凡涉及本技术管理规定的,必须按本规定执行;如未涉及,按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与其它相关技术规范执行。车站周边地区范围外的规划建设,必须符合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第五条 与轨道交通建设联系密切的规划建设活动,应保证与轨道交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第六条 车站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不得影响轨道交通的建设与使用。第七条 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在开发建设前,必须编
6、制符合本技术管理规定的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地块控制性图则和城市设计导则,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第二章 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衔接第八条 车站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应优先考虑轨道交通出入口、换乘通道及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布置,确保车站交通的使用功能,形成快速、便捷、安全的客流集散及换乘体系。第九条 车站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在合理可行的情况下,车站出入口与周边建筑应结合设置、车站空间与周边公共建筑空间应加强相互间的连通。第十条 加强公交与轨道交通、铁路与轨道交通及其它交通出行方式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换乘衔接应合理有效,不得造成相互干扰。第十一条 车站周边地区应结合车站客流量,配建一
7、定规模的社会停车场(库),主城区以及副城核心区域内车站应以非机动车停车场(库)配建为主。其余车站机动车停车场(库)比例不宜过少,以吸引周边客流。(具体配建详见第三章第五节)第十二条 人们在公交系统、非机动车(库)与机动车场(库)与轨道交通之间换乘,换乘的空间距离不宜大于150m。在铁路车站与轨道交通站点间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250m。第十三条 完善标识标牌系统建设,任何广告不得影响轨道交通标识系统的辩识和使用要求,其设置的形式、大小及位置须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且须与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相协调。第十四条 步行系统要求:过街人流宜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等公共空间实现过街的目的,达到人车分流
8、,互不干扰的效果。单独设置的过街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应便捷通畅,过街设施应设置无障碍设施。第十五条 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风井、冷却塔控制要求:1、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布置应与周围建筑物、城市过街地道、地下街、天桥、公共建筑物的地下层相结合或连通,并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对尚未实施而不能同步建设的出入口,必须预留通道和接口。2、与车站周边建筑物相结合建设的车站出入口,必须满足轨道交通的使用要求,其功能不受物业的影响,并满足各类相关规范。3、设于道路两侧的车站出入口宜平行或垂直于道路红线。当出入口平行或基本平行于道路红线时,出入口最靠近道路红线的建筑外边线须与道路红线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当出入口垂直或基
9、本垂直于道路红线时,出入口最靠近道路红线的建筑外边线须与道路红线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不宜出现出入口方向与道路红线斜交。4、地下车站出入口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并应满足当地防洪排涝要求。5、必须考虑车站出入口、与周边物业的连接通道在轨道交通夜间停运时的隔离措施。6、车站地面出入口的建筑形式应与周边地块的建筑风貌、整体环境相互协调,不得对城市景观形象产生干扰,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对景观的要求。车站地面出入口可做成合建式或独立式,优先采用与地面建筑或风亭的合建。7、轨道交通地面风井的设置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物相结合,造型、材质、色彩应与建筑物相互协调。风井排风口应背向居民建筑。风井周围的空气质量不得影
10、响人体健康,符合国家环保相关规范要求。8、车站冷却塔原则上与建筑物结合,或采用下沉式、全地下式,并满足工艺要求。9、出入口、风井、冷却塔等地铁设施必须符合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要求。第三章 规划指标控制第一节 容积率第十六条 车站周边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容积率控制指标,根据杭州市城市土地级差进行分类控制。土地级差分类容积率、级1.55、级26其它1.54第二节 建筑密度第十七条 车站周边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根据建筑类别进行分类控制。建筑类别建筑密度现有规范: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七条 对建筑密度的规定调整理由及方法办公建筑
11、低、多层50%40%1.为了鼓励车站周边地区土地高强度开发,发挥土地最大效益。2.按照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上限指标增加10个百分点取值。高层45%35%商业建筑低、多层60%50%高层55%45%混合建筑中住宅占总建筑面积比率(%)80-10035%/住宅所占比例越少,商业办公所占比例越大,建筑密度相应增加。30-8040%/0-3045%/第三节 绿地率第十八条 绿地率指标按下表控制:混合用地绿地率规定现有规范: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第九条 建设工程项目的配套绿地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部分)调整理由及方法住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80-10020%一、新区开发建设的住宅区和
