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生产理论.ppt(1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理论,生产理论所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称为厂商(firm),厂商是指能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包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在生产理论中假设厂商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既定的产量下实现成本最小,或在既定的成本下达到产量最大。,第四章 生产理论,达到利润最大化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出的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二是生产中使用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本章首先分别考察上述两个问题,然后再分析最大利润的实现。,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在
2、生产中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并生产出产品,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input)变为产出(output)的过程。,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些资源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生产要素的组合与数量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生产函数正是表示一个厂商(或整个社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种组合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如果用Q代表总产量,用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N代表土地,E代表企业家才能,则生产函数的公式为, Q = f
3、( L、K、N、E ) 如果只考虑劳动与资本同产量的关系就是: Q = f ( L、K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即表示产量和各种投入量都按问一比例变动。在Q=f(L、K)中,如果两种投入都按倍增加,则产量也增加倍。于是,线性齐次生产函数的公式就是: : Q = f (L、K),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PH.道格拉斯(DOU glas)与CW柯布(Cobb)根据1899年到1922年的资料,得出了这一期间美国的生产函数: Q = A La k 1-a 这就是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Q代表总产量,
4、L代表劳动投入量,K代表资本投入量,A,a是常数,其中1a0。在这一生产函数中当劳动投入量与资本投入量增加倍时,则为: A(L)a (K)1a = ALaK 1a =Q。所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为线性齐次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固定技术系数与可变技术系数,在生产不同产品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同的;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耍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固定技术系数。这种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配合比例生产函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
5、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这就是可变技术系数。这种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配合比例生产函数。,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考察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动对产量的影响时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动; 一种是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都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变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就是研究后一种情况对生产量所发生的影响。,凡是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能够改变的生产函数,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如果其它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则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迟早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或简称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具
6、体概念,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成为负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举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在理解这一规律时,要注竟这样几点:第一、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社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第二,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没有发生变动,即生产的规模没有改变,第三、随着某要素的增加,边际收益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成为负数的过程,第四,这一规律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得出来的,在农业部门表现最突出,但在其它部门也同样存在。,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分析某一种生产要素的合
7、理投入问题,为了说明产量变动情况,首先把产量分为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总产量(total product,简称TP)指生产要素既定的情况下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简称AP)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简称MP)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即所增加的最后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如果以Q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量,Q代表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量,则可将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总产量 T P = A P Q 平均产量 AP = TP
8、/ Q边际产量 MP=TP / Q,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表,假定生产某种产品中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则可作出下列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在图中,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OQ代表产量, TP为总产量曲线,AP为平均产量曲线,MP为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的特点,从上表与图4-1中可以看出:第一、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从图上看,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第二
9、、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一定要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这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这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这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的特点,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的特点,再看一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表,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为了确定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可以根据图 中的总产量曲线、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把生产分为三个阶段:,生产要素
