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州区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59571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洛市商州区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商洛市商州区服务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洛市商州区服务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洛市商州区服务业发展规划.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0陕西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16 年2020 年)增材制造技术,即 3D 打印技术,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增材制造产业作为工业 4.0 的最强推动力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传统制造技术、加工工艺及设计理念的变革带来深远影响。加快推进增材制造研发及产业化,对于提升我省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抢占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的制高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制订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起步较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研发水平基本与发达国家同步,

2、在高性能复杂大型金属承力构件增材制造等部分领域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成功研制出多项增材制造工艺装备,打印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工业设计与验证、模具加工、复杂零部件制造等方面。我省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立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专利技术数量居全国第一,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多个1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了一批从事增材制造设备生产、材料制备、产品加工及技术服务的专业化企业,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汽车、军工、模具、电子电器、造船等诸多领域。陕西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行业领军人才集聚。陕西省是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研发的中心之一,集中了以我国增材制造领域唯一的院士卢秉

3、恒,四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涤尘、黄卫东、赵万华、洪军,以及三秦学者汤慧萍等为代表的领军人物,培养和造就了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人才队伍,为加快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技术研发实力雄厚。陕西省拥有多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增材制造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联合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开发出光固化快速成型机、激光选取烧结设备与模具制造设备等,主要开展非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和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开展了镍基高温合金、不锈钢等多种金属材料复杂零件的

4、快速制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增材制造球形粉末制备技术和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重点开展钛合金等多种金属复杂精细零部件的快速制造。三是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依托增材制造重点研究机构,目2前已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化重点企业。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开展增材制造产业化应用相关业务,设备用户遍布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电子电器、医疗等行业;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为大飞机研制提供了大尺寸结构件,并为多家航空、航天企业提供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装备;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球形粉末及粉末装备、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装备产业化,并在航空、航

5、天、生物植入等领域的复杂零部件和多孔结构制造方面推广应用。四是产业联盟效应初现。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发起,多家单位共同参与成立了“陕西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统筹协调全省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相关资源,提升陕西省在增材制造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服务水平,促进增材制造技术及装备的推广和应用,有效推动增材制造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结合协同发展。(二)机遇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传统制造业正向绿色化、智能化制造业发展,增材制造产业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战略导向。在全球推进工业 4.0 抢占制造业竞

6、争制高点的环境下,我国提出加快实施“中国制造 2025”,将以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二是研3发成果层出。随着全球范围内增材制造技术研发的突飞猛进,增材制造工艺、装备、材料、软件等领域研发成果丰富,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电子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为我省引进消化新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市场前景广阔。2013 年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约 40 亿美元,我国市场规模约 20 亿元人民币,据预测,2016 年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可达约 70 亿美元,我国市场规模将达百亿元人民币,增材制造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目前,增

7、材制造技术还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做大做强我省增材制造产业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顶层设计有待完善,急需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统筹协调全省资源,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二是产业规模有待扩大,现阶段增材制造产业在整个装备制造业中占比较小,龙头企业规模相对国外较小,中小型企业还需进一步培育和孵化。三是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尚需拓宽增材制造材料范围,提升增材制造产品理化特性,降低增材制造使用成本。四是标准体系有待健全,国内增材制造领域亟需尽快建立和完善从工艺、装备、材料、关键零部件到产品质量评价等系列规范及标准。二、发展思路(一)总体构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

8、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4创新、深化改革为动力引擎,以“一路一带”建设及陕西创新型试点省份建设为战略契机,立足陕西,引领全国,影响世界,不断提升增材制造研发及制造水平,加快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化发展,着力建设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增材制造产业示范中心和基地,最终实现“以 3D 打印为引领,带动装备制造智能化”的战略目标。(二)发展定位在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的环境下,依托陕西增材制造产业基础,高起点谋划,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三中心,一平台”: 打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一是充分利用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丰富的科技资源,发挥增材制造技术领域领军人才优势,全面提升基础技术研发能力,

