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超全复习资料考试总结.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611670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超全复习资料考试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化学超全复习资料考试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超全复习资料考试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超全复习资料考试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物化学超全复习资料考试总结生物化学超全复习资料考试总结单体酶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寡聚酶由多个亚基靠非共价键以共价键聚合而成的酶多酶体系由代谢上相互联系的几种酶聚合形成多酶复合物单纯酶仅由多肽链构成结合酶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构成,前者称酶蛋白,后者称辅助因子,两者结合形成的结合酶形式称为全酶必需基团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酶促反应的特点高度不稳定性,高度催化效率,高度特异性(绝对相对立体异构),酶活力的可调性抑制剂能使酶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1、不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的必需

2、有基团以共价键结合引起酶活性丧失,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的:硫基酶(重金属离子)丝氨酸酶(有机磷化合物,胆碱酯酶,解磷定解救)2、可逆抑制常以非共价键与酶或酶-底物复合物的特定区域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竞争性抑制抑制物与底物结构类似而引起的抑制,两者相互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磺胺类药物)非竞争性抑制抑制物与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须基团相结合,使酶的构象改变而失去活性反竞争性抑制抑制物与酶和底物的复合物结合而起到抑制。酶原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酶原在一定条件下被水解掉部分肽段,并使剩余肽链构象改变而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称为酶原的激活,其实质是酶活

3、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其生理意义:避免活性酶对细胞自身进行消化,并使之在特定部位发挥作用,酶的储存形式同工酶能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或电泳行为均不同的一组酶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LDH1在心肌含量最高,LDH5在肝脏含量最高糖的生理功能1、氧化供能2、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3、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4、参与组成特殊功能的糖蛋白5、形成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同时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或糖酵解胞质糖酵解过程葡萄糖或糖原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已糖激酶,中间产物葡糖-6-磷酸,果糖磷酸激酶-

4、1)裂解为2分子磷酸丙糖转变为2分子丙酮酸(唯一的脱氢反应,丙酮酸激酶)还原生成2分子乳酸1分子葡萄糖酵解为2分乳糖,净产生2分子ATP(共4个ATP)三个酶:已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反应不可逆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是机体相对缺氧时补充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某些组织在有氧时也通过糖酵解供能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0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葡萄糖或糖原在细胞质内氧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系);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称为CO2和水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柠檬酸合酶)反应不可逆

5、柠檬酸经顺乌头酸生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酮戊二酸(异柠檬酸脱氢酶,第一次氧化脱羧)-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琥珀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琥珀酸脱氢转变为延胡索酸生成2分子ATP延胡索酸转变为苹果酸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生成3分子ATP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是乙酰辅酶A的彻底氧化过程有三个关键酶从草酰乙酸开始,最后又生成草酰乙酸糖有氧氧化生理意义1、糖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3、三羧酸循环又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36/

6、38分子ATP,7个关键酶,3个与糖酵解相同磷酸戊糖途径以葡萄糖-6-磷酸为起点,直接进行脱氢和脱羧反应,生成大量的NADPH和磷酸核糖(戊糖)两个阶段:不可逆的氧化阶段和可逆的非氧化阶段糖原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葡萄糖生成葡糖-6-磷酸,在变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糖-1-磷酸,在UDPG焦磷酸化酶作用下生成尿苷二磷酸(UDPG)UDPG作为葡萄糖供体,是活性形式,UDPG参与合成糖原糖原合成特点1、糖原合成需要糖原引物至少含4个葡萄糖(残基)的-1,4-糖苷键作为引物2、糖原合酶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3、糖原支链结构的形成需要分支酶的作用4、糖原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2个高能磷酸键)5、糖

