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化设计(共4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46723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化设计(共4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化设计(共4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化设计(共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化设计(共40页).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题目名称: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 题目类型: 毕 业 论 文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1 绪论11研究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他技术变革的加速,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不确定性逐渐增强。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剧烈的变化,对信息管理系统柔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些不是仅凭单个子系统的柔性能够实现的。因此,必须要把各个子系统的柔性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才能实现并增强企业整体柔性。世界上许多公司和软件开发商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管理系统柔性的重要性,有的已成功地对IMS进行了柔性设计和改造。海尔集团与世界著名软件供应商SAP公司合作,打造了现代化信息管理软件系

2、统。2000年3月开始,海尔集团内部逐步实施ERP管理系统 R3系统,实现了企业管理生产流程的再造,提高了管理效率,对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节约了成本,海尔集团也由此走上了腾飞的道路。全球第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加强了供应链管理,使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形成零库存,建立了完善的配送体系使得沃尔玛超市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也使得它成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从而推动销售额不断神奇般的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大的零售企业。基于网络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的分析,是沃尔玛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创建的基于信息系统的供应链管理是一新型管理模式,为彻底改造传统管理模式和体系奠定了基础。 20世

3、纪80年代末,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这样描述未来的企业,“在我的脑海里,未来的典型企业应该被称为信息型组织。它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1虽然,德鲁克所描述的未来企业现在还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信息管理在企业越来越受重视,信息型组织已经初露端倪。企业已经不再是以单纯的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而是以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竞争资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企业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刻,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变成了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是企业提升核心能力的关键因

4、素。2 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现代企业的作用将是深远且长期的。 中国政府也正致力于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吴邦国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更好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3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研究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柔性设计对企业信息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2研究的意义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是面向整个企业或组织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强调把整个企业或组织看成一个

5、系统,按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信息流,使各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制约、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把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集成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或组织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支持,消除“信息孤岛”的障碍。 从信息管理运用于企业管理开始,企业的管理效率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使得企业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使得企业的业务流程得到简化,供应链更加灵活、稳定、高效、及时,对企业的成本有所控制,使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有了及时和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资金周转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6、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其柔性化对企业发展的帮助就可想而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柔性提高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合理的信息管理可以有效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合理配置社会信息系统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活动,不断提高信息产品生产与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发挥其整体效应与功能,有效地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运用好了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加强企业日常工作的自动化和协调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13研究内容与思路本文研究思路是通过查询阅读相关期刊书籍,认真了解企业信息管理的现状,

7、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现在企业信息管理的不足,以及他人的解决方案。主要对海尔、沃尔玛等企业的信息化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企业信息管理的战略思考和实践经验,以及他们的优化方法。学习柔性设计的有关方法,针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上的不足,逐个进行设计,并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框架。第一章,介绍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认识本选题的背景知识,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第二章,主要研究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的相关理论,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分析本课题在企业应用的现状和研究方面的现状,然后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为第四章和第六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做铺垫。第四章,首先提出EIMS柔性设计的总体思路

8、和框架,然后分别对EIMS的不同方面进行设计,主要集中于对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和生产管理的柔性设计。第五章,研究EIMS柔性设计的相关方法及它们在柔性设计中的作用。第六章,综合运用上面的研究对企业的数据柔性和业务流程柔性进行建模。第七章,为本文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对EIMS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给出自己的看法。专心-专注-专业2 理论综述21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信息是一切管理组织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中介,是决策与计划的依据,是管理组织的脉络,是组织各部门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是控制的前提。4 信息管理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但是对于信息的管理自古就有。古人“结绳记事”实际上就是在文

9、字产生之前对信息的存贮和管理的一种原始形式。当代信息管理是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条件下,对文献管理的延伸和拓展,是文献管理由古代到现代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产物。 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十多年前就提出了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原理,编写了数据集成的理论和方法专著。他认为,只要企业的性质和目标不变,它的数据类就是稳定的,任何经营管理的瞬间,都是对这些数据类的数据输入(记录的增加、修改或删除)和数据输出(记录的检索或使用)。这其实就是日后的信息管理。随后,马丁在其信息社会一书中把信息管理定义为:“使有价值的资源隶属于标准化的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以实现其价值的活动。”对于信息管