12、零星建设的住宅绿地率不得低于30%。二、旧城改造建设的住宅区和零星建设的住宅绿地率不得低于25%。三、旧城区干道两侧新建影剧院、饭店、商业楼、大会堂等大型单体公共建筑,绿地率不得低于15%。四、学校、疗养院、医院、部队营区、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建筑物的绿地率不得低于35%,商业楼不得低于30%,商住综合楼不得低于20%;其他建设工程项目的绿地率不得低于25%。前款第四项规定的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指标,建设工程是旧城改造建设,且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区外的,可降低5个百分点。1.为了鼓励车站周边地区土地高强度开发,发挥土地最大效益。2.按照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下
13、限指标降低5个百分点取值。按居住考虑,取下限25%,降低5个百分点。30-8015%按商住楼考虑,取20%,降低5个百分点。0-3010%按其他类考虑,取15%,降低5个百分点。第十九条 当地块内有学校、疗养院、医院、部队营区、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建筑时,绿地面积不得低于以上设施用地面积的25%。第二十条 其他类型的混合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10%。第二十一条 为了提高车站周边地区的环境品质,鼓励建设屋顶绿化,按以下原则折算为绿地面积:屋顶绿化覆土厚度为0.3米时,绿地面积按覆土总面积的30%折算;覆土厚度0.3-1.5米时,厚度每增加0.1米,折算比率增加5%;覆土厚度
14、1.5米以上,折算比率按100%计算。第二十二条 建筑屋顶绿地计入绿地率指标须满足以下条件:屋顶绿地成片集中设置,且单块面积不小于40m2,绿地任一单边不小于2m,计算方法详见第二十条。地面5层以上建筑屋顶绿地不计入绿地率指标。第四节 建筑高度第二十三条 建筑高度对历史风貌保护区和历史地段等特定区域、西湖风景区、西溪湿地保护区、钱塘江两岸景观等限高要求有突破时,必须经过风貌景观分析论证,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方可建设。 第五节 停车配建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配建标准在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的基础上,针对地铁特性进
15、行如下调整:新城区配建指标:住宅停车位指标(新城区)建筑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住宅(80m2以下)车位/户0.152住宅(80-90m2)车位/户0.42住宅(90-140m2)车位/户 0.52住宅(140-200m2)车位/户 0.852住宅(200m2以上)车位/户12办公楼停车位指标(新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关行政办公楼车位/100m20.63其他办公楼车位/100m2 0.54商业场所停车位指标(新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商业建筑建筑面积10000 m2车位/100 m20.71010000 m2建筑面积1000m2车位/100m20.57建筑面积1000
16、m2车位/100m2 0.33建筑面积10000m2的大型超市车位/100m20.812农贸市场车位/100m20.410专业市场车位/100m20.78 餐饮、娱乐设施停车位指标(新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餐馆、酒店、茶楼等建筑车位/100m21.35旅馆停车位指标(新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一类车位/每客房0.51.5二类车位/每客房 0.41.5注:1.一类指星级宾馆、二类指其他普通旅馆。 2.配套的餐饮、娱乐、商场设施停车位另计。老城区配建指标:住宅停车位指标(老城区)建筑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住宅(80m2以下)车位/户0.142住宅(80-90m2)车位/户
17、0.32住宅(90-140m2)车位/户0.42住宅(140-200m2)车位/户0.72住宅(200m2以上)车位/户0.92办公楼停车位指标(老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关行政办公楼车位/100m20.53其他办公楼车位/100m2 0.44商业场所停车位指标(老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商业建筑建筑面积10000 m2车位/100 m20.61010000 m2建筑面积1000m2车位/100m20.47建筑面积1000m2车位/100m2 0.23建筑面积10000m2的大型超市车位/100m20.712农贸市场车位/100m20.310专业市场车位/100m20.6
18、8 餐饮、娱乐设施停车位指标(老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餐馆、酒店、茶楼等建筑车位/100m21.15旅馆停车位指标(老城区)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一类车位/每客房0.41.5二类车位/每客房 0.31.5注:1.一类指星级宾馆、二类指其他普通旅馆。 2.配套的餐饮、娱乐、商场设施停车位另计。附: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对住宅停车位指标的规定:建筑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住宅(80m2以下)车位/户0.22住宅(80-140m2)车位/户0.62住宅(140-200m2)车位/户1.02住宅(200m2以上)车位/户1.22对