10、的合理投入,第一个阶段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一直在上升,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这就说明这时增加劳动量是有利的(这是因为相对于固定的资本来说,劳动量缺乏,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为了获得最大平均利润,劳动也一定要增加到A点为止。,第二阶段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因此总产量仍一直在增加,如果为了获得最大的产量,劳动量则可以增加到B点为止。,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第三阶段是劳动量增加到B点之后,在这一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开始绝对减少,因此生产无论如何不能进行到这一阶段。,生产要素的合理
11、投入,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般来说,生产进行到第二阶段(从平均产量最高到边际产量等于零这一阶段)最合适,因此劳动量的投入应在A与B之间这一区域。但是,劳动量的投入究竟应在这一区域的哪一点上,还要结合成本来考虑,这一点以后再论述。,?,三、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规模经济是指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情况。规模经济也是以技术水平的基本不变为前提的,它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差别在于不是考察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而是考察所有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随着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收益(即产量)的变动大致有以下三个情形:在第一
12、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这是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即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要素投入比例,如生产要素增加一倍,产量增加大于一倍。这一阶段被称作规模经济。(红线),三、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L, K,Q,O,规模经济的概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者采用一定的生产规模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生产规模扩大以后,厂商可以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的专业化和分工程度,可以相对减少一般管理人员的比重和生产、购销的费用支出,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提高产出率,使产量增长曲线陡峭地向左上方倾斜。,规模收益递增,L,K,Q,O,规模
13、收益不变,在第二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这是由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的暂短的过渡阶段,称为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蓝线),规模收益不变,O,L,K,Q,规模收益递减,第三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收益绝对减少,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减阶段。(黄线),O,L,K,Q,规模收益递减,内在经济(internal economies),内在经济(internal economies)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例如,当一个厂商生产规模扩大时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可以实现有利于技术提高的精细分工,可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效率,可以对付产品进行综合
14、利用,可以以更有利的条件采购原料或推销产品,等等。但是,如果一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则会由自身内部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就是内在不经济(internal dis- economies)。例如,一个厂商生产规模过大时,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等等。,外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例如,当一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使得个别厂商在辅助交通设施、人才、信息等方面获得某些好处而增加了收益。但是,如果一个行业规模过大也会给个别厂商带来损失,使它们的收益减少,这就是外在不经济(external diseonomies)。例如,
15、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过大引起竞争的加剧,环境污染的严重而使个别厂商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第二节 成本与收益分析,一、成本(cost) 成本也称为生产费用,是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不仅包括了我们平常所说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即不仅包括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原料及燃料的消耗以及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而且还包括了利息,地租与正常利润。,为什么成本包括利息、地租与正常利润?,因为他们认为,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都是生产要素并为生产作出了“贡献”,所以支付给资本的利息、支付给土地的地租与支付给企业家才能的正常利润都应计入成本之内,这也就是说,他们把工人所创造的部分剩
16、余价值也计入成本之内。这样,不仅扩大了成本的范围和数量,而且更严重的是混淆了地主资本家的剥削收入与工人的劳动收入,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成本的简单分类,成本也可以分为总成本(total cost,简称TC)平均成本(average cost,简称AC)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简称MC)。总成本是指生产一定量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成本的公式表述,如果以Q代表产品的量,Q代表产品的增量,则可将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TC = AC Q AC = TC / Q MC =
17、TC / Q,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短期(short run)指在这个时期内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具体来说,在短期内它只能调整原材料,燃料及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固定设备,厂房和管理人员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要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长期(long run)指在这个时期内厂商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这样长期成本就无所谓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一切成本都是可以变动的。,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这里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长期与短期并不能仅以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而要以生产要素能否全部调整来判断。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厂商而言,长期与短期时间的长
18、短是不一样的。,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特短期(very short run)与特长期(very long run),特短期指时间之短,使得厂商不能调整任何一种生产要素,这种情况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只能调整已生产出来的存货。 特长期指时间之长,不仅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而且技术状况也会发生变化。,首先来分析短期成本,固定成本(fixed cost,简称FC):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内是固定的。其中主要包括,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简称VC),厂商在短期内支付的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它随着产量