7、原合成全过程是在胞质中进行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原封面可偶尔问哦葡萄-1-磷酸脱支酶的作用葡糖-1-磷酸在变位酶作用下转变为葡糖-6-磷酸酶葡糖-6-磷酸酶水解为葡萄糖糖原分解特点1、糖原磷酸化酶是糖原分解过程中的关键酶2、脱支酶转移3个葡萄糖残基至邻近糖链末端,并催化分支点-1,6-糖苷键水解,生成游离葡萄糖3、糖原分解全过程是在胞质内进行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基本上循糖酵解的逆过程空腹血糖3.89-6.11mmol/L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食物多糖的消化吸收;空腹时肝糖原的分解;饥饿时糖异生氧化分解供能,进食后部分糖合成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贮存起来;代谢转变为脂肪

8、、核糖、葡糖醛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等血糖浓度的调节肝脏(餐后肝糖原合成增加;空腹肝糖原分解;饥饿糖异生)肾脏(肾糖阈,超过随尿排出)神经激素(降低血糖,胰岛素;升高血糖,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生物氧化主要是指糖、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在体内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生物氧化特点在近中性、37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需酶催化,有机酸脱羧产生CO2(-单纯脱羧-单纯脱羧-氧化脱羧-氧化脱羧),H与O2间接反应产生H2O,逐步放能,很大部分用于形成高能化合物呼吸链是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组排列有序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酶与辅酶)构成的链状传递体系,也

9、称电子传递链功能把底物脱下的2H经一系列中间传递提的逐步传递,最终交给氧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呼吸链主要成分及其作用1、烟酰胺脱氢酶类及其辅酶(催化底物分解脱氢)2、黄素蛋白酶类及其辅基(催化底物分解脱氢)3、铁硫蛋白类(电子传递体)4、泛醌Q(递氢体)5、色素细胞类(电子传递体)NADH氧化呼吸链代谢物在相应酶催化下脱2H交给NAD+生成NADHH+,后者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将与电子依次经过FMN、Fe-S、Q和Cyt类传递,最后交给1/2O2生成H2O驱动ADP磷酸化生成3分子ATPNAD+FMN(Fe-S)CoQCytb(Fe-S)Cytc1CytcCyta

10、a31/2O2FADH2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部分代谢物分解脱下的2H交给其辅基FAD接受,进入FADH2氧化呼吸链,与NADH差别在于FADH2直接将氢传给泛醌。生成2分子ATPFAD(Fe-S)(琥珀酸)CoQCytb(Fe-S)Cytc1CytcCytaa31/2O2胞液中NADH+H+氧化胞液中生成的NADH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而必须通过某种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1、甘油-3-磷酸穿梭肌肉及神经组织中进入FADH2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1葡萄糖可生成36ATP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心肌和肝组织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1葡萄糖可生成38ATPATP的生成:

11、1、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形成ATP的过程2、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时,所释放的能量能够欧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1、抑制剂:呼吸链抑制剂,解偶联剂2、ADP调节3、甲状腺激素4、线粒体DNA突变血脂的来源和去路外源性:食物中的脂类,内源性:体内合成的之类和脂库动员释放氧化供能,进入脂库贮存,构成生物膜,转变成其他物质运输形式:脂蛋白血浆脂蛋白组成:脂类+载脂蛋白乳糜微粒(CM)在小肠粘膜细胞中合成,是运输外源性三酰甘油的主要形式

1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肝脏中合成,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浆中由VLDL转变而来,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至肝外健康人空腹时主要高密度脂蛋白(HDL)在肝脏合成,部分在小肠,将肝外胆固醇逆向转运至肝内代谢三酰甘油的分解1、脂肪动员贮存在脂库中的三酰甘油,被脂肪酶逐步分解为有利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供给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三酰甘油脂肪酶是限速酶2、甘油的代谢3、脂肪酸的分解:脂肪的活化(胞质)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穿梭-需要肉碱为载体)脂肪酸的-氧化(线粒体)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线粒体)脂肪酸能量生成17/2N7N为?碳乙酰乙酸、-羟丁酸及丙酮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时所形成的特有的中间代谢物胆固醇合成肝脏合成能力最强,在胞质和内质网中进行原料:乙酰CoA,NADPHH+供氢,ATP供能过程:甲羟戊酸合成鲨烯合成胆固醇合成胆固醇转化: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半必需氨基酸:酪氨酸半胱氨酸氨基酸的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