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首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构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怎样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
2、液的理化性质:浸透压、酸碱度、温度。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浸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构造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
3、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悟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讲话、但本人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
4、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g/L:低血糖症高于1.2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7、人体血糖的三个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A细胞分泌)血糖浓度降低9、体温调节严寒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太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应调节。人体严寒机会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10、
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遭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12、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1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去除功能14、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响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15、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高中生物
6、的学习技巧1、做作业时一定要提高效率,由于你不能把时间都用在一科作业上,考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并且要把基础把握好。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高中生物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经过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能够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拟,这能够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2、想做一个比拟完好、美观的高中生物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经过又帮助你更好的把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入了。3、与教师尽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假如一个学生了解喜欢这个教师,那么这个教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
7、肯定不会差。他能够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高中生物学习事半功倍。4、要避免上高中后弦松口气的做法: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名词: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语句:1、光合作用的发现: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
8、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实:植物能够更新空气。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实: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实: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2、叶绿
9、体的色素:分布:基粒片层构造的薄膜上。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下面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响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响阶段的酶)。4、光合作用的经过:光反响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响提供氢)b、ATP的构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响提供能量)暗反响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复原:2C3+H+ATP(CH2O)+C55、光反响与暗反响的区别与联络:场所:光反响在叶绿体基粒片
10、层膜上,暗反响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条件:光反响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响需要很多有关的酶。物质变化:光反响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构成,暗反响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复原。能量变化:光反响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响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络:光反响产物H是暗反响中CO2的复原剂,ATP为暗反响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响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响构成ATP提供了原料。6、光合作用的意义: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
11、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经过。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经过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当低温时暗反响中(CH2O)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暗反响中(CH2O)的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响中酶的活性。8、光合作用经过能够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响和暗反响。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
12、强,后者有光、无光都能够进行。暗反响需要光反响提供能量和H,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响进行较慢,故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加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进而避免叶片的灼伤,但炎热夏天的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气孔关闭。固然光反响产生了足够的ATP和H,但是气孔关闭,CO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减少,影响了暗反响中葡萄糖的产生。9、在光合作用中:a、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复原经过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此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的合成率也降低。b
13、、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此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复原,同时再生,因此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的组成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等2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外表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3、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抗原没有进入细胞介入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免疫经过结果
14、: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构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介入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结果:效应T细胞能够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免疫失调疾病1免疫过强本身免疫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响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一样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
15、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十分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毁坏免疫系统。易错警示与免疫细胞有关的4点提示1T细胞和B细胞的构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构成需要抗原的刺激。2吞噬细胞不仅介入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4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没有特异性
16、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5、下列图是初次免疫反响和二次免疫反响经过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特别敏感。2二次免疫特点:反响快、反响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经过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易错警示与免疫经过有关的4点提示1只考虑到胸腺产生T细胞,T细胞介入细胞免疫,忽视了T细胞可以介入部分体液免疫,是解答相关试题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2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讲,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能够
17、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3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经过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还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
18、向光面少),因此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进而造成向光弯曲。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x,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响可转变成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学习方法1.纲要记忆法。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捉住了
19、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2.衍射记忆法。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经过,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络。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温习,可以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络在一起。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学习技巧系统化和详细化的方法。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拟完好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经过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详细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详细、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详细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20、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详细事例来讲明生物学理论知识。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41、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2、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5、全球问题:酸雨、臭氧层毁坏、温室效应。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1、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
21、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浸透压、酸碱度、温度。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浸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6植物的激素调节1.达尔文的实验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
22、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2.鲍森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够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产生:植物体内?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5.植物激素?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本质:微量有机物解惑(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讲“影响。(2)证实“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3)
23、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组,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6、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3)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能够通过韧皮部进行。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1)本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浓度: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表现?器官:敏感程度:根芽茎?发育程度:幼嫩衰老(3)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加强。?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
24、为促进生长)。?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8、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遭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遭到抑制。9、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萘乙酸、2,4?D等。