10、理一般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另一种认为,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类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5 马费成等学者认为“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6 就笔

11、者的观点而言,所谓的信息管理,就是指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和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中小企业通过对信息的管理能够帮助其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要素以实现企业目标。也就是说,信息管理实质上是对整个组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全面管理。通过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使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而得到优化配置和使用。22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管理这一思想很早以前我国就有了,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就著有关于军事管理的孙子兵法一书,其中充满了辩证的策略思想,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的策略思想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管理上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甚

12、至将孙子兵法作为培训的必备书籍。较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与实践主要产生于工业化的西方国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籍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时间;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新。19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工作定额制,为工人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化,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13、根据人的能力把他们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并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认为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主张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行职能。研究组织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将企业的基本活动划分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对管理的上述定义明确了管理与经营的关系,指出管理只是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他还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指出应权责相等并且区分了管理者的职位权利和

14、个人权利;纪律;统一指挥;统一管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即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他提出的那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供效率的最有效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形式,适用与当时日益增多的各种大型组织。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

15、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生产率主要取决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了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它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根据需要可以把系统分级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权变理论,它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便利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2

16、0世纪80和90年代,西方的工商企业界和公共管理部门选取了一场质量革命全面质量管理。其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一下几个要点:关注顾客,注重持续改善,关注流程,精确测量,授权于员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产生了一些体现时代特征的管理理论,主要有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7企业管理,主要指运用各类策略与方法,对企业中的人、机器、原材料、方法、资产、信息、品牌、销售渠道等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由此对应衍生为各个管理分支: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等。823柔性管理的相关理论管

17、理领域对柔性的研究始于对制造系统柔性的研究,最初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并逐步应用于实践,柔性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扩展。从对柔性的关注开始,对于柔性的定义就一直不统一。Mandelbaum 和Zelenovic将柔性的定义为制造系统有效地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910;Bordoloi et a1和Browne et a1将柔性定义为制造系统所具有的处理变化环境或处理由环境引起的不稳定性的能力1112;Chen,LJet a1将柔性定义为制造系统经济而快速地响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13。这三个定义主要基于柔性制造。Frazelle将柔性定义为能快速而不昂贵地响应变化的或新的情况的能力14;Qingyu Zh

18、ang和Mark将柔性定义为一种组织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满足顾客多样化需要,而又不增加过多的成本、时间和绩效损失15。Upton定义柔性为增加产品范围、增强快速响应能力并且在这一产品范围内达到优良绩效的一种能力1617。卡耐基梅隆大学的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把信息系统软件柔性定义为:Flexibility,the ease with which a system or component can be modified for use in applications or environments other than those for whic

19、h it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柔性是指系统或构件在与原有设计环境不同的情况下被修改的容易程度)。这个概念强调了信息系统软件对环境变化的可修改能力,并且要求这种修改迅速、容易18。李静,黄国青指出,信息管理系统的柔性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控制能力。包括两方面:一、适应能力,指当企业环境影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所表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信息系统的柔性越大,其适应性越强。二、控制能力,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其外部环境的影响能力。柔性越大,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越强。19我国学者阮观润等基于软件开发和使用提出了对柔性的定义:他们认为柔性信

20、息系统必须能够灵活的定义和修改系统的数据模式,并根据修改的数据模式自动调整输出界面,并且这些学者把柔性的表现形式分为对用户的柔性和对开发者的柔性。20对用户的柔性:指当系统需求发生变化,即使用户不具备编程知识,但依据IMS提供的友好界面,通过一些设置和定义即可修改IMS系统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对开发者的柔性:指开发或维护系统时,充分利用软件重用技术,只对原有系统做最低程度的修改或添加即可满足需求。蔡建章,戚新波等研究者从分布集中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柔性的概念。所谓柔性信息系统就是要建立一个有一定标准的信息处理接入平台,使应用软件和相关的数据结构能够在授权的前提下无缝地接入平台,在一定的技术支持下