19、办公楼停车位指标的规定: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关行政办公楼车位/100m20.83其他办公楼车位/100m2 0.64对商业场所停车位指标的规定: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商业建筑建筑面积10000m2车位/100m20.81010000m2建筑面积1000m2车位/100m20.67建筑面积1000m2车位/100m2 0.33建筑面积10000m2的大型超市车位/100m21.012农贸市场车位/100m20.410专业市场车位/100m20.88对餐饮、娱乐设施停车位指标的规定:项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餐馆、酒店、茶楼等建筑车位/100m21.55对旅馆停车位指标的规定:项
20、 目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一类车位/每客房0.61.5二类车位/每客房 0.41.5注:1、一类指星级宾馆、二类指其他普通旅馆。 2、配套的餐饮、娱乐、商场设施停车位另计。第二十五条 混合用地内的停车位指标配建:按用地内混合的各类性质建筑其相应的配建指标进行配建。(例如混合用地内同时有商业、办公和住宅,按第二十四条各类性质场所指标计算其相应所需配建的停车位,然后将各类性质场所所需停车位总和,即为该混合用地所需配建的停车位)。第二十六条 车站周边地区用地范围内非机动车公共停车位配建:车站周边是居住密集地段:非机动车公共停车位按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的40%计算,并不得小于计算出的停车位数。车站周边是
21、公建密集地段:非机动车公共停车位按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的10%计算,并不得小于计算出的停车位数。第二十七条 车站周边地区用地范围内机动车社会停车场(库)停车配建:车站周边是居住密集地段:不宜进行机动车社会停车场(库)停车位配建。车站周边是公建密集地段:机动车社会停车场(库)停车位配建按周边范围内现状与规划的公建机动车位配置数量的15%进行计算,并不得小于计算出的停车位数。第四章 建筑指标控制第一节 建筑间距第二十八条 车站周边地区范围内建筑与范围外建筑的建筑间距,除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园林文物、建筑保护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外,还须符合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第
22、二十九条 新建低、多层居住建筑楼底层作为架空层、自行车库、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房时,与南侧遮挡建筑的日照间距可扣除其底层高度,但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3米。当新建建筑在南侧,计算日照间距时,可扣除北侧现状居住建筑底层任何非居住建筑高度。第三十条 新建低、多层居住建筑与其它建筑的山墙间距,最小值应按以下情况控制:1、当相对建筑山墙不开窗或仅一侧开窗和阳台时,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宜小于6米;2、相对建筑山墙均开窗(包括一侧设阳台),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7米;3、相对建筑山墙均设阳台时,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8米。以上3款中,山墙阳台进深大于1.5米的部分计入间距;转角阳台长度(建筑外墙至阳台末端)大于1
23、米时,按山墙阳台计算间距。第二节 建筑物退让第三十一条 建筑物退让建筑物道路、公路、河道、铁路、电力线、地下管线及地界的距离,除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外,还须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三十二条 地面和高架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外边线外侧距建筑物的距离,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20米,同时应满足安全、环保、消防、卫生等要求。第三十三条 地下车站与线路外边线外侧一般10米范围内,特殊困难条件下6米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同时应满足安全、环保、消防、卫生等要求。第三十四条 与轨道交通车站、线路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相结合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征得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妨碍轨道交通的建设和
24、使用,同时应满足安全、环保、消防、卫生等要求。第五章 地下空间开发第三十五条 车站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贯彻竖向、横向空间联系开发,地上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第三十六条 地下建、构筑物建设使用不应对现状建筑的功能使用造成影响。第三十七条 地下建、构筑物建设于道路路面下时,如地下管线尚未敷设,应留出道路面下管线敷设的空间。如管线已经敷设,不应占用管线敷设空间,不得影响地下管线的使用。第三十八条 地下建、构筑物建设于城市绿地下时,应保证城市绿地具备1.5米以上的覆土厚度。 第三十九条 地下建、构筑物建设于河道下时,地下建构筑物最顶端应距河床面0.5米以上距离。第四十条 地下建、构筑物建设于广场、
25、停车场下时,不应影响广场、停车场的使用。 附录:名词解释 、轨道交通: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工具的总称。 、控制性图则:对用地开发建设的指标体系、规划控制要求进行强制性规定的图则。用地开发建设必须符合控制性图则中的规定。、城市设计导则:对用地开发建设的规划要求进行引导,以利于城市规划实施的导则。用地开发建设应按照城市设计导则中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土地混合开发:对地块性质进行综合,以高效发挥土地价值的开发模式。、轨道交通配套设施:为保证轨道交通各类功能的实现所配建的设施。如:冷却塔、风亭、残疾人电梯等。、低层建筑