19、的变动而变动,变动的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较大;以后由于生产要素的效率得以充分发挥,它增加的较慢,最后由于收益递减,它又增加得较快。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支出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简称STC),即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由于固定成本必定大于零,所以短期总成本必定大于零。,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简称AFC),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简称AF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它变动的规律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
20、固定成本一直在减少,最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简称AVC),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简称AV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它变动的规律是,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则由于收益递减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 average cost简称SAC),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 average cost简称SAC),即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它变动的规律也是,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
21、加而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 marginal cost,简称SMC),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 marginal cost,简称SMC):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它变动的规律仍然是,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成本表,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曲线图,C,STC,VC,FC,0,Q,固定成本曲线(FC),在图中,横轴0Q代表产量,纵轴OC代表成本,FC为固定成本曲线,它与横轴平行,表示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C,O,Q,FC,STC,VC,总成本曲线(STC),STC
22、为总成本曲线,它不从原点出发,表明在没有产量时仍然有总成本(即固定成本)。总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它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开始时,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大,以后较平缓,然后又变得斜率大,这反映了它增加的规律是随产量的增加起初增加得快,以后增加得慢,最后又增加得快。,0,C,STC,FC,VC,Q,可变成本曲线(VC),VC为可变成本曲线,它从原点出发,表示没有产量就没有可变成本,它的形状与总成本曲线相同,也反映了同样的变动规律。,O,C,STC,VC,F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短期平均成本(SAC)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图:,AFC曲线,第一,AFC曲线一直向右
23、下方倾斜,开始比较陡,以后逐渐平缓,这反映了平均固定成本一直在减少但开始时减少的幅度大,以后减少的幅度愈来愈小的趋势。,AVC曲线、SAC曲线、SMC曲线都是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第二,AVC曲线、SAC曲线、SMC曲线都是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了这三种成本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各自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又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SMC曲线与SAC曲线相交的E点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这时不存在超额利润而实现了均衡。,第三,SMC曲线与SAC曲线一定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E点)。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一直在减少,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一直在增加,边际成
24、本大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点,平均成本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E,H,S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的H点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在这一点以下,厂商如果进行生产,连可变成本也无法补偿,因此决不会再生产。,第四,SMC曲线与AVC曲线一定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H点),在相交之前,平均可变成本一直在减少,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之后,平均可变成本直在增加,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之点,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E,H,再来分析长期成本,在长期中,厂商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一切生产要素,所以没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只有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25、之分。,长期总成本(LTC),长期总成本(Long-run total cost,简称LTC)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当没有产量时就没有总成本。它的变动趋势也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开始时增加的快,以后增加的慢,最后又增加的快。因此,从图上看,长期总成本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起先斜率大,然后平缓,最后又斜率大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LTC,C,0,Q,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ong-run average cost,简称LAC)是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相切的线。先来根据图看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如何构成的:,不同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图中,SAC1,SAC2,SAC3是
26、三条表示不同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当产量为OL时,按SAC1进行生产,平均成本最低(AL),当产量为OM时,按SAC2进行生产,平均成本最低(BM),当产量为ON时,按SAC3进行生产,平均成本最低(ON)。,在短期中,厂商无法调整生产规模,难以在任何时候都达到最低平均成本。例如,如果生产规模是SAC2,而要生产OL的产量,平均成本就是DL,而无法达到最低平均成本AL。,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但是,在长期中,厂商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始终处于最低平均成本状态,所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集合而成,这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
