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1目的辨识公司在生产、服务或运行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环境影响大小,确定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2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服务和管理活动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控制和管理。3术语和定义管理手册中0.3章的有关术语和定义适用本程序。4职责4.1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批公司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制定的控制措施。4.2安质部4.2.1负责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制定活动。4.2.2负责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危险源风
2、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进行收集、汇总,确定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并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4.2.3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确定的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及其风险程度进行应急预案的策划、编制工作。4.2.4负责对公司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评审、更新和监控。4.2.5负责对公司的一般或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形成文件发放到相关部门、单位实施控制。4.3各部门、单位4.3.1负责对本部门、单位职能范围内的(所辖场所和业务范围内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确认、登记、更新和控制。4.3.2建立本部门、单位的“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控制好本部门、单位的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并上报
3、安质部。5程序5.1识别范围5.1.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危险源辩识的范围涉及组织的所有活动(常规的、非常规的生产服务活动);常规的:如正常的装卸车、装卸船、维修、转运、清扫、办公等;非常规的:包括异常活动(如设备设施临时抢修活动等)和紧急情况下的活动(如发生货垛坍塌、火灾等情况下的抢险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货主、代理、司机、承包方、访问者及其他外来人员等);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d.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e.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
4、险源;f.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g.组织及其活动、材料、计划的变更;h.体系的变更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i.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j.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适应性。k.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等。5.1.2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的要素:a.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c.环境六种情景:对水体排放、对大气排放、对土地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能源资源的消耗、地方性环境问题。d.职业健康安全七种因素: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互动因素等
5、。5.2识别方法5.2.1危险源辨识方法a.资料分析和同行业经验教训分析:通过查阅有关事故、事件资料,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b.现场观察法:通过对作业现场各种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观察,发现存在的危险源。c.安全检查表/危险源提示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辨识;利用危险源提示表对岗位危险源进行辨识,以便快速识别。危险源提示表包括:您所在的岗位是否存在以下危害?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上下楼梯、台阶、攀爬;人员从高处坠落,坠舱;工具、物料等从高处坠落;作业空间狭窄,无防护;与手工作业、提升、搬运、工具、物料等有关的危害;机械、设备故障、事故危害;车辆危害,包括场地短倒和公路运输过程的交
6、通肇事;火灾、爆炸、倾覆、坍塌;可吸入的有毒害气体、粉尘、化学物质;有害能量如:电击、热能烧烫、辐射、噪声、转动、振动、砸、压、打击、绞缠、撕裂等;可能伤害眼睛、皮肤的强酸、强碱、易燃、易爆、易挥发腐蚀性强的物质或试剂;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肢体损伤;不良冷热环境,如过热和过冷;照明度不足;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临边作业护栏不足、不牢;相关方活动的危害。5.2.2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环境因素识别主要使用现场观察法、过程分析判断法等。5.3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流程确定区域、场所确定作业货种明确作业活动环节(包括装卸船、装卸车、维修区域、道路清扫、道路交通等)识别危险源、环境因素(排
7、查)登记、汇总危险源、环境因素评价危险源、环境因素潜在的风险确定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编制、评审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的充分性。5.4危险源、环境因素风险评价5.4.1危险源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判断法、调查表法(“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进行,同时依据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标准等,对照公司的生产活动和服务特点,确定对人身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的所有的危险源。利用直接判断法、LECD法进行风险评价,以确定公司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5.4.1.1直接判断法a)对一般因素、较易判断的行为性违章违规因素,采取直接是非判断法评价,评价结果分为“轻微、可接受、不可接受”
8、三种程度。b)下列情况不可接受,可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关方(包括员工)的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没有采取合理控制措施的;直接观察到的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5.4.1.2对其它情况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LECD方法”,即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方法。a)采用LECD评价方法的应用公式为D=LEC;其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D危险性程度(分值);b)参数的确定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用风险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件的L值为0,而必然发生事件的
9、L值为1。但做系统安全推断时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时的L值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L值定为10,并将介于两挡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情况规定若干中间值,供判断和测算;如下表所示:L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暴露在风险中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人为的将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E值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暴露在危险中的E值定为0.5,将介于两挡间的情况规定若干中间值,如下表所示:E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
10、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不经常暴露2每月一次或不经常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后果会多样化,将轻伤对应C值定为1,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C值定为100,其他情况的C值均介于两挡间,如下表所示:C值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D危险性程度(分值)根据测算和经验,D分值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微风险,可以忽略;若分值在2070之间,判为一般风险,要教育提示注意;若分值在70160之间,判为显著风险,需培训教育,采取防范措施和关注