26、:指檐口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一层至三层。、多层建筑:指檐口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的建筑(在本规定中,高度大于等于24米的中高层住宅,日照间距按高层建筑计算)。、建筑高度:一般指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檐口(包括女儿墙)的高度,但当建筑高度用于特定的计算分析时,必须按以下情况确定:(1)建筑高度用于计算日照间距时,按本附录一第9条“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执行。(2)当计算景观分析、微波通道和航空空域控制高度时,建筑高度应包括其顶部构筑物高度。附录:本规定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定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
27、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标准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杭州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规划及建筑管理技术规定条文说明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技术管理规定在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城市已编制的相应规范条例,如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暂行),北京市城市轨
28、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广州市地下铁道管理条例,对杭州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进行技术管理规定的编制,以指导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第二条 条文说明了本技术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本标准指的“城市规划区”即是按上述规定而定的。第三条 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的编制必须包括控制性图则的内容,控制性图则对用地开发建设的指标体系、规划控制要求以图则的形式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其中就包括车站周边地
29、区范围的划定。控制性图则对车站周边用地的划定范围决定了本技术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第四条 条文说明了如何在确定的车站周边地区范围内与范围外执行本技术管理规定。由于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在划定的范围内凡涉及本技术管理规定要求的,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强制执行,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在划定的范围之外亦需发挥轨道交通特性,实现以车站为核心的综合开发模式,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技术管理规定执行。第五条 与轨道交通建设联系密切的规划建设活动,如车站周边的物业与车站出入口通道的连接、车站主体建筑空间与周边物业的连接、风亭、冷却塔等车站附属设施在周边物业内的设置等等,均应保证与轨道交通建设同步
30、规划、同步设计。否则,由于车站建设与周边规划建设活动之间衔接不畅,将会影响轨道交通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作,因此,必须在建设的前期过程中作好衔接工作,顺利实现以车站为核心的周边物业综合开发模式。第六条 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巨大,施工难度高,当轨道交通建成后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如果由于车站周边的建设影响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施,影响了轨道交通功能的实现,将会对整个城市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车站周边建设开发影响轨道交通的施工与结构安全,影响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道,风亭的正常使用等等。第七条 在符合本技术管理规定的基础上,须编制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地块控制性图则和城市设计导则,并
31、经市政府审批,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加以落实,以贯彻实现以车站为核心进行综合开发的理念,构建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发挥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的价值。第二章 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衔接第八条 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确保轨道交通出入口、换乘通道及轨道交通配套设施能够合理有效的布置,在此基础上进行以车站为核心的综合开发建设,不能一味追求车站周边开发建设的规模、形式而影响了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例如在车站周边物业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安置落实好车站风亭、冷却塔、出入口的布置,并满足相关建设规范的要求。第九条 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车站出入口应结合周边建筑布置,一方面合理有效利用建筑空间,引导部分人流进入周
32、边建筑,另一方面减少独立车站出入口的设置,避免使得一些原本已不太充裕的城市公共空间更加拥挤不堪。同样,车站空间与周边建筑空间应加强连通,例如地下车站的站厅非付费区与周边物业的地下空间进行连通,构建大规模的地下城市,既减轻了地面的交通压力,又使原本有限的城市空间得到开拓。第十条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轨道交通高效、快速、便捷、大运量的特性,应结合实际情况,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主形成一定规模的交通枢纽,以形成便捷、高效、快速运作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例如使轨道交通站点与铁路客运站点、公交站点等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无缝拼接,在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下形成综合性的交通换乘枢纽。换乘体系的设计应合理高效,方便乘客在不同交