21、,以群体协作的方式,方便地建立、维护和扩充系统。21我国学者吴晨晖指出,虽然柔性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柔性是处理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一种能力。基于这点,他把柔性定义为:柔性是一个系统所有的有效处理环境或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22在诸多关于企业系统柔性的研究中,我国学者陈荣秋的研究最为突出。在研究中,他把企业系统柔性定义为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这个图中,可以看到企业系统柔性由三部分组成;企业层、子系统层和要素层。企业系统的柔性取决于各子系统层的柔性,而各个子系统层的柔性又取决于要素层的柔性。比如生产系统的柔性由机器柔性、工作柔性、人员柔性、物料传送柔性、控制柔性等构成。这种柔性的系

22、统观强调,整体的柔性必须基于各系统柔性的协调开发与管理。23-26企业系统柔性 企业层:组织管理系统柔性技术系统柔性人力资源系统柔性生产系统柔性经营财务系统柔性信息系统柔性 子系统:要素层: 图1 企业系统柔性 3 EIMS柔性设计现状分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其商业价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识,许多企业和软件开发商联合创建了许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并不理想。本章将介绍一些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成功的经营,并总结现在企业IMS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1 EIMS柔性设计的成功经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应用信息系统也在不

23、断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的交易数据,以节省人力资源及提高数据的正确性与时效性,一般称为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例如会计信息系统、库存控制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早期信息系统主要来源是企业自行开发、外委开发或购买现成的套装软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时间的推移,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这些不同信息系统间的数据的交换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来维护这些信息系统。到了大约1965年出现了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有效解决了库存、生产原料及销售等部分问题

24、。到了1990年后开始大力推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和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选择和管理有价值客户及其关系的一种商业策略。目前又开始倡导EMR (Enterprise Marketing Resource)企业营销资源管理系统,它强调以营销为核心,管理对象包括:员工、货款、市场、客户等,目标是资源优化,系统包含了OA、CRM和进销存等,有效的解决了各系统的孤立使用所带来的“信息孤岛”。现在已经有许多公司着手与企业的信息系统柔性化改造。1999年海尔实施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组织

25、结构扁平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从结构层次上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柔性。并通过销售与分销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和管理会计模块实现财务同步。它将ERP生产计划管理与看板管理相融合,实现了计算机化的看板管理。它还将ERP扩展到供应链管理和网上采购系统上。这些措施使得海尔实现了零库存、零距离、零运营资本,使它赢得了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了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物流。通用公司(GM)采用共享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EDI)等信息技术,将公司经营活动与配件供应商的经营活动连接起来。配件供应商通过GM的数据库了解其生产进度,拟定自己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发货计划,同时通过计算机将发货信息传给GM公

26、司,GM的收货员在扫描条形码确认收到货物的同时,通过EDI自动向供应商付款。这样,使GM与其零部件供应商的运转像一个公司似的,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缩短了生产周期、销售周期和定货周期,减少了非生产性成本,简化了工作流程。江苏弘昕油箱有限公司通过企业的计算机硬软件资源,综合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将企业生产全过程中有关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机集成并优化,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把弘昕油箱有限公司逐步建成一个信息高度集成的现代化企业。最终达到规范管理、严格考核、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和库存,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提高办公效率,有效管理、监督、控制企业

27、经营活动,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结合这些公司成功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到一下经验:(1)企业将EIMS的柔性看作是企业整体的柔性,在进行柔性设计时,对各个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衔接,将所有子系统集成一个大的整体的和谐的系统;(2)将传统的管理思想与电子化的信息管理结合起来,实现自动化地管理;(3)将业务相关的部门甚至与其他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使工作流程更顺畅、便捷。(4)将数据进行共享,减少数据冗余,使各部门能及时地得到工作所需的资料,了解公司运作情况,并迅速地做出反应;(5)将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柔性设计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32 EIMS柔性设计存在的问题我

28、国现阶段对于非常专业的单个的小规模应用系统的开发是非常成功的,如:人事财务系统、进销存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虽然各小系统的开发比较成功,但是系统之间的衔接不紧密,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程度低,兼容性和系统性比较低。例如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虽然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手工做账的管理模式,广泛应用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大大减少了手工工作量,规范了财务资料的管理,保证了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仍然只能满足基本的数据计算、账务处理等需求,仅仅局限于掌握企业的资金余额、债权债务等财务信息,而无法使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其他各个环节互关联,因此在对整个业务流