11、改进并视情制定管理方案;若分值在160320之间,判为高风险,需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要对应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即行改进;若分值在320以上的表示风险值不可容许,除对应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即行控制外,还要从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教育和演练等多种控制措施入手,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若直接威胁到安全生产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和消除隐患。如下表所示:危险程度D值风险等级极其危险3201级(不可接受风险)高度危险1603202级(重度风险)显著危险701603级(中度风险)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704级(可接受风险)稍有危险,可以接受205级(可忽视的)D160为重大风险将属于3、4级的风险判定
12、为“普通风险”,将属于1、2级的风险判定为“不可接受风险”即为“重大风险”,需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以控制。5.4.2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是非判断法”与“综合评分法”。a)下列情况可直接采用“是非判断法”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违反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的(如超标排放粉尘、气体、固废等污染物,水电能源资源按消耗偏高等);国家法规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制替代的物质(如氟里昂、石棉、多氯联苯等,淘汰的工艺、设备等);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有毒、有害废物;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如:危险化学品以外泄露、火灾、爆炸、环保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等;环保主管部门或
13、上级机构关注、要求控制的;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消耗严重超标(浪费)的。b)采用“综合评分法”从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率、关注程度、可恢复性、能源资源消耗、可节约度共7个方面进行评价判定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各因子取值见下表:评判因子评判标准(评判因子分值范围,可用插值法确定)A、影响范围超出地区范围超出社区范围超出厂区范围场区范围内5-44-33-22-1B、影响程度影响非常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一般影响轻微5-44-33-22-1C、发生频率持续发生周间歇发生月间歇发生偶然发生5-44-33-22-1D、关注程度关注强烈关注较大关注一般关注微弱5-44-33-22-1E、可恢复性恢复难度很大恢复难度
14、较大恢复难度一般恢复难度较小5-44-33-22-1F、能源资源消耗消耗严重消耗较大消耗一般消耗较小5-44-33-22-1G、可节约度节约度较大节约度一般节约度较小节约度很小5-44-33-22-1表中A至E各评判因子之和大于17分的环境因素可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F、G任何一项等于5分或两项之和大于8分时可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注:根据实际情况,有些部门、单位可能不存在重要环境因素。5.5评价申报5.5.1各部门、单位将识别汇总的危险源、环境因素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编制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确定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大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各部
15、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报安质部。5.5.2安质部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危险源风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和“重大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进行汇总、审定,形成公司“重大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予以发布。5.6风险控制5.6.1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或考虑变更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消除(即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如用机械来代替人工等,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去设计以达到绝对安全);b)替代(即降低风险或用低危害物质替代,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根源或潜在的严重程度);c)工程控制措施(即机械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配备、安装通风系统、现场警戒隔离人员或危险等);d)
16、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即使用安全标志、危险区域标识、反光标志、报警器、警示语、培训教育、安全制度、安全规程、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e)个体防护设备(即安全帽、安全绳、安全带、口罩、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5.6.2安质部针对公司发布的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实施监督检查,协助各部门、单位进行有效控制。5.6.3各部门、单位针对公司确定的普通风险、环境因素均应进行运行控制,制定、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确保降低风险。5.6.4各部门、单位对确定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按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实施培训,必要时持证上岗。5.6.5安质部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17、按照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消防检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现场检查记录表”。5.6.6安质部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月度风险抵押金制度实施监督考核,并保持有效记录。5.7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更新在下列情况下,对“危险源风险评价表”、“重大风险清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进行更新:a)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或对其控制发生较大变化;b)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c)相应法律法规的变化(包括颁发、修订、替代、废止等情况);d)公司经营活动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时;e)新项目、新工艺的投入使用以及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f)新材料、新设备设
18、施的投入使用以及发生变化时;g)人员管理、机构设置、职责职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h)相关方的抱怨明显增多时;i)发生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时。5.8如果发生以上变化,相关部门、单位要提出申请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变更、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控制措施的制定。5.9对新增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各部门、单位自行组织评审、确认所属等级,报安质部进行审定。经安质部评审确认,属于一般或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的,执行5.4、5.5、5.6条款的相关规定。5.10如果没有以上所描述的变化,安质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重大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的风险评价。6相关支持性文件6.1文件/记录管理控制程序HJHA/Q
19、ES-Cx01-20126.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HJHA/QES-Cx02-20126.3设备管理控制程序HJHA/QES-Cx06-20126.4安全管理控制程序HJHA/QES-Cx14-20126.5环境保护管理控制程序HJHA/QES-Cx15-20126.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HJHA/QG04-001-2012-046.7安全生产检查制度HJHA/QG04-001-2012-056.8消防检查制度HJHA/QG04-001-2012-136.9安全生产责任制HJHA/QG04-001-2012-026.10消防安全责任制度HJHA/QG04-001-2012-126.11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HJHA/QG04-001-2012-196.12月度风险抵押金制度HJHA/QG04-001-2012-177记录(表格)7.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JL04-017.2危险源风险评价表JL04-027.3重大风险清单JL04-037.4重要环境因素清单JL04-047.5现场检查记录表JL09-03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