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4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ppt课件.pptx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6399413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PTX 页数:86 大小:6.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4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4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4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4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ppt课件.pptx(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主讲人:(本科)金融学第六版-14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ppt课件第十四章 金融发展、金融创新 和金融风险尾篇 金融发展与创新篇CONTENTS目录 3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金融发展中的新业态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l 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内涵第一节l 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 4l 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一、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内涵5 经济发展是指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而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1)金融学研究的“终极归宿”在于如何通过金融市

2、场机制和金融制度的建立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于是就成为金融学研究的主题。(2)金融发展理论所要研究的应是一切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3)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上,以美国的格利和萧、戈德史密斯的理论最为著名。(4)格利和萧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二、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衡量指标61. 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1)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2)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双刃剑”作用2.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指标 金融相关率 货币化率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7

3、格利和肖指出:“初始经济对实际产出增长设置了严重的金融限制。不成熟的金融制度本身就是经济进步的羁绊。”按照格利和肖的分析,实际产出的增长能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存量的规模;二是资本存量的分配。资本存量的规模取决于储蓄的规模。金融资产的单一化限制了储蓄的规模,从而也限制了投资的水平;不仅如此,它还限制了储蓄的投向,从而使既定的储蓄不能根据投资效益的高低实行最有效、最合理的配置。由此,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提倡金融自由化,以此作为发展政策的核心。格利和肖认为,“在任何经济社会,要克服由金融制度的缺陷而造成的困难,支出单位就必须有能力冲破现存金融格式的限制与束缚。”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8

4、他们还认为“在金融发展的初期,一些不发达国家曾采用过各种不同的金融办法来弥补现存金融制度的缺陷。这些办法的应用,既缓解了金融限制,促进了经济增长,又为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此,格利和肖认为:“在较成熟的社会里,金融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代替面对面贷款的方法,从而使借款人和贷款人或者双方都能从可贷资金的交易中获得利益。”这里是说的金融技术主要是指分配技术和中介技术。他们还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将超过产出或实际收入的增长率。“在任一时间的两个国家之间,以及在一个国家的两个发展阶段之间,金融积累不仅对产出的水平敏感,而且对产出的增长率敏感。”因此,金融资

5、产对GNP的比例,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实质是包括金融工具结构和金融机构结构在内的金融结构的变化,这两者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发展程度不同的金融结构。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9(1)金融功能论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和发展是在金属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中进行的;(2)金融资源论认为:金融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3)金融功能和金融资源的综合,也是从经济对金融的基础性决定作用角度对金融功能做的一种概括。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10(1)按照戈德史密斯的解释,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结构和金融结构两个方面,两者的不同组合形成发展程度不同

6、的金融结构。但至今为止,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是指经济发展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银行体系以外融资之间存在的某种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可以反映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某种比率。(2)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体现在融资方面,就是间接金融、直接融资以及银行体系以外融资的比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11(3)为便于研究,经济学家又创造出了统计层面的货币概念。将理论层面和统计层面的货币概念进行区分,推广到货币与GDP关联角度,表现了M2/GDP的比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结构。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12(4)在确定银行负债为主要统计口径的情

7、况下,银行信用的创造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对于中国M2与GDP比率的高企,可以有如下两种看法。一是不能以中国M2/GDP的比率远高于美国,就贸然断定中国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二是尽管对中国M2/GDP比率的分析,不一定就能得出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的结论,但也反映出中国的金融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其原因是中国的经济运行过度依赖银行信用。 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13(5)总之,金融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加交易与投资的总量。例如,在金融欠发达的地区,那些小额贷款者因没有适当的金融工具可供选择,只能进行商业信用交易。另一方面,在金融发达地区,银行

8、信用则能更加有效的将已有资源配置给收益率高的部门。显然,上述两者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14金融发展理论,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 主要研究内容是金融深化理论的实证和扩充,主要代表人物有加尔比斯、卡普、马西森和弗莱等。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15(2)第二阶段,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伦、摩洛、罗比尼等。针对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将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理论、国际金融政策、证券市场发展等纳入金融发展研究框架,尤其着重于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发展顺序等有关金融发展成败的政策组合研究。它