33、通方式间的换乘,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换乘方式预先作好接口工作。第十一条 通过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设置一定规模的社会停车场(库),特别是对公众开放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库),扩展车站的辐射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轨道交通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根据以往国内轨道交通的建设情况,很多车站周边均缺乏社会停车场库,因此车站的吸引的客流以步行至车站的客流为主,范围有限,而由于车站周边无安全,成规模的地块停放非机动车,使得距离车站较远的市民宁可选择其它出行方式,而不会采取步行很长时间至车站的出行方式。第十二条 为了保证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之间的有效换乘,换乘距离应当采取适当的上限控制措施,考虑到人的普通步行速度一般在1米/秒左右
34、,将人们在公交系统、非机动车(库)与机动车(库)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距离控制在150m以内,保证换乘点之间的步行时间在3分钟以内。考虑到铁路车站功能复杂,规模较大,距离控制在250m以内,保证换乘点之间的步行时间在5分钟以内。应尽可能得提倡换乘点之间的紧密衔接。第十三条 必须完善轨道交通标识系统的建设,引导人流的快速集散,标识系统应做到“以人为本”,不应产生阅读上的障碍。例如摆设在不明显,容易被遮挡的地方,图像文字的表达不清晰准确,不容易看清楚等等。广告的设置不得对标识系统的使用产生影响。第十四条 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通道在某些情况下会在地下或地面以上穿越道路,地下或高架车站站厅常会设置在道路面
35、下或架空在道路面上,因此,利用这些公共空间,使之发挥人流过街的功能,减轻路面交通压力,达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的目的。第十五条 2、与车站周边建筑物相结合建设的车站出入口,其使用功能不应受物业的影响,必须满足轨道交通的使用要求,例如物业的运营时间与轨道交通的运营时间产生矛盾,必须保证开在物业内的出入口的开闭时间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营要求。结合建设的出入口必须满足其各类相关规范,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3、地铁出入口是人流密集的区域,当出入口开向城市主干道时,两者之间必须有缓冲空间,以免造成相互之间的影响。平行或基本平行指的是出入口与道路红线间的夹角在正负30度范围内,1.5米以上的间距在空间上不会给
36、路上的行人,车辆带来太压抑的感觉,同时可以2人以上并肩通过。垂直或基本垂直指的是出入口与道路红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在正负30度范围内,为满足出入口人流的汇集与疏散要求,避免对周边交通造成不良影响,具备3米以上的控制间距是必须的。出入口方向与道路红线斜交,既不利于交通,又容易在土地利用上形成浪费,不宜出现这样的布置方式。4、地下车站出入口的地面标高一般应高出该处室外地面300450mm,满足防淹的要求。5、为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设施的安全,当处于轨道交通的停运时间段内,应隔断轨道交通与周边地块的联系。6、出入口的建筑的形式风貌应与周边地块的建筑风貌、整体环境相互协调,宜体现出杭州特有的建筑风貌特
37、色,不宜给人以突兀的感觉,更不应破坏整体环境风貌。优先采用与地面建筑或风亭的合建,减少出入口、风亭对环境的影响。7、风井进风口、排风口周围的空气质量均应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不得影响人体健康。8、冷却塔的设置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例如与建筑结合设置或采用下沉式、全地下式等等。第三章 规划指标控制第一节 容积率第十五条 地铁1号线车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确定了的不同地块车站周边用地开发的容积率,在此参考基础上,并结合杭州市土地级差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区位条件,提出了在不同的土地级差的情况下,宜采用的容积率控制范围。附:地铁1号线车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容积率分布图
38、 第二节 建筑密度第十七条 地铁1号线车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确定了的不同地块车站周边用地开发的建筑密度,在此参考基础上,并参考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关于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表,提出根据建筑类别进行分类控制的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特性,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强度应设置得比较高,因此,车站周边地区的建筑密度比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要高。第三节 绿地率第十八条 学校、疗养院、医院、部队营区、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建筑的绿地面积需得到保障,鉴于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需形成以车站为核心的高强度开发,因此,上述建筑的绿地率在原基础上变更为不得