25、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10、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见图)(1)协同作用的激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2)拮抗作用的激素器官脱落种子萌发易错警示与各种植物激素相联络的5点提示:(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一样。(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介入植物体构造的构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
26、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此能长时间发挥作用。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7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此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进而造成向光弯曲。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_,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
27、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响可转变成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学习生物必修三的方法一要注重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就不可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做每个实验之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在做每个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认真分析,得出结论。二要注重理论联络实际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络非常严密的科学。我们在日
28、常生活中,能够将生物知识跟实际生活相联络。例如,我们在学习食物链时,首先要搞清楚“食物链的定义是什么?谁是被食者?谁是捕食者?他们之间是怎么样构成一个完好的食物链的?然后再联络生活中的实际,列举出2个简单的食物链。假如忘记了,你便能够及时地看书回忆,这样又就稳固了知识。学习生物科学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义是事情。学习生物必修三的技巧学习生物要注意细节的把握。在会考生物中重中之重就是细节,会考中很多女生的成绩要比男生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女生比拟细心,对细节把握的好。讲到把握细节,不单单指考场上不粗心,同时更要强调平常学习时要细心,基本概念要理清,不能想当然。例如在很多的实验题的表达中,应该注意类
29、似“多与“较多这样的文字区别,以及在阅读图像和长文章做题时,应当准确获取信息。平常在作业中,就要严格杜绝粗心的错误,把每次练习当成考试,培养本人的细心习惯。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8一、应该谨记的知识点1、种群有哪些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2、什么是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哪些?、标志重捕法(调查取样法、估算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
30、、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有标志数、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4、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如:1983年,我国年平均千人出生18.62人,即1.862%、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主要决定作用。是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的主要根据。5、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单位时间内迁入
31、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次要决定作用。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6、什么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增长型:幼年个体较多,年老个体数目较少的种群。、稳定型:各年量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的种群。、衰退型:幼年个体数目较少,年老个体数目较多的种群。、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7、什么是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比例。、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二、应会知识点1、种群密度调查有什么必要性?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32、、渔业捕捞强度确实定、草原载畜量确实定等都依靠种群密度的数据。2、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调查取样法、估算法):适用于活动能力比拟强的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重捕时间确实定要注意:间隔不可过长,以免因种群内部个体的出生和死亡引起误差。、样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弱的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样方多少、大小确实定:要有代表性,不可侧重过密集或稀疏。、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能够采用黑光灯灯光诱捕的方法。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9一、生态系统的构造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互相作用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
33、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的构造1成分: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营养构造:食物链、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能够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
34、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0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解惑(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构造,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2)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3)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警示动物激素化学本质的归纳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35、?(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7、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介入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3)反应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应调节。反应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重要意义!8、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主要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9、水
36、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途径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浸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浸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故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1)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即为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一经靶器官、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
37、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11、经过2、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经过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经过中消耗的能量越多。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能够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能够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去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三、
3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形式是CO2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2、经过: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3行为信息:
39、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早开花;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本身构造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应。物种数目越多,营养构造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3、生态系统
40、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遭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本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毁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构造越俭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毁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留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能够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图。再比方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
41、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施行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构造和功能的协调。6、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1、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本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造成了毁坏。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毁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毁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
42、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2对水资源的压力3对能源的压力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5环境污染加剧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课本P126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央。3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4建立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2一、糖类
43、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构造的基本原料2、分类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3、多糖+脂质=糖脂多糖+蛋白质=糖蛋白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44、)注:组成元素C、H、O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构造的主要成分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注:组成元素C、H、O、N、P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组成细胞膜构造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3细胞核的构造和功能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2.细胞核构造(32页图2-15)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核仁:细胞有丝_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_间期可明晰看到其形态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
45、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拟(参见课堂笔记)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病毒无细胞构造,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2.2细胞增殖1.真核细胞_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_.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_成开场,到下一次_成为止。其中_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_时间相对短很多。3.无丝_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例如蛙的红细胞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4减数丝同点1.染色体复
46、制一次,细胞连续次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只次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现象2.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3.一个精原细胞构成4个精子或一个卵原细胞构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3.一个体细胞构成2个体细胞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一样一样点1.细胞程中均出现纺锤丝2、染色体在细胞程中都只复制一次3.都出现有同源染色体5.精子和卵细胞构成经过的异同精子的构成卵细胞的构成不同点1个精原细胞可构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变形作用构成4个精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1个卵原细胞只构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逐步退化消失;无变形作用一样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一样:即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间期;在减数第一次,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穿插互换;减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