9、强调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性、实践性和渐进性。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16(3)这种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金融改革,主要体现在:放松利率及其汇率和资本流动管制,取消指导性信贷计划,减少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审批限制,对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发行直接融资工具以活跃证券市场等。(4)以上前后两个阶段的金融理论发展和完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主要有:金融自由化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金融自由化必须与价格改革相结合;金融深化中仍然要重视政府的必要干预,出台一套符合本国实际的、谨慎的监管政策等。从中也看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密切关系和相互推进的互动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第二节l

10、 金融脆弱性的理论根源及其含义l 金融市场脆弱性的表现17l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联系一、金融脆弱性理论的根源及其含义18(1)金融脆弱性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但早期的经济学家对金融脆弱性问题已经有所阐述。金融脆弱性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货币脆弱性的论述。尔后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的领域得到逐渐拓展,从货币脆弱性扩大到银行脆弱性、金融市场脆弱性等。(2)目前,理论界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更易失败的本性;广义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一、金融脆弱性理论的根源及

11、其含义19(3)金融脆弱性由于量化上的困难,因此,多数研究都采用一定时期内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作为度量指标。但过于笼统的计量缺乏实际意义,所以人们也习惯于设置用组合指标的方法对其进行观察。(4)金融机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脆弱性的联系和区别有: 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两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 两者都具有放大和传染效应。二、金融市场脆弱性的表现20重点偏于金融市场方面加以论述 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其根本是价格的不确定性; 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会导致金融中介的产生; 金融市场的非有效性:由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决定。其核心在于价格在任何时点上都充分反映了与资产价格相关的全部信息; 有限理性和羊群效应:

12、有限理性认为,市场的恐慌往往与普遍的非理性或集体的歇斯底里有关,理性的个体行为会导致非理性的集体行动。传统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投机行为起到价格发现和熨平价格波动的作用。对羊群效应做了如下定义:一些市场参与主体仅仅只是简单地复制其他投资者的行为; 泡沫效应:泡沫能够加剧金融的脆弱性。这是因为它具有财富效应、风险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资金流动效应。三、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联系21(1)金融脆弱具有演化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金融脆弱,仅仅表明金融具有不稳定性,还不等于金融危机。由金融脆弱到金融危机有个演化过程。金融危机的爆发以金融脆弱积累到一定程度为条件,但最终在何时发生,还需要某一或某些触发点。三、

13、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联系22(2)中国金融脆弱但未导致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是:资本项目没有开放;抗拒金融冲击力较强;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最根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应是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活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第三节l 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l 金融创新及其理论23l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l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24(1)金融压抑理论的提出金融压抑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 首创;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制才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麦金农提出了废除金融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建

14、议 ;传统的西方货币理论研究都是于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它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必须分析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25(2)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的特征总的看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存在着以下特征:货币化程度低;金融的二元性 ;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规模的不经济性;货币与实际资本难以替代。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26(3)金融压抑的几何模型 E.S.肖认为,造成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和当局政策上的错误,特别是政府对利率的强制规定,使其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同时又未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变为负数。于是一方面,政府无法充分动

15、员社会资金;另一方面,过低的贷款利率或负利率刺激了对有限资金的需求,政府依靠配给造成了资金使用的低效率。肖通过几何模型来说明金融压抑的影响(见14-1图)。 图14-1 金融压抑的几何模型27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28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建议在于开放金融市场和实行金融自由化,但实践证明,过度或贸然推行的金融自由化不仅不会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会酿成金融危机。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金融深化具有的正负效应。(1)金融深化的正效应根据麦金农和肖的理论,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收入效应;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29(2)金融深化的负效应,主要表

16、现在:冲击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债务危机;经济滞胀;有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资本流动。以上正负效应的作用和抵消程度是决定金融深化效应的关键所在。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与内容30(1)何谓金融创新所谓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与内容31这个概念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的目的是盈利和效率; 金融创新的本质是金融要素的重要组合; 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金融业务、

17、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的创新 。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与内容32(2)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 “技术推进论”: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 “货币促成论”:认为金融创新的出现,主要是货币方面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 “财富增长论”:认为财富的增长是决定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与内容33(2)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约束诱导论”:认为金融业回避和摆脱内部和外部制约的目的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制度改革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改革;“规避管制论”: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而回避政府监管所引起的;“交易成本论”:认为金融创新

