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装工艺可行性分析报告(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装工艺可行性分析报告(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焊装工艺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版)项目名称: KW10&KW20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7年8月11日目录1. 焊装车间规划依据2. KW平台车型初步规划3. 焊装车间初步规划4. 焊装投资初步预算5. 焊装项目计划6. 焊装项目风险分析7. 焊装工艺性分析结论1. 焊装车间规划依据1.1 KW10生产纲领:5万辆/年;1.2 KW20生产纲领:5万辆/年;1.3 工作制度:全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2班,每班8小时;1.4 设备开工率:85%1.5 整车外形尺寸(长宽高,单位:mm):KW10:385016501560KW20:3
2、050165015202. KW平台车型初步规划2.1 KW10与KW20焊装车间将遵循乘用车准入要求进行合理规划。焊装线将以KW10为基础进行规划,KW20与之共线生产。考虑到车型差异化,2种车型按照主线共线,分装线单独规划为原则进行设计。因此主线按6万产能(预留产能提升空间)进行设计,分装线按照5万产能进行设计。2.2 节拍计算主线每小时产能=60000(300160.85)15JPH分装每小时产能=50000(300160.85)12JPH主线工位节拍=360015=240S分装工位节拍=360012=300S2.3生产线总体布局参考EX50进行规划,按照三级总成分块布置。2.4 KW1
3、0&KW20下部线和主焊线按240S节拍规划(预留部分空工位),分装线按300S节拍规划,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约60%。2.5各分总成至主焊线、主焊线至调整线的输送形式和各部件线内输送系统考虑机械化形式(自动化和半自动化)。2.6 调整线与EX车型共用,所以主线采用往复式滚床输送,车身由EMS输送至调整线;侧围线采用往复杆输送。2.7 门盖包边采用机器人滚边形式,节拍按照12JPH进行设计。2.8 遵循工艺路线畅通,物流路线短捷、便于共线生产原则,进行设备优化布置和方案设计。2.9 根据EX车型BOM中外发总成情况,并参照已有车型及模块化要求进行分析。预计KW10&KW20的车身工位信息如下:序号
4、车型区域夹具(套)焊钳(把)1KW10后背门232顶盖113风窗下横梁344左右前门475左右后门476前机盖217左侧围8238右侧围8239前机舱203410前地板31211后地板72412后围板2213主线141614合计7815715KW20后背门2316顶盖1117风窗下横梁3418左右前门4719前机盖2120左侧围72121右侧围72122前机舱203423前地板1424后地板61825后围板2226合计551163. 焊装车间初步规划图一3.1焊装整体项目在无锡工厂焊装车间内布置,布置区域如图一所示。3.2 根据图一所示区域进行KW10与KW20焊装车间布局规划,具体布置如图二
5、所示。图二3.3根据KW10、KW20夹具预估数量,实际布置如图二所示4块区域,主线区域宽度按照9.5m,分装区域宽度按照6m,门盖滚边区域宽度按照9.5m,物流通道宽度4m。3.4 KW10与KW20侧围线在主线两侧,使用EMS输送至主线总拼工位。3.5车身定位系统要可切换,以实现2种车型线体共用。车身总拼采用侧围定位抓手式总拼,顶盖、顶横梁、风窗横梁采用机器人抓手上件。顶盖打胶采用机器人抓件自动打胶形式。3.6 白车身焊接完成采用EMS输送至调整线,调整线门盖装调采用定位装具。3.7 门盖区采用机器人滚边,采用A/B转台形式,2套门盖共用1个包边机器人的形式。4. 焊装初步投资预算序号项目
6、内容数量价格(万元)1焊装夹具132套(KW10:78套,KW20:55套)7802机器人及附件10台(总拼6台,顶盖2台,车身补焊2台)3203EMS及输送小车3(3条EMS线,15台输送小车)2404滚床滑翘14工位2205电控及附件2806机器人抓手及附件12套907机器人焊钳及附件20把1408机器人工位上件平台9套559钢结构系统17110电葫芦20套8011电葫芦吊具20套2012调整线1项2013门盖装具14套2014其它费用90015焊机焊钳273把44016WBS1项6017二保焊机12台1318排烟除尘设备12套4019螺柱焊机8台1620涂胶设备1项9021机器人滚边岛5
7、个77522总成检具46套(KW10:24套,KW20:22套)295合计50655.焊装项目计划夹具阶段夹具设计制造ET样车阶段夹具入厂阶段白车身调试阶段SOP开始时间2018年3月20日2018年8月10日2018年11月10日2018年12月30日2019年5月30日完成时间2018年8月10日2018年11月10日2018年12月30日2019年5月30日时间周期130天90天50天135天6.焊装项目风险分析6.1 KW平台2种车型在无锡现有焊装车间布置存在一定的风险,图二所示主线上部分装区仅一侧有物流通道,物流输送难以进入内侧,无法完成部分物料的输送,需要人工搬运。6.2 KW整体
8、焊装项目内容较多,时间周期较短,夹具需分包才能满足需求,但分包后会对ET阶段焊车的安排,时间节点的掌控产生风险。6.3 由于调整线与WBS线与EX车型为共用,但车型定位系统不一致。需要对调整线以及WBS线车身定位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周期为1个月左右,改造期间会造成EX车型停线。7. 焊装工艺性分析结论7.1 要实现以上工艺方案,车身设计需要满足以下2个条件:产品结构满足轿车车身骨架基本模块设置,车身结构形式,分块模式要保证一致。KW10与KW20车身定位系统要满足可共用,由于车身长短造成不可共用,要满足坐标偏差不超过500mm,同时定位系统坐标偏差仅存在二维方向一个坐标值的偏差。 7.2 综上所述,车身设计满足条件后,KW平台可在无锡工厂生产。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