27、均曲线相切的线。可以用图来说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图中有SAC1,SAC2,SAC3,SAC4,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将这些短期平均曲线的最低点连接起来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从数学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envelope curve)。在长期中厂商可以按这条线来作出生产规划,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称为计划曲线(planning curve)。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但它下降与上升的坡度都较平缓,表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的变动较缓慢。,长期边际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long-run m
28、arginal cost,简称LMC)也是一条先降后升的变动较平缓的“U”形曲线。LAC曲线与LMC曲线亦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LMC,LAC,O,Q,C,二、收益(revenue),收益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中包括了成本与利润。,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 (total revenue,简称TR),平均收益 (average revenue,简称AR)与边际收益 (marginal revenue,简称MR)。收入。,收益的种类及计算,总收益是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AR Q 平均收益是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AR=TR / Q 边
29、际收益是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MR = TR / Q,收益与产量,这里所说的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实际是相同的。因为产量(即为销售量)乘价格则为收益,如果用P代表价格,则有: TP*P=TR AP*P=AR MP*P=MR,收益曲线与产量曲线,在上式中,假定P为不变,不考虑价格的因素则有: TP=TR AP=AR MP=MR 所以,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的变动规律与曲线形状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与曲线形状是一样的。,三、利润最大化原则,在本章第一节中分析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时,曾指出,当资本不变时,劳动量的投入在平均产量最大到总
30、产量最大的第二阶段(即AB之间)最合适。但究竟应在这一区域的哪一点呢? 这里可以把总成本曲线与总收益(总产量)曲线结合在一起加以考虑。,在图中,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OC,R既代表成本又代表收益TR为总益曲线,TC为总成本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在PB之间TRTC的值最大,也就是说,这时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所以把PB延伸下去与OL相交于E,OE即为最适度的劳动量投入。,P,利润最大化的图示,如果用P代表利润,X代表产量,R代表收益,则利润为: P = R (X) C (X)要使利润达到最大,则要求:,P,利润最大化的数学计算,利润最大化的数学计算,由以上可以得出,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在上式中,;d
31、R / dX 即为边际收益MR,dC / dX即为边际成本MR。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如果是MRMC,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所以,厂商必然增加生产,其结果供给增加,价格下降,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至两者相等时,厂商才不再增加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的解释,如果是MR边际成本, 此时利润还在增加,利润没有达到最大。劳动量投入大于4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有亏损,利润减少。只有劳动量投入等于4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此时达到利润最大为17。,例2 最后一名乘客的票
32、价,从沈阳开往大连的长途车即将出发。无论哪个公司的车,票价均为50元。一位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 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例3 婚姻的经济分析,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专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以爱情、婚姻和家庭而言,文学家认为爱情是两颗心碰出的火花,婚姻成了爱情的坟墓。哲学家认为,婚姻与家庭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人要结婚是必然性,与谁结婚有偶然性,偶然性体现了必然性。社会学家认为,婚姻出于社会协作的必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政治学家认为,婚姻往往是一种政治行为,有阶级性,焦
33、大不会爱林妹妹。生物学家把这些都看做是人类繁衍的需要。,经济学家则把婚姻和家庭看做理性人的一种经济行为,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婚姻也有成本与收益,理性人的婚姻行为也是有意无意地以最大化为目标。两个人结婚要付出成本,用于结婚和组成家庭的费用是直接成本,各自放弃的单身时的自由(再爱别人的自由和行动自由)是机会成本。收益包括实际收益与心理收益。组成家庭两个人一块生活实现了规模经济,不仅生活费用减少而且共同努力收入增加,这是实际收益。家庭生活给人带来的种种享受则是心理收益。一般情况下,收益大于成本,所以才有婚姻。也有人认为成本大,尤其是机会成本大,就宁可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汉或单身白领丽人。,离婚的成本收益分
34、析,也许人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不会有这种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意识。但在处理婚姻中的一些难题时,肯定会有一种成本与收益考虑。比如面临是否离婚时这种考虑是首要的。解脱不幸的婚姻能给当事人带来收益,但当事人更多要考虑成本。财产分割的损失、离婚付出的赔偿、打官司的费用等都是直接成本,也许这种成本还相当巨大。名声的损失、对子女的心理影响等可作为心理上的成本。,如果离婚的收益大于成本,会作出离婚决策, 但如果离婚成本太高,就只有维持“死亡的婚姻”了。 文学家常感叹没有爱情的婚姻如何可以维持。 经济学家的回答很简单:没钱离婚。,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就是要解决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如何在产
35、量既定的情况下实现成本最小或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达到产量最大的问题。,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厂商在进行生产时,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一定要考虑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时能获得的边际产量与所付出的价格。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是, 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要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如果现在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资本,分别用L与K代表,劳动的边际产量为MPL,价格为PL,购买量为QL,资本的边际产量为MK,价格为PK,购买量为QK,成本为C,则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为: PL QL + PK Q
36、K = C (1),(2),(1) 式是成本为既定这一限制条件, (2) 式就是生产耍素最适组合的原则。,二、等产量线与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一)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 (iso-quant) 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 例如,现在有L(劳动)与K(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它们有a、b、c、d 四种组合方式,这四种组合方式都可以得到相同的产量。于是可以作出下表:,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根据上表可做等产量曲线,线上各点对应的L 和 K 的组合都可以完成相同的产量,等产量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可以用脊线
37、(ridge line)的概念来说明这一点。,脊线(ridge line),在图中,Q1,Q2,Q3是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在Q1上的a, d点以外,Q2上的b ,e点以外,Q3上的c、f点以外,Q1 ,Q2 ,Q3的斜率为正数,这就说明为了维持同一产量,必须同时支出更多的劳动与资本,这样劳动与资本都不存在替代问题。只有在Q1上的a、d点之内,在Q2上的b、e点之内,Q3上的c,f点之内,Q1,Q2,Q3的斜率为负数,这就说明增加一种要素而减少另一种要素仍然可以维持同 产量,这样的替代才是有效的。,把a、b、c和d、e、f分别 与原点连接起来就是两条脊线。脊绒说明了两种生产要要有效替代的范围,在