18、的成因归于交易成本的下降。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与内容34 上述讨论均侧重于金融创新成因,没有作全面、综合的理论分析。按照熊彼特的分类方法,金融创新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类: 第一类: 新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 第二类: 国际新市场的开拓; 第三类: 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新工具、新方式、新服务的出现; 第四类: 银行业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改进; 第五类: 金融机构方面的变革。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与内容35(3)金融创新的内容金融业务的创新负债业务的创新;资产业务的创新;中间业务的创新;清算系统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欧洲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创新;金融衍生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创新。二、金融创新及其原因与内容36

19、 金融制度的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种类和规模迅速扩大;跨国银行的发展。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371. 金融监管的涵义及其重要性(1)涵义 狭义: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际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广义:除上述,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行自律性组织的监管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38(2)重要性 一方面,它具备公共产品的特征,即其最终所带来的利益应为社会公众所享有。 另一方面,还因为金融体系客观上存在有脆弱性、不确定性和负外部性的可能。 要金融加强监管,在处理好上述两方面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一个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体系是重要关键。三、金

20、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392. 金融监管的理论 从为获取稳定和效率出发,金融监管的主要理论可分为: 稳定型:即以维护介入体系安全稳定为目标。 效率型:有人认为政府直接管理也有其弊端,故认为真正的金融自由化才是效率最高的;也有人认为:监管虽给被监管者带来一定好处,但同时也增加了被监管者的成本;还有人认为由政府管制经济容易产生寻租等行为,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兼顾型:即稳定和效率兼顾。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403. 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客体(1)主体:就中国而言,金融监管的主体是以“一行三会”为主导的格局。 “一行三会”即央行银证会证监会保监会相关的行业协会和自律组织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可行的金融监管

21、创新格局 组成“联席会”形式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41(2)客体 在中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客体有: 金融市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商业银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整个进入系统的稳健运行。 对非储蓄型金融机构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做到充分信息披露。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424. 金融监管的内容、体制和方法(1)内容: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2)体制:一类是集中监管体制(或称一元监管体制);另一类是分业监管体制,(也称多头或多元监管体制)。(3)金融监管的方法 事前检查筛选;现场检查; 非现场检查;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信用评级; 信息披露; 行业组织和公众监督。

22、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431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诱发作用 由于监管实际上是对金融机构的一种成本追加,或称隐含的税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必然会想方设法来规避政府监管,于是,金融创新应运而生; 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时,政府会更加严厉地监管; 结果是“监管创新监管”,两者互为因果。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442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监管的作用(1)金融创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给银行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2)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因素;(3)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易变性,从根本上增加了金融动荡的可能性。 从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看:四、金

23、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45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的趋势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就像“猫抓老鼠”的游戏。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主体为了逃避监管而“被迫”进行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金融当局为了防止金融创新影响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也“被迫”改进金融监管政策,甚至实行金融监管创新。 与此同时,从双方的博弈中已演示其发展趋势。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46 具体体现:(1)金融监管目标从单纯强调安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转变;(2)随着监管目标的调整,金融监管出现了放松化的趋势;(3)伴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金融监管的体制和内容 相应改变;(4)伴随着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金融监管方式相应改革;(5

24、)金融监管逐渐走向国际化,监管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密 切。互联网金融金融发展中的新业态第四节l 互联网金融概述l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47l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一、互联网金融概述481.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1)什么是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的因特网(INTERNET) 。它的虚拟形态是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进而涉及并渗透到全球范围每个角落的巨大计算机网络。一、互联网金融概述49(2)什么是互联网+: 它是以互联网为工具,这里的“+”号一般指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此可渗透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通过发展和创新,改变经济、商业、

25、金融等产业的经营模式。(3)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它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业态。一、互联网金融概述502. 互联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增值冲动和市场化趋势的本质要求所决定;(2)经济虚拟化的客观环境所决定;(3)全球化、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推动所决定;(4)普惠金融的客观要求所决定。一、互联网金融概述513.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1)新平台; (2)移动化;(3)新支付 ; (4)大数据;(5)低成本; (6)跨边界;(7)市场化 ; (8)综合性;(9)多样性。一、互联网金融概述52 4. 互联网金

26、融的分类 如果注重用“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主要分类有: 间接融资类; 直接融资类; 投资理财类; 支付结算类。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531. 第三方支付(1)什么是第三方支付 狭义上,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和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广义上,非金融机构作为收款人的支付中介所,以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央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54(2)第三方支付的运作流程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55(3)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其优势是:第三方支付已成为金