29、程的监控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弱,在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性上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我国大型企业关于ERP和产品数据管理(PDM)的讨论和实施也比较多,但是用先进的大型应用平台开发的成功案例不多,其中部分成功的开发商也仅仅是利用国外的产品进行集成和改造。目前我国信息管理系统还处于一种信息相对封闭的状态,给高层信息的汇总带来了不便,并且阻碍了基于行业或大系统的信息统计与分析;系统代码和数据结构冗余过大,系统适应性和可扩充性差,不利于不同系统间信息的交流。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柔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1)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低,用户不能直观方便地从界面上进行自己所需的操作,或对系

30、统进行个性化设计;(2)数据结构的柔性差,不能处理多种格式的数据,有时不得不手工输入,加大了工作量,还增加了出错率,甚至当数据结构发生改变是,不得不对数据结构进行重新设计;(3)数据交流与共享程度差,当这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另一部门的数据时就形成了困难,有时这个部门不得不对另一部门的数据重新保存一份,这就造成了数据冗余。(4)信息透明度差,决策人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信息零散。(5)业务流程的并行程度低并且程序繁琐,常常一些可以并行的过程被直线地单独进行等等,延长了工作周期。4 EIMS的柔性设计思路与框架EIMS柔性设计是面向整个企业或组织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它强调把整个企业或组织看成一个系

31、统,按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信息流。它实际上是以数据管理为中心,通过信息交流,将各子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制约、信息资源共享、互动。它把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标准集成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或组织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支持,消除“信息孤岛”对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化发展的障碍。图2是本文EIMS柔性设计的框架。价格管理 质量管理提前期管理入库管理 出库管理生产管理物流查询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数据结构 数据库数据挖掘 业务流程管理数据管理预算管理人事管理现金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路线管理物流管理工资管理信用管理客户管理价格管理

32、库存管理报表管理 图2 EIMS柔性设计框架41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EIMS柔性设计部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柔性设计已成功地运用于供应链管理,如业务流程再造(BPR),电子数据的交换(EDI),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等。柔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度。在柔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里,供应链成员所共享的信息能够全面表达业务内容,这样就不会因为缺少某些关键属性而造成模糊信息。并且供应链成员能及时获知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信息。信息的高度透明提高了信息质量,提高了供应链成员进行业务决策的水平,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柔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也为企业、客户、供应商之间建立一种透明的、互信的运行机制。柔性化的信

33、息管理系统拥有精简的信息流通层次,有助于提高信息流通速度、减少信息处理时间、降低流通成本。通过信息共享及快速传递,使得供应链成员可以获得原始的业务信息,提高预测的精准度,使之对来自供应链衔接和运作处的不确定性快速感知和反应,提高运作效率,避免需求信息逐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延迟和信息偏差累积效应造成的库存堆积。供应链成员也通过柔性的前置时间设置来避免外界需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通过柔性合约的设计来使供应方与制造方更好地彼此协调。企业之间通过跨组织的信息系统这种信息化手段,可以建立一种信息透明、互相支持、互信的供应链。企业内部以内联网的技术构建内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高度共享,对于供应链体系中的成员可

34、以通过网络技术,适度开放部分相关需要提供的内部信息资源,一旦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结束,那么解除成员的内部权限即可,同时向新的战略伙伴提供权限及信息访问身份,无需为新增合作成员建立新的硬件平台。企业建立供应商评估模型,设定模型中的评估标准(期、质、量、价、供货能力等),根据供应商的实际供货表现和经营发展动态,随时启动评估系统,量化评估结果,并据此对供应商实行优胜劣汰制,从而对供应源进行优化,逐步建立战略采购联盟。42 基于财务管理的EIMS柔性设计现在许多公司已采用电子财务软件,并且取得了很好地效果。电子财务普遍拥有现金管理、预算管理、工资管理、报表制定等功能。优化后的电子财务软件通过权限给予使企