38、脊线之外,替代是不可能的,在脊线之内替代才是有效的。而在脊线范围之内,等产量线的斜率必定是负数。,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同样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低。,O,L,K,Q1,Q2,Q3,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皆产量线决不能相交,否则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一点要用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简称MRTS) 这一概念来加以说明
39、。,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维持相同产量水平时,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可以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例如。增加L(劳动)可以减少K(资本),增加的L的数量与减少的K的数量之比就是以L代替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写作MRTSLK,如以L代表L的增加量,以K代表K的减少量,则:MRTSLx= K L,从以上可以看出,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这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当劳动不断增加时,它的边际收益递减,所能代替的资本的数量就越来越少。,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实际上就是等产量线的斜率,例如,从a到b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线上从a到b之间的斜率。等产量线的斜率是逐渐减少的
40、,所以它就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二)等产量线,等成本线iso-cost)表示既定的成本可以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 假定,成本C为60元,L的价格PL为20元,K的价格PK为10元。如果全购买L,可以购买3单位,如果全购买K可购买6单位。于是可以作出下图。,等产量线,在图中,如用全部成本购买l可以购买3单位(A点),如用全部成本购买x可以购买6单似B点),连接A、B两点即为等成本线。,在AB线外的任意一点,例如M点,要购买4个单位K和2个单位L,共需80元,这是无法实现的。 在AB线内的任意一点,如在N点,耍购买2个单位K和一个单位L,共用40元,这是可以实现的,但
41、并不是可以购买的L与x的最大组合。,等产量线,只有在AB线上的任何一点,例如在H点,购买3个单位K和15个单位L,共用60元,既能实现又是购买的L与K的最大组合。,等产量线,三)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可以用图来说明这一点:,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图,在图中,Q1,Q2,Q3为三条等产量线,其中Q3代麦的产量水平最高,Q2次之,QI代表的产量水平最低。AB是等成本线。,AB与Q2相切于E点,在E点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这就是说,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购买OM
42、的劳动,ON的资本可以获得最大产量,或者是在既定的产量下购买OM的劳动和ON的资本所用的成本最小。,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原则,为什么在E点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Q3代表的产量水平大于Q2所代表的产量水平,但是Q3与AB线既不相交又不相切,说明达到Q3产量水平的L与K的组合是现有成本下所达不到的。,AB与Q1相交于F与G两点,F与G在AB线上,也是在既 定成本下,所购L与K的最大数量组合,但在这两种组合的 情况小于所达到的产量水平Q1又小于Q2所代表的产量水平,因此并没有达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为什么在E点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在Q2的产量水平下,只有OM的L与ON的K是最小成本。所以
43、,只有在E点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为什么在E点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扩张线(expansion line),如果有不同数量的成本,则会有不同的等成本线,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会得出不同成本条件下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扩张线(expansion line)。(见下页图),在图中AIB1、A2B2、A3B3是三条不同的等成本线,它们分别与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Q1、Q2、Q3相切于E1、E2、E3。 将E1、E2、E3与原点连接起来的线0c就是扩张线。,扩张线(expansion line),扩张线的含义,扩张线含义是厂商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时可
44、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从而使生产沿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与机会成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possibility curve) 假定社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X与Y两种产品,多生产这一种,必定少生产另一种,这两种产品的组合有A、B、C、D、E、F六种可能性,则可作出下表: ,生产可能性表,生产可能性曲线,根据上表,可以作出图 图中的AF线表明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这就是生产可能线。线上的各点都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线内的一点(例如,c点)能够实现,但并不是最大产量的组合,线外一点(例如,d点)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实现
45、不了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发展,资源增加,生产可能线向外扩张,这就表明了生产量的增加。在图中,当生产可能性线由AF扩张到HK时,原来无法达到的生产量(例如d点)就能实现了。,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在既定的资源下,为了增加一种产品就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增加的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之比称为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简称MRT)。增加X产品,减少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称作把Y转换成X的边际转换率,可以写作:MRTXY。如果以X代表所增加的X产品,以Y代表所减少的Y
46、产品,则MRTXY= Y / X,根据前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边际转换率,边际转换率的递增,由以上看出 MRTxY 是递增的, 这是因为,当开始用X取代Y时,适于生产X的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率,但随着X的增加,Y的减少,适于生产X的资源越来越少,这样,为了增加一定数量的X,所需要减少的Y就越来越多。 边际转换率实际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的斜率,例如从A到B的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能性线上从A到B的斜率,因为生产可能性线的斜率是递增的,所以它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二、机会成本,从生产可能性曲线中还可以引出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从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为了获得5单位的X产品必须放弃15个单位的Y产品。这
47、时,我们可以说,5个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15个单位的Y产品。由此可以看出,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这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个定量,这就意味着,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例如,若某人拥有一块土地,投入一定量的人工和资金可生产谷物1000公斤,价值600美元,他用同量的投入可生产棉花200公斤,价值500美元,那么,他若决定生产1000公斤谷物,其机会成本就是200公斤棉花,即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