27、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传统银行服务的空白,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它将信息技术嫁接到金融服务上来,推动业务格局、商业模式和服务理念的变化,有利于完善全社会的金融功能。(4)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银行的主要威胁。第三方支付割裂了银行和终端客户的直接联系;银行客户开始分流,银行被电商前台后端化;银行资金开始脱媒,小额高频度的资金流通通过第三方支付和P2P进行投资。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562. P2P网贷(1)P2P网贷及其特征 什么是P2P:英文peer-to-peer lenging,即“点对点”信贷,国内又称“人人贷”,指个人或法人通过独立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相互借贷。 P2P网贷的特

28、征:脱离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融资媒介;资金出借人可以明确获知借款人的信息和资金流向;出借人不接入信用交易,只承担信用认定、信息配对、利率制定和法规文本的起草;P2P网贷平台充当服务中介角色,同时也可帮借款人获取优惠利率。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57(2)P2P网贷典型运作的流程借入者发布借款列表借出者竞相投标 借入者借款成功借入者获得借款借入者按时还款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58(3)P2P网贷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规范民间信贷,抑制高利贷;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加速“影子银行”市场化、规范化;推动征信系统建设;创新金融业风控手段;促进金融监管理念改革和监管方式创新。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

29、593大数据金融 (1)什么是大数据。它是指以巨大的数据量和完整的数据为基础,发现海量、种类繁多的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真实的需求,意味着其中蕴有巨大的业务和创新机会。 通俗地说,将信号转化为数据,将数据分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为知识,以知识促成决策和行动。 其价值意义:一是促进消费,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带动社会管理创新。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60(2)大数据的特点 数据量巨大。互联网一天产生的全部内容,可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卖出的手机37.8万台。 数据多样性。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的及时性和价

30、值性。不仅是数据的价值,更体现企业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掘的价值。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61(3)大数据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成为衡量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冲击传统金融业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 创新产品和模式,完善经营业务和金融政策机制; 促进大数据金融和传统金融业态的结合。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62 4众筹(1)什么是众筹。众筹是指项目发起者利用互联网和社会性的网络服务(SNS)传播的特征,发动众人的力量,集中公众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或为某个项目创办企业提供必需的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方式,简单图示如下: 发起者(筹资) 支持者(出资)

31、互联网 平台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63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645信息化金融机构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通过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6互联网金融门户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信息,汇聚、搜索、比较金融产品,并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651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1)兼备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属性;(2)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迅速;(3)金融风险监管难度较高;(4)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增加。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662互联网金

32、融风险的表现形式(1)系统性风险。指由单个或数个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或造成破产而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风险。(2)流动性风险。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无法提供足额资金来应付资产增加的需求而旅行到期债务的相关风险。(3)信用风险。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67(4)技术性风险。表现为:一是因计算机系统、认证系统或软件存在缺陷;二是盗用或伪造交易客户身份,以进行金融诈骗;三是犯罪嫌疑人用黑客和病毒程序对网上银行进行攻击,直接威胁网银的安全。(5)操作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具有方便快捷、跨时空、低成本、全能化的经营特点并得以高速发展,也会促使其经营转型和

33、服务创新来适应,这往往可能会衍生出一系列操作风险。还有由于运用不当或失败的内部流程、人才跟不上、外部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等也会引发操作性风险。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68(6)法律法规风险。互联网金融发展已进入高速阶段,而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以及法律制度和防范政策,造成相应的法规法律风险往往也难以避免。 除上以外,互联网金融在其运作过程中,还可能碰到市场风险,即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价和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动使金融机构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还会出现境外风险和道德风险等。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693. 互联网金融主要商业模式的风险及其防范因为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繁多,其

34、风险的表现既有与传统银行相似之处,也有其鲜明的特征,而且不同商业模式下的风险表现又有个性化。这里就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主要经营模式分别给予分析:(1)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其防范: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操作风险;二是涉及面大、操作频繁、风险影响大;三是往往出现隐私泄露、资金盗用、非法转移资金等问题;四是法律法规跟不上而形成的法律风险;五是往往会涉及资金沉淀、信用卡套现、洗钱问题等。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70第三方支付的风险防范:一是开展评级工作;二是推进立法,加强监督;三是加强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管理;四是将平台纳入反洗钱监控范围;五是依靠高科技手段,加强信息系统安