35、业的经理们能够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它可以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盈利能力分析和利润核算等等,经理们可以通过管理会计模块所提供的信息掌握有关计划中的预期数据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出下一步计划。对财务管理进行柔性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加新的核算功能,加强会计核算的即时性,使会计人员由原来的“账房先生”转变为企业的“管理、咨询人员”。EIMS柔性设计中的财务管理子系统不仅将传统的手工计算工作量大大简化,而且增加了更多的核算功能,包含现金管理模块、工资核算模块和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等等。在现金管理模块中,不仅仅具备对现金、银行存款的基本核算,而且具有票据打印、核销、支票查询等功能;工资系统可以自

36、动计算员工工资、保险福利、个人所得税等,还提供工资查询功能,但是系统通过权限限制,对私人信息的保密,使员工只能查询自己的工资;固定资产系统提供了折旧自动计算、报废到期提示和统计等功能,更加便于企业的资产管理。这些系统核算功能,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减少了财务工作量。柔性的EIMS系统在成本核算中采用标准成本体系,通过固定的计算流程随时得出成本差异的计算结果,生成成本报表,便于财务人员进行成本差异的具体分析,并从以上流程中寻找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及时采取一定的控制和调整措施。由此,减少了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既避免了手工编制报表的繁重工作量,又保证了各种数据来源的唯一性以及数据之间勾稽关系的

37、准确性;增强了财务分析的准确度;优化了成本控制流程;为后期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控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柔性的EIMS要求对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管理,一旦业务发生就立刻直接反映到财务核算中去,实现了业务对财务的即时反映,财务对业务的实时监控。系统中所有模块相互关联,整个经济业务活动的相关原始信息,都可以通过业务模块的流转最后汇集到财务系统中,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手工记账可能会发生的错误,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并且保证了财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核对业务信息,然后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财务分析、控制和预测。柔性的EIMS使会计人员由原来的“账房先生”转变为企业的“管理、咨询人员”,也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同步

38、管理。 ERP管理系统的导入实现了财务工作重心的转移。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账”的管理,即以核算为主,而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则是以会计核算的数据为基础,侧重于计划、预测、分析的管理和控制活动,不再仅仅对财务信息进行事后反映,而是加强实时的财务管理,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从而会计人员的职能也有所转变, 从以往对数字的计量与记录,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即侧重于“管理”而非“核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可能深入业务部门,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经验、结合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为财务管理做出决策分析,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可以更好地促使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工

39、作,从而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和决策的正确性。可见基于财务管理的EIMS柔性设计是要在在公司内部建立起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的财务管理大平台,实现财务共享模式。将财务人员从过去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去,更多的承担起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分析、决策等多种管理职能,不仅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会计核算中的缺陷,而且依靠这一管理平台,可以进行更广泛的信息集成,从而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43 基于库存管理的EIMS柔性设计对EIMS的库存管理进行柔性设计需要对如下模块进行添加或优化设计 :入库管理模块、出库管理模块、废料管理模块、盘点管理模块和库存查询模块。入

40、库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入库,即根据采购计划购入的原材料经过编码、质检确认合格后入库;成品,半成品生产入库,即将加工完成的产品,半成品经过编码、质检确认合格后入库;余料退库,即将已出库生产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剩余的部品按原编码退回仓库,留待下次生产时出库;原料不良退库,即将已生产出库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出现不良现象,经质检确认后退回仓库,按不良品保管;产品不良退库,将已出库销售的产品出现不良,被客户退回,经质检确认后退回仓库,按不良品保管。出库管理包括:生产出库,即根据生产计划出库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生产;销售出库,根据产品销售计划确定需要出库销售的产品的编码和数量,经质检确认合格后出库销售;原料退货

41、出库,库存的原材料不良品经质检确认为供货不良,出库退回供应商;不良品废弃出库,库存的不良品经质检确认为社内原因(如生产或保管等原因)造成不良,且无法修理,出库并转入废品库进行管理;不良品再加工出库,库存的不良品经质检确认为社内原因(如生产或保管等原因)造成不良,但是可以修复,则出库进行再加工修复。物料盘点包括:库存盘点,每日对库存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以编码为单位进行数量盘点,良品和不良品要分别统计;线上盘点,每日对各个冲床和压铸设备的尚未使用的原料、以及已加工完成但尚未编码入库的完成品进行盘点。废品管理包括:下脚料计算,对每日生产所消耗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计算其产品的下脚料;废品录入,可录入单