9、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部署为陕西提供的对外开放战略平台,扩大增材制造研发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建设服务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基地,使陕西跻身于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先进行列之中。 打造产业孵化工程中心一是积极统筹全国先进科技研发资源,着力构建国家级增材制造孵化工程中心,致力于增材制造技术从基础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中间环节的工程化研究、中试技术研究,形成完善的全产业链研究体系。二是在全国范围内优先创建以产品或技术5收益权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孵化模式,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内在驱动力,汇聚各方优势形成合力,创建成果转化示范模式。 打造产业推广制造中心一是在增材

10、制造最具应用潜力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疗、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率先开展增材制造技术的普及推广,推进先进高端制造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共生,发挥优势资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强强联合效应。二是建设增材制造整机及零部件制造、材料加工、产品生产等涵盖增材制造产业全方位产品体系的制造中心,鼓励企业拓展新市场、研制新装备、开发新产品,逐步形成高端装备的先进制造中心。 打造产业集成服务平台一是依托现代化信息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建立增材制造产业集成服务信息平台,开展技术成果转化交易、研发设计、创新创意设计、检测与数据获取、软件及数据处理等信息网络服务,同时搭建如贸易洽谈会等形式的交流及合作平台,加强沟通对接

11、,扩大市场渠道。二是积极参与增材制造行业及国家标准制定、装备与产品的检测与认证等第三方生产性服务。三是组织各种形式的增材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有效突破专业人才缺乏的瓶颈。(三)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我省增材制造产业基础优势,重点突破增材制造关键技术难点及瓶颈,加快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化。到 2020 年,6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区域增材制造产业体系,整体技术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球增材制造市场所占份额显著扩大。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到 2017 年,形成年产金属粉末及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各 100吨以上、高分子增材制造装备突破 5 万台、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及制粉设备突破 300 台、生产

12、零部件产品 10 万件以上的生产能力,带动关联产业规模达到 200 亿元。到 2020 年,全省增材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 1/4 以上,力争实现关联产业规模超过 500 亿元,继续保持增材制造产业大省地位。2、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中试技术研究、产业化技术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增材制造工艺、装备、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增材制造产业新增发明专利数量超过 50 项,组织实施 20 个以上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设备、核心器件与成型材料,以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为代表的增材制造装备力争达到

13、国际领先水平。3、应用领域显著拓展增材制造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在生物医疗、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加快推广示范,培育一批产业7应用重点示范项目,建设一批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区,初步形成行业特色鲜明的增材制造产品体系。4、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围绕增材制造重点应用领域,培育形成 10 家产值规模过亿元的重点企业,打造 35 家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集技术、装备、材料一体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和孵化一批从事增材制造产品定制、技术服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多项增材制造品牌产品,充分发挥品牌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我省增材制造产业

14、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5、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建成与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相适应的更趋科学合理的政府扶持机制,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财税及用地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完善。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形成创客群体,应用市场进一步拓展,为巩固我省增材制造产业全国领先地位创造良好条件。(四)发展战略1、发展模式创新一是搭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平台和金融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六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共同促进增材制造产业全面发展。二是推广增材制造产业一站式企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需求构建全套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发展从专用材料、增材制造设备、支撑辅助软件到定制特

15、殊8复杂零部件产品等多元化产品体系。三是形成骨干企业聚焦研发、装备及材料生产,中小企业着力开展应用产品及技术服务的分工协作发展格局。2、产业集聚创新一是突出按照不同工艺技术,以五条技术产业链为基础进行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三大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产品定制等内容的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的产业基地。二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增材制造核心研究机构,支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增材制造技术、装备、材料捆绑一体发展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同时培育以增材制造产品定制、技术服务为主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三是产业基地建设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分成产业孵化区、产业成长区,明确功能,完善配

16、套设施,为企业创造基础研发、工程化研究、产品中试、推广应用、产业化全流程发展的基础环境。3、推广应用创新一是强化增材制造技术在产品制造与修复再制造两方面的推广应用,在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实现复杂零部件的直接制造的同时,注重对存在加工缺陷的产品以及磨损零部件进行修复与再制造。二是突出增材制造技术在重点应用领域的推广应用,优先推广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疗、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最大限度发挥增材制造技术的减量化、定制化、一体成型化、设计自由化等优势,以良好的应用效果普及推广到更大范围的应9用市场。三是将增材制造技术和传统制造加工工艺(如锻造、铸造、机械加工等)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的组合制造,实现复杂

