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279097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调研目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建筑设计,设计时所要兼顾的方面也会更多。因此调研时要注意的地方也就相对的要全面一些。一、 了解居住区选址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调查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对居住区规划影响。分析小区周边环境对居住的影响。二、 了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对各项功能及组团外部空间的组织,分析小区规划的大小规模形式。三、 分析小区的道路系统规划方式,了解道路规划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已建成小区进行实例分析。四、 了解住宅类型和住宅组群布局,分析住宅组群布局如何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和采光通风要求。对户型进行基本的分析。五、 了解

2、小区规划过程中对绿地的要求及景观设计方面应注意的一些事项。调研对象:一、实地调研-正商红河谷 二、资料调研调研时间:2013年9月7号调研内容:一、实地调研-正商红河谷(一)基地环境分析:正商红河谷位于郑州市新郑市,所处地理位置属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常,冬季寒冷少雨雪。正商红河谷项目位于中州大道与西南绕城高速交汇处,西跨十八里河,东临中州大道,北接最近规划的运河新区,隶属新郑龙湖镇,与郑州城区仅一河之隔,驱车 20分钟内可顺利到达二七商圈、郑东新区CBD、新郑国际机场。小区虽然位于龙湖镇,周围有一定的教育设施和医疗购物等基础

3、设施。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由于周围的基础服务设施距离小区有一定的距离,住户的日常生活对小区自身的基础服务设施依赖性较大。毗邻107国道,交通流量大,对小区也有很大的噪声污染。(二)总体规划:1、基本概况:正商红河谷占地366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整个项目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项目整体规划以6层纯电梯花园洋房为主,11层小高层、18高层为辅,产品采用一梯两户和两梯三户纯板式结构,更好的满足通风和采光的需求。2、服务设施:小区的基础商业服务设施布置在它的主轴线上,也就是社区主入口的商业步行街,综合多种业态,超市、会所、药店等一系列服务设施。设置满足社区内部及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教育设

4、施齐全,4号楼是标准化的幼儿园,小区的东南角是一小学,满足了孩子的基本的教育需求。3、道路系统:小区的道路系统的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小区的使用功能,出入口的安排,人车流线的分布,小区道路的分级处理和停车位处理都是十分重要的。项目总共三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中轴线上,次入口分之两边,主要道路系统为半环形式,打破了格局的呆滞化,使得小区布局活泼。整个小区采用人车分流,人行出入口作为主要出入口,车行出入口为应急出入口,环道作为车行道,宽6米,人行步道呈网状分布,更好的做到动静分区。小区整体采用地下停车库形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用地,车库位于两排建筑的中间绿化带地下,方便了各类住户的需求。4、景观和空间布

5、局:项目利用坡地地形,在规划上多层和高层依势而建,建筑与景观错落有致,丰富而有层次。建筑排列有序最大化的利用太阳能资源,确保每家每户都能享受阳光的沐浴。总体景观按照“一心一轴多节点”的景观布局点缀社区内部,同周围山景水景遥相呼应。一心:小区的中央立体花园,是小区的集中地活动空间;一轴:贯穿小区南北的景观轴,是小区内景观最为集中的区域;多节点:结合小区出入口以及绿地系统,在小区内部和道路交叉口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景观节点。(三)建筑布局和造型:小区主要有别墅区,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组成,是多元化的综合小区。别墅有联排和独栋之分,给客户以更多的选择,多层住宅呈现行列式布局,有利于住户的采光和通风。

6、小区总的设计风格为西班牙风格,建筑外立面采用手工抹灰墙和文化石,色彩明快,醒目又不过分张扬。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从红陶筒瓦到手工抹灰墙,从弧形墙到阳台,铁艺、陶艺挂件都表达了西班牙风情。二、资料查阅:(一)居住区分类: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居住区按规模大小和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被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因受公用设施合理服务半径、城市街道间距以

7、及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居住区的合理规模一般为:人口56万(不少于3万)人,用地50100公顷左右。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占地面积一般小于10万平方米,居住300800户。(二)居住区道路和车库安置系统:居住区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交通的联系

8、,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如需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m,人行道宽度为2-4m不等。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般10-14m,车行道宽度6-8m,人行道宽1.5-2m。第三级住宅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m。第四级 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不小于2.6m。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其宽度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小区的道路系统的组织十分重要,道路的规划关系到小区居住的合理性,消防设计对于任何设计都至关重要,小

9、区消防通道的设计有以下不同的标准: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住宅小区还有一必不可少的功能就是停车位的设置,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个小区的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合理的安排停车位至关重要。停车形式有地下和地上两种形式,为了节约用地,地下停车库应用越来越广泛。(三) 住宅布局形式及通风: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

10、定。住宅组群平面组合有这几种基本形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和混合式。不论是哪种形式的住宅布局都有其不利或有利的方面,行列式的布局形式可以使住户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道路的布置,也利于施工。但是布局形式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周边式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院落空间,一般适于寒冷多风地区,且节约用地,提高了建筑密度。但是住宅朝向差。点群式住宅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是对于寒冷地区不利于节能。住宅的朝向与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常年的主导风向及地形因素有关。朝向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冬季能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夏季要有良好的风向,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四) 公建及绿地布

11、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类设施。布局形式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和其它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宅旁绿地小结: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到居住区规划不是简单地建筑设计,他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城市气候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等一系列因素。由于受到的制约比较多,因此再设计时我们更应该分析基地的周边环境,目的不再是建筑融入基地,而是小区融入城市。道路网的安排,消防设施的处理和建筑的通风采光都是要注意的问题。小的方面讲就是户型的合理布置,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兼顾心理需求。最后在设计时要考虑运用节能设计,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调研报告居住区规划设计班级:建筑102姓名:王广辉学号:3指导老师:张彩丽 宋晓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