39、低于以上设施用地面积的25%。当地块内包含有上述建筑时,计算地块的最小应保证的绿地面积时,应按上述建筑用地面积的25%计入。第十九条 除十七条、十八条所规定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混合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10%。第二十条 随着覆土厚度的不同,所能栽种的类型亦不相同,当覆土达到1.5米以上时,能满足大部分植物根系入土深度的要求,因此,随着覆土厚度的提升,绿化效果也由此得到提升,故绿地率的折算指标也相应提高。第二十二条 屋顶绿地需成片集中设置,才能对周边环境起到改善提升的作用。同时,地面5层以上建筑的屋顶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效果不大,因此不计入绿地率指标。第四节 建筑高度第二十三条 经过风貌景观的分析论证
40、,在对周边景观环境、天际轮廓线不构成破坏的情况下,可对原有的限高要求有所突破。第五节 停车配建第二十四条 为鼓励更多地使用轨道交通,减轻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将轨道交通周边地区的机动车配置数量在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的基础上进行下调。同时考虑到老城区内可开发的余地相对较小,机动车的停车配置数量比新城区要小。非机动车配置与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一致。第二十六条 当车站周边是居住密集地段时,为便利居民的出行,在车站周边配建的自行车公共停车位应较多,停车位数量应以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为基础进行配建,而当
41、车站周边是公建密集地段时,车站周边自行车公共停车位需求不多,可少量配置。第二十七条 鼓励大众使用公共交通,并且居民出行通过机动车再换乘轨道交通的方式较少。当车站周边是公建密集地段时,在公建周边配置一定规模的机动车社会停车场,方便利外来办事人员停车。第四章 建筑指标控制第一节 建筑间距第二十八条 本条确定了车站周边地区范围内建筑与范围外建筑的建筑间距应符合的规范要求。 第二十九条 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第十五条:新建居住建筑楼底层作架空层、自行车库、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房时,与南侧遮挡建筑的日照间距可扣除其底层高度(最高限扣5米),但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3米。当新建建筑在南侧,计算日
42、照间距时,不得扣除北侧现状居住建筑(不包括同步规划先行建造的居住建筑)底层任何非居住建筑高度。在本规范中,为使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土地价值得到提升,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发挥轨道交通价值,将“最高限扣5米”限定去除,只要是新建居住建筑楼底层作架空层、自行车库、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房时,与南侧遮挡建筑的日照间距均可扣除其底层高度。将“当新建建筑在南侧,计算日照间距时,不得扣除北侧现状居住建筑(不包括同步规划先行建造的居住建筑)底层任何非居住建筑高度。”改为“当新建建筑在南侧,计算日照间距时,可扣除北侧现状居住建筑底层任何非居住建筑高度。”第三十条 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第十七条 居住建筑与
43、其它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宜小于相对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最小值按以下情况控制:1、当相对建筑山墙不开窗或仅一侧开窗和阳台时,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宜小于6米;2、相对建筑山墙均开窗(包括一侧设阳台),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 8米;3、相对建筑山墙均设阳台时,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10米。以上3款中,山墙阳台进深大于1.5米的部分计入间距;转角阳台长度(建筑外墙至阳台末端)大于1米时,按山墙阳台计算间距。在本规范中,为使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土地价值得到提升,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发挥轨道交通价值,将“不宜小于相对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去除,将“相对建筑山墙均开窗(包括一侧设阳台),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 8
44、米”改为“7米”, 将“相对建筑山墙均设阳台时,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10米”改为“8米”。 第二节 建筑物退让第三十一条 一方面,建筑物距离轨道交通线路太近,可能会妨碍行车视线。另一方面,如果距离太近,轨道交通产生的噪音,电气影响会对建筑物内使用者形成影响。因此,在轨道交通与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三十二条 地下车站与线路外边线外侧一般10米范围内,如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轨道交通的结构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轨道交通的线路还需有所微调,如果周围缺少调整余地,也对轨道交通的建设不利。因此规定地下车站与线路外边线外侧一般10米范围内,特殊困难条件下6米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第三十四条 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第三十五条 新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及交叉口的最小距离(米)控制表道路宽度(米)后退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米) 后退交叉口的最小距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