17、零部件的快速成型制造,同时保证产品优良的机械性能。4、集成服务创新一是注重发挥专利导航优势,研究产业链中的专利分布与趋势走向,为研究机构与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二是努力推动增材制造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发展创新,构建集专利成果转化、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检测与数据获取、软件及数据处理支持等多功能集成化的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三是针对增材制造不同应用行业领域,在行业分布集中区域整合形成专业服务平台,向行业纵向延伸,拓展、深化服务内容,构建行业特色鲜明的系统服务体系。5、产业扶持创新一是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增材制造基础研究,争取国家重点专项课题研究资金支持;针对增材制造工程

18、化、中试研究,积极争取在陕西设立国家级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牢固确立陕西作为全国增材制造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的重要地位;针对产业化应用,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将西航、西飞作为全国航空领域增材制造应用示范点,在陕设立国家增材制造金属粉末材料基地等。二是突出支持方式的创新,与以往的直接专项资金支持不同,充分利用基金等金融工具,形成政府扶持资金的放大效应,以基金循环滚动使用机制扩大产业扶持带10动面。三是注重培育增材制造产业市场,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创客群体,同时在工业研发设计中推广应用,建立产品创意、设计研发的制造中心。三、产业布局依托我省增材制造技术研发优势及产业基础,抢抓机遇,

19、实施“357”重点工程,形成“三园五链七领域”空间布局,多层次构建全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格局。“三园” 三个增材制造产业园区在现有西安高新区及渭南高新区增材制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范围,集聚上下游相关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三大增材制造产业园区: 渭南高新区增材制造产业园区。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为核心,开展非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 西安高新区增材制造产业园区。依托西北工业大学金属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为核心,开展多种金属材料应用产品的制造与修复再制造。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增材制造产业园区。依托西北

20、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开展钛合金、耐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产品的设计与制造。11“五链” 五条增材制造核心技术产业链以省内具有研发优势的五种技术为核心,聚集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从技术研究、装备制造、材料制备到产品加工、技术服务等环节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 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产业链,骨干企业为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熔融沉积制造技术产业链,骨干企业为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金属激光立体成形技术产业链,骨干企业为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产业链,骨干企

21、业为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产业链,骨干企业为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增增 材材 制制 造造 产产 业业光光固固化化立立体体成成型型技技术术熔熔融融沉沉积积制制造造技技术术金金属属激激光光立立体体成成形形技技术术选选择择性性激激光光熔熔化化技技术术粉粉床床电电子子束束选选区区 熔熔化化成成形形技技术术技技术术研研发发装装备备制制造造材材料料制制备备产产品品加加工工技技术术服服务务核核心心技技术术产产业业链链环环节节重重点点企企业业西西安安瑞瑞特特快快速速制制造造 工工程程研研究究有有限限公公司司西西安安铂铂力力特特激激光光成成 形形技技术术有有限限公公

22、司司西西安安赛赛隆隆金金属属材材料料 有有限限责责任任公公司司12“七领域” 七个增材制造重点应用领域结合增材制造技术的减量化、定制化、一体成型化、设计自由化等特点,按照军民融合发展原则,加快推进增材制造在军品和民品七个领域的产品开发与普及应用,并创建各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区: 加强航空领域推广应用,形成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和汉中航空城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区。 加强航天领域推广应用,形成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区。 加强军工领域推广应用,形成西安兵器工业园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区。 加强汽车领域推广应用,形成西安经开区渭北工业园汽车基地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区。 加强生物医疗领域推广应用,形成西京医院

23、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医疗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区。 加强教育领域推广应用,形成西安高校聚集区增材制造创意、创新、创业的教学及科普示范区。 加强文化创意领域推广应用,形成西安曲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渭南高新区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区。四、发展重点依托我省最具优势的增材制造核心技术链,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重点抓好增材制造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专用材13料生产、产品加工、集成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突出“五个强化”:(一)强化增材制造技术研发鼓励现有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增材制造的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金属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

