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4).ppt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61840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语文九上《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4).ppt(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丁肇中,教学要求: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抽象:袖手旁观: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而空洞的。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

2、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提示: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问题研讨:,“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3、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3、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5、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4、。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6、讨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7、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8、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9、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小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讨论交流: 对于文章提出的观点和阐述的问题,你怎么看? 你觉得本课的学习对你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