35、全。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71 (2)P2P网贷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贷的潜在风险:一是民间资本通过P2P贷款平台流入限制性行业;二是有可能演变成非法吸存或非法集资;三是客观存在有洗钱等业务风险;四是不实宣传,欺骗公众;五是监管职责不清,法律性质不明;六是信用风险高,贷款质量差;七是有可能用于做房地产二次抵押等。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72 P2P网贷的风险防范:一是设立准入门槛,加强政府监管;二是第三资金托管,清算和结算分离;三是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四是明确法律性质,确定监管主体。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73(3)众筹平台的风险及其防范众筹平台

36、的风险:一是法律风险:非法集资、代持股、侵犯知识产权、公开发行证券、价格制度缺失等;二是信誉风险:项目发起人信誉风险、众筹平台信誉风险等。众筹平台的风险防范:一是法律制度的与时俱进;二是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体制;三是注意规避操作中的风险;四是多与政府部门沟通。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74 4. 互联网金融的监督管理(1)对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的几点认识: 具有金融和互联网的兼容性。 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互联网金融产生较早,发展 较快,相对成熟。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75(2)中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对互联网金融采取“积极扶持、审慎宽松”的政策。 要

37、坚持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 加强在发展中的监控。 坚持在监管中不断创新,办出特色。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l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开放第五节l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l 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76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开放77全球化下的金融开放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广泛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重大现象。 全球化水平取决于人类经济活动规模和技术发展程度。 历史上,全球化先后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贸易与人口迁徙推动下的经济融合;第二次高潮(“二战”结束至1970年),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相互替代与融合;第三次高潮(1970年至今),是

38、金融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浪潮。 在当今时代,金融全球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甚至可将之视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二、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781、金融开放导致金融安全的可能性分析 金融开放是以金融的自由化为前提条件的,金融自由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最高级形态。 金融自由化构造了逐步跨国化金融活动的全球基础。正是各国金融活动的逐步自由化以及资金流动的全球化,使得本来各自独立运行的各国国内金融日益融合在全球金融的大潮之中。在当今时代,金融全球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甚至可将之视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 金融自由化只是导致全球危机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会必然导致金融危机。二、金融开

39、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792、金融至少有可能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生成: 往往对一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加剧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延长了支付系统的链条; 加剧了金融监管的复杂性; 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加剧了短期资本的投机性。三、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01、金融开放与金融风险 金融开放主要分为金融服务业开放与资本项目开放。金融服务业开放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内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和业务开放。资本项目开放包括以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的国际资本与本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剧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

40、动中,由于多种相关因素的不确定变化,导致经济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三、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1 世界银行在总结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实践经验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外开放应在内部改革和国内市场复苏之后。只有在宏观经济稳定、国内金融体系已实施自由化之后,才可以放心地对外国金融机构和资金给予更多的自由,从而把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连接起来。 对于金融自由化的最高级形态资本项目可兑换,各国无一例外地都慎之又慎。 三、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2 金融自由化不仅对外绝非是“免费午餐”,即使对内金融自由化其副作用也不可小牭。对于金融自由化的最高级形态资本项目可兑换,各国无一例外地都慎之又

41、慎。 世界银行于1998年专门就金融自由化招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印尼、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几乎所有南美国家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一年之内发生了银行危机。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典和挪威等发达国家同样未能独善其身。三、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3 金融自由化的风险和收益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自由化的收益远远超出风险。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由化的收益远远不能弥补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以及为应对危机所支付的成本。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为了保障金融体系运行稳定,当金融危机即将来临或已经发生时,金融监管当局往往会强化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实施更加严格

42、的金融监管措施,并由中央银行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责任,来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发生。三、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4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国际资本跨国流动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带来的潜在冲击越来越大,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越来越强,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复杂,于是,当人们认识到单个国家很难完全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传染时,自然就会想到能否通过一个或是几个超越国家主权的国际经济组织,来组织各个国家金融管理当局共同抵御或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或通过这些国际经济组织来承担对各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最后贷款人”责任。三、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52. 就目前对中国而言,如何坚持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主要应采取以下战略举措: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努力提高改革开放水平; 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切实解决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逐步解决金融体制的非均衡问题; 进一步实行“扩大内需”的基本国策; 创建和扩大国际合作和交流平台。本章完金融学(第六版)第十四章 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