24、室、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的基础研发。针对金属及非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积极争取 23 个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开展增材制造技术从基础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中间环节的工程化研究,形成以产品及技术收益权为主的增材制造产业孵化基地。同时结合省内优势产业,专门成立航空、航天、汽车三个领域的增材制造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有效促进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领域深度融合。专栏 1 增材制造技术基础研发重点精度控制技术:针对打印精度问题,不断致力于激光或电子束光斑模式、成形工艺(扫描速度、能量密度)、材料性能的相互协调研发,有效控制增材单元尺寸。高效制造技

25、术:针对大尺寸零件的高效制造,开展增材制造与材料去除制造的复合制造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增材制造多加工单元的集成技术。制造工艺研究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针对金属材料增材制造结构件,重点研究成形过程中高效、热应力控制及变形开裂预防、组织性能调控。14非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针对非金属增材制造应用产品,重点研究成形过程中温度场控制、变形控制、材料组份控制等工艺难题。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针对同一结构件不同材料的复合制造技术难题,有效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控形和控性的制造,为实现宏观结构与微观组织一体化制造提供新的技术。后处理技术研究针对金属增材制造的特殊工艺条件,研究不同后处理方法下的性能、粗糙度和尺

26、寸精度的变化,以求获取与不同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匹配的最佳后处理方案。支撑软件研究针对增材制造工艺及装备的相关支撑软件,开展工艺控制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数据转换软件、逆向工程与检测软件等支撑性软件的研发。(二)强化增材制造装备生产着力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化核心环节即增材制造装备生产,不断提高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装备的效率、精度、可靠性,提升非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装备的高工况温度和工艺稳定性、易用性。重点支持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产业化企业开展大尺寸三维打印设备、桌面式光固化增材制造设备、金属电弧喷涂快速模具制造设备、激光选区熔化设备、

27、激光立体成形与修复设备、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等增材制造装备生产。同时强化增材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与生产,全面提升产业配套协同能力。15专栏 2 增材制造产业化重点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大尺寸三维打印设备:针对现有的桌面式 FDM 设备无法满足工业应用对设备尺寸和精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大尺寸三维打印设备的产业化,为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等以大型装备为对象的领域提供大尺寸零件的快速开发与服务。桌面式光固化增材制造设备:基于光固化成形原理而设计开发面向个人用户的小型增材制造设备,为个性化创意、自由设计等提供服务设备。金属电弧喷涂快速模具制造设备:通过电弧喷涂工艺采用材料累加方法制造出具有材料梯度、

28、功能梯度结构的模具。用于制造金属冲压模具、热压成型模具以及塑料模具等,可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家电、塑料等行业。增材制造装备产业化重点激光选区熔化设备:通过高能束光纤机构直接融化金属或合金粉末,用于加工复杂结构和难加工材料、复杂模具、个性化医学零件、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异形零部件。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实现对三维零件模型分层图形的数值化识别处理、扫描路径智能规划、电子束扫描精确控制等功能,满足航空、航天、船舶、生物医疗等行业对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复杂金属零件的高精度制造要求。增材制造装备产业化重点 激光立体成形与修复设备:重点发展兼顾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多激光束设备、增材-减材复合加工设备

29、、激光与其它高能束复合加工设备、移动式增材制造设备。 增材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重点重点开发高精度成型工艺核心部件,包括高光束质量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统、高品质电子枪及高速扫描系统、大功率激光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等精密光学器件,以及阵列式高精度喷嘴等核心元器件。(三)强化增材制造材料制备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特性研究与试制,鼓励相关企16业从事金属及非金属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的批量化生产。在非金属专用材料领域,重点支持光敏树脂、高性能陶瓷、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的规模化制备,不断提高材料耐高温、强度等性能,降低材料成本。在金属专用

30、材料领域,重点支持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球形粉末的规模化制备,不断优化粉末粒度、形状和化学性质等特性,为增材制造技术的全面普及推广提供前提条件。专栏 3 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制备重点类别材料名称重点内容非金属专用材料光敏树脂、高性能陶瓷、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等针对航空、航天、汽车发动机等铸造用模具开发及创新创意产品生产, 重点研究用于功能测试、热压模具及注塑模具的耐高温树脂,以及用于精密铸造容易烧蚀的铸造用树脂。金属专用材料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重点采用气雾化制粉装备和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备规模化生产高品质金属球形粉末,突破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粉末合金组织成分、粉末粒度及粒度组成的控制技