42、个报废物料的数量重量;废品分类计算,废品按照其回收价格分为类,分别计算每种废品库存量;废料销售出库;管理每次废料销售出库的数量;废料销售收款,管理废料销售的收款记录,每月末结清余款。物料查询包括:即时库存,查询所有物料的最新库存总量及各个编码的数量;盘点查询,查询指定日期的物料实际盘点数量,并与理论库存量进行差异分析;盘点汇总,查询指定日期各种物料的实际盘点总数,库存与线上资材分别进行统计;入库查询,查询指定日期范围内的入库情况,包括汇总和明细;生产出库,查询指定日期范围内的生产出库情况,包括汇总和明细;销售出库,查询指定日期范围内的销售出库情况,包括汇总和明细。柔性库存管理思想是从原材料入库

43、时开始编码,时刻用编码来辅助管理;对仓库中各种材料,产品和废品进行细致划分,分开管理,并在必要时与财务管理系统衔接起来。EIMS的柔性设计使许多企业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流,河流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的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通过订单来驱动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新的管理体系使呆滞物资率大大降低,仓库面积也减少许多,库存资金也减少了,使得库存成本基本降至最低,甚至在某些企业实现“零库存”。44基于生产管理的EIMS柔性设计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柔性设计时,应将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结合起来,根据订单数量和库存数量来制定生产计划,即要将生产管

44、理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衔接起来,让它们之间有直接的数据交流。企业的生产计划主要分为两种:月生产计划和日作业计划。设计月生产计划管理时主要需要考虑二点:能够自动产生与该产品相关联的派生产品的月生产计划;由于客户需求数量的经常变动,使得主生产计划随之频繁变动。系统要能够记录每一次变化的时间和原因,以便以后做参考和查询。许多公司以设备为基准安排日作业计划,因此在安排日作业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所选设备的加工能力;使用何种原材料加工该产品:使用模具的选择等等。传统的看板管理可以与ERP技术联合起来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前纸制的看板被计算机系统所取代,由计算机系统去完全控制生产的每一道工序的物料、人工

45、需求情况。由于ERP系统的财务同步功能,计算机掌握了所有的即时销售信息,当销售单正式建立时,便可直接转化成制造单,传到最下游的制造中心,下游的制造中心直接去上一个制造环节去提取物料进行生产,而在提货的同时,ERP系统也将通知上游生产中心进行生产。由此生产信息按着生产流程从最下游一直传到最上游,全程的各种信息都由ERP系统所掌控,也由其负责调节生产能力和配发物料。配发物料时利用物料清单资料,同时考虑现有库存可用量等信息,计算物料需求,进行调配。ERP使得看板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精确度更加准确,有效地控制了库存强化了市场应变能力。企业中自动化各种管理系统和生产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

46、动效率,直接提高了生产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 5 EIMS柔性设计方法51软件复用技术软件复用是从已定义的软件构件和为复用而设计的部件中构造新系统的过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复用是指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开发周期中各阶段的产品。27软件复用分三个层次:领域知识的复用;方法和标准的复用,如领域模型、软件需求说明书、测试方法等;软件成分的复用,如用例及功能模块,测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类等。在可复用的软件产品中,模块化的结构能保证内部的修改不影响系统总体;通过把依赖于具体环境的部分模块化,使得软件的运行时依赖与具体的环境,如果环境变化则相应的模块进行替换,提高的软件的适应性

47、。使用标准的统一的数据模式,这样的数据模式减少了模块间的数据交换和模块之间的依赖性。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因素(技术和非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软件构件技术(Software Component Technology)、领域工程(Domain Engineering)、软件构架(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再工程(Software Reengineering)、开放系统(Open System)、软件过程(Software Process)、CASE技术等以及各种非技术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通常软件系统应用系统领域开放系统技术软件构件技术软件再工程领域工程非技术因素软件过程构件、构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