31、术。 (四)强化增材制造产品加工充分发挥增材制造技术特点,深度融合传统制造工艺,有效促进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领域相结合,着力开展增材制造多元化应用产品生产和加工。重点推进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生物医疗、教育、文化创意等七个最具应用潜17力的行业领域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实现复杂形状、特殊性能要求的零部件定制化、减量化、一体成型化生产。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实现增材制造技术在更大范围的创新应用。专栏 4 增材制造应用领域重点产品应用领域材料重点产品(应用方向)航 空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机身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飞机附件、发动机控制部件等结构航 天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

32、、不锈钢、高强钢等卫星及其他空间探测器的复杂结构件军 工金属及树脂材料复杂模具、设计验证结构及试验构件等精密部件汽 车钛合金、纯钛、高速钢及非金属材料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复杂模具等结构生物医疗钛合金、钴铬钼合金以及生物组织器官、骨骼、组织工程、植入物、定向药物输送骨架等教 育非金属材料创意、创新教育及科普文化创意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工艺、装饰、艺术等个性化产品(五)强化增材制造集成服务一是鼓励企业开发增材制造相关的数字模型、专用工艺软件及控制软件等工艺包,提供建模、设计、仿真等支撑性软件工具等技术服务。二是积极开展第三方检测、试验、认证服务业务,促进增材制造设备及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三是着力推动增材

33、制造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搭建增材制造信息网络服务18平台,积极开展专利成果转化、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数据获取与处理等多种形式的交易及服务。四是发挥陕西省增材制造产业战略联盟的统筹整合作用,建立产业协作公共网站,将最新的技术、产品等信息及时公布,在对外展示宣传的同时,为成员单位提供协同合作的平台。五是着力培育创客群体,鼓励有创业资源和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等组建创业辅导团队,为创客群体、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和技术转移等服务,推动大众创新创业。五、保障措施(一)加强协同推进一是全省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既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又共同协作,密切配合,科学统筹,有序开展增材制造各项工作。各地

34、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扎实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二是各地市要结合各自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依托现有开发区的管理运行机制,有针对性地找准产业培育方向,明确定位,科学布局,避免分散投入,走特色化、基地化发展道路。(二)改善投融资环境一是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各类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对列入国家资金支持的项目,省上给予配套资金支持。二是整合政府专项资金设立若干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或债权方式重点支持增材制造核心领域、关键环节的重点项目,完善基金的回本、分19红、退出及滚动使用等运行机制。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拓宽融资渠道。四是搭建银企信息对接平台,积

35、极引导金融机构以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模式创新金融服务。(三)强化税收优惠一是积极落实国家对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相关的税收支持政策,在增材制造设计及工艺控制软件等方面落实税收优惠,二是着力落实增材制造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征收的进口关税的优惠政策,或采取奖励等方式支持增材制造相关企业发展,加快技术引进消化速度,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化进程。(四)注重产权保护一是支持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化,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和创客群体对相关研究成果及时申请国内外专利。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增材制造领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维权援助力度。三是推动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相结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技术

36、创新专利化、专利成果标准化、专利产品品牌化。(五)加快成果转化一是在增材制造技术成果的工程化研究、中试、应用、产业化等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对于金属和非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给予重点支持。二是依托技术交易平台,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成果推介会,全面推动我省增材20制造企业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生物医疗等领域重点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六)完善标准体系一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主导或参与增材制造工艺、装备、材料、支撑软件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全面提升我省在全球增材制造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二是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增材制造产品,

37、不断完善产品设计及制造规范,全面推进增材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七)夯实人才队伍一是依托现有增材制造研究中心及实验室,重点培养增材制造核心带头人、专业团队、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等应用型人才,对于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团队或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二是发挥我省高校院所优势,加快增材制造产业相关的机械、电子、材料、软件、光学等学科建设,着力构建增材制造人才实训基地,全面培养研发、管理和技能型人才。三是制定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等收益分配激励政策。四是依托国家和省级现有人才引进平台,积极争取“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中央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三秦学者”等项目对增材制造领域倾斜,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生活和工作条件方面给予政策切实优待,吸引一批海外领军人才和专业团队来陕创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